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實驗室數據傳輸速率達到178Tbps,接近香農理論極限

2021-01-13 超能網

自從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對寬帶通信服務的需求猛增,一些運營商的網際網路流量與危機相比之前增長了60%。 在這種前所未有的情況下,研究與提高寬帶網絡的傳輸速率變得更加重要。最近的實驗室數據傳輸速率迎來新的突破,相比之前的世界紀錄快了五分之一。

據倫敦大學學院(UCL)的報導,由Lidia Galdino博士(UCL電子與電氣工程系)領導的研究團隊與Xtera和KDDI Research這兩家公司合作,在實驗室實現了速度為178Tbps的數據傳輸速率,這個速度足以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下載整個Netflix的影視資料庫。

該記錄是通過比通常在光纖中使用的更大範圍的波長的光來傳輸數據實現的,該技術的優勢在於,通過以40-100 km的間隔升級位於光纖路徑上的放大器,可以經濟高效地將該技術部署在現有的基礎架構上。(升級放大器的成本為16,000英鎊,而在城市地區安裝新光纖的成本則為每公裡450,000英鎊。)

在UCL實驗室中展示的這個新記錄比此前日本團隊保持的世界記錄快五分之一。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根據UCL所述,這個速度接近於美國數學家資訊理論創始人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於1948年提出的香農極限。信道的香農極限(或稱香農容量)指的是在會隨機發生誤碼的信道上進行無差錯傳輸的最大傳輸速率。

Lidia Galdino博士是UCL的講師兼皇家工程學院院士,她說:「儘管當前最先進的雲數據中心互連每秒能夠傳輸多達35TB的數據,但我們正在利用新技術,更有效地利用現有基礎架構,更好地利用光纖帶寬。過去十年,網際網路流量呈指數增長,數據需求的整體增長與每比特數據傳輸成本的下降有關。新技術的發展對於維持這種降低成本的趨勢,同時滿足未來數據速率的需求至關重要。」

相關焦點

  • 陳根:每秒178 Tb,研究開發網速新巔峰
    現在,據外媒,由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團隊與兩家公司Xtera和KDDI Research合作,實現了178兆比特每秒(178000000兆比特每秒)的數據傳輸速率,這種速度可以在不到一秒鐘內下載整個Netflix庫。
  • 香農極限下光傳輸的演進之路
    3月19日消息(水易)日前,市場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副總裁Jimmy Yu撰文,以行業分析師的角度解析了面對香農極限下的光傳輸演進之路。以下是編譯原文:光纖帶寬並不是無限的。但是,幾十年後的今天,香農極限的現實像烏雲一樣籠罩著服務提供商的未來。在全球範圍內,通過部署最新的DWDM光轉發器,服務提供商一直可以享有以較低的每比特成本來滿足客戶更高網絡容量的要求。這是一種久經考驗的方法,利用了原先光纖基礎設施的相關沉沒成本。
  • 香農定律:新帝國的基石,資訊時代規則的制定者,5G幕後的大Boss
    當時香農在研究探討信息的本質和通信的理論極限問題,比如什麼是信息,怎樣從數學上定義衡量信息,數據壓縮和數據傳輸可達到的極限在哪裡。香農的厲害之處就在於,有的理論的創始人是帶我們到了一個新的起點,而香農創立資訊理論時,直接定義了它的終點。只要你還在經典資訊理論框架內,你就逃不出三大定理的範圍,我們拼盡全力往技術的山頂走,而香農就在山頂等我們,哪怕是現在認為非常先進的5G技術,其實也並沒有突破香農理論的極限。
  • 中國科大實現超越標準量子香農理論的量子通信
    我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通信實驗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實驗室李傳鋒、柳必恆等人與香港大學理論物理學家合作,首次實現量子信道因果序的相干疊加,證實這種非定序因果結構相比標準的量子香農理論在傳輸經典信息和量子信息上都具有優勢,該成果1月24日發表在國際物理學著名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香農理論是經典資訊理論的基礎,其中信息載體是經典系統。
  • 那只能等突破香農極限了
    難道要突破香農極限才叫進步?首先,要介紹一個常識。現代資訊理論的創始人香農(Claude Elwood Shannon)在1949年提出了著名的香農公式,嚴格證明了在被高斯白噪聲幹擾的信道中,傳送的最大信息速率C由下述公式確定:C=H*log(1+S/N)其中C是信息速率的極限值,H為信道帶寬,單位Hz;S是信號功率(瓦),N是噪聲功率(瓦)。
  • 世界單一光纖數據傳送速度刷新啦!高達178.08Tbps
    英國某研究團隊,把光纖單一數據傳輸速率的世界紀錄刷新了(距離40km),高達178.08Tbps!根據簡單的換算公式:1TB=1024GB;1B=8bit178.08Tb=(178.08/8)*1024=22794.24GB(22.26TB) 即一秒的下載速度高達22.26TB/S,好牛逼的樣子啊!
  • 堪與E=mc²比肩的香農公式,5G背後的主宰
    在對信息的基本概念定義之後,香農提出信息學的兩大定律。    香農第一定律,即信源編碼定律,簡單來說就是教會人類如何用數學方式將信息編碼。    香農第二定律,即香農公式,描述了一個信道中的極限信息傳輸率和該信道能力,這是現代通信行業的「金科玉律」。
  • 香農定理 與 奈奎斯特定理 例題分析
    奈奎斯特定理與香農定理作為物理層為數不多、能出計算題的知識點,會時常被出題老師拿來小考一下。
  • Bear談無線通信|資訊理論與香農定理
    在上一節中我簡述了無線通信的傳輸介質—電磁波。我本人也是從頻段開始逐步摸索通信的門檻的。在這一節中,我想更加深入的和大家探討無線通信的本質與極限。信息到底是什麼;在無限接近零誤碼率的情況下怎樣儘可能提高速率?說到信息,你的第一反應會是?
  • 毫米波技術:有望達到光纖的數據傳輸速率!
    導讀據西班牙IMDEA網絡研究所官網近日報導,該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基於毫米波技術開發出一種適用於未來超高速無線網絡的新型通信架構,這種超高速無線網絡有望達到之前只能通過光纖實現的數據速率。由於頻率高、波長短,所以毫米波具備頻譜寬、波束窄、可靠性高、方向性好、傳輸質量高等優勢,可廣泛應用於科研、通信、雷達、安檢、醫療等一系列領域。
  • 炙手可熱的5G,如何逼近信道容量的香農極限?
    從香農公式說起作為一個老司機,你一定清楚,車要跑得快,路要寬,路面要平,油還要給足。同樣,上網速度想提高,信號傳輸的通道要寬,噪聲要小,信號功率還要大。但是,1948年以前,沒有人能清楚地描述信號傳輸速率和通道寬度、噪聲大小以及信號功率的關係。
  • 華為發布:後香農時代,面向數學的十大挑戰問題
    我們正處於交叉科學及新技術爆發的前夜,在未來二三十年裡,人類社會將進入智能社會。 智能社會有3個特徵: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在智能社會,萬物可感,感知物理世界,並轉變為數位訊號;網絡聯接萬物,將所有數據實現在線聯接;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應用將實現萬物智能。
  • 後香農時代,華為徐文偉提出面向數學的十大挑戰問題
    我們一路走到現在的 5G 時代,幾乎達到了香農定理的極限。同樣馮諾依曼架構等,也都是幾十年前提出的。可以說,當前的創新主要是把幾十年前的理論成果,通過技術和工程來實現。去年,華為提出了創新 2.0。創新 2.0 的核心是基於願景和假設的基礎理論突破和基礎技術的發明,解決從 0 到 1 的問題。
  • 科學家創造網速新巔峰:每秒178 Tb
    全球最快的網速已經達到每秒 178 Tb,也就是說可以在 1 秒時間內下載整個 Netflix 庫。英國和日本的工程師合作找到了新的方法,在光信號被傳送到光纖之前對其進行調製,從而實現了比平時更寬的帶寬。
  • 比谷歌光纖快 1000 倍:諾基亞新技術每秒傳輸 1TB
    北京時間9月1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隨著技術的發展,數據傳輸速度也在不斷暴漲。近日,諾基亞貝爾實驗室、德國T-Labs和慕尼黑工業大學共同推出了新的數據傳輸技術,再次刷新了世界紀錄。▲新技術可以釋放光纖網絡的最大潛力想知道其速度到底多快,我們可以拿谷歌光纖來當參照物。
  • 華為徐文偉:後香農時代,面向數學的十大挑戰問題
    我們正處於交叉科學及新技術爆發的前夜,在未來二三十年裡,人類社會將進入智能社會。 智能社會有3個特徵: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在智能社會,萬物可感,感知物理世界,並轉變為數位訊號;網絡聯接萬物,將所有數據實現在線聯接;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應用將實現萬物智能。
  • 後香農時代信息產業發展面臨的十大挑戰數學問題
    此後,香農定理成為現代資訊理論的基礎理論,在通信和數據存儲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並為今天通信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這些舉措為華為的技術發展提供持續不斷的理論源泉。 同樣,在國內,華為與眾多的數學領軍專家開展了深度合作。華為與張平文院士、徐宗本院士、李安民院士都建立了數學聯合實驗室,並且與高校和科研機構有大量合作課題。
  • 後香農時代,華為提出10大數學挑戰問題,你能看懂嗎?
    1948 年,香農博士在《通信的數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這一著名的定理。此後,香農定理成為現代資訊理論的基礎理論,在通信和數據存儲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並為今天通信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資訊理論之父克勞德 · 香農。70 多年過去了,通信行業的發展依然離不開基礎數學理論的支撐。
  • 香農,帥又有才的科學家
    Nyquist)發現,如果以一個確定的速度來傳輸電報信號,就需要一定的帶寬,這就是所謂的奈斯奎特定律,即信道的極限速率(碼元速率)等於信道寬度(低通信道)的2倍。奈氏的貢獻是將信息率與帶寬聯繫了起來。1928年哈特萊(R. V.
  • 坤鵬論:香農說,信息是能夠用來消除不確定性的東西
    還有用有線傳輸比無線傳輸更穩定,也是減低噪聲幹擾的原因。重複,在任何組織中都非常很重要。從宣傳角度看,許多時候,不一定是事情本身大,只是它被重複的次數夠多。資訊理論之父香農曾說過,通信技術的主要矛盾就是傳輸速率與可靠性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