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防空司令部給了中國新型太空飛行器釋放的在軌飛行器一個編號

2020-09-09 光明網

中國在9月4日發射的新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雖然只在宇宙裡飛行了兩天,但引發國外媒體的關注卻要持續很長時間。

X-37B

9月7日,美國「空間新聞」網站發布文章稱,中國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釋放了一個「物體」,運行在近地點332千米、遠地點348千米,傾角50.2度的軌道上。

更重要的是,負責監視宇宙空間的美國北美防空司令部給了它一個正式編號NORAD ID 46395 (2020-063G COSPAR ID)。太空物體得到北美防空司令部的編號,意味著它被正式承認為一個人造軌道飛行器。

這就表明,中國掌握了用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把衛星運載到宇宙裡,再加以部署的技術,打破了美國在這個領域的技術壟斷。

用太空梭來部署衛星,是太空梭時代的理念。美國利用有人駕駛的太空梭,多次把大型太空飛行器部署到軌道上。由於太空梭需要載人飛行,費用太高、風險太大,美國逐步放棄了這種方式。但是,用無人太空梭X-37B來部署衛星,就沒有那麼高的費用和風險了。

用無人太空梭部署衛星,必須解決幾個關鍵技術。

首先是開合式貨艙技術,在起飛和降落的過程中,貨艙門要能關得嚴實,保護內部的載荷與結構。特別是降落過程中,艙門要能承受巨大的動壓和熱量而不損壞。

然後是空間機械臂技術,進入預定軌道後,需要用機械手把衛星從貨艙裡拿出來,精確「放」進軌道。

最後是姿態和軌道控制技術,衛星離開太空梭的貨艙後,太空梭本身的重量和質量特性就發生了很大變化,控制系統要能適應這種變化,繼續順利飛行。而且被部署出去的衛星要確保不能和太空梭發生碰撞,避免事故。

文章稱,NORAD ID 46395的成功入軌,意味著在中國已經掌握了上述技術。放眼世界,目前只有美國和中國能做到。俄羅斯自從封存「暴風雪」號後,就與太空梭技術無緣了。

X-37B在軌釋放衛星

能放出去,也能拿回來。這就是無人太空梭的另外一項重要功能。

根據外媒的觀測,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時,飛行在近地點331千米、遠地點347的軌道上。比NORAD ID 46395的軌道低了一千米,這顯然是避免碰撞的措施。如果有朝一日,科研部門需要把NORAD ID 46395取回地球,觀察一下它在宇宙射線的作用下發生了什麼變化,同樣可以把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再次發射升空,去迎接NORAD ID 46395。

無人太空梭擁有強大的軌道機動能力,可以輕易把軌道升高1千米,然後接近NORAD ID 46395,用機械手把它放回貨艙,返回地球。至於接近技術,是中國在實施載人航天活動中已經突破和掌握的,並無困難。

未來航天技術的應用雖然越來越廣泛,但是太空飛行器本身的技術卻越來越複雜。在太空梭這種極限領域,能染指的國家越來越少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中國新型太空飛行器返回前在太空放出一個物體?外媒:打破美國壟斷
    中國在9月4日發射的新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雖然只在宇宙裡飛行了兩天,但引發國外媒體的關注卻要持續很長時間。【X-37B】9月7日,美國「空間新聞」網站發布文章稱,中國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釋放了一個更重要的是,負責監視宇宙空間的美國北美防空司令部給了它一個正式編號NORAD ID 46395 (2020-063G COSPAR ID)。太空物體得到北美防空司令部的編號,意味著它被正式承認為一個人造軌道飛行器。這就表明,中國掌握了用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把衛星運載到宇宙裡,再加以部署的技術,打破了美國在這個領域的技術壟斷。
  • 我國新型太空飛行器曝大進展,美軍還給起了個編號
    甚至就在最近我國又一新型太空飛行器取得了巨大的進展,美軍方面甚至都給起了個編號。早前也就是9月4日的時候,中國發射了一個新型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當然這只是一次試驗,該太空飛行器在宇宙中只飛行了兩天的時間,但是就是這短短的兩天,卻引來了無數外國媒體的關注目光
  • 我國新型太空飛行器曝大進展,美軍還給起了個編號,未來或可攜帶武器
    甚至就在最近我國又一新型太空飛行器取得了巨大的進展,美軍方面甚至都給起了個編號。 早前也就是9月4日的時候,中國發射了一個新型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當然這只是一次試驗,該太空飛行器在宇宙中只飛行了兩天的時間而這一次中國的太空飛行器竟然受到了如此的關注,其中肯定是有大事發生。果不其然,在後來的9月7日,美國一名為「空間新聞」的網站發表了一篇文章,該文章的內容表示,中國研製的可重複利用太空飛行器在早前的試驗中釋放了一個「物體」,並且該物體目前正運行在近地332千米,遠地348千米,傾角50.2度的軌道上。
  • 中國新型太空飛行器獲得突破,返回前還釋放一個物體?美國壟斷被打破
    ​中國釋放一太空物體打破美國的技術壟斷據「環球網」9月9日報導,中國在4日發射的新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雖然只在宇宙裡飛行了兩天,但卻引發了國外媒體好長時間的關注。這是為什麼呢?美國「空間新聞」網站表示,中國這次發射的太空飛行器返回前在太空釋放了一個「物體」,並且得到了美國北美防空司令部的正式編號NORAD ID 46395。
  • 中國空天飛機順利返航,NASA:究竟在太空放了啥
    據環球日報的最新報導稱,中國已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完成了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發射任務,並在2天之後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地點。對於此次發射任務國外媒體給予了高度關注,美國聯合太空作戰中心以及北美防空司令部更是對此次發射任務進行了全程跟蹤。
  • 我國太空飛行器返回前在太空放出神秘物體,技術僅中美掌握
    前幾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2號運載火箭將一個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送入了預定軌道,在軌開展多項試驗任務兩天後,該太空飛行器於9月6日成功返回了預定著陸場。本次試驗的圓滿成功,預示著中國在航天回收技術領域更進哪一步,為後續和平利用太空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 我國太空飛行器返回前在太空放出神秘物體,技術僅中美掌握
    前幾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2號運載火箭將一個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送入了預定軌道,在軌開展多項試驗任務兩天後,該太空飛行器於9月6日成功返回了預定著陸場。本次試驗的圓滿成功,預示著中國在航天回收技術領域更進哪一步,為後續和平利用太空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一提到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SpaceX公司的「龍」號飛船,但中國此次取得的成就遠比這個要更令人欣喜。
  • 美媒:中國發射的新型太空飛行器是個仿製品
    據新華社6日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報導稱,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美媒:中國使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向太空部署衛星,打破美國壟斷
    據《環球時報》9月9日報導,中國最近用長徵2F運載火箭,發射了新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其在經歷了短短2天時間的太空遨遊後成功返回,顯示出中國的太空梭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將在以後更加便捷廉價化的和平使用太空。這也引發了國內外持續的高度關注和猜想。
  • 可復用太空飛行器提升中國太空能力
    新華社報導,中國4日發射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標誌著該項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提供更加廉價的太空往返方式。這一任務進行得非常低調,國家媒體尚未發表該太空飛行器發射和返回的圖片或視頻片段,也沒有公布測試技術的具體細節。
  • 境外媒體:可復用太空飛行器提升中國太空能力
    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相關消息引境外媒體關注。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9月6日報導,這一任務進行得非常低調。
  • 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令外界好奇
    據新華社6日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報導稱,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儘管中國官方並沒有提供這次航天發射的更多細節,但外界紛紛猜測「中國可能已成功測試新型空天飛機」。
  • 中國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 或測試空天飛機?
    據新華社6日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報導稱,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儘管中國官方並沒有提供這次航天發射的更多細節,但外界紛紛猜測「中國可能已成功測試新型空天飛機」。
  • 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返回 已成功測試「神龍」空天飛機?
    【僑報網訊】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外界猜測,中國已通過此舉「可能已成功測試『神龍』空天飛機」。中國也能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廉價的往返方式綜合香港《文匯報》、新華社報導,中國4日宣布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
  • 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引猜測:或已成功測試空天飛機
    據新華社6日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報導稱,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儘管中國官方並沒有提供這次航天發射的更多細節,但外界紛紛猜測「中國可能已成功測試新型空天飛機」。
  • 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引猜測:或已成功測試空天飛機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新華社6日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報導稱,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外界猜測「可能已成功測試...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新華社6日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報導稱,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外界猜測「可能已成功測試『神龍』空天飛機」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新華社6日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報導稱,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快速可靠,俄專家:中國版X37
    據環球網9月7日報導,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此次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發射成功,意味著中國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未來將給往返太空提供更加快速可靠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