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附近「宇宙大殺器」即將爆炸?時間在今天和100000年之間!

2020-12-05 徐德文科學頻道

超新星爆發是宇宙中最劇烈的爆炸事件之一,當大質量恆星到達其生命的終點,或白矮星吸積伴星物質達到1.4倍太陽質量時,就會發生超新星爆炸,摧毀整個恆星,形成中子星或黑洞,同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相當於太陽在整個一生中輻射的能量總和,亮度可達太陽的1億到數億倍,甚至超過整個星系的亮度。

在此過程中,超新星爆炸輻射的伽馬射線將殺滅臨近恆星系的生命,一種猜測就認為,伽瑪射線爆就是宇宙的滅菌機制,定期清除宇宙中的生命,我們之所以很難找到外星生命,就是因為90%以上有生命的行星都被這種「宇宙大殺器」清除了。

最近,賓夕法尼亞州維拉諾瓦大學的天文學家發現,夜空中最明亮的恆星之一,獵戶座附近的紅超巨星參宿四,在過去兩周內正持續變暗,甚至已達到其歷史最低水平。

一些人開始擔心,參宿四的燃料可能已經耗盡,隨時可能發生超新星爆炸,成為周邊恆星系的大殺器。

而羅格斯大學物理學家馬修·巴克利周一(12月23日)則在推特上開玩笑地暗示,參宿四最近變得如此暗淡,可能要歸因於高度發達的外星文明正在建造戴森球:沒有人問真正的問題,參宿四變暗,是不是意味著有人要在它周圍建成戴森球了呢?

參宿四是地球天空裡第9亮的恆星,最近這次變暗,已讓它降到了第21位——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是不是爆發前最後的收縮呢?

參宿四是除太陽之外,科學家們第一個獲得恆星盤面可見光和紅外線影像的恆星,可見它離我們的距離並不遙遠。

參宿四是一顆紅色的半規則變星,亮度在視星等0.2至1.2之間變化,其亮度反覆無常神秘變化的原因還不清楚,甚至沒有比較公認的主流解釋,所以從來沒有人能準確測量它的大小和距離。

根據各種不同的研究,參宿四如果放在我們的太陽系,將徹底吞噬內太陽系的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甚至超過木星的軌道;其離地球的距離也從180光年到1300光年不等——這一點正是我們最大的隱憂,如果它發生超新星爆炸,1300光年可能不會對地球產生什麼影響,但180光年可能就有些不好說了。不過幸運的是,目前最新的研究認為,參宿四的距離可能是在643 ± 146 光年。

雖然有人猜測參宿四隨時可能發生超新星爆炸——有人開玩笑,從今天到100000年後都有可能。但普遍的觀點還是認為不太可能,科學家們認為它可能還有10000年,數萬年或者數十萬年才會爆炸,屆時它將成為除太陽外天空中最亮的天體,甚至在白天都可以看見。

當然我們可以放心,即使它明天就爆炸,也不大可能對我們的地球產生什麼危害,相反,我們或許可以晚上坐在它的光芒下看書,白天第一次看到遙遠的天體了。

相關焦點

  • 恆星曾在地球附近爆炸
    在大約250萬年前的地層中,研究人員發現鐵-60和錳-53水平升高。它們的出現是250萬年前一顆近地超新星的證據。幾個月前,當參宿四恆星的亮度急劇下降時,一些觀察家懷疑即將到來的超新星-一次也可能對地球造成破壞的恆星爆炸。
  • 250萬年前,地球附近發生超新星爆炸,宇宙外來元素覆蓋地球
    雖然人類只有短短幾百萬年的歷史,和地球的幾十億年歷史、宇宙的幾百億年歷史相比,可以說不值得一提。但是人類可以發揮智慧的力量去探索遠在人類之前的歷史,因為無論是地球上的古生物還是宇宙中的天體,都會在演化過程中留下蛛絲馬跡。
  • 太陽系附近的超新星爆炸,地球是否會無法倖存?
    宇宙大爆炸理論只是一種基於廣義相對論和觀測結果而建立起來的宇宙起源理論。這個理論已經得到了很多觀測證據的支持,所以它被主流科學界所認可。物理學家先從愛因斯坦場方程中推導出宇宙正在膨脹,後來發現的星系紅移規律成為了第一個關鍵證據。宇宙中只有極少數的星系正在靠近銀河系,而其他都是在遠離而去。
  • 物理學家發現250萬年前地球附近超新星爆炸的證據
    慕尼黑工業大學(TUM)的物理學家發現了一顆超新星爆炸的證據,這顆超新星大約在250萬年前在地球附近(宇宙尺度)爆炸。巨大的爆炸會產生錳等重元素。由TUM物理學家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證實,在250萬年左右的地球錳殼層中同時存在鐵-60和錳-53。研究人員表示,錳-53的濃度增加是明確證據,證明超新星確實發生過。
  • 地球「鄰居」將爆炸,或暗示太陽的未來,人類怎麼辦?
    到了科技發達的今天,地球成為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可科學家又發現了:就在非常接近太陽系的位置,存在著一顆即將爆炸的恆星,它會對地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我們都知道,太陽就是一顆恆星,而宇宙中的所有恆星都有著一定的壽命。
  • 超新星爆炸或是3.59億年前地球一次物種滅絕的「元兇」
    研究人員說,來自附近超新星的致命宇宙射線可能是至少一次大滅絕事件的罪魁禍首,而在地球巖石記錄中發現的某些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證實這一假設。伊利諾斯大學香檳分校的天文學和物理學教授Brian Fields領導了一項新的研究,探索了3.59億年前泥盆紀和石炭紀之間的一次物種滅絕事件與天文事件有關的可能性。
  • 超新星爆炸或是3.59億年前地球一次物種滅絕的「元兇」!
    研究人員說,來自附近超新星的致命宇宙射線可能是至少一次大滅絕事件的罪魁禍首,而在地球巖石記錄中發現的某些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證實這一假設。 伊利諾斯大學香檳分校的天文學和物理學教授Brian Fields領導了一項新的研究,探索了3.59億年前泥盆紀和石炭紀之間的一次物種滅絕事件與天文事件有關的可能性。這篇論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 太陽附近的一顆恆星,正在慢慢變暗,爆發後會影響地球嗎?
    太陽的「鄰居」開始變暗,或即將爆發,是否會威脅到地球?宇宙中所有的事物都有壽命,不過壽命長短不一罷了,就連這片宇宙膨脹到一定階段也會向內收縮,一直變成一個奇點,除了星體之外,每一顆恆星也有走到終點的那一天,然而恆星在壽終正寢的時候,會發生一場超新星爆發,爆發的能量可以威脅到部分星球。科學家發現太陽附近的一顆恆星或要爆發,如果爆發後是否會威脅到太陽,從而影響人類在太陽系內的生存呢?
  • 宇宙發現最大天體,30億年後爆炸,再次研究發現爆炸時間提前一半
    當科學家們發現了這一個原星團的時候,它距離地球就有一百二十四億光年的距離,離我們可是非常的遠啊。而它產生的光線是在我們這個宇宙形成十四億年之後,才開始向地球傳播。我們可想而知,在我們看到這一團星系的時候,它已經形成了很久時間了。經過科學家的計算,到了現在為止,這一個星團已經「吃掉」了很多個星系,據不完全統計,就已經有數百個了。看來,這個星團可是有點貪吃啊!
  • 宇宙十大驚人發現:時間將在50億年後停止,大爆炸製造出液態宇宙
    宇宙十大驚人發現:時間將在50億年後停止,大爆炸製造出液態宇宙1、時間將在50億年後停止物理學家表示,永久膨脹理論稱我們的宇宙只是眾多宇宙中的一個,該理論還預測時間將在50億年後停止。一般認為,我們生活的宇宙已經存在了超過140億年,並且將繼續存在數十億年。但根據一份最新發表的論文,時間本身可能將於50億年後終止。
  • 宇宙中的黑洞如果發生爆炸,地球會受影響嗎?
    2019年4月10日21時,人類首次公布了黑洞的「真面目」,這個位於室女座的一個巨型橢圓星系M87中心的黑洞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是5500萬光年。很多看到照片的網友驚呼:這不就是家門口麵包店裡賣的甜甜圈嘛!
  • 地球會因為恆星爆炸而被摧毀嗎?
    首先,太陽會吞噬水星,而後是金星和我們的地球。這對地球來說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慶幸的是,留給我們的準備時間有幾十億年之久。真到了危機時刻,如果地球上還有人類存在,完全可以移居其它星球。首先說明一點,天文學中的「不久」可能意味著數百萬年。獵戶座存在一顆明亮的紅星,被稱之為「參宿四」。它是一顆超巨星。如果將它擺在太陽的位置,參宿四將吞噬火星和小行星帶,甚至有可能吞噬木星。
  • 宇宙一直在變化?科學家: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
    宇宙其實就是所有時空的統稱,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時候,就有科學家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的概念,從那之後,就有很多人認為,138.2億年前,就爆發了一場奇點大爆炸的事情,之後才開始出現這些天庭。在宇宙誕生之後,人類就認為宇宙是無限的,是永恆的,是沒有起點和終點的,人類也不知道,宇宙是否還會發生第二次爆炸。在最近這幾年,有科學家對宇宙進行了更多的研究,竟然發現,人類都以為宇宙是靜止不動的,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其實宇宙處在一個膨脹的狀態中,而月亮和地球上距離也不是穩定不變的,相反,它們越來越遠了。
  • NASA接收到一個求救信號,距地球5萬光年,第四宇宙正在發生爆炸
    人類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就開始嘗試著與外星人取得聯繫了,如今,地球上很多國家也都有專門從事天文研究領域的工作人員,他們不僅負責探索、觀測、研究宇宙中的各類天體和各種現象,同時,也在茫茫的宇宙中去尋找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
  • 科學家正在計算下一顆超新星爆炸發生的時間
    他說,在遙遠的未來,宇宙將是一個 "悲傷、孤獨、寒冷的地方"。卡普蘭說,大多數科學家認為,當宇宙在一種被稱為 "熱寂 "的現象中走到盡頭時,一切都將是黑暗的。在遙遠的未來,大多數人設想的宇宙大多是黑洞和燒毀的恆星。然而,他說,許多白矮星可能會在遙遠的未來發生超新星爆炸,在其他一切都已經死亡和安靜之後很久。
  • 如何理解宇宙的形成和破壞,該循環與地球之間有什麼聯繫?
    宇宙不曾靜止且恆星沒有永恒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人,都觀看並記錄了這個有序的內容,太陽、月亮、星星和行星的運動,用來充當他們的日曆、時鐘和指南針。有些星球會靜靜地死去,有些星球則會在暴力爆炸中撕裂,而其星球還可能遭受災難性的崩潰,從可見的宇宙中消失,變成異常密集的黑洞。現在的我們已經開始明白,世間萬物都是這個循環的一部分,地球和地球上的生命也與恆星的生命有關,這正是恆星誕生,進化和死亡的最持久的循環,我們不僅起源於恆星,而且我們的未來也將如此。
  • 慕尼黑工業大學(TUM)物理學家發現250萬年前一顆超新星在地球附近爆炸的證據
    慕尼黑工業大學(TUM)物理學家發現250萬年前一顆超新星在地球附近爆炸的證據(Credit: Dominik Koll / TUM)(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慕尼黑工業大學(TUM)的物理學家發現了一顆超新星爆炸的證據,這顆超新星大約在250萬年前在地球附近(宇宙尺度)爆炸。
  • 距離地球很遠的宇宙深空發生爆炸,我們為什麼不能立刻知道?
    就舉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是1.5億公裡,如果光速飛行那麼大約需要8分鐘20秒的時間,如果就在此時此刻太陽突然消失或者說爆炸了,那麼在地球上也要在8分20秒鐘之後才能看得見這場爆炸。從這個例子中我們還能知道,引力的作用是有速度的,並非是超距作用,引力的作用速度等於光速。
  • 探求宇宙奧秘,了解宇宙星系之間的距離與其退行速度
    如果沒有一些可靠的方法能確定漩渦形和橢圓形星雲的距離,那就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最終,當人們在洛杉磯附近的威爾遜山上安裝了 100 英寸口徑的望遠鏡之後,才確認了這樣的尺度。相反,似乎宇宙正在發生某種類型的爆炸,在這些爆炸過程中,每個星系都在與其他星系迅速分離。自哈勃在 1929 年宣布他發現星系的紅移與距我們星系之間的距離成正比之後,這種解釋被人們普遍接受。這一觀測結果的重要性在於,我們可以根據爆炸的宇宙中最簡單的物質流動的可能情景來進行預測。
  • 宇宙大爆炸後最大爆炸被發現,光年級別黑洞現身,距離地球3.9億光年...
    第1代恆星又大又亮,質量都很多都在太陽的100倍左右,燃燒的時間很短,在幾百萬年幾千萬年就燒光了以後,在經歷了超新星爆炸,殘骸質量大於三倍太陽質量就會形成一個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