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容量接近極限,日本領跑新一代研發

2021-01-08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日經中文網」(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日經中文網,36氪經授權發布。

隨著高速通信標準「5G」的登場和遠程辦公的普及,全球的通信量持續增長,2020年代之內光纖(optical fiber)通信網陷入容量不足的風險已經出現。此前通過改進現有光纖或增加纜線數量加以應對,但已接近本身性能和設置空間的極限。因此,不僅是通信標準,推進光纖本身通信量飛躍式增加的研究也成為當務之急。

新一代光纖的傳輸試驗(圖由日本情報通信研究機構提供)

日本「情報通信研究機構」(NICT,日本總務省的下屬機構,日語的「情報」是「信息」之意)的光子網絡(photonic network)系統研究室長古川英昭指出「如果通信量持續增加,2020年代內將超過現行光纖的極限」,對相關狀況敲響了警鐘。據日本總務省統計,日本國內的通信量在10年裡增至10倍以上。

原因是使用智慧型手機和個人電腦的機會的增加。隨著這些終端產品的性能提高,視頻也成為人們相互傳送的對象。傳送信息時,攜帶信息的數位訊號將轉變為光信號,通過光纖線纜傳輸。光纖以海底光纜的形式遍布全世界,成為與世界交流的不可或缺的存在。可以說,光纖是支撐現代社會的「幕後英雄」。

現在的光纖(左)的光信號通道為1條,但新一代光纖(右)將為多條(圖由日本情報通信研究機構提供)

此前通過增加每根光纖的傳輸容量來應對通信量的增加。2005年的傳輸容量為每根每秒1萬億比特,但現在已達到十數萬億比特。

不過,現行的光纖只能將傳輸容量提高至100萬億比特。如果傳輸更多的信息,用於通信的雷射將過強,存在光纖熔化的風險。如果威脅變為現實,通信將停滯,將對業務高效化和勞動方式改革造成影響。

日本「電子情報技術產業協會」的預測顯示,全球通信量預計在截至2030年的10年裡增至15倍,今後將持續增加。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日本國內外的光纖企業推進開發的是稱為「Multi core(多核)」的新一代光纖。

此前的光纖只有一條被稱為「Core(纖芯)」的光信號通道,但多核光纖將具有3~4根纖芯。就像隨著道路的車道數增加、能行駛的車輛數也將增加一樣,如果光信號的通道變多,傳輸容量也將增至數倍。

另外,要準確傳輸光信號,有必要避免其他信號的幹擾,但一根光纖的直徑只有0.125毫米,跟頭髮的粗細差不多。因此,纖芯之間的間隔只有0.05毫米左右,與從相鄰纖芯洩露的光信號產生幹擾成為此前的課題。

解決方法之一是在纖芯周圍增加作為材料的低折射率玻璃層,避免向周圍洩露。通過在玻璃裡加入氟,僅降低周邊部位的折射率,讓光信號留在纖芯。

日本情報通信研究機構於3月實施了採用具有4根纖芯的光纖的傳輸試驗,成功實現每秒610萬億比特的傳輸。在現在同等粗細的光纖的傳輸容量方面,創下了世界記錄。這樣的話,即使纖芯為多個,光纖的粗細也不會改變。

多核光纖可以和現有的光纖並用,因此被認為將逐步加以取代。

住友電工與義大利的大學共同在隧道內鋪設了光纖(圖由住友電工提供)

日本住友電氣工業2019年在世界範圍內首次在義大利鋪設了多核光纖,日本情報通信研究機構對相關性能給予積極評價。按日本「電子情報通信學會」的設想,自2025年前後起,具有4根纖芯的光纖將開始在10公裡以下的短距離通信網使用。預計自2030年前後應用於海底光纜。

要進一步提高每根光纖的性能,還具有開發使纖芯加粗、讓光信號在1根纖芯中穿過多個通道的「Multimode(多模)」光纖這一途經。與多核結合的實用化被認為將等到2030年代後半期。

在新一代光纖領域,日本企業的研究開發走在前頭。負責專利相關事務的日本特許廳2018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光纖的多核領域,在世界上已申請的專利件數的前4家企業為藤倉、住友電工、NTT和古河電氣工業,被日本企業獨佔。在多模領域,第2~4位也由NTT、住友電工和藤倉等日企壟斷。藤倉計劃在2020年代中期之前實現多核光纖的商用化。

當然,日本以外的企業也在推進新一代光纖的開發。美國特殊玻璃廠商康寧(corning)在多模光纖專利件數上居第1位,在多核領域也成功實現大容量傳輸。義大利的普睿司曼集團(Prysmian Group)也具有新一代光纖的研究成績。與智慧型手機和基站等同樣,光纖的全球競爭也可能日趨激烈。

相關焦點

  • 新的實驗室數據傳輸速率達到178Tbps,接近香農理論極限
    自從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對寬帶通信服務的需求猛增,一些運營商的網際網路流量與危機相比之前增長了60%。 在這種前所未有的情況下,研究與提高寬帶網絡的傳輸速率變得更加重要。最近的實驗室數據傳輸速率迎來新的突破,相比之前的世界紀錄快了五分之一。
  • 谷歌研發「新一代網際網路」 光纖帶寬達10G
    OFweek光通訊網2月13日消息,據美國媒體報導,谷歌公司周三表示,正在研發新技術以升級其在堪薩斯城的光纖網絡服務,計劃將1G帶寬提升至10G。  報導援引谷歌財務長派屈克·皮切特(Patrick Pichette)的話稱,谷歌光纖目前在堪薩斯城提供的是1G帶寬網速,但已經著手將帶寬提升至每秒10G。  派屈克·皮切特將此稱為「新一代網際網路」,並稱這是谷歌更遠大長期提速計劃的一部分。  谷歌光纖服務目前僅在美國堪薩斯城提供,但谷歌已經表示,公司計劃將光纖服務拓展至德克薩斯州的奧斯汀。
  • 日本東麗開發出新一代大容量電池用絕緣膜
    原標題:日本東麗開發出新一代大容量電池用絕緣膜   鈦媒體11月20日消息,據日經中文網,日本東麗昨日宣布,開發出了大容量的新一代鋰離子電池用隔離層(絕緣膜)。
  • 新一代短距離光傳輸介質——塑料光纖
    作者:胡先志 練海斌  眾所周知,石英玻璃光纖以其衰減小、帶寬高等優點被用作遠距離、高速率、大容量公用網的光傳輸介質。石英玻璃光纖以其原料純潔、製造複雜、價格昂貴、接續困難等缺點制約了其大量用作短距離接入網光傳輸介質。
  • 日本將自主研發新一代反應堆追趕世界
    (觀察者網訊)據日經中文網4月29日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以2030年代以後投入實用為目標,開始進行新一代核反應堆及相關技術的研發。為探尋可減少放射性廢棄物量的新型快中子反應堆和小型反應堆的可能性,將提供總計6.5億日元的補貼。目前日本的核電站出口戰略遇阻,業務環境變差。
  • 光纖熔接機市場新訴求:高精度高質量產品受追捧
    隨著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提出,通信容量大、傳輸損耗低的特點使得光纖通訊已成為主流的通訊方式之一,「光纖到戶」已是大勢所趨。近年來,光纖市場增長迅速,據相關數據統計,2017-2021年全球光纖市場將以年複合增率11.45%增長。而中國則佔據了世界半壁以上的江山。
  • 康寧研發低損耗光纖50周年專題系列3:語音通話新時代
    打開APP 康寧研發低損耗光纖50周年專題系列3:語音通話新時代 康寧 發表於 2020-11-26 15:03:04 MCI尋求購買6萬英裡的單模光纖,用於建設地面長途光纜網絡,以取代其微波和衛星網絡。MCI希望在12個月內交付該訂單,而這筆訂單比之前的任何訂單都要大。 MCI想要的是單模光纖,而不是康寧已經開發並大規模商業化的多模光纖。在此之前,康寧的科學家就已經認識到單模光纖的優勢,它比多模光纖更高效,攜帶的數據容量也更大。然而,實現單模光纖傳輸必不可少的雷射器在20世紀80年代初才剛剛上市。
  • 光纖通信系統的發展趨勢及現狀分析
    自光纖通信技術研發開始,該技術憑藉良好的性能而發展迅猛,尤其在現今信息大爆炸時代,光纖通信技術的應用對於通信行業的發展乃至整個社會的變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此外,光纖屬玻璃材質,重量極輕,構成的光纜重量也較小,1m單管同軸電纜重量為11kg,而同容量下光纜僅為90g。
  • 炙手可熱的5G,如何逼近信道容量的香農極限?
    從香農公式可知,對於單信道而言,要增加信道容量C,無非三種方式:或增加帶寬B,或增加信號功率S,或減少噪聲或幹擾信號的功率N。八卦一下新浪大V王小東引用別人的說法,認為中心頻率越高,帶寬就越大。翻開科普書,你也會發現上面寫著,光纖之所以比電線好是因為帶寬大。
  • 光纖通信的傳輸速度為何能如此之快?
    這是我國光纖通信傳輸創下的最新紀錄。前不久,我國科研人員首次實現1.06Pbit/s超大容量單模多芯光纖光傳輸系統實驗,其傳輸容量是目前商用單模光纖傳輸系統最大容量的10倍。那麼,光纖通信的傳輸速度為何能如此之快?光纖通信又是什麼?相比其他通信手段,它的優勢和短板是什麼?
  • 光纖通信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新聞—科學網
    1970 年,康寧玻璃公司根據高錕博士的提純建議研製出了損耗約為20dB/km 的石英系多模光纖,使光纖作為通信的傳輸媒介成為現實。之後經過不斷研發,石英系光纖的損耗逼近理論極限。至此,光纖通信的條件已完全滿足。 早期的光纖通信系統均採用直接檢測的接收方式。這是一種較簡單的光纖通信方式,PD 是一種平方律的檢波器,只有光信號的強度可以被探測到。
  • 光纖:改變世界的十大發明之一
    光纖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製成的纖維中的全反射原理達成光傳導。通常,光纖的一端的發射裝置使用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一束雷射將光脈衝傳送至光纖,光纖的另一端的接收裝置使用光敏元件檢測脈衝。它最初出現在在19世紀後期,但是實際到了20世紀70年代才投入使用,因為當時的技術解決了傳輸長距離後信號衰減的問題。
  • 比谷歌光纖快 1000 倍:諾基亞新技術每秒傳輸 1TB
    ▲新技術可以釋放光纖網絡的最大潛力想知道其速度到底多快,我們可以拿谷歌光纖來當參照物。谷歌光纖每秒速度可達1GB,下載一部電影只需不到兩分鐘。而與其相比,諾基亞這項技術的傳輸速度可達1TB每秒,也就是谷歌光纖速度的1000倍。這就意味著,想下載一部高清電影或劇集,只需幾秒鐘而已。
  • 光纖通信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光孤子通信系統介紹【詳解】
    4.光孤子通信系統  在常規的線性光纖通信系統中,光纖損耗和色散是限制其傳輸容量和距離的主要因素。由於光纖製作工藝的不斷提高,光纖損耗已接近理論極限,因此光纖色散已成為實現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光纖通信的「瓶頸」,亟待解決。
  • 助力廣電光纖入戶新標準一晶寬頻推出新一代萬兆IP廣播接收晶片
    一晶寬頻推出新一代萬兆IP廣播接收晶片據一晶寬頻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展先生介紹,一晶寬頻是長期專注於數字電路及ASIC設計、應用的技術型團隊,公司管理層和核心技術人員具有超過20年的系統和晶片設計經驗,曾在中國大陸和香港、美國的多家世界500強科技企業任職,包括Motorola、Freescale
  • 日本各CATV公司聯手促銷光纖服務
    日本各地的CATV(有線電視)公司將在2月份之前,就使用光纖的寬帶(高速大容量)服務,成立聯手從事市場調查及促售活動的組織。其背景是:NTT集團對光纖線路服務展開了經營攻勢,日本各CATV公司舉步維艱。新組織預計將有100家以上的公司加入,屆時還將邀請KDDI加盟,與NTT展開對抗。
  • 旭硝子:先進高速塑料光纖FONTEX
    據旭硝子駐華企業總部、旭硝子(上海)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早田一人介紹,旭硝子在塑料光纖領域位於日本和世界的領先地位。   先進的高速塑料光纖   據早田一人介紹,FONTEX 是旭硝子在電子領域與化學領域的尖端技術融合而誕生的新材料高速通信光纖產品。
  • 英國皇家學會:網際網路容量在8年內將達極限
    光纖柔軟、透明,厚度還不到人的頭髮絲那麼細。信息被轉化成光,發送入光纖內,然後被還原成信息。專家們警告稱,實驗室提供的數據表明,向我們手提電腦、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發送信息的光纜和光纖的容量將在8年內達到自身的極限。網際網路公司或許可以通過不斷鋪設電纜來解決這個問題,但這可能導致網費大幅上升。未來,我們要麼支付雙倍網費,要麼忍受一個頻繁掉線的網絡。
  • 少模光纖光柵
    一.少模光纖的介紹:原理上,光纖中傳輸模式的數量由光纖的截止頻率決定。
  • 日本研發新一代核反應堆:使用燃氣冷卻 安全性提高
    由於能源相對短缺,所以日本依然在推動新的核電站建造。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後,他們國內的核電站運行出現減少。時間過去這麼久了,日本政府也想要重啟這個項目,除了建造更多的核電站外,還要準備新一代核反應堆,據說威力會比現在的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