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簡單的酷炫圖形製作
今後將以不同的實例來介紹百度圖說的應用。
知識準備:
1. 折線圖主要用來展示數據項隨時間推移的趨勢或變化。
2. 折線圖非常適合用於展示一個連續的二維數據,
3. 折線圖常適用於顯示在相等時間間隔下數據的趨勢。
4. 如果分類標籤是文本並且代表均勻分布的數值(如月、季度或年度),則應該使用折線圖。
5. 折線圖除了展示某個事情發展的趨勢,還可以用來比較多個不同的數據序列。
6. 使用實線繪製數據線,首先要保證能夠的區分數據線和坐標軸線,並且要盡力要所有的數據清晰可識別。
7. 建議不要繪製3條以上的折線,折線太多,會疊在一起容易造成圖表混亂並難以閱讀。
8、少用裝飾,不建議使用過多的裝飾來區分圖表。
9. 展示折線圖的數據時,要避免刻意的歪曲趨勢。要根據展示數據波動的參考單位,做有意義的波動分析。
10. 折線圖是一條線,可以包含無數個點,也就是可以承載無數個數據。
下面開始學習百度圖說創建折線圖。
首先「創建圖表」,選擇「標準折線圖」,將滑鼠放在圖形上,在圖形的左上方出現黑色浮動條
點擊「數據編輯」,最終出現如下界面:

模板裡已有案例數據,此時,需要將你的數據替換左側的數據,關於「數據編輯」見(《手把手教你學會百度圖說》系列教程001—認識百度圖說》)。
將事先準備好的數據,比如2007年到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億元)

百度圖說的「數據編輯」沒有排序功能,所以需要事先在EXCEL裡將數據按「年份」升序排列。
複製EXCEL表中的兩列數據,粘貼到百度圖說「數據編輯」窗口的A1單元格,並刪除C列數據。

粘貼完數據後,你會發現右側的折線圖已經發生變化,但圖的標題(未來一周氣溫變化)、副標題(純屬虛構)、橫坐標單位等需要調整。將「數據編輯」切換成「參數調整」,點擊上圖的左上角即可。

需要在「參數調整」執行以下操作
1.調用「基礎」:
「通用」和「高級」不用管,啟用「系列0」

更改線條顏色,如設置為黃色;
數據標註設置:將「顯示數據標註」勾上,選擇「是」,可將折線圖最大值和最小值標註出來;
標線設置:將「顯示標線」勾上,選擇「是」,可出現一條平均值線
2.調用「標題」:
啟用「內容」模塊

主標題文本:更改成「2007年至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變動趨勢」
副標題文本:更改成「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3.啟用「樣式」模塊

標題塊位置:將「水平安放位置」勾上,選擇「居中」
主副標題縱向間隔:稍微調整一下主標題與副標題的間隔,比如10px就可了
4.調用「X軸」:
啟動「基礎」模塊

坐標軸名稱:錄入「年份」
坐標軸名稱位置:選「位於末端」
5.調用「Y軸」:
啟動「基礎」模塊

坐標軸名稱:錄入「億元」
6.調用「圖例」:
啟動「基礎」模塊

「是否顯示圖例」 ,勾選「是」
圖例位置:
勾選 「水平安放位置」,選擇「居中」
勾選 「垂直安放位置」,選擇「居下」
7.調用「工具」:
啟動「基礎」模塊

取消「是否顯示工具箱」
最後點擊左上角的「保存」,保存成功按鈕會變灰。可以直接將「未命名作品」改成與圖表相同的名稱「2007年至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變動趨勢」,別忘了點保存。
點一下預覽看看吧

注意:點擊圖片會出現「圖片另存為」和「複製」,到目前為此,這兩項功能不起作用,不能複製到PPT和WORD裡,建議截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