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的色覺和紅色著色有什麼共同點?

2021-02-08 科學網

論文題目:Evolution of CYP2J19, a gene involved in colour vision and red coloration in birds: positive selection in the face of conservation and pleiotropy

期刊: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作者:Hanlu Twyman et al.

發表時間:2018/2/13

數字識別碼:10.1186/s12862-018-1136-y

原文連結:https://bmcevolbio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62-018-1136-y?utm_source=BMC_blog&utm_medium=Blog&utm_content=DavFal-BMC-BMC_Evolutionary_Biology-Veterinary_Sciences-Global&utm_campaign=BMCS_USG_MAY2018_red_gene_birds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最近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為更好地理解新近確定的「發紅基因」的遺傳機制,對其進行了研究。

五彩金剛鸚鵡

一般認為鳥類誇張的信號,例如鮮豔的色彩,是經由兩性之間的關係進化而來,其中,性形態隨時間變化以抵消相反的性別特徵。這些信號用於吸引合適的伴侶,而且性選擇得以讓更需要的特性不斷傳遞給物種。然而,這些信號內在的遺傳機制還不是非常清楚。

黑冠鶴 - Michael Möller(nopics.de),來自維基共享資源

在論文『參與鳥類色覺和紅色著色的基因CYP2J19的進化:面對基因保存和多效性的陽性選擇』中,Twyman、Andersson和Mundy研究了『發紅基因』。這種最近確認的基因編碼一種可修飾類胡蘿蔔素(一類產生紅橙黃顏色的色素)的酶。

具體地,科研人員研究了CYP2J19基因是否在所有鳥類中都存在、在不同禽類譜系中的拷貝數、在鳥類基因組中的選擇模式,並以織巢鳥為對象,研究了轉移基因用於視覺和顏色兩種功能之後,選擇是否改變。

紅冠蕉鵑 - Daniel Demczuk,來自維基共享資源

研究人員檢測了70個禽類基因組,代表了所有主要的禽類分支。在這70個基因組中的43個檢索到了單個全長CYP2J19(發紅基因)。他們還分析了13種織巢鳥的發紅基因序列,其中7種含有類胡蘿蔔素修飾酶。他們發現這種基因在鳥類的整個快速多樣化期間被陽性選擇,儘管原因尚不清楚。在鳥類中發現,此基因家族被陽性選擇是常見的,並且沒有在織巢鳥紅色著色功能轉變後,發現發紅基因選擇壓力改變的證據。

這項研究的結果被發現是與祖先保留下來的紅色基因的功能一致,提供色覺和皮膚及其附屬物的紅色著色。該基因的單拷貝在廣泛的種系發生範圍的鳥類譜系中被鑑別出來,表明單個CYP2J19基因是原始的鳥類狀態。紅色視網膜油滴幾乎在所有的鳥類中都存在,但紅色著色在物種之間是分布不均的。這表明CYP2J19基因對色覺的影響可能是其原始的和被廣泛保留的功能。紅色著色看來像是沿著特定的鳥類譜系獨立發展的。

摘要:

Background

Exaggerated signals, such as brilliant colours, are usually assumed to evolve through antagonistic coevolution between senders and receivers, but the underlying genetic mechanisms are rarely known. Here we explore a recently identified 「redness gene」, CYP2J19, that is highly interesting in this context since it encodes a carotenoid-modifying enzyme (a C4 ketolase involved in both colour signalling and colour discrimination in the red (long wavelength) spectral region.)

Results

A single full-length CYP2J19 was retrieved from 43 species out of 70 avian genomes examined, representing all major avian clades. In addition, CYP2J19 sequences from 13 species of weaverbirds (Ploceidae), seven of which have red C4-ketocarotenoid coloration were analysed. Despite the conserved retinal function and pleiotropy of CYP2J19,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gene has been positively selected throughout the radiation of birds, including sites within functional domains described in related CYP (cytochrome P450) loci. Analyses of eight further CYP loci across 25 species show that positive selection is common in this gene family in birds. There was no evidence for a change in selection pressure on CYP2J19 following co-option for red coloration in the weaverbirds.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presented here are consistent with an ancestral conserved function of CYP2J19 in the pigmentation of red retinal oil droplets used for colour vision, and its subsequent co-option for red integumentary coloration. The cause of positive selection on CYP2J19 is unclear, but may be partly related to compensatory mutations related to selection at the adjacent gene CYP2J40.

閱讀論文原文,請訪問https://bmcevolbio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62-018-1136-y?utm_source=BMC_blog&utm_medium=Blog&utm_content=DavFal-BMC-BMC_Evolutionary_Biology-Veterinary_Sciences-Global&utm_campaign=BMCS_USG_MAY2018_red_gene_birds

期刊介紹: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is an open access, peer-reviewed journal that considers articles on all aspects of molecular and non-molecular evolution of all organisms, as well as phylogenetics and palaeontology.

2016 Journal Metrics

Citation Impact

3.221 - 2-year Impact Factor

3.628 - 5-year Impact Factor

1.266 - Source Normalized Impact per Paper (SNIP)

(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銅門的著色工藝流程及著色問題
    經過著色的銅門,由於更具有美感,且其使用、觀賞價值比較高,因而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著色銅除有美麗的外觀,作為裝飾外,還可以提高銅的耐磨性和耐蝕性,因此,著色技術開發了表面處理又一新領域。
  • 美媒:再現色覺異常者眼中的不同世界 其實別具風採
    中國網新聞11月24日訊 據美媒BuzzFeed網站報導,色覺異常者眼中的世界雖然與一般人不同,但可能別具風採。網站通過幾組圖片,再現了一般人和色覺異常者眼中的世界。我們每個人眼中的世界其實並不相同,有很多人因為先天不具有部分視網膜上的視錐細胞而看到了別具風採的世界,這部分人被稱為色覺異常者。
  • 心理學:視覺器官有哪些?色覺有缺陷的人能不能辨認顏色?
    視覺器官有哪些呢?我們要記住,有椎體細胞,還有杆體細胞兩種細胞。他們在支配著我們的視覺。好,那麼什麼叫椎體細胞呢?椎體細胞,它是明細胞,管明亮的,那麼還有呢,它也管細節和顏色的。他主要分布在哪呢?它主要分布在中央窩,它對光最敏感,以上這些都是考點。接著杆體細胞,跟椎體細胞相反,它是管暗視覺的,同時呢,它是管明暗和輪廓的,主要分布在視網膜邊緣。
  • 色覺體驗屋:呈現出色盲眼中的世界(圖)
    日本色彩學專家麻田山內打造了一個色覺體驗屋,利用光學過濾器過濾光線。在這個體驗屋欣賞梵谷的作品能夠獲得與色盲者相同的體驗。 在冰島拍攝的一幅照片,紅色的熔巖流與藍色的北極光形成鮮明顏色對比 色盲者看到的景象,紅色和藍色消失,但景象仍舊非常壯觀。
  • 色覺的工作原理?
    有時候它是紅色?但有時候它又是灰色的呢?而這又和太陽鏡片的製造有什麼關係呢? 眼睛有兩種不同的感覺細胞: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視網膜上這兩種不同的光感受器分工合作,各司其職:視杆細胞讓我們感知到特定光強度的亮度變化,視杆細胞也主導了我們在晨昏弱光下和夜間的視覺功能,無論是明亮或黑暗,視杆細胞都能讓您看得清楚。
  • 4張色覺測試圖,卻有5隻動物,一般人只能識別3隻
    ,不過有的小夥伴可能看不到這匹馬,因為它的圓點是淺紅色的,這對紅色色弱的小夥伴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另外一種動物是一頭牛,這頭牛是藍色的圓點和紅色的圓點組成,所以也有可能小夥伴識別不出來這頭牛,這兩種動物,你能識別哪一種?
  • 電泳紫銅著色鋁型材的生產
    【鋁道網】隨著鋁表面處理技術的發展,通過電解著色技術生產的建築鋁型材表面處理顏色日趨豐富多彩,從單純的錫鹽著色、鎳鹽著色、錫-鎳混合鹽著色,到硒酸鹽著鈦金色
  • 鳥類的眼睛堪比紫外分光光度計,它們眼裡的世界和我們如此不同!
    」科學家自然而然地認為鳥類的視覺就像人類的視覺,」奧本大學鳥類學家,《鳥類著色》的作者傑弗裡·希爾說。畢竟,鳥類和人類在白天都很活躍,我們以鮮豔的色彩為線索。……沒有人真正想像過鳥類會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
  • 這幾張色覺測試圖,如果識別不出來,可能就需要注意了!
    這幅圖總共有兩種動物,一種是由紅色的圓點組成的動物,還有一種是由白色的圓點組成的動物。如下圖二:你再來試試這幅圖,這個好像看著有點難度哈!這個圖還真沒辦法分解來,它是由很多種顏色的圓點組成,動物是什麼呢?
  • 鋁件小氧化電解著色與有機染色的區別
    我們在生活中能看到各種鋁合金製品,比如鋁合金門窗、把手、電器裝飾配件等,有些鋁製品表面有各種顏色的光亮的色彩,非常好看。這些鋁製品就是表面經過著色處理的。一般來說鋁製品的著色分為四種:■電解著色■電鍍著色■有機染色■無機染色
  • 適合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著色顏料色粉有哪些?
    可採用白色(TiO2)、碳黑等無機顏料及有機顏料等塑料著色色粉。選擇EVA著色顏料主要是顏色鮮豔的有機顏料或色母粒劑型,黃色品種如聯苯胺黃G、永固黃等,可選擇綠光黃色和紅光黃色不同色相色粉,宇虹顏料EVA著色顏料色粉可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製。EVA發泡反應是發泡劑受熱分解產生氮氣、氨氣及少量的二氧化碳,使交聯體產生微氣孔具有彈性。
  • 為什麼有些分不清紅色和綠色?-生科醫學,紅色,綠色,色盲,眼睛...
    從藍天到白雲,到廣闊的草原和無邊的大海,我們的世界是五彩繽紛充滿了色彩的,但這世界的美麗,卻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因為有些人沒法分清楚紅色和綠色,藍色和黃色,甚至有一部分嚴重的,除了黑白兩色之外,分不清其它的任何顏色。
  • 前所未有,發現新的視覺系統:生活在黑暗環境中的魚有色覺
    圖像:具有視覺增強的深海魚類: 銀色洞鰭鯛(DIRETMUS ARGENTEUS)、鞭尾魚 (STYLEPHORUSCHORDATUS)和底燈魚(BENTHOSEMA SP.)。「這是第一篇研究各種魚類的論文,並發現它們的視覺系統具有多樣性和可變性,」馬裡蘭大學生物學教授、論文的合著者Karen Carleton說。「我們眼睛對光的光譜很敏感,而決定這一光譜的基因其實是一組可變的基因,導致視覺系統進化的速度比我們預想的要快得多。」脊椎動物的眼睛使用兩種類型的感光細胞——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
  • TED演講 | 狐狸和免疫細胞有什麼共同點?
    轉載請於文章開頭註明「本文來源於藥明康德微信公眾號(ID:WuXiAppTecChina)」狐狸和免疫細胞有什麼共同點?它們都是食肉動物,只不過狐狸以兔子為食,免疫細胞以入侵者為食,比如癌細胞。但從數學角度來看,一個相同的捕食者-獵物類型方程式將描述狐狸和兔子以及癌症和免疫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
  • 與鳥類相比,人類是「色盲」
    人類眼睛中有3種對顏色敏感的視錐細胞,它們能感知紅光、綠光和藍光。只有視錐細胞同時受到紅光和藍光刺激,而不受綠光刺激時,人類才能看見紫色。而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魚類的眼睛裡有對紫外線敏感的視錐。這意味著從理論上講,通過刺激兩到三種視錐細胞,鳥類可能會看到五種非光譜顏色。  為了驗證這一想法,Stoddard團隊對野生蜂鳥進行了實驗研究。
  • 《2020年鳥類紅色名錄》正式發布:丹頂鶴仍然是「瀕危」!
    《2020年鳥類紅色名錄》正式發布:丹頂鶴仍然是「瀕危」!「如您所見,我們已經更新了《鳥類紅色名錄》,其中包括對許多鳥類評估的更改。最新的評估和物種概況已經在國際鳥盟數據區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的網站上公布。」來自國際鳥盟的信息告知綠會工作人員。
  • 鋁型材展位方柱八稜柱有什麼共同點
    鋁型材展位方柱八稜柱有什麼共同點,你知道嗎?來讓立欣小編悄悄地告訴你。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知識文化水平和對精神文明世界的需求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展覽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展覽裡也會擠滿了形形色色的人,無疑那一幅幅展覽作品成為了當日的主角,供人們欣賞品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