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弱者憤怒,抽刃向更弱者。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當我沉默時候,我覺得很充實;當我開口說話時就感到了空虛。
魯迅寫日記並以《狂人日記》開始為人所熟悉而聞名於世。其對中國近代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深刻揭示了國民劣根性,其危害簡直就是以五十步笑百步,讓國民覺醒,為後來新中國成立奠定了基礎,清政府的腐敗是罪魁禍首,可國民的劣根性是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
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就是新民主主義革命,之前的就是舊民主主義革命,一個「新」與「舊」之間的差距可謂太多,農民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地主不再是農民生活中的罪人,有了參政議政的權利,無產階級真正地站起來了!
個人更喜歡精神財富。
古人云「德者,國家之基也。」道德是個人與社會發展的基石,沒有精神財富的人自我感覺極為消極崩潰,而社會的發展也會停滯不前。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不為五鬥米折腰。這些對於物質的不重視,意志堅定不移的作風似乎在議論著精神財富更加難能可貴。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若使年華虛度了,到老空留悔恨心。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對於時間的把握不能注意精力,久而久之就會發出感慨。沒了精神財富物質生活就變得拮据了。這些詩句同樣議論著時間的把握同樣屬於精神財富。
最後說說樂於助人,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它是最基本的精神財富,為何?人生有三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每個人都會碰到困難,這是人生中最小的波折,可恰恰是這攔路虎會使人無法取得長足進步,最後全無意志,連最小的集體都難以融入進去,這是災難。
無論對於個人還是社會的發展其作用無法比擬,諸子百家倡導精神文明的春秋戰國,有個出身不是太好的管仲,說了句:「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在古代的中國精神文明值得讚揚,今天的我們值得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