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淨流入「飛躍」後,有多少人選擇在寧波置業?

2020-12-05 騰訊網

人口的遷徙,讓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發展格局也有了變動。

過去一年,寧波的人才淨流入率、製造業人才淨流入率分別位居全國第2和第1,人口淨流入一躍飛到了全國第4,排在杭州、深圳、廣州之後。

變局之下,這座城市的市場購房需求潛力又有多少提升呢?

記者從貝殼研究院構建的城市置業動力指數模型中,試圖橫向對比各城市發展差異特徵。

這份報告,選取了一線、新一線及二三線共50城作為研究對象。最終,排出TOP30榜單,寧波在列。

數據列表均來源於貝殼研究院。

榜單中,一線城市整體購房規模潛力優勢突顯,深圳置業動力指數最高,居於榜首,北京和廣州次之,上海排名第四位。

那麼,這個置業動力高低是如何衡量的?

除基於當下人口基數的置業需求,還有城市發展潛力而吸引的未來增量人口住房需求,因此選取常住人口、小學生人數、經濟增長、產業發展、資源配套、創新能力等維度的細分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TOP30榜單中,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成渝四大城市群置業動力整體較高,佔據17個席位。其中,長三角城市最多,有7城

不難看出,城市群是潛在置業人群的主要集聚地。長三角城市群呈現的是「強核心+多極點」特徵。

近年來,寧波適時出臺的人才引進政策成效顯著,同時位於民營經濟發達的浙江地帶,且受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的輻射影響,城市發展潛力較大。加上向來以製造業和開放型經濟見長,有著龐大的用工需求。

根據百度地圖慧眼先後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今年第三季度寧波的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與去年同期持平,雖然不及「北上廣深」和成都、武漢、鄭州、重慶、西安等國家中心城市,卻仍然超過了直轄市天津,地處長三角的南京、無錫,以及計劃單列市青島、廈門。

「既已來,就不想走,想有個家。」在寧波工作四年,小虞就不想再離開。「這裡的生活節奏和氛圍都很好,老家在溫州經濟也發達,但我喜歡這兒。」

城市對人口有吸引力,就代表著有著置業的動力。

將人口潛在需求指數與城市發展潛力指數做二維交叉比較,寧波可以說是「潛力型」的城市。

雖不及一線城市置業需求動力那麼強勁,但經濟增長、產業發展、資源配套、創新能力等方面的綜合實力高於整體平均水平,城市基本面支撐下未來潛在人口流入置業的機會更大

不過,這份研究報告也指直諱,城市實力與居住負擔也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比。

自2017年人才爭奪的號角吹響以來,各城市以落戶、補貼、住房福利等為籌碼,相繼出臺各種優惠措施以招攬人才。那哪些城市性價比最高?

成都、武漢、重慶、長沙、蘇州、濟南,置業動力指數均在TOP20行列,購房壓力相對較小,月供佔收入比值均在40%以下,尤其是長沙,月還貸金額僅佔到家庭平均月收入的24%左右。

其實,不管在哪座城,有家的地方就有歸屬。

不論本地,還是外來人口,對於購房都有著一定的需求和嚮往。你在寧波置業了嗎?你對城市置業有什麼看法?也不妨留言來分享下。

編輯:張子琪

相關焦點

  • 【2020十大人口淨流入城市】12月18日消息,據第一財經報導,據國家...
    文 / TIER2020-12-18 12:15:27來源:FX168 【2020十大人口淨流入城市】12月18日消息,據第一財經報導,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相關數據及部分城市的統計公報,當前人口淨流入最多的10個城市分別是上海、深圳、北京、
  • 明年起,買房靠近2個地方,5年後升值潛力更大,2億人在「託底」
    很多人的置業理念,在經歷了2020年的風波後,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有人覺得,明年開始,農村和小城市的房子會變得更搶手,碰到了突發事件,隨時都有退路,往大院裡一躲,管他冬夏與春秋,自有一份愜意,沒有城市裡那麼擁擠。但是,眾多出門在外的人,卻認為擁有大城市裡的一套房更重要。
  • 專題|從幼兒園人數與出生率看典型城市人口吸引力
    這類城市以寧波、杭州、成都、西安為代表。近些年來,這些城市經濟發展速度較快,是典型的人口流入型城市,2019年四城常住人口增量均在20萬人以上,對流動人口的吸引力優勢十分凸顯。在這類城市中,多個城市當前的商品住宅去化周期均在12個月以下,如杭州、寧波等城市的商品住宅消化周期甚至不足6個月,市場表現明顯好於其他三類城市。這些城市的2015年~2018年期間有大量的外來年輕家庭流入,也帶來了大量的置業需求,購房需求增長動力充足,支撐市場需求側穩步擴大。
  • 人口增速和淨流入量全國第一 浙江憑啥?
    隨著產業轉型升級成效顯現,從2015年起,常住人口重新開始淨流入,且淨流入規模不斷擴大,由2015年的3.3萬人擴大到2019年的84.1萬人。2017-2019年,浙江人口增量分別為67、80和113萬人,連續3年居全國第二位,僅次於廣東;人口淨流入量分別為31.3、49.0和84.1萬人,其中2017年和2018年列廣東之後,居全國第二位,2019年居全國第一。
  • 貝殼研究院:一線城市整體購房規模潛力優勢突顯 深圳置業動力指數...
    深圳置業動力指數居榜首,珠海、寧波等突圍衡量城市置業動力高低,需要同時考慮當下人口基數代表的潛在置業需求,以及基於城市發展潛力而吸引的未來增量人口住房需求,因此選取常住人口、小學生人數、經濟增長、產業發展、資源配套、創新能力等維度的細分指標,構建出城市置業動力排行榜。分城市看,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置業動力指數排名靠前。
  • 人口流向大洗牌,告訴你在哪兒買房最保值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相關理論有拉文斯坦遷移法則、推拉理論、發展經濟學二元結構理論等。在這裡站長就不展開說了,感興趣的站友可以自行了解。簡單說,決定一個區域人口集聚的關鍵是區域經濟規模和收入水平,也就是人隨產業走。比如東北三省人口淨流出規模持續擴大,近4年人口年均淨流出5萬,主要就是因為經濟持續低迷。
  • 中國人口遷移有哪些新趨勢?向少數核心城集聚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6日訊(記者 馬常豔)人口,是經濟社會活力的源泉。當前,中國人口大遷移有哪些新趨勢?恆大研究院任澤平團隊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近4年,有些地方由人口淨流入轉變為淨流出,有些地方人口淨流出規模持續擴大,也有些地方發展較為快速、「搶人」力度較大。
  • 中國人口大遷移的新趨勢:粵浙人口再集聚與渝皖川回流並存
    具體來看,深、廣、杭三城以活躍的新經濟產業和較為寬鬆的人才政策吸引人口大規模流入,三城近4年常住人口年均淨流入分別達32、28、27萬,較2011-2015年均有大幅增長。長沙、寧波、西安、重慶、成都、鄭州近4年常住人口年均淨流入規模均在10萬以上;這幾個城市均為所在都市圈核心城市,近年城市發展較為快速、「搶人」力度較大。
  • 從中國人口遷徙,看未來10年哪些城市能崛起!
    2017年後中國人口「東遷」規模持續走高 以2019年人口淨流入第一的浙江為例,杭州人口淨遷入49.35萬人,寧波人口淨遷入30.07萬人,這兩個城市淨流入人口佔省內各地市淨遷入總量的90%以上。說明即便人口淨流入最多的省份,除了杭州和寧波這兩個大城市外,其他城市基本上「搶」不到人。
  • 全國人口最多的省份是什麼?排名第一的省有多少人
    由上面的數據可見,最近5年廣東常住人口淨增數上升明顯。去年80餘萬人流入廣東  從數據來看,廣東常住人口持續增長,首先是因為廣東自然增長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019年,全國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出生率為10.48‰;廣東全年出生人口143.38萬人,出生率達12.54‰,廣東的常住人口出生率更高。
  • 吉林省7普人口粗略估計,看看吉林還剩多少人
    之前,來自貼吧的一個預測東北地區7普人口數據的火了。根據現有信息、以及吉林省各地區的狀況來估測全省現有人口。首先,吉林省不是人口大省。除了長春和吉林外,省內其他城市也就一二百萬人,因此,全省不具備大幅度人口外流的條件,不太可能回鄉中西部地區規模那麼宏大。而且,吉林省有一些人均方面的指標並不低,例如汽車保有量、存款、保費等數據,如果人口太少,人均會提升很多。吉林省可以確定人口流入的地區有:長春市市區、延吉市市區。其他多數城市市區在平衡線左右。
  • 經濟學家:中國人口大遷移!東北97.7%區域人口外流
    2010年以來,部分勞動力回流中西部,東部地區面對用工壓力主動推進大學畢業生、技能人才等外來人口本地化,戶籍人口和小學生增速明顯加快,東北地區人口加速流出。2)分線城市層面,一二線城市常住人口持續大幅流入,三線稍有流入,四線基本平衡,五六線持續淨流出。並且,2010年後,一二三線城市外來人口日趨本地化,分線城市戶籍人口和小學生數增速的梯度分化更為明顯。
  • 鋼鐵行業資金淨流入
    行業資金流向方面,3個行業資金淨流入,其中鋼鐵行業、電信運營、珠寶首飾行業資金淨流入居前。58個行業資金淨流出,其中電子元件、家電行業、醫藥製造等行業資金淨流出。  龍虎榜顯示,5隻個股獲機構淨買入。
  • 中國人口遷移最新趨勢曝光!哪些城市更值得投資?
    那麼,根據這個數據估算,全國70%以上的人口淨遷入量都流向了浙江和廣東。  所以,與其說人口流向了東部和南部,不如更確切地講,是流向了廣東和浙江這兩個省,「二八」現象是越來越明顯了。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絕大部分的淨流入人口,其實都流向了兩個地方,一個是杭州,一個是寧波。
  • 中國人口大遷移:3000個縣全景呈現
    2010年以來,部分勞動力回流中西部,東部地區面對用工壓力主動推進大學畢業生、技能人才等外來人口本地化,戶籍人口和小學生增速明顯加快,東北地區人口加速流出。2)分線城市層面,一二線城市常住人口持續大幅流入,三線稍有流入,四線基本平衡,五六線持續淨流出。並且,2010年後,一二三線城市外來人口日趨本地化,分線城市戶籍人口和小學生數增速的梯度分化更為明顯。
  • 資金流向:市場放量震蕩反彈 77億主力資金呈現淨流入!
    其中,超大單淨流入127.3430億元,大單淨流出49.9162億元,中單淨流出90.3421億,小單淨流入12.9152億元。從兩市行業板塊資金流向來看,通訊行業獲主力資金淨流入26.73億,汽車行業獲主力資金淨流入15.43億,房地產板塊主力淨流入11.71億,電子元件行業獲主力資金淨流入10.30
  • A股遇寒流 這16股居然主力資金持續淨流入!
    本周A股持續調整,有哪些行業和個股仍獲資金青睞?  A股在新年第一周回暖之後,本周便遇到寒流。滬指一周跌幅達1.32%,一周主力資金淨流出978.34億元。  從申萬一級行業來看,28個行業當中,本周僅非銀金融行業資金淨流入3.04億元,本周下跌0.17%。
  • 中國人口大遷移:2019
    3)在2018年16個地級單位數據缺失情況下,估計2001-2010年、2011-2015年、2016-2018年全國人口淨流出的地區個數分別為175、196、205個,人口淨流出地區的數量佔比分別為51.9%、58.2%、60.8%,2010年後明顯上升;而上述三個時期人口淨流入地區數量依次遞減,分別為162、141、116個,表明人口在更加向少數地區、向大城市大都市圈集聚。
  • 未來人口流向哪?任澤平萬字長文講透中國人口遷移
    3)在2017年19個地區數據缺失的情況下,估計2011-2017年全國至少有225個地區人口淨流出,較2001-2010年的192個明顯上升,人口淨流出地區的數量佔比53.6%增至62.8%;而人口淨流入地區數量從166個降至113個,表明人口在更加向少數地區、向大城市大都市圈集聚。未來2億新增城鎮人口去向何方?
  • 中國人口大遷移:未來2億新增城鎮人口,主要分布在這19個城市群...
    3)在2017年19個地區數據缺失的情況下,估計2011-2017年全國至少有225個地區人口淨流出,較2001-2010年的192個明顯上升,人口淨流出地區的數量佔比53.6%增至62.8%;而人口淨流入地區數量從166個降至113個,表明人口在更加向少數地區、向大城市大都市圈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