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防空雷達現身泰軍閱兵!配合紅旗12,保衛泰軍基地

2020-11-22 騰訊網

1月21日,泰國網友發布的視頻顯示,在上周泰國空軍舉行的慶祝武裝部隊日閱兵中,一款新型雷達搭配從我國進口的凱山-1CM地空飛彈(紅旗-12飛彈的出口版)出現在了閱兵場上。經過辨認後確認,該雷達為我國中電14所研發的YLC-18A「狐獴」高機動中程低空三坐標雷達。作為一款主要針對中低空目標的探測雷達,YLC-18A不僅在技術體制上非常先進,而且還專門優化了對低慢小目標的檢測,這在面對新時期由無人機和低空巡航飛彈等目標組成的威脅時,是非常有利的。

左側就是YLC-18A

根據14所在珠海航展中的宣傳可知,YLC-18A雷達工作在S波段,採用的是全固態、全相參、全數字相控陣探測體制。這個全固態指的是雷達的發射機使用的全是電晶體器件,而不是以前的真空管器件,由於電晶體又被稱為全固態器件,所以全部採用電晶體器件的雷達就被稱為全固態雷達。而全固態雷達的優點就是系統的重量和體積能大大減小,同時機動性和可靠性能得到提高。至於全相參則指的是雷達發射機的基準震蕩信號,調諧信號和發射信號三者保持嚴格的相位同步,這有利於雷達使用脈衝壓縮和抗幹擾技術。全數字相控陣指的則是YLC-18A雷達的波束探測使用了二維電掃模式,配合天線的機械轉動,能夠完成對360度範圍目標的預警探測。

YLC-18A

在具體的性能上,YLC-18A比之前的YLC-18有提高,由於換了新底盤,所以機動性提高明顯,但是探測性能上兩者總體上還是差不多,其對中高空2平米雷達反射面積目標的最大預警探測距離在250到300公裡左右,高度則是覆蓋12000米以下。不過雖然能夠探測萬米高空目標,但該雷達主要還是針對中低空目標的探測,所以其天線特意設計了可放倒伸縮的高架裝置,這樣就有利於克服地面障礙和地球曲率,擴展對超低空目標的探測距離。在作戰配置中,YLC-18A一般也是用作防空系統的低空補盲雷達,對中高空目標的預警探測有條件的用戶都會另配雷達,沒錢沒條件的也可由YLC-18A兼任。由於是三坐標探測雷達,所以YLC-18A除了做預警之外,也可以直接為防空飛彈的火控雷達做先期指引,其對目標的方位和距離探測精度還不錯,誤差分別可控制在0.3度和50米以內,但是測高精度一般,200公裡距離時的高度誤差最大有600米。

YLC-18

泰軍KS-1CM

在泰軍中,YLC-18A主要搭配同樣從我國進口的凱山-1CM防空飛彈,不過這款飛彈在我國豐富的外貿防空系統中並不突出。它實際上是航天工業在上世紀80年代搞的早期紅旗2防空飛彈的改進,其動力由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改為了固體燃料發動機,所以體積大大減小,勤務性、保障性和使用便捷性都有了極大提高,同時火控雷達也給成了無源相控陣體制,但是飛彈的制導體制仍然是紅旗2的指令制導,所以抗幹擾能力和射程都受到了影響,雖然從90年代就推入外貿市場了,但直到21世紀才有緬甸這個買家。我軍雖然也買了一些並將其命名為紅旗-12,但部隊對這種「打雞血版」紅旗2仍然是不滿意的,所以這才又有了深度改進版紅旗22。

凱山-1C彈箱發射版

泰國進口的凱山-1CM是凱山-1A的改進型,主要是射程從早期的40公裡提高到了70公裡,針對的是中高空目標。受限於制導體制,該彈對遠距離的低空和超低空目標該彈的攔截能力有限。比較有意思的是泰國進口的這一版本仍然是採用的導軌發射,而國內最新推出的凱山-1C則是換成了發射箱發射。不過雖然性能一般,但是由於泰國空軍的戰鬥機力量很強,其F-16和鷹獅戰機的性能在整個東南亞地區都是領先的,所以在國土防空方面並不是很看重防空飛彈,進口凱山-1C這類經濟型防空武器保衛基地也夠用了。

相關焦點

  • 中國紅旗9B:有反隱身雷達配合,我能打五代機,F22:我不信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中國國產紅旗9B也位列名單之上,而且綜合排名第五。在這份名單中,第一名是俄軍去年實現量產的S500防空飛彈,這款飛彈無論是射程還是作戰性能,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都獨一無二。後兩名依舊是俄軍的S300V4以及S400防空飛彈,這兩款飛彈雷達系統探測距離以及跟蹤目標的能力,依舊名列前茅,甚至可以對美軍隱形戰機形成一定的威懾。
  • 軍改後首次沙場閱兵的「十大亮點」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南望,射天狼  亮點一:首次在朱日和閱兵:以戰鬥姿態接受檢驗  此次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後我軍首次以慶祝建軍節為主題的盛大閱兵,也是首次在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閱兵。有東方「歐文堡」之稱的朱日和訓練基地是亞洲最大、解放軍最先進的陸空軍事訓練基地。
  • 盤點巴基斯坦國慶閱兵中國造「十大金剛」
    但是不同的是,中國空軍裝備的空警-500預警機裝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AESA有源相控陣雷達,雷達系統可以不用旋轉即實現了360°空域掃描。但巴基斯坦因為成本問題,只要求在ZDK-03型預警機上安裝了機械掃描雷達,圓盤雷達需要進行旋轉。
  • 建軍90周年大閱兵,最受矚目的十大裝備有哪些?
    兩型洲際核飛彈壓軸出場,是中國大國地位,國防實力的顯著標誌。殲-20首款採用鴨式氣動布局的隱身戰鬥機殲-20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研製的一款單座、雙發、高隱身性、高機動性第五代戰鬥機。同時配備中國國內最先進的新型空對空飛彈。這次閱兵是首次以戰鬥姿態展示在世人面前。
  • 紅9飛彈出口北非,速度6馬赫,射程200公裡,一個旅保衛全國領空
    而中國紅旗-9系列地空飛彈,也被稱為繼美國愛國者2/3以及俄羅斯S-300/400防空飛彈之後,世界第三大遠程防空飛彈系統。現在,紅9系列飛彈實現了第三次出口的突破,遠銷北非國家。按照紅旗9的作戰能力,只需要一個飛彈旅,就能保衛一個小型國家的全部領空。
  • 飛蠓進化論:中國FM90防空飛彈分析
    FM-80是中國在法國響尾蛇防空飛彈系統基礎上逆向仿製生產的外貿近程防空反導系統,中國對應的裝備型號是(海)紅旗-7。法國響尾蛇防空飛彈系統是從1964年為滿足南非軍火需求開始研製的,研製成功後於1971年裝備南非部隊代號「仙人掌」,於1978年裝備法國部隊代號「響尾蛇」。此後經過多年發展,響尾蛇/海響尾蛇防空飛彈系統成為國際軍火市場的熱門產品。
  • U2偵察機和紅旗2飛彈不服老,卻沒機會再對決
    該機配備了長焦局航空相機,底片長達2500米,可持續拍攝九小時,12架次就能拍攝美國全境900萬平方公裡以上國土,在18千米高度上連地面人們的活動都可以拍的十分清楚!而且U2還具備了電子偵測設備,可以定位對方的雷達電波活動位置和變化情況。1956年該機服役後不久就在當年7月初偵察了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等地的轟炸機、飛彈生產基地,1958年6月該機又偵察了我國華東區域的兵力集結地。
  • 中國軍隊的防空能力,從1996年至今,到底有多大的崛起?
    普通的高射炮存在很大的壓力,時間進入60年代,我國開始在蘇聯薩姆2防空飛彈的基礎上,仿製出了紅旗2防空飛彈,並且大批量裝備部隊。隨後的一段時間,由於蘇聯停止提供新一代的防空飛彈,再加上自己的科技水平有限,因此,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國沒有裝備新的防空飛彈。在80年代後期,我國逐步接觸了各種西方武器,並且開始在法國海響尾蛇防空飛彈的基礎上,研發自己的紅旗7防空飛彈。
  • 雙語總結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閱兵亮點
    在10月1日舉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中,空中護旗梯隊拉開了閱兵分列式的序幕,中國共產黨黨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飄揚在天安門上空。20架直升機組成巨大的「70」字樣。
  • 中國防空飛彈太大不適合「一坑多彈」?2014年一款飛彈就「打臉」
    目前中國的中近程艦空飛彈,主要有俄制9M317「無風」艦空飛彈,以及國產的海紅旗-16艦空飛彈。這兩款飛彈性能雖然先進,但是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太大。以目前真正實現「一坑四彈」的美國「改進型海麻雀」為例,該飛彈直徑250毫米,彈重300公斤。
  • 軍歌嘹亮《保衛黃河》千人唱
    為了這次閱兵,聯合軍樂團專門調整了演奏編隊,第一排面安排了100名小號手,居中的70人配禮號、掛號旗,突出儀式感,增強感染力。    作為一支和共和國一同誕生的部隊,聯合軍樂團可以說是閱兵儀式上的「老資格」了。但昨天的紀念活動中,它多了一位「新搭檔」,那就是解放軍合唱團,這也是中國閱兵史上首次組建合唱團參加閱兵儀式。
  • 新華全媒直播勝利日大閱兵-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
    10:12 習近平 在那場戰爭中,中國人民以巨大民族犧牲支撐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也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支持,中國人民將永遠銘記各國人民為中國抗戰勝利作出的貢獻!
  • 專家:便攜防空系統配套雷達以長頸鹿系列最成功
    由幾個沿海站點組成一個探測鏈,彼此重疊的雷達區域保證可以覆蓋整個地區。從任何雷達站點提取的目標數據都可以向作戰中心提供。該系統的特點是具備高大的天線杆,增強的低空偵察能力和局部高空覆蓋範圍。此類系統還在研發一種移動型,但是目前尚未研發成功。「長頸鹿」40:它可以配合「毒刺」和SAM-7/14飛彈以及小尺寸和中等尺寸口徑的防空火力系統配合使用。
  • 俄軍S500快要形成戰鬥力了 紅旗-19和紅旗26基本快建成
    目前在防空反導領域,俄羅斯已經先後研發並列裝了S300和S400兩個系統,而最新的S500防空系統則從2002年前後開始研發,其性能將成為令美國打擊力量望而卻步的存在。根據俄羅斯媒體透露,S500防空系統的探測雷達採用X波段雷達,最大探測距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800公裡,可以同時引導攻擊10個來襲的目標,除了可以攔截空中的大型目標諸如戰略轟炸機、戰鬥機、無人機、巡航飛彈等以外,還可以攔截中程彈道飛彈和低軌道衛星等高難度目標。
  • 俄研製新吸波材料,可吸收99.5%的雷達電磁輻射
    俄羅斯一直以來都相當重視自己在北極地區的戰略利益,2018年紅場閱兵中,專門用作北極作戰的"道爾-M2DT"以及"鎧甲-SA"兩款防空飛彈系統高調亮相,宣布俄羅斯開始將自己的大批武裝力量加速部署到北極地區。
  • 列裝05式兩棲車族和紅旗-17 駐福建的這支重型合成旅裝備大升級
    戰功彪炳的「濟南第二團」資料圖:2019年閱兵戰旗方陣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中,「濟南第二團」的戰旗就曾和99面榮譽旗幟整齊列隊,首次組成了威風凜凜的戰旗方陣。毫不誇張地說,每一面旗幟都是一部紅色戰爭史詩,展示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戰功最彪炳的100支部隊。
  • 痛打U-2偵察機,紅旗2飛彈服役53年,生產數萬枚,至今寶刀未老
    到上世紀90年代,紅旗-2系列飛彈仍是中國空軍的主要地面防空武器,中國空軍最大的地面防空單位為地空飛彈師,下轄數個地空飛彈營,我軍先後組建過一百多個紅旗-2地空飛彈營,僅現役的備發彈就常年保持4000枚以上,紅旗-2飛彈的各個型號先後生產了數萬枚,大概是有史以來生產量最大的高空防空飛彈。
  • 開國閱兵回憶:全副武裝20小時保衛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第一次閱兵在天安門前舉行。這次閱兵歷時2個半小時,是迄今13次閱兵中,時間最長的一次。共有19248人參與此次閱兵,是解放軍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集會活動和隊列合成。據軍事科學研究院陳宇大校研究,從擬定第一份申請閱兵的報告、到組織訓練,直至開國大典,那次閱兵僅有一個半月準備時間。
  • 9·3閱兵十大看點
    習近平在講話中宣布,中國將裁減軍隊員額30萬。   10時40分許,閱兵分列式開始,2個抗戰老同志乘車方隊、11個徒步方隊、27個地面裝備方隊以及10個空中梯隊,依次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   這次受閱的裝備全部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其中84%的受閱裝備是首次公開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