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神秘的河北峽谷,喀斯特地貌、重力伴生山和水稱得上人間仙境

2021-01-11 劉舟說娛樂

這是北方少有的喀斯特地貌,天氣炎熱依舊涼爽,麒麟怪石遍地,鍾乳美石遍地,溪流飛舞,還是人所共知的「白毛女故事」的發源地,即河北保定全勝峽,這裡的景觀類型十分豐富,是國內奇特,充滿人文歷史和自然風光的景點之一,是不可錯過的景點!

全勝峽位於河北省保定唐縣齊家佐鄉全勝莊村,景區內以全勝莊大峽谷命名。環抱著崇嶺,夏季涼爽宜人,特別是避暑度假,全勝峽的山地氣候也特別明顯。景區奇特的山石造型景觀,是由水流衝刷,喀斯特地貌,重力伴生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全勝峽全長約5公裡,南北向,整個峽谷遠遠地望去,仿佛一個巨大的裂縫,深深地刻在唐河右岸的懸崖上。懸崖上還有千姿百態、造型各異的鐘乳石,栩栩如生。尤其是三八峽潭處那巨大的乳巖壁畫,像一條走廊,裡面飛禽走獸,山巒起伏,形態各異,令人驚嘆。

全勝峽內有許多名勝,如百泉、天長瀑等。百泉之湖,清澈如水,瀑布飛泉下,山水相映成趣,豐水期可持續四五個月。天上的瀑布,有天長地久的人文意蘊。天空瀑布和地久瀑均為懸瀑,飛瀑從天而降,落差達三四十米。由於喀斯特地貌稀少,全勝峽內部遮天蔽日,炎熱猶涼,山花爛漫,泉溪疊潭。古剎、古寺、探奇考察、戶外露營,應有盡有!

相關焦點

  • 杭州「瑤琳仙境」——調皮的喀斯特地貌
    杭州「瑤琳仙境」——調皮的喀斯特地貌北方,是很少見到喀斯特地貌的。因為,秦嶺淮河線以北地區,降水量逐漸減少,再加上北方本就缺水,所以,喀斯特地貌是難以形成的。所以,如果在世界各地見到喀斯特地貌,千萬別驚訝,因為基因型突變了。不一樣的事物,總會形成不一樣的美景,就好比喀斯特地貌存在的地方,就是美景的所在地。中國的美景這麼多,如果感覺眼花繚亂,不知道該去往何處,就去找喀斯特地貌吧。也不要再去遙遠的西南地區尋找喀斯特地貌了,來杭州吧,這裡,也有基因突變的喀斯特地貌。
  • 雲南普者黑,罕見的喀斯特地貌如人間仙境
    普者黑是一個村子名稱,名稱源於彝族語,意為「盛滿魚蝦的湖泊」。普者黑景區總面積388平方公裡,核心景區165平方公裡,以「水上田園、湖泊峰林、彝家水鄉、巖溶溼地、荷花世界、候鳥天堂」六大景觀而著稱。普者黑屬於滇東南巖溶區,是發育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
  • 群峰林立,湖泊環繞,喚起夢境的高原喀斯特地形地貌
    在「彩雲之南」的雲南有個美如仙境的地方,卻有著很奇怪的名字「普者黑」。咋一聽還以為這裡一定與黑有關,其實這個「普者黑」,是彝族語,意為魚蝦多的地方,名如其實,這地方就是雲南的夢裡水鄉,魚蝦還真多!普者黑屬於滇東南巖溶區,有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經億萬年自然變遷使石灰巖遭受強烈溶蝕而形成了峰叢、峰林和孤峰的山峰集合體,演化一個集喀斯特孤峰群、湖泊群、溶洞群、溼地生態群為主的美麗生態景觀。
  • 神奇的喀斯特地貌,你知道多少?
    喀斯特巖溶地貌是大自然的傑作,鬼斧神工。滴水可以穿石,聚沙可以成塔。喀斯特地貌就是大自然一刀一刀,一點一點雕刻出來的傑作!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大多為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衝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
  • 世界喀斯特地貌分布區,為何世界喀斯特地貌看這裡
    喀斯特一詞源自於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碳酸鹽巖高原的名稱,當地「喀斯特地貌」意為巖石裸露的地方,而喀斯特地貌又因近代喀斯特研究發軔於此地而得名。但是在中國西南,喀斯特地貌在不同的省區又各具特色,其中貴州、雲南、廣西是代表地。貴州被稱為「中國的喀斯特省」,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是該省地貌的基本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素有「八山一水一分地」之說,奇美的峰林、石林、神秘的溶洞、天坑在貴州應有盡有,風格鮮明。山、水、人在這龐大的自然環境裡共同生存。
  • 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地理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我們國家有很多地形都是喀斯特地貌,那麼喀斯特地貌是怎麼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是在碳酸鹽類巖石地區,地下水和地表水對可溶性巖石溶蝕與沉澱、侵蝕與沉積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積等作用形成的。
  • 重慶被忽略的一處大裂谷,是一條長10公裡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態峽谷
    大裂谷的地理位置位於重慶涪陵區東南部,大裂谷的總佔地面積約30平方公裡,是一處由喀斯特地貌構成的人間奇觀,這就說明了大裂谷在當地文化景觀開發中具有極高的開發意義,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山勢奇峻,壯麗壯觀,因此說大裂谷實際上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開發潛力,讓很多人覺得非常值得欣賞。
  • 喀斯特地貌解說
  • 中國十大最美喀斯特地貌,你知道嗎?
    萬峰林萬峰林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馬嶺河峽谷的重要組成部分,由興義市東南部成千萬座奇峰組成,氣勢宏大壯闊,山峰密集奇特,整體造型完美,明河暗流溝壑縱橫,溶洞峰林此起彼伏,有著鬼斧神工人間仙境的韻味,被不少專家和遊人譽為「天下奇觀」。
  • 地質科普丨丹霞地貌與喀斯特地貌對比分析
    水平構造地貌指由產狀水平或近於水平的第三紀厚層紅色砂礫巖為主組成的平坦高地,受強烈侵蝕分割、溶蝕和重力崩塌等綜合作用而造成平頂、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狀地形。隨著溝壁的崩塌後退,崩積錐不斷向上增長,覆蓋基巖面的範圍也不斷擴大,崩積錐下部基巖形成一個和崩積錐傾斜方向一致的緩坡。崖面的崩塌後退還使山頂面範圍逐漸縮小,形成堡狀殘峰、石牆或石柱等地貌。隨著進一步的侵蝕,殘峰、石牆和石柱也將消失,形成緩坡丘陵。在紅色砂礫巖層中有不少石灰巖礫石和碳酸鈣膠結物,碳酸鈣被水溶解後常形成一些溶溝、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層的鈣化沉積,甚至發育有石鐘乳。
  • 帶你領略那些仙境般的喀斯特地貌
    是中國西南三大卡斯特的地貌之一,堪稱一座「中國錐形喀斯特博物館」。雲南羅平峰林 羅平峰林,位於雲南省東部,歷史悠久,山奇水秀:境內深溝峽谷縱橫,盆嶺相間,碳酸鹽巖廣布,是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觀。這裡巖溶地貌突出,盆嶺相間,峰巒疊嶂,陽光下那錐狀的山尖,雄關萬道的氣勢,漳幽壑深。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寫下「羅平著名迤東」的讚嘆。
  • 貴州最小眾的旅遊地點,世界上最完整的喀斯特地貌,領略苗寨風情
    這裡有著世界上最完整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即巖溶地貌,一般的表現形式為石林,峰林,溶鬥等,而這些地貌,在貴州全都能看到,不僅如此,還有溶洞,瀑布,峽谷等景觀,由於喀斯特地貌獨有的地形特點,貴州的山峰石林千姿百態,各具特色,溶洞奇景巧奪天工,這不僅是貴州的美景,也是屬於大自然給人類留下的一筆寶貴財富。
  • 2021國考行測備考:石林是喀斯特地貌嗎?
    喀斯特地貌的發育也有一個過程,在不同發育階段,我們會看到不同的地表景觀。   代表性的喀斯特地貌類型有:雲南石林、廣東肇慶七星巖、貴州雙河溶洞、廣西桂林山水、鄱陽湖口石鐘山、四川九寨溝、湖南武陵源黃龍洞、浙江瑤琳仙境等都是典型的代表。   四、地質演化出石林   雲南石林地質公園是一個以石林地貌景觀為主的巖溶地質公園。
  • 神奇的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形成為石灰巖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時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氫鈣[Ca(HCO3)2],後者可溶於水,於是空洞形成並逐步擴大。這種現象在南歐亞德利亞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巖地區的這種地形籠統地稱之喀斯特地貌。地貌形成的根本條件,我國西南地區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泛,最主要的是這裡有其發育的主體。大量的碳酸鹽巖、硫酸鹽巖和滷化鹽巖在流水的不斷溶蝕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種奇特的溶洞。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廣、面積大。
  • 中國最美5大喀斯特地貌,去過3個,你就是人生贏家!
    更有讓世人稱奇的諸多喀斯特地貌,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欣賞一番我國最美的5大喀斯特地貌。第一、桂林喀斯特地貌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為什麼呢?除了有清澈見底的灕江水之外,最值得稱道的便是桂林的喀斯特地貌,這裡的山都是那種不高不矮差不多100米海拔左右的一個個秀峰,山峰與山峰之間雖然獨立存在,但整個桂林地區,這種小山卻連成了一大片。
  • 喀斯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這便是十裡畫廊的由來,而創造了一幅幅神奇畫作的偉大畫家,便是大自然,如果要給這些畫家們劃分出一個藝術流派,那一定非「喀斯特地貌」派莫屬。喀斯特地貌,又稱巖溶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大多為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
  • 重慶這個大峽谷,少有的喀斯特地貌,被美國公司投資50億開發
    世界上有許多美麗的大峽谷,三峽大壩作為其中之一,不僅有壯觀的景色,而且作為中國偉大的工程之一,贏得了世界的讚嘆,但是,在中國的一個大城市裡,還隱藏著這種峽谷,這個峽谷是由一家美國公司出資50億韓元開發成旅遊景點的。
  • 天坑:喀斯特地貌獨特景觀
    這是由兩類喀斯特形成作用中水動力性質及活動能量的巨大差異決定的。在中國南方喀斯特的具體條件下,天坑一般都是當地喀斯特地貌中最年輕的成員。此外,在旅遊觀賞方面,是否具備稀有、險峻、雄奇、壯觀、生態環境獨特和生物多樣性等綜合屬性,也應被認為是鑑別天坑與一般漏鬥或豎井的重要指標之一。
  • 通靈大峽谷:藍衣壯的聚居地
    在神秘的北回歸線上,隱藏著絕世的地心奇景,孕育出不染塵世的廣西通靈大峽谷,在大自然賦予諸多與眾不同和神聖的恩賜之下,形成了舉世罕見的喀斯特地貌峽谷。 在通靈,你可以去看飛響落人間的瀑布;也可以遊走在曲折深邃的地下暗河。
  • 水在喀斯特地貌的旅遊
    喀斯特地貌「喀斯特」一詞,意為巖石裸露的地方,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大多為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衝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巖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