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 稿: 史香玲《財經》雜誌西部中心公司產業組研究員
編 輯: 王 朋
在城市空間布局中,「軸線」概念向來是重中之重。
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對北京的「中軸線」頗為讚譽,「北京氣魄之雄偉就在這個南北引伸、一貫到底的規模。」北京亦曾就如何建設和突出「中軸線」,專門展開擦亮「金名片」的多次探討。
同為古都的西安,在城市軸線規劃與布局過程中,與北京異曲同工——沿東西和南北軸線,坐落著城市最多的地標與城市形象代表,鐘樓、曲江國際會展中心以及陝西自然博物館……
近年來,隨著西安城市的不斷擴容,西安軸線亦隨之擴充與豐富。像貫穿南北的人文軸線,由此前的長安路至未央路連線,如今已南拓至秦嶺腳下,向北延伸至涇陽大地原點。
軸線所過之處,也是城市重點發展的風向標,涉及的區域發展潛力隨之凸顯。如,處於西安中軸線與西鹹新區交匯處的鹹陽市三原縣,近年來就站上了「風口」。隨之而來的產業聚集,自然水到渠成……
西安「大動脈」的能量
中軸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
將視野放置於全球坐標下,從紐約、巴黎到北京,無一不是如此。
譬如,帝國大廈、紐約證券交易所、中央公園、大都會博物館等地標串聯起紐約城市中軸;羅浮宮、協和廣場、香榭麗舍大道、凱旋門等貫穿巴黎全域;故宮、天安門、奧林匹克公園等建築落址於北京城市中心幹道上。
可以說,軸線承載著城市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命脈」,同樣也是機遇之所在。
西安同樣如此,千年發展中,一條由長安路、未央路構成的中軸線,見證了城市形態的不斷演變。只是隨著時代變遷和城市擴張,新老城區的疊加,城市核心區的變更,導致中軸線概念越來越模糊。
直到2018年,國家發改委在《關於印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通知》中,給西安定調:要形成多軸線、多組團、多中心格局,建成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三軸三帶多中心」的大西安空間結構被確定下來。
「三軸」中與西安城市氣質最為契合的,無疑是古都文化傳承軸,處於中間位置,南抵秦嶺腳下,中承西安歷史軸線,北至涇陽大地原點,傳承大西安歷史脈絡。
新軸線所指,必然帶來新一輪的城市開拓熱潮。
譬如,古都文化傳承軸往北延展,讓此前發展略顯薄弱的區域,具備了極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像處於西鹹新區與西安北跨戰略交匯處的三原縣,便具有承接大西安中軸線延伸資源的天然優勢。
產業投資的動向,最具說服力。2020年5月,恆大落子三原,規劃投資額達千億。這也使得三原俘獲了更多的關注。
千億「劃時代」項目的選擇
行業龍頭的選址策略,往往與城市的發展邏輯重疊。
無論是站在整個關中平原城市群的角度看,還是從區域協同發展去審視,三原的區位優勢都是極具潛力的。
其地處西安、鹹陽、渭南、銅川等周邊大中城市的弧心位置,東與臨潼、富平、閻良相連,南與高陵接壤,西鄰涇陽、淳化,北靠銅川新區、耀州區,即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區,更是西安的「北大門」。
尤其是作為西鹹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八個「衛星新城」之一,三原既承接了西鹹的外溢資源,又能在半小時內通達西安鹹陽國際機場、西安閻良航空基地、西安北客站。特別是隨著西安外環高速公路的逐步推進,「五環」城市圈呼之欲出——三原亦在覆蓋之內。
如此顯著的板塊紅利近在眼前,這裡自然備受資本「青睞」。
僅從2020年11月的招商成果來看,三原共籤訂12個項目,總投資72億元。如今在三原已展開布局的有宏遠鍛造、方圓汽標、娃哈哈、健力寶、達利園、煌上煌、伊利乳業……其中不乏中國百強企業的身影。
資本加速流入及產業的聚集,自然推動著三原迅速發展。近幾年來,三原GDP在全省77個縣(市)排名中,基本處於第一方陣。
從諸多資本的匯聚趨勢來看,作為關中地區在縣級設立的首家省級高新區——三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各大企業的競技場。
這與官方的表態不無關係,「高新區是三原未來發展的希望和潛力所在」,規劃範圍佔據整個縣城1/2以上面積的三原高新區,既是工業的核心承載區,更是區域文化展示、生態遊憩、居住服務的重要功能承載區。
這也不難解釋,恆大為何青睞此處,願意將總投資千億元的文旅項目落址於此。
區域價值吸引資本,資本推高區域價值。
地方政府對恆大的項目,亦保持了足夠的支持與期望。三原縣政府工作報告中稱,「恆大文旅項目是迄今為止我縣招引的投資規模最大、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特大項目,必將在我縣歷史上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恆大的「組合拳」
近年來,恆大在文旅產業的布局上,獨樹一幟。
與傳統意義上以單一項目布局不同,恆大則推出的是「組合拳」——文旅項目中囊括了文化、體育、旅遊、現代農業等多個領域概念,像旅遊小鎮、高科技農業基地等項目,均在其中。
且匯聚行業頂級資源、全國範圍布局的打法,以及共享的成熟經驗,讓其在發展文旅產業上天然快人一步。
而政策的「紅利」東風,則進一步加速了文旅概念的普及與發展。
2020年5月,國務院在《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到,要依託風景名勝區、邊境旅遊試驗區等,大力發展旅遊休閒等服務業,打造區域重要支柱產業。
近期,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上明確提及,中國文化旅遊業消費信心正在穩步復甦,並有望迎來更大市場空間。數據顯示,在文旅投資項目所屬類型中,文旅綜合體和特色小鎮依然是投資重點。2020年前三季度,文旅綜合體項目佔比達45%,特色小鎮佔比16%,兩者佔據文旅投資項目的一半以上。
作為文旅產業率先發力的「領頭羊」,恆大在該領域有著豐富的操盤經驗。據悉,恆大截至目前在全國已布局了15個恆大童世界、8個恆大水世界……
一系列數字的背後,意味著打造融合恆大水世界、溫泉城、兒童世界、旅遊世界、文博園、農科園、美食天地於一體的恆大文旅項目,已具備了極為成熟且豐富的實操經驗。
如此體量的項目,在哪落地必然要經多方考量。最終讓恆大下定決心擇址三原的,不只是此處的區域價值,生態環境更是重要的參考標準——三原溼地保護面積逾1000公頃的清河國家級溼地公園,與文旅項目具備著天然的契合。
區域價值、政策推動、產業聚集、品牌加持,再結合恆大文旅的豐富內涵,恆大在三原的項目一經推出,便引發熱捧。
作為恆大在三原布局的核心項目之一,陝西恆大世紀夢幻城展廳在元旦期間對外開放,甚至還有人專門從陝南驅車數小時趕來……
「西北文旅勝地」,「價值窪地的投資價值」,「恆大品牌、服務等8大價值的吸引」……顯然,很多人前來之前,已對區域及項目,做了不少功課。
可以預見的是,恆大將以全新的姿態,不斷刷新和豐富文旅的含義……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