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末初秋都是蛇咬人的高發期,記者昨天從解放軍二一一醫院急診科了解到,半個月裡已經有20名市民被蛇咬傷。
1 小夥河邊釣魚中蛇毒休克
2日下午,依蘭縣16歲的小劉和幾位朋友到河邊釣魚。他在附近草叢散步時,突然感覺踩到了什麼東西,低頭一看,就被一條褐色的小蛇快速地咬了右手拇指,手指頓時鑽心地疼痛,隨後手部和胳膊腫脹。18時許,小劉和家人趕到解放軍二一一醫院。此時,疼痛難忍的小劉休克,醫生立即搶救。經檢查,小劉是被短尾蝮蛇(土球子)咬傷,並中了混合毒引發休克。經治療,小劉目前已經出院。
急診科醫生王立鵬告訴記者,每年九月,在蛇冬眠前都會出現一輪蛇咬傷高發期,這與蛇儲存冬眠所需的能量有關係。最近半個月,醫院已接診20例患者,都是被「土球子」咬傷的。患者主要以爬山市民和農民為主,有的患者因挖野菜、撿蘑菇時被蛇咬傷,有的是因為爬山時看到蛇主動招惹或抓蛇被咬傷,最容易被毒蛇咬傷的部位是手和腳。
2 被蛇咬傷送醫別超過9小時
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專家李楓說,蛇在我省的平原和山區的草叢都有,會咬人的一般是「土球子」,蛇喜好陰涼,喜歡生活在草叢和河邊潮溼的地方。因此,市民上山或到野外遊玩時,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
「人一旦接觸到蛇,它能很快做出反應,以為你要侵犯它,所以會咬人,但蛇並不喜歡主動攻擊人類。現在去野外活動,尤其是爬野山,一定紮緊褲腿,戴好手套。如果要在草叢裡鑽來鑽去的,記得手裡拿根竹竿,先打一打草讓蛇先跑掉。遇到蛇最好繞開它,千萬不要上前挑逗,以免受傷。」李楓說。
「不慎被蛇咬,一定要減少活動。」王立鵬說,在傷口的5至10釐米處,用布條、鞋帶或手巾綁紮,防止蛇毒流動,但綁紮時間不要超過2個小時,隨後應馬上送醫院搶救,時間不能超過「黃金9小時」。
東北常見蛇類
短尾蝮蛇,俗稱土球子
虎斑遊蛇,俗稱野雞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