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太陽,很多人就會想到太陽是如何發光發熱的?下面科技秘曝來盤點一下歷史上關於太陽能量來源的各種假說。
1、燃燒說。
我們都知道煤炭燃燒產生熱量,所以有人就認為,太陽是靠類似煤炭這樣的物質燃燒釋放能量。然而,儘管煤炭燃燒會產生熱量,但是燃燒過後煤炭質量會相應減少,如果太陽真的靠這個維持能源輻射,那太陽的質量得比現在大得多。所以,這個假說一點也不靠譜。
2、流星說。
兩個物體之間相互撞擊,必定有能量溢出,只不過是溢出能量的大小罷了。所以有人猜測,在太陽周邊存在很多流星,數不勝數的流星圍繞太陽撞擊,流星撞擊產生熱量輻射。這麼多的流星撞擊太陽,造成太陽發光發熱。按照這個假設,流星的數量那得多嚇人!所以這個說法更加不靠譜!
3、核燃燒說。
來到近代,科學技術的大發展,人類在科學理論上和探測技術的大躍進,特別是微觀粒子能量體系知識的建立,使人們知道了核能源的存在。由此,科學家認為,太陽之所以能夠發光發熱、而且持續這麼長時間,內部肯定存在核燃料的物質。現在普遍認同的是,太陽內部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產生核聚變反應,每4個氫原子核結合成一個氦原子核。 在這個核聚變過程中,太陽要損耗一些質量而釋放出大量的能。使太陽發光的就是這種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