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將自主研發新一代反應堆追趕世界
(觀察者網訊)據日經中文網4月29日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以2030年代以後投入實用為目標,開始進行新一代核反應堆及相關技術的研發。為探尋可減少放射性廢棄物量的新型快中子反應堆和小型反應堆的可能性,將提供總計6.5億日元的補貼。目前日本的核電站出口戰略遇阻,業務環境變差。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兆瓦級超小型液態金屬冷卻空間核反應堆電源...
近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核安全與先進核能技術」重點專項「兆瓦級超小型液態金屬冷卻空間核反應堆電源」項目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合肥市順利召開。 會上,專項辦代表介紹了「核安全與先進核能技術」重點專項的總體部署情況,宣貫了中央新近頒布的科技管理改革文件精神和重點研發計劃過程管理的相關要求。他肯定了項目團隊在實施方案中制定的具體管理措施,勉勵項目組對照指南和立項批覆要求,充分考慮實施難度,在原有工作基礎上突出創新,積極推進項目有序開展。
-
賽諾醫療(688108.SH):新一代藥物洗脫支架臨床試驗有效性與安全性...
智通財經訊,賽諾醫療(688108.SH)發布公告,2020年11月16日(美國時間11月15日),耶魯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在美國心臟病學會(AHA)年會最新突破性臨床研究會議上公布了公司新一代 Supreme HT(Healing Targeted) 藥物洗脫支架系統在美國、日本、歐洲進行的
-
光纖容量接近極限,日本領跑新一代研發
新一代光纖的傳輸試驗(圖由日本情報通信研究機構提供) 日本「情報通信研究機構」(NICT,日本總務省的下屬機構,日語的「情報」是「信息」之意據日本總務省統計,日本國內的通信量在10年裡增至10倍以上。 原因是使用智慧型手機和個人電腦的機會的增加。隨著這些終端產品的性能提高,視頻也成為人們相互傳送的對象。傳送信息時,攜帶信息的數位訊號將轉變為光信號,通過光纖線纜傳輸。光纖以海底光纜的形式遍布全世界,成為與世界交流的不可或缺的存在。可以說,光纖是支撐現代社會的「幕後英雄」。
-
「兆瓦級超小型液態金屬冷卻空間核反應堆電源」項目啟動
「兆瓦級超小型液態金屬冷卻空間核反應堆電源」項目啟動 2019-08-19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兆瓦級超小型液態金屬冷卻空間核反應堆電源」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合肥召開。
-
新中微子探測法可大大提高核電站安全性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莫斯科9月14日電 (記者董映璧)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近日運用中微子相干彈性散射效應進行了一系列監控核反應堆運行狀況的試驗,有望將核反應堆遠程控制的精確度提高近1000倍。該項研究得到了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的資助。
-
新中微子探測法可大大提高核電站安全性
科技日報莫斯科9月14日電(記者董映璧)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近日運用中微子相干彈性散射效應進行了一系列監控核反應堆運行狀況的試驗,有望將核反應堆遠程控制的精確度提高近1000倍。該項研究得到了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的資助。監控核反應堆運行的方法之一是分析中微子輻射,這有助於防止可用於製造非法核武器的核燃料失竊。
-
核反應堆誕生75周年,MIT重啟石墨堆致敬丨獨家專訪胡玲文
就在剛剛過去的 2017 年 12 月,核反應堆迎來其誕生後的第 75 周年。為了慶祝此事,MIT 重新啟動了頗具歷史的石墨指數堆,石墨指數堆也成為了教育與研究的新工具。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我們獨家專訪了 MIT 核能實驗室負責人、核反應堆專家胡玲文教授,她也和我們分享了目前全球核能面臨的挑戰和新機遇。
-
未來十年值得關注的5種先進核反應堆
◎Kairos Power公司的氟鹽冷卻高溫核反應堆的設計概念圖 Hermes小型試驗核反應堆是商用KP-FHR(美國Kairos Power
-
日本傾倒123萬噸核廢水,我國攻克核廢料處理裝置,技術如何?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核電站中核反應堆冷卻池中產生的核廢料含有幾百种放射性元素,一旦處理不好造成洩漏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日本甚至提出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水排放入海,總計123萬噸,分30年全部傾倒完畢,因此處理核廢料也成了全世界的難題。
-
核反應堆控制棒外殼新材料問世
據俄羅斯國家研究型技術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NUST MISIS)新聞處消息,材料學家們製造出了一種獨特的三層材料「鋼—釩—鋼」,它能夠長久耐受高達700℃的高溫、剛性輻射性照射、機械壓力和化學影響,可被應用在核反應堆的控制棒外殼中
-
五角大樓傾力打造微型核反應堆:移動性強 安全性高
參考消息網3月12日報導 美媒稱,五角大樓3月9日籤署了3份開始設計移動小型核反應堆的合同,這是為國內外美軍實現核能發電的兩步計劃的一部分。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3月9日報導,美國防部向維吉尼亞州的BWX技術公司、華盛頓特區的西屋政府服務公司和馬裡蘭州的X能源公司授予了合同,合同金額分別為1350萬美元、1190萬美元和1430萬美元,開始為期兩年的微型核反應堆設計競賽,這些微型核反應堆可能會在軍隊前沿部署,供美國本土以外的駐軍使用。
-
監測核反應堆散熱狀態有新方法
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開發出一種新方法,有助於預測現代發電裝置中的散熱狀態更替。這種方法大幅提高了發電裝置的安全性,包括核反應堆的放射性區域。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實驗傳熱》雜誌上。消耗量、溫度和壓力對散熱效率都有影響。
-
NASA迷你核反應堆測試成功:去火星發電
Kilopower核反應堆Kilopower是NASA、洛斯阿拉莫裡國家實驗室和能源部多方合力研發的迷你核反應堆,使用U235作為核燃料,輸出功率介乎1KW至10KW之間,與今天太空任務使用太陽能面板、燃氣發電機功率相近,但發電不受環境影響,沒有燃料耗盡之憂。
-
新一代海嘯預警系統投入使用 預警時效有望大幅提高
中國網訊 記者從國家海洋局海嘯預警中心獲悉,我國新一代海嘯預警業務系統日前正式投入使用,這意味著我國海嘯預警時效將大幅提高,有望由目前地震發生後20分鐘~30分鐘,大幅縮短至10分鐘~15分鐘。在新一代海嘯預警業務系統中,國家海洋局海嘯預警中心通過將全球570個和我國25個海嘯預警專業地震臺網實時融合,首次實現了以全球地震自動觸發報警為基礎的海嘯預警標準業務全流程運行,使得海嘯預警所需的分析判斷時間大大縮短。同時,海嘯預警中心還啟用了新一代海嘯監測預警綜合分析信息平臺。該平臺顯著提高了模型的計算效率,並能對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範圍內潛在海嘯源區發生的地震海嘯進行預警報。
-
中國研發新型熔鹽核反應堆 低成本還更安全
在此類反應堆領域,目前世界上有幾個研究規劃,若干技術初創團隊正從事研發工作。其中,中國於2011年在著名學者江綿恆的領導下,啟動了釷基熔鹽核反應堆項目。 報導稱,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已在運營的反應堆,儘管對其研究從未停止過。除中國外,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也在從事該領域的前景項目研究。
-
俄研發出三層「鋼—釩—鋼」合金材料 可用於核反應堆控制棒外殼
,控制棒外殼是核反應堆的關鍵功能性部件,它們與鈾燃料接觸,控制著核反應流的強度。新一代快中子核反應堆能夠重複利用廢鈾,但其主要問題在於控制棒外殼所承受的巨大負荷。反應堆示意圖3月19日據俄羅斯衛星通信社消息,俄羅斯國家研究型技術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研發出一種獨特的三層「鋼—釩—鋼」合金材料,能長久耐受高達700℃的高溫、剛性輻射性照射、機械壓力和化學影響,這種複合材料可應用在核反應堆的控制棒外殼中
-
880噸核反應堆燃料待清理!日本福島核災「清汙」20年也清不完!
央視網消息: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重大核洩漏事故迄今已經八年多了,然而清除核汙染的「善後」工作卻推進得很艱難。27號,日本政府及核電站運營方「東京電力公司」更新了「清汙」方案,徹底清除三座廢棄核反應堆內燃料棒的期限被再一次推遲。
-
從高溫合金到單晶合金+複合冷卻,看航空發動機葉片發展之路
,此時高溫合金渦輪葉片的使用溫度達到了800℃,由於承載溫度與工作溫度相差不大,所以這是的葉片還沒有使用冷卻技術。通過在葉片上設計冷卻通道和冷卻孔,然後把壓氣機裡幾百攝氏度的「低溫氣體」引到渦輪葉片內部,再從葉片表面的冷卻孔中噴出來就形成一道氣膜,擁有隔絕溫度較低的渦輪葉片與其所在工作環境中的高溫燃氣,這也就是氣膜冷卻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