生物質炭的固碳減排與合理施用

2020-12-03 農業環境科學

【歡迎您關注--農業環境科學】

來源:《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20 年 04 期「農業與全球變化」專刊

作者:謝祖彬1,劉琦2,3

單位:1. 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 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3. 南方現代林業協同創新中心,南京林業大學

摘 要

近年來開展了大量短期一次性施用生物質炭對作物產量、土壤碳庫和溫室氣體排放的研究。研究表明生物質炭能增加土壤碳庫,但對作物產量、CH4 和N2O 排放的影響受生物質炭性質和土壤類型影響。生物質炭用在酸性土壤上比中性或鹼性土壤上更能提高作物產量。草本或木本炭能減少N2O 排放,但畜禽糞便炭不能減少N2O 排放。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物質炭施用對N2O 的減排作用小於溫帶地區。

生物質炭的固碳減排效應除了受生物質炭類型、穩定性和施用區域影響外,還受制炭能耗和裂解氣回收技術影響。在未來發展方向上,提出了亟需加強制炭技術、長期連續施用生物質炭效應和生物質炭性質與土壤類型互作研究。

未來研究方向

根據我們對發表文獻的分析,絕大多數試驗採取一次性添加生物質炭的模式。在時間尺度上,大部分研究沒有超過1 a,2 a 以上的文獻僅佔5%。另外生物質炭的固碳減排效應還與生物質炭的生產技術、生物質炭性質和土壤性質有關。在生物質炭大規模推廣運用之前,還需要加強以下幾方面研究:

(1)低耗能循環制炭技術研究。目前大部分的制炭技術能耗都比較高,平均耗能達4.04 MJ·kg-1 幹給料。而且還有很多採用小土窯、柴油桶、火燒+水澆(蓋土)等極其簡單的工藝製備生物質炭,質量不穩定、二次汙染嚴重。現有結果表明生物質炭製備技術影響固碳減排效果,亟需加強生物質炭生產技術研究。

(2)目前已有結果大量來自於短期、一次性、大劑量生物質炭施用試驗,並且一致認為生物質炭能增加土壤碳庫,但對CH4、N2O 排放的影響不完全一致。也開展了一些機理方面的研究和少量老化生物質炭的工作,但多年老化生物質炭表現出的結果與新鮮生物質炭不同,亟需加強研究。

(3)生物質炭類型與土壤類型互作研究。生物質炭性質和土壤性質都影響生物質炭的固碳減排效果,目前結果顯示同一種生物質炭在不同土壤上的固碳減排效應不同,不同生物質炭在同一種土壤上的效應也不同,亟需加強比較研究,尤其是連續長期施用效應研究。

相關焦點

  • 生物質炭施用對不同深度稻田土壤有機碳礦化的影響
    江蘇省有機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協同創新中心摘 要本文旨在揭示生物質炭施用下不同深度稻田土壤有機碳礦化特徵的變化,為提高稻田土壤生物質炭施用下的固碳效應提供參考。以太湖地區施用生物質炭2 a 後的水稻土為研究對象,採集了7 個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樣品,通過室內培養試驗,分析了生物質炭施用下不同深度土壤有機碳分布及礦化特徵。結果表明,生物質炭僅顯著增加了表層(0~10 cm)土壤總有機碳含量,而對深層土壤無顯著影響。
  • 用生物炭改良土壤、固碳減排,有哪些生態和健康風險?
    在缺氧狀態下對木材、稻草、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進行熱解,可以得到「生物炭」。近年來,國內外許多研究者都在探索生物炭在環境領域中的應用:改良土壤。生物炭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較高的孔隙度和豐富的表面官能團,可以作為吸附劑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屬離子和有機汙染物;同時,生物炭保留並富集了生物質中大量的N、P、K、Ca等營養物質,可以作為土壤改良劑,提高土壤肥力,促進植物生長。固碳減排。生物炭可以在土壤中存留數百年到千年不等,從而將生物質中不穩定的有機碳轉化為穩定生物炭,實現土壤中有效的「碳封存」,達到固碳、減排的目的。
  • 生物質炭在我國蔬菜地應用的研究現狀與展望
    然而,不同製備工藝的生物質炭性質差異較大;生物質炭在不同區域不同蔬菜地土壤應用時出現結果不一致;缺乏生物質炭的負面效應報導等問題。因此,今後的研究方向應在蔬菜地進行區域間生物質炭的橫向對比研究;將短期與長期蔬菜地定位試驗相結合進行縱向比較研究;降低生物質炭的成本、識別其潛在風險,為推廣生物質炭在我國蔬菜生產領域的應用、建立可持續農業發展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 【兩會南開之聲】朱坦委員——推行生物固碳減排
    實行生物固碳減排應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大資金投入、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促進林業自身發展。二是強化林業機構建設,增加森林生態系統固碳能力。三是開展林業碳匯項目,促進節能減排。林業碳匯項目是企業以投資造林形式來購買碳匯額度的一種市場交易行為,也是遞減其排放量的一種方式。
  • 影響生物質炭激發效應的因素有哪些?
    過去的研究發現,土壤中添加生物質炭對土壤碳既可以表現為正激發(加快土壤有機碳的分解),也可以是負激發(減緩土壤有機碳的分解),或者無激發(不影響土壤有機碳的分解
  • 全球與中國生物質炭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生物質炭行業研究報告首先介紹了生物質炭的背景情況,包括生物質炭的定義、分類、應用、產業鏈結構、產業概述、生物質炭行業國家政策及規劃分析、最新動態分析等。生物質炭行業報告還包含對未來幾年生物質炭市場的價格、成本、毛利、產值等詳細數據的預測。
  • 專家建議: 加大對秸稈生物質炭化產業的政策扶持
    作為一種生物質的資源,秸稈用於農業才是最好的途徑。歷經科研團隊10餘年的攻關,秸稈炭化還田技術被成功攻克。這一技術採用秸稈為原料,經過熱解炭化分離,獲得可燃氣25%至30%、生物質炭30%至37%、木醋液10%至15%,最終合成為以納米孔隙農業生物質炭為載體、礦物質-有機質-養分複合團聚的生物質炭基緩釋肥。這一技術也被農業部列入秸稈資源化利用十大模式之一。
  • 【論文推薦】夏奡等:燃煤煙氣微藻固碳減排技術現狀與展望
    相比於傳統燃煤電廠煙氣減排技術,微藻固碳減排技術具有工藝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和綠色環保等優勢。 通過微藻固碳減排技術處理煙氣時,微藻細胞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煙氣中的CO2,同時吸收NOx和SOx作為生長所需的氮源及硫源,並能夠吸收煙氣中的汞、硒、砷、鎘、鉛等重金屬離子,獲得的微藻生物質可進一步轉化製取生物柴油、乙醇、甲烷等生物燃料及高附加值產品,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 廢棄生物質水熱炭化技術及其產物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進展
    關鍵詞:水熱炭化技術;廢棄生物質;生物質炭;廢水處理;吸附;生物質(biomass)泛指任何可再生的或可循環的有機物質,包括所有的動植物、微生物及其進行生命活動產生的所有有機物質[1]。由於當前能源短缺、環境汙染形勢嚴峻,生物質的高效、循環、合理利用已成為世界各國構建低碳型經濟及社會體系的首選途徑。
  • 周建斌:世界生物質新能源顛覆者
    在這過程中,周建斌最引以為傲的是:跟隨張院士做的第一份研究工作,項目驗收報告因實驗方案合理、數據非常完整、結論科學性強、思路很為創新,得到了張院士的肯定和讚揚,在之後的項目驗收過程中也得到了項目主管部門的高度認可,項目順利通過了驗收。張院士因而對周建斌刮目相看。
  • 生物質預處理製成型燃料研究進展
    生物質原料的木質素和半纖維素含量較高,一方面,木質素和半纖維素在壓縮過程中發揮較強的黏合劑功能,把相鄰的生物質顆粒黏結在一起;另一方面,木質素在達到玻璃化溫度時開始熔融形成膠體物質,在相鄰生物質顆粒之間形成液橋,並在冷卻時進一步形成固橋,加強了顆粒之間的黏結作用[25]。
  • 我國對生物質能源重視不夠
    但江億同時也指出:「歐洲國家把生物質能源作為低碳能源的重要內容,而我國在這方面相對不足。」那麼,我國在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方面還存在哪些瓶頸?應如何提高生物質能源利用率呢?非電利用發展空間巨大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員田宜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從資源和發展潛力的角度來講,我國生物質能源發展存在三方面主要問題:一是認識不到位,社會各界尚未將農業生物質能源發展作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部分;二是專業化市場化程度低,農村沼氣和生物質成型燃料大型企業主體較少,市場體系不完善;三是政策不完善,尚未建立生物質能源產品優先利用機制,缺乏對生物天然氣和成型燃料的終端補貼政策支持
  • 水稻田施用氯化銨效果好,成本低,農民如何揚長避短,合理使用?
    今天我們主要分析為什麼氯化銨在水田中應用效果更好,同時講一下如何揚長避短,合理使用氯化銨。希望在糧食價格不高的背景下,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產量,提高農民收入。一、帶你認識氯化銨在開始講氯化銨之前,先給大家說一下土壤。
  • 怎麼合理施用鉀肥?這次終於明白了
    合理使用鉀肥,能使樹木莖杆強健,提高抗病蟲、抗寒、抗旱和抗倒伏的能力,促使根部發達,球根增大,並能促 使果實膨大,色澤良好。促進酶的活化對酶的活化作用是鉀在植物生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鉀能保障作物正常生長發育,增加蛋白質的含量,並能促進糖分和澱粉的生成,促進蛋白質合成,促進纖維素的合成。鉀能調節細胞液濃度和細胞壁滲透性,能提高作物抗病蟲害、抗乾旱和寒冷的能力。
  • 鑄造廠催化燃燒處理廢氣長春定做廠家生物質的工作原理
    措施生物質燃燒機使用要求:生物質燃燒機的內置參數務必隨意改變,隨意改動設備參數,易導致燃燒機出現異常,改設備參數的話,請在專業人員指導下操作;生物質燃燒機工作過程中,操作人員不定時的通過觀火口,觀察爐膛內顆粒燃料的燃燒情況;生物質燃燒機清焦方式:拆出燃燒機使用設備,從火嘴處用木棒或鐵棒輕輕敲打焦塊,使其脫離氣化室內膽;在確保沒有煙的情況下,減小進風量,可以減小結碳;除以上原因外,生物質燃燒機的配風、
  • 生物質炭化:秸稈變煤炭,遍地秸稈遍地金
    ,農膜地膜回收及再生設備,畜禽糞汙利用等各環節技術設備和產品工藝,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及產品深加工,生產、有機肥、無機炭等產品,養殖汙水處理、農業生態環境治理技術及設備、農田土壤治理及修復技術及林業剩餘物和能源作物、屠宰廢棄物、農副產品加工廢棄物、生活垃圾汙泥與有機廢棄物等資源化再利用技術及設備等相關科研院校及企業。
  • 生物質發電存在哪些問題?
    ◆董少廣   在新能源發電領域,生物質發電有後來者居上的態勢。但是,當前生物質發電中存在一些實際問題,急需引起有關部門和相關領域人士的高度重視。   第一,生物質發電的投資和發電成本遠高於火力發電。一是生物質電廠建設投資成本較高,相當於同等規模火電廠的兩倍左右。二是生物質發電對成本的控制力不強。
  • 物炭淨化廢水中重金屬的機理
    除了熱解溫度,生物質的原材料也會影響其比表面積與孔結構,糞便基生物炭的比表面積與孔數量一般小於木製類或是草類生物炭。Zhao等研究了不同生物質原料在500 ℃熱解製備得到的生物炭的比表面積,結果顯示糞便生物炭的比表面積僅為21.9~47.4 m2/g,遠低於木屑生物炭的比表面積(233 m2/g)。
  • 雲南省生物質能源發展現狀與前景淺析
    雲南省生物質能源發展現狀與前景淺析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近年來,可再生能源使用日漸廣泛,非化石能源的開發和使用佔比也逐漸提高。生物質能源作為非化石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估量,如何合理開發利用這種清潔環保能源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
  • 生物質能源發展的關鍵在哪?
    「實質上,生物質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可再生能源,是可再生能源領域最重要、可發揮更多作用的能源品種。相較於風電、太陽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利用具有多重意義,如不能合理利用會對環境產生汙染,反之如能充分利用,則無論是對於應對氣候變化、解決環境汙染問題,亦或增加能源資源供應來講,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