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是這麼形容煙臺海岸線的:南有海,北有海,只有煙臺海連著海;南有路,北有路,只有煙臺海連著路。而且東炮臺這一塊海域更是被世界旅遊組織譽為"可與地中海沿岸相媲美的海域"個人覺得稍微有點誇大,但是風光確實不錯。
順著煙臺的濱海大道一直走,就能到東炮臺景區,景區免費的,在柏油馬路上,你會看到有一塊寫著「東炮臺」的石頭,就證明你來對地方了,「東炮臺」這三個紅色字,是1992年5月當時任中央軍委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遲浩田為東炮臺景區所提寫的。
我們順著臺階往上走就會看到圓形拱門上「表海風雄」四個大字,這四個大字是中國清末洋務派重要官員、維新思想家、外交家、語言學家馬建忠所寫。馬建忠父親是行醫經商的,家有四兄一姐,而且也都很出色,二哥馬建勳,入李鴻章幕府,是司淮軍糧臺。四哥是著名愛國人士,是震旦、復旦大學的創始人馬相伯。外甥朱志堯是上海求新機器廠創始人。 一家子也都是出類拔萃的人物。據史料記載,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北洋大臣李鴻章在給時任登州鎮總兵章高元的信中,開頭這樣寫道:「頃接惠函,具悉一是,即審迎春日麗,表海風雄為頌」。所以就把「表海風雄」題寫在東炮臺這個大門上。
東炮臺其實是一個半地下室的軍事指揮場所。與西炮臺遙遙相望,也是目前中國北方罕見的保存最完好的炮臺遺址,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東炮臺的這些大炮建成之後還沒有發射一槍一炮,就成為歷史遺蹟被擺放在這裡供人們參觀。當時清朝大臣李鴻章機在沿海地區經過多方考察,發現這裡軍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難得的海防重地,提出「渤海大勢,京師以天津為門戶,天津以旅順、煙臺為鎖鑰」的想法,並說要在山東沿海修建炮臺,尤以煙臺為最為最要。於是李鴻章上奏光緒皇帝,出資100萬兩白銀,由德國技師監督製造了當時技術最先進的克虜伯大炮,於1894年建成了煙臺東炮臺。
從最左邊的展廳開始參觀,是這裡擺放了幾件當時的彈藥,是當時的彈藥庫房,並向我們展示了東炮臺的整個模型,便於我們更直觀地了解。
整個東炮臺的廳室都是相通的為了不重複遊覽,我們可以從左到右依次參觀。
這組雕塑描述的正是當時的馬建忠正在向李鴻章奏請軍機大事。
這個就是當時海軍統領的寢室了,房間擺設還是很簡單的。
依次往右參觀還有當時的會議廳,會客廳,還有冰心紀念館等等,大家可自行參觀。我們順著臺階來到東炮臺廣場,會看到這裡擺放著三門克虜伯大炮,都是當時由德國技師督造的。德國的克魯伯大炮為當時最先進的後堂炮,外觀非常威武,炮身可以360度轉動,炮管可以仰俯30度,射程20裡,威力不可小覷。
在城防邊上還可以看見保存的幾門小炮。
順著右邊的小道下去,我們就到了海豹灣了,海豹灣是單獨收費的,以前裡面除了海豹還是海豹,可以買魚食餵海豹,還是很有意思的,但是現在裡面重新修建了一下:比如水母展館,可以說是一個縮小版的海洋館了。
正對著海豹灣售票口就是東炮臺的木棧道了,這裡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在這裡呆幾個小時都不願意走,木棧道有臺階可以下去,這一片海域沒有沙灘,全部都是礁石,海水清澈碧藍,遠方海天一色,一片海邊美景盡收眼底。
估計大家都會問居住在海邊的人一個這樣的問題:在海邊能不能撿到很多漂亮的貝殼啊?在海邊能不能捉到很多小螃蟹啊?其實都是電視劇誤導了我們,一般情況下海邊幾乎沒有貝殼可以撿,即使有也只是很普通的蛤蜊殼而已,螃蟹也有,但不是很多。但是在煙臺的東炮臺景區,卻可以抓到很多寄居蟹。這一片海域應該是我見過寄居蟹最多的地方,礁石之間的窪地,不仔細瞅,你可能覺得也沒啥,但當你仔細定睛一看,有密集恐懼症的人肯定會受不了,因為密密麻麻的全都是寄居蟹,當然小螃蟹也很多,偶爾還能發現海參,俗稱大海的黑金子,運氣不錯還能見到水母吶,溫馨提示:看見水母不要用手去碰哦!
這個木棧道不長不短,走著剛剛好,走在木棧道,看著眼前湛藍湛藍的海水,整個心情都是愉悅的。
走完木棧道,一輪彎月展現了「月下老人的慈祥笑容」。這裡就是煙臺情侶定情的地方:月亮灣。都說「千裡姻緣一線牽」,他把愛情締造得堅固非凡,有如他自己是銅鑄的一般。讓這邊澄澈的大海作個愛情的見證:此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不管你去什麼地方,還是要多了解這個地方的歷史人文,最美的風景在心裡,願你用心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