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完zootopia,感覺這部片子非常適合小朋友學習英文,不僅是因為裡面有很多可愛的小動物,更因為片中暗藏了很多和動物有關的習語。雖然不能覆蓋全部,但也想儘自己所學所知,和大家一起學習下這些習語。
(一)
先說說片名zootopia吧,中文翻譯成《瘋狂動物園》或者《動物園烏託邦》。從中文理解的角度,兩者皆可,不過後者更接近本意。這個名字取得非常巧妙,他其實是由2個單詞組成,動物園zoo和烏託邦Utopia。很多小朋友可能不知道什麼叫烏託邦。我們就重點來說說烏託邦Utopia這個詞。這個詞是1516年託馬斯·摩爾寫的一部拉丁語的書的名字。後來就用烏託邦來形容人類對美好社會的憧憬,也是人類思想意識中最美好的社會。從詞根上理解,烏託邦的原詞來自兩個希臘語的詞根:ou是沒有的意思,另一個說法是eu是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沒有的地方」或「好地方」的意思。所以Zootopia這個新造的詞其實暗諷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是不可能和平共處的。
(二)
值得注意的是,Zootopia裡住的都是哺乳動物(mammal)。先給小朋友科普一下,哺乳動物是動物發展史上最高級的階段,人類就是最高等的哺乳動物。哺乳動物也是與人類關係最密切、最為相像的一個類群,動畫片裡也經常將這些哺乳動物擬人化。除了哺乳動物,動物裡最常見的還有鳥(bird)、兩棲動物(amphibian)、爬行動物(reptile)、魚(fish)、昆蟲(insect)。這裡就不一一展開了,我們還是重點講講哺乳動物(mammal)。哺乳動物顧名思義,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動物最顯著的特徵。胚胎在母體裡發育,母獸直接產出胎兒。母獸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仔獸。另一個重要的特徵是:用肺呼吸、體溫恆定,是恆溫動物。
哺乳動物(mammal)可以簡單地分為食肉動物(predator,carnivore,meat preyer)和食草動物(vegetarian)。
(三)
接下來我們就看看Zootopia裡面的動物們吧:
1. 兔子Bunny JUDY和她的胡蘿蔔(carrot)
片中兔子judy經常被人稱作bunny, bunny與我們平時所學的rabbit,hare更口語化。
Nick給Judy一堆綽號,Carrot是最高頻的,Judy的錄音筆是胡蘿蔔;Judy爸媽在農場種的也是胡蘿蔔還有一些其他植物;就連Judy用的智慧型手機都是「iCarrot」,手機背面的logo把iPhone的蘋果換成了胡蘿蔔。
Nick還給兔警官judy取了其他的外號,有officer bunny、cotton tail之類,爬鐵網的時候則嘲笑說「see you around, officer Flop」。結果兔子將了一軍,「so you're helping Flopsy!」
Flopsy和cotton tail都來自兒童故事書《彼得兔》裡面的名字:"Once upon a time, there were four littleRabbits, and their names were Flopsy, Mopsy, Cotton-tail and Peter.
2. 狐狸(fox)Nick和他的「兒子」Finnick(耳廓狐FennecFox)
狐狸Nick的「兒子」其實是一直耳廓狐,Finnick發音很像他的學名Fennec Fox。這是世界上最小的狐狸+大眼睛+大耳朵。
3. 黑幫「教父」Mr. Big和北極熊(polarbear)
大先生Mr. Big不是老鼠,而是和北極熊一樣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極鼩鼱(拼音qujing,英文ArcticShrew),是最小的陸生哺乳動物之一。這種動物的確很兇殘,,據說導演把4隻放一個桶裡,到早上只剩一隻。
當然操著義大利口音的Mr. Big絕對是向《教父》致敬。
4. 獅子(lion)市長和綿羊(sheep)副市長
這組反差特別大,力量勇敢象徵的獅子(lion)和溫柔善良象徵的綿羊(sheep)在片中的形象完全被顛覆。特別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這部片子選擇的綿羊(sheep)做壞人,而不是山羊goat。英文中有個俗語叫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新約。馬太福音》記述:「And before him shall begathered all nations: and he shall separate them one from another, as ashepherd divides his sheep from the goats」。《聖經》說牧羊人要分辨綿羊和山羊,「把綿羊安置右邊,山羊左邊」。也有種說法是野山羊常混進羊群裡,引誘綿羊,故牧養人必須把它們區分開來,以免混淆。受《聖經》的影響,sheep和goat在英語中的形象截然不同,前者比喻好人,後者比喻壞人。所以片中sheep反而成了壞人,不得不說又是一種嘲諷。
5. 水牛(baffalo)局長和豹(leopard)警官
看過美劇火線《The Wire》的人都了解Idris Elba的形象,大家會發現水牛(Baffalo)局長的眼睛和神態很熟悉。
而警局前臺豹警官,又是一個大塊頭,卻是個賣萌的好手。所以食肉動物被抵制後波及到他,讓他換崗位的時候,博得了一片同情。最好玩的就是豹以速度見長,但片子裡的豹警官卻胖的跑不過水獺(Otter)夫人。百度上查了豹子速度70公裡/小時,大約1公裡/分鐘。最快的速度只能維持一分鐘,接著便得花上二十分鐘時間喘息、恢復。水獺遊動的速度大約50多米/分鐘。但是前者1公裡/分鐘指的是在平地直線跑動速度,後者則是前後左右轉向的速度。而辦公室的拐角比較多,豹子跑不過水獺也是非常正常的。
6. 瑜伽大師象(elephant)女士和蒼蠅犛牛(yak)
瑜伽大師(elephant)操著印度口音,卻啥也不記得了;反而是蒼蠅圍繞的犛牛記(yak)憶力超群,說出了很多關鍵信息,然而犛牛最後還說「真希望自己和瑜伽大師一樣可以有一個好記性」。
7. 樹懶(Sloth)Flash
樹懶絕對是影片的最大笑點了。樹懶反應慢,講個笑話反射弧都那麼長,和兔子的急性子形成了鮮明對比。Nick朋友的那隻樹懶還叫「Flash」(閃電,DC漫畫中有速度超級快的閃電俠),又一次用了名字梗。當最後Judy和Nick追一輛超速駕駛的汽車,搖下車窗一看,居然是Flash!估計是一腳踩油門來不及放吧!
不過Zootopia讓行動緩慢的樹懶做這項工作,還真是有些諷刺一些辦事機構的效率低下呢。
8. 羚羊(gazelle)歌手夏奇羊
歌手夏奇拉為Zootopia的羚羊(gazelle)夏其羊獻聲,同時夏奇拉也在片頭片尾演唱了電影主題曲TryEvreyting
9. 播音員
美國,加拿大和法國:麋鹿(moose)
日本:狸(tanuki)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考拉(koala)
中國:大熊貓(panda)
英國:柯基(corgi)
巴西:美洲豹(jaguar)
10.其他人物:受害者水獺(otter)、司機黑豹(panther)和警衛狼(wolf)、倉鼠(hamster; cricetulu)、伴舞老虎先生(tiger)臭鼬(skunk,Fur of a Skunk)、黃鼠狼(weasel)
(四)水牛警長(Chief Bogo)的經典名言
1.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水牛Buffalo警長第一次出場給大象警官過生日時說:「Who sees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出自英語習語「theelephant in the room」。
這個短語在英語中比喻人人都看到卻沒人談論的事或物。
2.What did fox say?
在雨林,水牛警長問兔子警官:what did fox say?話裡不信任狐狸的味道已經非常濃了。
3. Life is not some happy musical.
水牛警官也對Judy說Life is not some happy musical.生活不是快樂的音樂劇。還接了句letit go(放下),致敬「冰雪」
4. The world has always been broken. That’s whywe need good cops.
牛局長真是名言頗多,這句翻譯成中文就是:這個世界的秩序經常被打破。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好警察。
zootopia的成功在我看來不是幽默的元素,更不是超正的三觀,這兩個因素在任何幾乎任何一部animation中都可以看到。我覺得能讓這部電影突然火爆的一個原因是它對成人以及PG17+電影的盡情模仿。傳統的教父、天體營都沒拉下,當兔警官潛入城堡裡的時候,突然的動物嚎叫連很多成人都嚇了一跳,而這以前在給小朋友看的動畫片裡是被保護好的。
從商業角度來看,Zootopia真正看到了願意去電影院購票的仍然是成人,所以它本來就是為成人打造的動畫片,但它有融入了孩童式淺顯的道理。從另一個角度講,小孩子也厭倦了喜羊羊與灰太狼式那種naive的說教,他們對世界的真實更加好奇,而真實的世界在他們眼中也顯得更酷。小孩子希望在人格上被當成成人對待,而成人則希望在形式上返回童年。
但是從英語學習角度來看,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都可以從這部影片中學到很多易理解、易記憶的英語單詞和習語。希望大家看完影片後都能有更多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