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學家發現250萬年前地球附近超新星爆炸的證據
慕尼黑工業大學(TUM)的物理學家發現了一顆超新星爆炸的證據,這顆超新星大約在250萬年前在地球附近(宇宙尺度)爆炸。超新星通常發生在質量超過我們太陽十倍的恆星生命末期。巨大的爆炸會產生錳等重元素。由TUM物理學家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證實,在250萬年左右的地球錳殼層中同時存在鐵-60和錳-53。研究人員表示,錳-53的濃度增加是明確證據,證明超新星確實發生過。
-
250萬年前,地球附近發生超新星爆炸,宇宙外來元素覆蓋地球
根據外媒報導,近期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一支科學團隊在地質結構中發現了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該科學團隊由慕尼黑工業大學多位物理學家組成,他們在地球的殼層中發現了與超新星爆發相關的元素,並且根據對該元素的研究發現早在250萬年前地球附近可能發生過超新星爆炸,那麼該元素是什麼?它為什麼可以作為研究的證據呢?
-
250萬年前,一顆超新星在地球附近爆發,許多生物命運迎來轉折
錳-53的舉證來自慕尼黑工業大學的Gunther Korschinek博士最近在《物理評論快報》雜誌上發表了他最新的發現,同位素錳-53的存在,證明了250萬年前那顆超新星的身份。正是在這塊石頭上,研究人員發現了形成於大約250萬年前的那一層中所富含的鐵-60和錳-53。想要檢測這些同位素並不容易,他們甚至不得不對單個原子進行分析。
-
恆星曾在地球附近爆炸
它一層一層地生長,直到幾年前被取發現,並在慕尼黑工業大學的邁爾-萊布尼茨實驗室進行了分析。在大約250萬年前的地層中,研究人員發現鐵-60和錳-53水平升高。它們的出現是250萬年前一顆近地超新星的證據。幾個月前,當參宿四恆星的亮度急劇下降時,一些觀察家懷疑即將到來的超新星-一次也可能對地球造成破壞的恆星爆炸。
-
一顆超新星於250萬年前在接近地球的危險距離爆炸
最近,一個新的研究為250萬年前在地球附近發生的超新星爆發提供了新的證據。這一次是發現了放射性同位素錳53,同樣也是由超新星爆發而產生的。這一發現的研究被叫做「地球上的超新星放射性同位素錳53。」研究論文被刊登於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主要作者是來自慕尼黑科技大學的Gunther Korschinek博士。這個研究著重於鐵錳結殼。
-
科學家找到了決定性的證據:250萬年前地球附近有顆超新星
如果地球附近有顆超新星,那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後果不會太美妙。但250萬年前的超新星就很理想了。在地球上,60Fe(鐵)的濃度偏高,那是超新星產生的鐵同位素,所以科學家合理地推斷,附近曾經有過超新星爆發。
-
超新星爆炸或是3.59億年前地球一次物種滅絕的「元兇」
研究人員說,來自附近超新星的致命宇宙射線可能是至少一次大滅絕事件的罪魁禍首,而在地球巖石記錄中發現的某些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證實這一假設。伊利諾斯大學香檳分校的天文學和物理學教授Brian Fields領導了一項新的研究,探索了3.59億年前泥盆紀和石炭紀之間的一次物種滅絕事件與天文事件有關的可能性。
-
超新星爆炸或是3.59億年前地球一次物種滅絕的「元兇」!
研究人員說,來自附近超新星的致命宇宙射線可能是至少一次大滅絕事件的罪魁禍首,而在地球巖石記錄中發現的某些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證實這一假設。 伊利諾斯大學香檳分校的天文學和物理學教授Brian Fields領導了一項新的研究,探索了3.59億年前泥盆紀和石炭紀之間的一次物種滅絕事件與天文事件有關的可能性。這篇論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
今日科技話題:「天問一號」、蛋白、鋰離子電池材料、恆星誕生、超新星爆炸、玻璃質腦細胞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趙忠教授團隊基於8年攻關,發現了使病毒無法「劫持」植物細胞的關鍵蛋白WUSCHEL(WUS),進而揭示植物幹細胞的廣譜抗病毒機制,為解決農作物抗病毒乃至全球糧食穩產等問題開闢新路徑。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10月9日發表了該成果。
-
太陽系附近的超新星爆炸,地球是否會無法倖存?
這個理論已經得到了很多觀測證據的支持,所以它被主流科學界所認可。物理學家先從愛因斯坦場方程中推導出宇宙正在膨脹,後來發現的星系紅移規律成為了第一個關鍵證據。宇宙中只有極少數的星系正在靠近銀河系,而其他都是在遠離而去。並且距離銀河系越遠的星系,遠離速度也越快。
-
獵戶座附近將會出現一顆超新星
天空中最亮的一顆恆星構成了獵戶座的肩膀,而且看起來在今天到10萬年後的某個時候,它也處於變成超新星的邊緣。天空中最亮的恆星之一——獵戶座附近的紅色超級巨星參宿四——最近幾個月昏倒了,這意味著它的亮度明顯低於平常,這引發了一些興奮的猜測,這顆巨型恆星可能很快就會變成超新星。
-
地球可能正在一顆超新星爆炸的碎片中裸奔,溫度高達6000度
這可能也正是我們地球目前正在經歷的事情,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核物理學家安東·沃納(Anton Wallner)帶領的一組科學家發現,地球可能正在一顆超新星爆炸後留下的,溫度高達6000度的巨大星際雲中裸奔,經受著超新星「碎片」的轟擊。
-
地球似乎正在穿越古代超新星的殘骸
由於在南極深海沉積物中發現了超新星的證據,圍繞太陽系周圍空間的一個謎團正在揭開 由於在南極深海沉積物中發現了超新星的證據Anton Wallner教授是澳洲國立大學的核物理學家,他領導的這項研究表明,在過去的3.3萬年裡,地球一直在穿過一團微弱的放射性塵埃雲,這些雲可能是以前超新星爆炸的殘骸。 研究人員利用希夫質譜儀 的極高靈敏度,從兩個不同的地點搜尋了幾個深海沉積物,這些沉積物可以追溯到3萬3000年前。
-
過去3.3萬年裡地球一直在遠古超新星爆炸的塵埃雲中穿行 海床上發現鐵-60痕跡
過去3.3萬年裡地球一直在遠古超新星爆炸的塵埃雲中穿行 海床上發現鐵-60痕跡(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New Atlas報導,在海洋沉積物中發現的放射性同位素顯示,過去3.3萬年裡,地球一直在古超新星的塵埃雲中穿行
-
在距離地球1億光年外,發現一顆不同尋常的「超新星」正在爆炸
important}在距離地球1億光年遠的地方,天文學家發現一顆不同尋常的超新星正在爆炸。這顆正在爆炸的恆星被稱為「超新星LSQ14fmg」,是由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埃裡克·肖領導的一個37人國際研究小組發現的遙遠天體。
-
在距離地球1億光年外,發現一顆不同尋常的「超新星」正在爆炸!
在距離地球1億光年遠的地方,天文學家發現一顆不同尋常的超新星正在爆炸。這顆正在爆炸的恆星被稱為「超新星LSQ14fmg」,是由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埃裡克·肖領導的一個37人國際研究小組發現的遙遠天體。其研究發現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幫助揭示了這顆恆星所屬的超新星群起源。
-
超新星可能在3.59億年前造成了地球的大滅絕
圖片提供:愛德華·裡奧(Eduard Riou)(1838–1900),來自《大洪水之前的世界》(1872)。「大規模的火山活動和全球變暖等基於地球的災難也可以破壞臭氧層,但是對於所討論的時間間隔,這些災難的證據尚無定論。
-
地球附近「宇宙大殺器」即將爆炸?時間在今天和100000年之間!
最近,賓夕法尼亞州維拉諾瓦大學的天文學家發現,夜空中最明亮的恆星之一,獵戶座附近的紅超巨星參宿四,在過去兩周內正持續變暗,甚至已達到其歷史最低水平。一些人開始擔心,參宿四的燃料可能已經耗盡,隨時可能發生超新星爆炸,成為周邊恆星系的大殺器。
-
超新星爆炸可能幫助塑造了地球的氣候歷史
這張第谷超新星遺蹟的照片是由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拍攝的。圖中的低能X射線(紅色)顯示了超新星爆炸產生的膨脹碎片,高能X射線(藍色)顯示了爆炸波,一種由高能電子組成的外殼。
-
遠古樹木的年輪可能蘊藏著超新星爆炸的秘密
超新星巨大的爆炸,高能伽馬射線照射太空長達許多年,但是,無邊無際的宇宙空間可能不是暴露在這種超強力幅射的唯一所在。新的研究發現,地球上的古代樹木可能包含這些超新星爆炸的證據。雖然我們無法確定銀河系中的超新星爆炸的頻率,但是利用幾種研究方法,每個世紀估計約存在1至3次,最近的一次銀河系超新星爆炸的歷史記錄是在400多年前。地球科學家布雷肯裡奇和他的團隊在距今4萬年前的年輪中發現了附近古老超新星的跡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