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給母親扎針,就能給孩子治病」的「新」治療手段在微博上引起熱議。該治療方法被網友戲稱為「量子糾纏理論指導下的直系親屬針灸互治」,被指責「太玄幻」。這一令人驚訝的治療手段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針灸科醫生王軍等人去年發表的一篇論文——《試論「量子糾纏」與針灸》。(9月14日 澎湃新聞網)
不可否認,迄今為止,中醫針灸還有不少有待科學論證的地方。事實上,我們也鼓勵用大膽創新的想法分析傳統醫術。只是任何解釋和討論不能背離科學的初衷。若量子糾纏的理論能套用在針灸上,那麼依照萬有引力理論,我們在地球上躲一跺腳,太陽還會疼呢。
如果能大致翻看這篇名為《試論「量子糾纏」與針灸》論文,就不難發現,其中有諸多不符合科學邏輯的地方。作者用成「系統內量子存在相互影響現象」的量子糾纏概念,套用在曾經為一個「整體」的母子身上,並用「心靈感應」這類尚無科學證明的現象作為論據,證明「親屬針灸互治是行之有效」的觀點。該論文從整體上,看似「有理有據」,可實際上是「偷換概念」「生搬硬套」的結果。
且不說作者忽視客觀條件,將量子層面的理論,隨意放大到複雜的人體身上,是多麼荒誕可笑。在這樣邏輯上不可逆不可證的推論,似乎也能反觀出,作者在物理學上的粗淺認識。深入一點看,論文當中還運用大量生澀難懂的中醫醫術語句,試圖對量子糾纏理論與人體的關聯性,進行模糊化處理,意圖達到「概念相關即為等同」的欺騙效果。真不知道,寫出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敗壞量子糾纏理論在大眾中的印象,還是敗壞針灸醫術在人們眼中的形象。
針灸是好東西,其療法與作用,世人有目共睹。有不少醫生和科學界正用現代科學理論,不斷剖析針灸療法的具體醫理。作為中國的國粹,針灸不需要用高大上的科學理論為其「貼金」,實事求是的科學研究才是中醫針灸所需要的。該篇論文被「網友」扒出,也能說明民眾對此類行為的厭惡和鄙夷。
其實,在當今學術界有不少這樣,用熱門的科學概念嫁接傳統領域的論文。它們大多看似新潮,可實則無用。無可否認,量子糾纏理論一類新興的科學理論,引發了不少人科幻暢想,《超體》《蟻人2》等等熱門電影也涉及其中。但醫學討論是嚴謹,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不能脫離科學的框架。一篇這樣充滿「主觀臆想」的論文,竟然出現在正規的學術期刊上,筆者看不出其中有多少利益勾結。
也許,有人會說,對待這些論文,一笑了之也就罷了。可事實上,這類沒有科學邏輯的論文,也會成為不法分子欺詐消費者的說辭。從傳統的電視、報紙,到現今的微博、微信、朋友圈,大量偽科學的理論正假借正規學術論文的外衣大行其道,不少民眾亦深陷其中。對此,相關部門若視若無睹,必然滋生「庸醫害人」的禍端。
對待此類論文,除了要肅清學術氛圍,打擊學術不端、買賣版面行為,還需要從法律上加以限制和考究。只有讓每一篇面世論文,能經得住科學的考驗,才能讓科學理論得到基本的尊重。
文/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