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談之色變的放射性物質,竟曾被做成兒童玩具、保健品……

2021-01-14 北京科學中心

1895年,倫琴宣布新發現了一種能夠穿透人體的神秘射線,並將其命名為X射線;1898年,居裡夫婦發現了鐳元素,隨後經過長達4年的繁重勞動,用重結晶法從7噸瀝青鈾礦中提煉出了0.1克氯化鐳。

伴隨著20世紀到來的曙光,放射性物質很快從科學家的實驗室走入了大眾的視野。

然而,在放射性物質被發現的頭幾十年,人們對其危害一直缺乏認識,還把它們用在了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製造了許多悲劇,令人痛惜。

今天我們就來回顧幾種「放射性熱潮」年代的典型產品。

1X光試鞋機

X光很早就被用於商業和娛樂。1896年5月,美國紐約舉行的全國電器博覽會上,「發明大王」愛迪生展出了4臺可攜式X光設備,現場觀眾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希望也能擁有一張自己的X光照片。

當時,歐美國家的上流社會人士爭相拍攝X光肖像照、X光結婚照,皇室貴族如德皇威廉二世,沙皇尼古拉夫婦等也都在第一時間拍下了X光「御照」。

當時流行的X光結婚照

1927年,美國阿德裡安公司和英國派多斯庫普公司開始生產一種「X光試鞋機」,至此,X光設備開始被廣泛地日常使用。

這種機器結構非常簡單:木質外殼中置入X射線管,使用者把穿著鞋子的腳放進指定的區域內,通過上方的透鏡就能觀察到鞋子的合腳程度。

很明顯,所謂「試鞋」只是商家吸引顧客的噱頭。由於效果出奇得好,X光試鞋機幾乎成為當時的鞋店必備。1950年代最巔峰的時期,X光試鞋機在美國的銷量達到了10000臺,英國達到3000臺。

其實早在1925年,第一屆國際放射學大會上科學家們就已經提出X射線的防護問題;1928年又制訂了操作規範,然而防護措施的推廣就緩慢得多。1957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終於率先立法禁用X光試鞋機,保險公司也對廠商施加壓力,直到1970年試鞋機才最終消亡。

2核能兒童玩具

其實,X光試鞋還算比較溫和的操作,接下來要介紹的產品才是真正難以置信的。

20世紀50年代,美國一家名為A.C.吉爾伯特的玩具廠商推出了一款兒童玩具「吉爾伯特原子能實驗室」:簡易的包裝盒裡放著一些瓶瓶罐罐,然而這些可不是過家家的道具,而是貨真價實的核原料和核物理實驗器材。

這套「硬核玩具」包括:

1. 蓋革計數器:用於測試物質放射性

2. 閃爍鏡:用於觀測放射性衰變

3. 威爾遜雲室組件:用於觀測粒子運行軌跡

4. α、β、γ三種粒子的放射源

5. 三塊硼極電池、四個鈾238礦石標本

這其中作為α粒子放射源的釙210是一种放射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只需不到0.1微克就足以毒殺一名健康的成年人。而四個玻璃瓶裡裝的鈾礦石一旦洩漏,將會造成嚴重的核汙染。

由於使用的都是真正的科研用品,這套玩具造價很高,即使標價50美元(在當時價值不菲),廠商依然是虧本售賣。吉爾伯特公司當時的廣告語是:「原子能要從娃娃抓起」。

然而學好核物理之前,孩子們的身體已經出現警報了。很多接觸過這款玩具的兒童出現了流鼻血、頭暈等症狀。這款玩具上市一年之後便停產了,而且在1952年被全部召回。

3保健鐳水

1911年,居裡夫人因成功分離出金屬鐳的單質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當時人們發現,在鐳的輻射下,癌細胞比正常細胞更容易死亡。

儘管還沒有足夠的實驗支持,商人們卻已經嗅到了商機,開始不遺餘力地鼓吹鐳的各種神奇功效,再加上媒體的報導和民眾的好奇,一時間,「鐳」成為了最新潮的話題、最有熱度的標籤。

幾乎所有商品和服務都要來蹭一蹭鐳的「熱度」:含鐳的麵包和罐頭,含鐳的內衣內褲,含鐳的肥皂面霜,含鐳的浴泥SPA……

於是,市場上自然而然就出現了各種含鐳的保健品,這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保健鐳水「鐳補(RADITHOR)」。

保健鐳水「鐳補」

從1918年開始,美國新澤西州Bailey Radium Laboratories公司開始生產一種名叫「鐳補」的產品。

公司聲稱,這種含鐳的水溶液能夠治療多種疾病,甚至可以返老還童,「治癒所有活死人」,誰若發現產品的鐳含量不達標,可得到1000美元獎勵。

「鐳補」最出名的客戶便是當時匹茲堡吉拉德鋼鐵公司總裁,大富豪拜爾斯。

拜爾斯是一位運動愛好者,1927年,他在一場足球比賽中摔傷了手臂,醫生推薦他用「鐳補」來治療。

拜爾斯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對「鐳補」的神奇療效深信不疑,手臂恢復了以後依然保持每天喝下3瓶「鐳補」,2年時間裡,他一共服用了超過1400瓶「鐳補」。

1930年開始,拜爾斯出現了各种放射性疾病的症狀:下頜壞死,牙齒脫落,頭痛難耐。

1930年的拜爾斯

1932年,他在紐約的醫院去世,終年51歲。拜爾斯的死終於警醒了世人,美國開始推動針對放射用品的立法,保護放射性損傷者的權益,人們最終意識到了放射性物質的危害。

今天,我們對原子能的認識已經比當時全面得多,然而,科學世界的許多領域依然是未知的。當年的那些錯誤依然警示著我們,面對科學問題,要多一些客觀冷靜,多一些嚴謹的思考,希望人類不會再重蹈覆轍。

相關焦點

  • 居裡夫人發現鐳的放射性後,西方人竟把它當保健品
    1898 年,居裡夫人發現了鐳的放射性,「輻射」迅速成為當時的熱門話題。在接下來幾十年裡被西方人當成包治百病的萬靈藥。小孩玩具、女人化妝品、巧克力甚至是礦泉水都會加點鐳元素。圖為19世紀初英國銷售的含鐳礦泉水。圖為19世紀初外國人銷售的含鐳巧克力。
  • 放射性超標255倍!千裡迢迢從國外買回的保健品,用一年居然等於胸透上千次!
    有人把放射性超標的致癌物都帶回來了!可是自己不知道,還當成個寶!,具有加速血液循環、補充人體能量等保健功效,但均未表明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質、是否經過相關部門檢驗合格。雖然國際民航組織禁止在客運航班上運輸放射性物質,但大多數境外機場在乘機安檢時沒有對旅客行李進行放射性檢測,使旅客能夠輕易將此類物品帶上航班。「我國法律對進口貨物的放射性水平監管嚴格,使得部分無法通過正規渠道進口的商品試圖採取個人攜帶的方式入境。」
  • 上世紀50年代美國兒童玩具有多瘋狂?親手測試鈾238放射性
    美國IEEE SPECTRUM網站1月31日刊登文章,展示了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孩子的「有趣」玩具:吉爾伯特U-238原子能實驗室讓孩子們測量放射性和探索放射性礦石。今天的父母可能會對向兒童銷售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產品感到困惑。但是,當時還沒有將放射性視為缺陷。原子能實驗室的內蓋宣稱該產品「安全!」
  • 美國70年前兒童玩具有多瘋狂?能親手測試鈾238放射性
    美國IEEE SPECTRUM網站1月31日刊登文章,展示了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孩子的「有趣」玩具:吉爾伯特U-238原子能實驗室讓孩子們測量放射性和探索放射性礦石。1950年代的美國孩子在玩兒吉爾伯特U-238實驗室玩具從1960年代開始,玩具安全才成為關注的焦點。今天的父母可能會對向兒童銷售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產品感到困惑。但是,當時還沒有將放射性視為缺陷。原子能實驗室的內蓋宣稱該產品「安全!」
  • 讓兒童遠離牙籤弩 切莫讓兒童玩具變「兇器」
    如此一個偉大人物竟然死在一個普通或低等的士兵之手,對於貴族來說簡直駭人,為此,在十二世紀時,教皇就曾嘗試以殘忍為理由禁止弩的使用。  1999年,公安部會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強弩管理的通知》(公治[1999]1646號),明確要求各級公安機關將弩納入治安管理範圍,切實加強有關管理工作。
  • 放射性超標255倍!千裡迢迢從國外買的這東西,用一年等於胸透上千次!
    放射性保健用品含有能夠釋放負離子或發射遠紅外線的礦石粉末,具有加速血液循環、補充人體能量等保健功效,但均未表明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質、是否經過相關部門檢驗合格。雖然國際民航組織禁止在客運航班上運輸放射性物質,但大多數境外機場在乘機安檢時沒有對旅客行李進行放射性檢測,使旅客能夠輕易將此類物品帶上航班。「我國法律對進口貨物的放射性水平監管嚴格,使得部分無法通過正規渠道進口的商品試圖採取個人攜帶的方式入境。」
  • 全世界放射性最強的人,死後遺體要特殊處理,才能裝進鉛棺材深埋
    在2004年9月14日,英國媒體報導出一則新聞,引起了世界廣泛的關注,根據英國Eiske科學協會報導,物理科學家埃裡克沃裡斯(Eric Wallis)已經去世,雖然並沒有說明他的去世原因,外界普遍的分析,這和放射性有關。長期以來,埃裡克被稱為是全世界放射性最強的人。
  • 老人保健品宣稱能治疑難雜症 兒童泡沫墊需驗生殖毒性物質
    昨晚,由廣東廣播電視臺、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主辦的2018年廣東3·15晚會在廣東廣播電視臺經濟科教頻道播出,曝光了保健品產品誇大宣傳騙局、兒童地墊含毒性物質、未成年人網絡消費以及購房「雙合同」亂象等多個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案例。現場還有來自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內權威專家對上述案例作出點評,並號召廣大消費者用法律武器勇於維護自身權益。
  • 學姐來了|食品添加劑——不必談之色變
    根據2014 年 12 月國家衛計委(現衛健委)頒布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以下簡稱標準)中的定義,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食品用香料、膠基糖果中基礎劑物質、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也包括在內。」
  • 讓法國人無法入口,讓美國人談之色變的蝸牛,到底有多強悍
    美國的鯉魚、澳大利亞的兔子、中國的清道夫、都讓人感到束手無策可以說外來物種入侵嚴重地區的人們對於這些生物是談之色變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一舉動,竟讓它們在七年之內就繁衍了近一萬八千隻後代!這就是典型的生物入侵案例。
  • 童書「異性相吸」片段,引7千萬人關注:我們何時能不談性色變?
    在教育面前談性色變,在酒桌飯臺黃腔四起。一方面嫌孩子的性教育不夠,一方面又談性色變。關於性教育:家長早已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臺灣女作家林奕含的小說《房思琪的樂園》中,有這樣一段話:剛剛在飯桌上,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
  • 聽醫生的話丨談「輻射」色變,X光、CT檢查有危害嗎?
    聽醫生的話丨談「輻射」色變,X光、CT檢查有危害嗎?在醫院接受放射性檢查時確認是否為必需檢查項目避免接受過度的放射性檢查若必需時應提醒醫務人員遮蓋非檢查部位檢查後多喝水加速代謝接受同位素檢查或治療的患者應自覺遠離人群
  • 垃圾回收站垃圾製成兒童玩具 味道大有毒
    解說:甲醛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是公認的變態反應源。有研究表明,兒童對甲醛尤為敏感,能造成慢性中毒,甚至引發白血病。  同期:玩具生產廠工人:甲醛料結實,甲醛料做出來的產品結實耐用。  解說:原來,多次回收使用的「二料」牢固度很差,在黏合過程中要使用到膠黏劑,而這就會釋放出甲醛等有害物質。  同期:是玩具上的嗎?
  • 談「性」色變?兒童性教育該怎麼教
    對此,編寫此書的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在其官方微信「愛與生命」作出回應。回應中說,他們希望性知識能和其他科學知識一樣,被自然、準確地傳遞給兒童,讓兒童感覺到認識生殖器官跟認識身體的其他器官一樣,一定要保護好。    性教育在我國起步比較晚,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人談「性」色變,總覺得「性」是一個難以啟齒的話題,但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性教育的重要性。
  • 超七成受訪者談「艾」色變 專家詳解愛滋病誤區
    原標題:超七成受訪者談「艾」色變   專家詳解愛滋病誤區,提示預防七措施   本報訊(記者 劉歡)昨天是世界愛滋病日。中國疾控中心政研中心一項對近萬名公眾進行的「艾」態度大調查顯示,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談「艾」色變。
  • 美洲大蠊做菜或許能治你的談蟲色變!
    >美洲大蠊做菜或許能治你的談蟲色變!其實,美洲大蠊不僅能提取製成藥,同樣可以直接做成美食。」他還向我們推薦了當地的一位美食達人。  據該美食達人介紹,她已經嘗試用美洲大蠊做菜一年半了,越來越痴迷美味蟲子的她繼續向記者說:「其實我們不應該對食物中出現的蟲子如此厭惡,應該把這些富含著豐富蛋白質的它們納入日常飲食當中。」
  • 【核聞】 最危險的兒童玩具---吉爾伯特鈾238原子能實驗室
    ,但是在1951年,確實有一個異想天開的玩具製造商設計了這種危險的小玩意。 乘著二戰勝利的東風,有史以來最危險、也是最複雜的原子能教育玩具---吉爾伯特鈾-238原子能實驗室(Gilbert U-238 Atomic Energy Laboratory
  • 談癌不用色變,專家帶你認識宮頸癌
    談癌不用色變,專家帶你認識宮頸癌 2020-11-27 1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心危險玩具:口袋彈弓、電人玩具或傷害兒童
    小心危險玩具:口袋彈弓、電人玩具或傷害兒童 2017-12-19 09:34:21來源:揚子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 兒童玩具含有毒成分 廠家承認加鄰苯二甲酸酯
    然而,「雙酚A」事件剛過,兒童玩具又起風波。近日,一家環保組織調查稱,國內市場上大量存在的塑料玩具,含有危害兒童健康的鄰苯二甲酸酯。而目前包括歐盟、美國等均已禁止生產和銷售含有該物質的玩具。  記者調查發現,大連市場的兒童玩具大多是外地生產,一些生產廠家坦言,玩具中的確含有鄰苯二甲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