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遷徙,讓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發展格局也有了變動。
過去一年,寧波的人才淨流入率、製造業人才淨流入率分別位居全國第2和第1,人口淨流入一躍飛到了全國第4,排在杭州、深圳、廣州之後。
變局之下,這座城市的市場購房需求潛力又有多少提升呢?
記者從貝殼研究院構建的城市置業動力指數模型中,試圖橫向對比各城市發展差異特徵。
這份報告,選取了一線、新一線及二三線共50城作為研究對象。最終,排出TOP30榜單,寧波在列。
數據列表均來源於貝殼研究院。
榜單中,一線城市整體購房規模潛力優勢突顯,深圳置業動力指數最高,居於榜首,北京和廣州次之,上海排名第四位。
那麼,這個置業動力高低是如何衡量的?
除基於當下人口基數的置業需求,還有城市發展潛力而吸引的未來增量人口住房需求,因此選取常住人口、小學生人數、經濟增長、產業發展、資源配套、創新能力等維度的細分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TOP30榜單中,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成渝四大城市群置業動力整體較高,佔據17個席位。其中,長三角城市最多,有7城。
不難看出,城市群是潛在置業人群的主要集聚地。長三角城市群呈現的是「強核心+多極點」特徵。
近年來,寧波適時出臺的人才引進政策成效顯著,同時位於民營經濟發達的浙江地帶,且受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的輻射影響,城市發展潛力較大。加上向來以製造業和開放型經濟見長,有著龐大的用工需求。
根據百度地圖慧眼先後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今年第三季度寧波的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與去年同期持平,雖然不及「北上廣深」和成都、武漢、鄭州、重慶、西安等國家中心城市,卻仍然超過了直轄市天津,地處長三角的南京、無錫,以及計劃單列市青島、廈門。
「既已來,就不想走,想有個家。」在寧波工作四年,小虞就不想再離開。「這裡的生活節奏和氛圍都很好,老家在溫州經濟也發達,但我喜歡這兒。」
城市對人口有吸引力,就代表著有著置業的動力。
將人口潛在需求指數與城市發展潛力指數做二維交叉比較,寧波可以說是「潛力型」的城市。
雖不及一線城市置業需求動力那麼強勁,但經濟增長、產業發展、資源配套、創新能力等方面的綜合實力高於整體平均水平,城市基本面支撐下未來潛在人口流入置業的機會更大。
不過,這份研究報告也指直諱,城市實力與居住負擔也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比。
自2017年人才爭奪的號角吹響以來,各城市以落戶、補貼、住房福利等為籌碼,相繼出臺各種優惠措施以招攬人才。那哪些城市性價比最高?
成都、武漢、重慶、長沙、蘇州、濟南,置業動力指數均在TOP20行列,購房壓力相對較小,月供佔收入比值均在40%以下,尤其是長沙,月還貸金額僅佔到家庭平均月收入的24%左右。
其實,不管在哪座城,有家的地方就有歸屬。
不論本地,還是外來人口,對於購房都有著一定的需求和嚮往。你在寧波置業了嗎?你對城市置業有什麼看法?也不妨留言來分享下。
編輯:張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