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的發現是對海王星外天體的首次探索。因為海王星外的世界離地球非常遙遠,大約44.96億公裡,這個地方寒冷、黑暗,充滿了許多未知,所以我們一開始對冥王星的誤解最深。
宇宙之中有各種各樣的天體,環境也比較複雜。我們都知道宇宙之中有八顆行星,但事實上,科學家很早之前就發現了冥王星,並把它列入了九大行星的名單之中。
自從上個世紀冥王星被發現以後,一直給人一種遙遠而神秘的印象。它是以羅馬神話之中的死神冥王星命名的,這給它增添了一絲恐怖。雖然它已經從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名單之中刪除,已經被降級為「矮行星」。即使它是由「新視野」探測器拍下的,它不可思議的性質仍然在科學家的眼中。
許多人認為冥王星是因為質量小而被趕出九大行星的。事實上,天體的分類一直在變化,隨著我們對天體認識的加深,為了區分天體的起源和功能,我們對天體進行了分類。
它可以反映人類的認知水平。冥王星降級的原因與行星的科學定義有關。
這個天體必須繞著太陽轉,否則月球就有機會成為行星,所以行星和衛星在這裡是有區別的。天體必須在自身引力作用之下形成一個準球體。(天體並不完全是一個球形的球體,赤道一般要寬一點。)這實際上是為了區分小行星和行星,其中許多行星不是球形的。行星必須足夠大,因為只有大到足以在引力作用之下清理軌道之上的小行星。事實上,冥王星並不符合第三條規則。冥王星的軌道之上還有其他小行星,所以它已經退化了。
冥王星後來被從宇宙九大行星之中除名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冥王星的體積只有月球體積的三分之一,其重量比地球輕470倍。很多人認為冥王星的體積很小,就像普通的小行星一樣。其次,冥王星的軌道參數與太陽系其他8顆行星完全不同。冥王星相對於黃道軌道的傾角是17度。
自從冥王星被發現以後,科學家們研究得越深入,它就變得越詭異。因為它與其他行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A.它太遠了。冥王星以一個特殊的橢圓軌道繞太陽公轉,周期為248地球年。距太陽最近和最遠的距離分別為29.7au和49.3au(AU是天文單位,指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當冥王星離太陽最近時,它比海王星更接近太陽。
B、 軌道傾角大。太陽系其他8顆行星基本上都在同一平面(黃道面)繞太陽公轉,但與冥王星不同,它的軌道偏離黃道17度。如果沒有發現冥王星靠近黃道,那麼冥王星的發現也要很多年。
C、 溫度極低。因為它離太陽太遠,太陽光需要5個小時才能到達冥王星的表面。所以冥王星的表面非常寒冷,在零下238到218攝氏度間。於是冥王星表面的氮、一氧化碳、甲烷等冰凍固體,在深空伽馬射線和陽光的照射之下,白色的冰變成了粉棕色。如果有人在裡,他們的身體會立刻凍僵。
D、 雙星系統。冥王星有一個非常大的月亮,冥王星直徑的一半超過。因為共同的質心在冥王星之外,所以兩者互相旋轉。所以科學家們認為它們是一個雙星系統。
客觀地說,目前人們對冥王星的認識還停留在一些表面數據和理論分析之上。這是因為冥王星離我們實在太遠了,所以去探測器不容易,更別說實地調查了。畢竟在零下230度的環境之下,機器的正常運行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