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才華不出眾,不夠聰明。
看著別人才華橫溢,羨慕嫉妒恨!感覺自己沒有任何競爭力,特別不自信。
直到看了美國作家菲利普馬費通《耐力》一書,就像看到了燈塔方向。不再那麼的迷茫,找到了重建自信的方向。
本書的最大價值在於提供一種可持續的進階方案。讓人從運動中樹立信心,積累信心,重建信心。信心激發自我,最終體現出了持久的耐力。
一、自信心不足,從力所能及的小改變開始契合信心。
自信心(confidence),在心理學中,與其最接近的是班杜拉(A.Bandura)在社會學習理論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的概念,是指個體對自身成功應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價。
自信與否原本是描述人在社會適應中的一種自然心境,即人嘗試用自己有限的經驗去把握這個陌生世界時的那種忐忑不安的心理過程。但我們必須清楚 ,信心只是成功後的良性情緒,好情緒到好狀態的轉化保持。
1.從力所能及的小改變開始
《微習慣》微習慣策略的科學原理表明了人們無法長期堅持大多數主流成長策略的原因,也揭示了人們長期堅持微習慣策略的可能性。
習慣養成有利人生,道理都懂,最難的不是過程,就是不知道怎樣開始。微習慣給出了很好的解決方案。
這塊我深有體會。減肥從190斤減到150多斤,減掉30多斤的肥肉。如何做到的?跳繩。說起來簡單,過程中就是一個反覆折騰,調整修正的過程。
想一下!剛開始基數太大,跳繩跳幾下就跳不動了。不著急!好心態很重要,不要急於求成。
先從不要管跳的是否連續,從小目標50個開始練習,堅持一周;第二周協調熟悉了,調整為100個。以此類推,結合每個人的體質,自己的感受靈活調整,以出汗消耗為準。
一個月後,體重減了20斤左右。跳繩的協調靈活度大大提升,基本跳到500下。堅持3個月後,目標已經已經提升到1000下,中間斷續停頓十幾次下。體重又減了10多斤。
2.方法的遷移,舉一反三
努力很重要,方法更重要。事半功倍,提高效率。學會將學到的、實踐中總結的經驗方法遷移,舉一反三的應用,就會受益很多。
減肥的成功,提升了信心,積累了一些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融會貫通,複製遷移到其他事情上。如,我拿起了筆,開始學習寫作。一件看似很難的事情。不需要和別人比成就,和自己過去比進步。現在已經能流暢的給客戶寫策劃方案;能寫出兩三千字的文章,在頭條也發布沉澱了百餘篇文章,記錄自己的成長與改變。
關鍵還是微習慣,從力所能及的行動開始。不管寫的好壞,拿起筆開始寫,把自己的感悟想法用文字表達出來。每天編號寫一篇日記或文章,不斷優化,階段復盤反思;沒有寫的時,對同一件事換個角度,多維度去寫,訓練自己寫作思維。
二、持續行動,才能水滴石穿
持續力更需要的是一種信念,一種專注,一種執著。持續力的關鍵是要服從自己的意願。選擇的事情還要簡單易行,因為簡單所以專注,因為專注所以專業,因為專業所以卓越,因為卓越所以無可替代。持續力還需要一份寧靜的心態,戒驕戒躁,抵得住浮躁、耐得住寂寞。
龜兔賽跑。烏龜持續的爬行,不停下腳步,雖然慢,但是離目標卻越來越近。兔子雖然先天優勢,善於奔跑。但是沒有持續去跑,而是去睡覺享受安逸,停頓不前的時候,就是別人超越的時間。
1.立即執行,好的開始成功的一半
高爾基說:在生活中,沒有任何東西比人的行動更重要更珍奇了。
不管是減肥,寫作,還是其他想改變的東西。馬上開始,不要去想入菲菲,天馬行空,或者困難重重,一堆攔路虎。立即執行,就像是一件事有了1,後面加0,才有意義!否則再多的0還是空。
2.自我獎勵,分解完成小目標
賈伯斯說:過程就是獎勵。
耐力的養成,是人的一種狀態。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見影。需要在生活、工作中,訓練逐漸養成。方式方法對了,能事半功倍,大大提升效率。
耐力養成不一定非是苦行僧式的磨鍊。可以是一種快樂的自我調整與獎勵。將一件事分解N個小目標,獎勵自我的方式不斷去完成。小目標的完成自然慢慢實現大目標的完成。
1984年,日本選手山田本一獲得了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的冠軍。
這著實讓人大吃一驚。一個子很矮,論體能,他是絕對不可能獲得第一的。
兩年後,山田本一在義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又一次獲得了冠軍。之前,沒有多少人認得山田本一,甚至都沒聽說過他。人們很好奇他為什麼能又一次獲得冠軍?
十年後,山田本一在他的自傳中道出了他取得馬拉松冠軍的原因。
每次比賽之前,山田本一都會開車在跑場上繞一圈,記住賽場的一些標誌性事物,如大型的建築物、特別的樹、不同的拐點等等。回來後,山田本一會將所有標誌性事物畫在地圖上,銀行、大樹、紅房、U形彎道,一直繪至賽道的終點。通過這樣的分解,一段長長的跑道,就這樣被分成了一個個的小目標,每一次都可以看到終點,每一次都可以看到希望。如果不這樣進行分解的話,那麼長達40多公裡的跑道早就把運動員嚇倒了。
分解思維對人的成功有很大的幫助,運用分解思維可以幫助我們實現自己的目標,將自己的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的小目標,然後再一個個地去完成。
馬拉松考驗的是一個人的耐力,不是爆發力,也不是速度,只有耐力和體力好,才能獲得冠軍。
3.簡單事情重複做,專注與簡單
賈伯斯說:專注和簡單一直是我的秘訣之一。簡單可能比複雜更難做到:你必須努力理清思路,從而使其變得簡單。但最終這是值得的,因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創造奇蹟。
人做的事情越多,成功概率越小。所以儘量聚焦體力、精力去專注一件事情,將它做好,做到極致。才可能有所成就。
龜兔賽跑。烏龜專注於一件事,就是不停的爬行。想各種方法驅動這件事就可以了。兔子則分散了精力,不專注更快的跑到終點。而是去欣賞沿途的美景,去聞花草的芬香;去養精蓄銳小憩一下,夢中已經捧起了賽跑冠軍,享受鮮花、掌聲的榮耀。
三、輸出輸入,養成習慣,促進提升
輸出輸入是相輔相成的,互相促進不可分割的。學以致用,把知道的東西輸出分享給更多的人。強化你的方法,促進你的習慣保持。
就如上述的減肥瘦身的成功。
一方面是自己信心的增強,復盤思考總結很多經驗與方法;
二是別人看到結果更容易相信,除了誇獎佩服,還願意向你請教學習。別人的誇獎表揚,激發自己更努力,繼續保持好的習慣;
三是在與不同訴求的人交流中,在已有的方法基礎上,又會探討出不同的減肥解決辦法。促使自己的方法越來越多,狀態越來越好。
突然發現,刻意的學習,輸入輸出就像呼吸一樣,有呼有吸才能維持生命的健康,帶來活力。
耐力培養的過程,不閉門造車,開放心態多學習借鑑,取長補短融合成適合自己的方法。在改變自己的同時影響別人,為別人帶來幸福與快樂,何樂而不為。
總結:
沒有才華,你就需要耐力,核心是信心的樹立。普通人要成功的不二法門。
這是職場裡的一場「龜兔賽跑」, 最後,誰能勝利,靠什麼獲勝,我們心裡都有答案了。
一、契合信心。從微習慣開始
二、持續行動,才能水滴石穿
三、輸出輸入,養成習慣,促進提升
這裡做法僅是「拋磚引玉」。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說出你的好辦法,一起探討職場未來。
文/阿建 編輯/徐建 薛靜 數據/藍普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