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斷推進的今天,在國家大力推廣彎道超車的前提下,眾多造車新勢力的汽車品牌都一一躍起。其中,前身為主打指紋、人臉識別、攝像頭的科技公司——零跑,最近活躍了起來。它的全名是——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與普通的汽車公司名字含義不盡相同,到底有什麼本事才能支撐起一間造車新勢力自「賦」其名——「科技」兩字呢?
離不開速度——零跑S01
說到該車企的代表作——零跑S01,是它旗下首發的車型。按照民間的說法,S代表著速度,而01意味著是S系列初代產品,當然,也有部分車迷理解01為百公裡加速的意思。無論從哪個方面猜測,這輛車從誕生之初就意味著與速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科技化與運動化的設計碰撞
零跑S01在外觀設計方面與其他造車新勢力想法完全不一樣,採用了雙門後掀背門的4座設計,形似跑車款。作為一間車企的第一款車型,這樣的想法在國內無論是哪家「超現實主義」的車企都不敢嘗試,畢竟,受大眾待見的大空間大尺寸才是爭取銷量的秘訣。而零跑卻偏偏劍走偏鋒?
這是由於零跑擁認為該車並不是一款,與市面上所謂的「騙補貼工業垃圾」所抗衡的車型,它打造的是一款個性且極具有信仰圖騰的「科技產物」,為打造出零跑品牌的「科技」人設而製造的產品。
作為自身帶有「科技」二字的車企,S01的前臉當然精緻而富有科技感,兩側隆起的機艙蓋,從機蓋上方順延而下的隆起線條,讓人聯想起90年代的美式肌肉車形象。加之採用了一塊封閉式的"中網",搭配貫穿式的線條形LED車燈,擬人化的設計讓整個車頭硬朗又不失張力。
車身部分,側面凸起的筋線,無不彰顯出美系"肌肉車"味道。另外,溜背的車頂一直延伸到車尾,與後備箱融合一體,帶來不一樣的視覺美感。車身長寬高分別為:4075*1760*1380mm,軸距2500mm的尺寸無疑是比較「嬌小」,但是,得益於Coupe的造型讓零跑S01身上的細節展現的淋漓盡致。細節部分,隱藏式門把手具有指靜脈識別功能,只需駕駛者事前錄入指紋,即可不用攜帶鑰匙就能開門進入,做到真正的無匙進入。當然,如此極具科技質感的開門方式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如願以償」,小編在測試過程中則發現靜脈識別解鎖功能,識別時間長短和識別成功率高低都有待考究,還需要零跑更加花費心思去完善。
作為一輛「跑」車,最具有跑車味道的必須要擁有一個「性感」的屁股。尾部LED尾燈、22顆傳感器等等越級的設計都一應俱全,且由於是掀背設計,其肌肉車的即視感已經十分豐富。不過,走復古路線的S01本應該將設計中心擺在中後部,可惜S01尾部分空間被電池所布置佔用,導致尾部離地間隙稍高;再加上尾部收窄的效果過於充分,使得車尾難免顯得略為小氣凌亂。但是,零跑S01車主只需要在其尾部花點心思,加以誇張的包圍裝飾或稍微降低車身高度,整車的「跑」味將會更加濃鬱。
「科技」兩字的出處——內飾
零跑S01第二部分的科技感出處就來自於內飾部分了,整體布局簡約且規整。在10-15萬元的價格區間,無疑其檔次感的營造十分到位,雙聯屏的設計、紅黑的內飾搭配、公認豪華感充足的懷擋設計,前排一體式運動座椅以及會根據音樂變化的氛圍燈等配置,無疑令其增添了不少運動與科技屬性。
值得一提的是,該車營造出豪華感除了硬體方面,在軟體方面也有細心斟酌。採用了人面識別技術來替代傳統的一件啟動按鈕,只需要車主上車看下位於後視鏡的攝像頭,帶有迎賓功能的電動座則會自動調節記憶座椅。
並且,大多數功能控制都集成在中控屏幕上,調整空調、音樂、導航等等功能除了手動還可以直接語音操作,所以整個中控面板以及傳統的換擋操作區域都較為簡潔,只有電子手剎和兩個杯架還有一個能夠防下一臺IPHONE X大小的儲物空間。
從試駕實際體驗來說,雙聯屏的反光程度在正午時候會比較嚴重,但是技術人員反饋新車落地將會為車主貼好防反光膜,以減少屏幕反光帶來的影響。
看到這,相信不少車迷會吐槽該屏幕就是「雞肋」設計呢?小編倒不這樣認為,得益於這兩塊高清屏幕,小編才避免了意外事故。在打方向燈操作時,處於中間的二屏將會自動變成「倒後鏡」,從而減少視覺的盲區。並且由於該車搭配了1個雙目攝像頭,4個環視攝像頭,2個盲區攝像頭,1個人臉識別攝像頭,12個超聲波傳感器,1個毫米波雷達,所以在行車過程中能夠有自動跟車(需要OTA升級)、車道偏離預警、碰撞預警,甚至自動泊車的功能,而這一切信息都會在一屏中顯示出來,讓駕駛員能夠安心行車。
寫在最後
零跑S01的科技感與運動感充分體現了零跑前身的科技公司——大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其豐富的汽車電子製造經驗,能夠在S01身上看到的是融合了不少其代表作,靜脈解鎖,人臉識別,自動泊車等等一系列尖端的功能,甚至其與比亞迪一樣,擁有自主「三電技術」的研發能力,相信,零跑S01有足夠的信仰為其品牌增添光彩。
零跑S01的靜態分享到此為止,小編只分享了幾點科技感充足、特別的功能和設計,還有許多像限速標識識別、Easy Entry功能、Leap On智能車機遠程控制、車機微信等等功能還沒有提及。當然,最讓車迷關心的續航裡程和「跑」味操控體驗,將會留在下篇試駕體驗的重頭戲——動態路試和長途試駕,再與大家分享。
第一時間獲取QCTSW行業新鮮資訊和深度商業分析,請在微信公眾帳號中搜索「 汽車投訴網」或者「 qctswcom」,或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即可獲得汽車投訴網每日精華內容推送和最優搜索體驗,並參與編輯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