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認知!Nature:鑽石可以揮發,趁機吸一口?

2020-06-07 一線科普

俗話說得好,「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可以看出,在人們的印象中,鑽石是無比堅固、穩定的存在,因此,鑽石又被用來比喻愛情的堅貞,例如,鑽戒、鑽石婚。然而,事實並不總是如此。

顛覆認知!Nature:鑽石可以揮發,趁機吸一口?

2020年6月3日美國杜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頂刊Nature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Displaced cratonic mantle concentrates deep carbon during continental rifting》的研究論文,中文譯名為《在大陸裂谷期間,克拉通地幔的移動濃縮了深層碳》。

研究發現,如果將非洲板塊下方的鑽石放在地表上,這些鑽石將變得非常不穩定,甚至會被氧化成二氧化碳,並揮發在空氣中。

顛覆認知!Nature:鑽石可以揮發,趁機吸一口?

酷愛鑽石的英國女王


鑽石,也就是金剛石,它其實是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礦物,是石墨的同素異形體,通常存在於地下深處。目前來看,鑽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堅硬的物質。


此外,閃閃發光的鑽石也是許多女性最為痴迷的裝飾品,為了彰顯尊貴的身份,鑽石也是貴族們的首選。


英國的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十分喜愛鑽石,在她登基60周年之際,《時代周刊》甚至將她稱之為「The Diamond Queen(鑽石女王)」。

顛覆認知!Nature:鑽石可以揮發,趁機吸一口?

1953年6月2日,伊莉莎白二世被加冕時戴的是「聖愛德華王冠」,如下圖所示,皇冠上鑲嵌了多達3000顆寶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光明山鑽石,皇冠由黃金和寶石組成,重量高達4.9磅。

顛覆認知!Nature:鑽石可以揮發,趁機吸一口?

坦尚尼亞的東非大裂谷


位於坦尚尼亞的東非大裂谷是大陸上最大的斷裂帶,從太空上看,大裂谷猶如地球的一道巨大傷疤,因此,東非大裂谷又被叫作「地球傷疤」。

顛覆認知!Nature:鑽石可以揮發,趁機吸一口?

這條裂谷帶位於非洲東部,南起贊比西河的下遊谷地,向北經希雷河谷至馬拉威湖(尼亞薩湖)北部分為東西兩支。


研究的主要作者Sarah Jaye Oliva對大裂谷的氣體進行了測量,她分析了地殼深層結構和應力狀態數據。


2018年,Sarah Jaye Oliva花費了一個月去採集土壤和泉水擴散釋放的氣體,這些氣體散布在坦尚尼亞的東非大裂谷中。


分析採樣後發現,在東非裂谷與克拉通板塊的邊緣相交處,這裡的二氧化碳流量最多,而且地震次數很高。


什麼是克拉通板塊?


那麼,什麼是克拉通板塊呢?「克拉通」來自希臘語kratos,意為「強度」,或者稱為:穩定地塊、大陸核心、古陸等,是指大陸地殼上的最古老、最穩定的部分。


有證據表明,有些克拉通板塊在20億年前就已經形成,這些板塊一般都存在於大陸內部,由古代的結晶基底構成,這些基巖的主要成分是火成巖。


另外,克拉通板塊內的地殼較厚,並有深根插入地幔,可達200公裡深處,它由地球的兩個地殼和最上層的地幔組成。


研究發現,板塊底部的陡峭邊緣是形成巖漿的最理想區域,而且其中的斷層和裂隙可以充當穿過地殼的導管,從而集中了來自地下的二氧化碳,如下圖所示。


註:巖漿(Magma)是指地下熔融或部分熔融的巖石,當巖漿噴出地表後,則被稱為熔巖(Lava)。

顛覆認知!Nature:鑽石可以揮發,趁機吸一口?

模型結果還表明,由於克拉通巖石圈的局部侵蝕,該板塊下方的地幔可能含有鑽石。但是,這些鑽石在向地表移動時,很可能會與氧氣結合,揮發成二氧化碳,從而增加了裂谷邊緣的二氧化碳通量。


試想一下,當鑽石揮發時,我們是不是也能吸一口鑽石?


參考文獻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328-3

相關焦點

  • 【Nature Plants】哥倫比亞大學顛覆了植物共生固氮的固有認知!
    Taylor還有一些意外的發現,植物的體積大小也會影響根瘤菌的產生進而影響固氮,光增加結瘤的概率而不是結瘤內的結節質量等,當然這些也與先前的研究結果產生了一些碰撞,但是可以肯定的是,Benton N. Taylor成功顛覆了我們過去對共生固氮中土壤氮的認知,成功引入了更為重要的角色光,為固氮這一大課題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參考。
  • 地球上獨一無二的3大事物,顛覆人類認知,多虧了大自然!
    地球上獨一無二的3大事物,顛覆人類認知,多虧了大自然!地球上存在太多神秘的事物,連科學家也無法解釋清楚,曾經人類的能力有局限,科技也不夠發達,遇到一些超乎認知的事物,大多冠以神秘的色彩。除了鬼魂之說之外,還有很多真實存在的神秘事物,每一個都刷新人類的認知,那麼究竟有哪些呢?地球上獨一無二的3大事物,顛覆人類認知,多虧了大自然!一口能讓周圍物體石化的水井首先第一個就是一口神秘的井。我們都知道,井是用來打水用的,一個小小的井關乎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 未來天然鑽石與人造鑽石可以做到共存嗎?
    天然鑽石與人造鑽石的博弈仍在繼續。 資料記載,人類從鑽石(天然)開採以來,共採出鑽石350噸左右,即17.5億克拉,全世界每年開採鑽石在9000萬~1億克拉,其中寶石級佔17%~20%。20%寶石級鑽石價值相當於80%工業級金剛石價值的5倍。
  • 一個「顛覆認知」的模組!
    我的世界玩家們平時最常見且最常用的高級裝備應該就是鑽石材質的道具,它們一直以來都是生存玩家奮鬥的終極目標。在沒有改版之前,玩家們想要獲取鑽石更多的是依靠挖掘,若是技術不到家,就很難挖出鑽石,更別說製作鑽石套裝!
  • 美國宇航局傳回照片,顛覆以往認知!
    美國宇航局傳回照片,顛覆以往認知!地球是人類認知中唯一一顆擁有生命的星球,它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周圍有很多的保護星,曾經有隕石向地球衝擊時,被木星的引力吸了過去,如果不是木星的保護,或許地球早就毀滅了,有人一直堅信宇宙中有其他文明的存在。隨著宇宙億萬年的演變,或許那些史前文明都已化作塵土,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 認知被顛覆!無窮竟然可以比較大小?
    今天的我們是生活在前輩打拼的世界下的,希望大家可以珍惜如今的生活,對於數學不要放棄。要了解關於能影響我們數學世界震動的大事,我們必須知道了解一下關於數學的發展的過程。關於引起數學界第一次震動的事,有一個人不得不談,這個人就是畢達格拉斯。著名的勾股定理就是他提出來的。格拉斯的觀點是:一切的數都可以用整數表示。
  • 鑽石恆久遠?科學家說可以燒成灰燼
    鑽石恆久遠,或者是這句廣告語恆久遠。但是只要加熱到適當溫度且氧氣充足,鑽石就可以燒成灰燼。但是與煤炭相比,鑽石起火併持續燃燒的條件要高一些,就像YouTube上大量演示視頻證實的那樣,鑽石確實會燃燒。竅門在於創造合適的條件,讓堅硬的鑽石能與燃燒所需的氧氣發生反應。美國化學學會會員、退休化學家裡克·薩克萊本說:「你必須把這種固體(碳)轉化成氣體,才能與空氣發生反應燃燒。」最佳方式是什麼?加熱——而且是高溫加熱。
  • 【精品推薦】原鑽石隕石
    隕石鑽石:是一種在隕落隕石隕星中,新發現的地球外太空天體微型金剛石晶格物質,以前人們認知的隕石鑽石是以『六方晶系』光譜衍射的六角鍵合的微型金剛石單質碳晶體,既『藍絲黛爾石』。
  • 恐怖如斯,倒吸一口涼氣,給我破……還有哪些網絡小說經典句子?
    恐怖如斯,倒吸一口涼氣,給我破....還有哪些網絡小說經典句子?網絡小說總是能夠給我們帶來很多的生活樂趣,也許很多的老書蟲已經是把看小說當作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可以說是非常的不錯的這麼一個句子了。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天蠶土豆用恐怖如斯還用上癮了,乃至後面的基本小說中,都是時不時的出現「恐怖如斯」,居然恐怖如斯?倒吸一口涼氣倒吸一口涼氣,也是來自天蠶土豆之筆,看起來天蠶土豆還是挺會用詞語的啊。倒吸一口涼氣,特別是在大主宰中特別容易出現這樣「倒吸一口涼氣」的句子,男主大展神通,觀眾倒吸一口涼氣。於是「倒吸一口涼氣」逐步地被讀者認同。
  • 顛覆認知,蠶絲蛋白還可以作為硬碟一樣的存儲器
    顛覆認知,蠶絲蛋白還可以作為硬碟一樣的存儲器 發表時間:2020/8/18
  • 鑽石能燃燒嗎?美媒:可以燒成灰燼
    美媒稱,鑽石恆久遠,或者是這句廣告語恆久遠。但是只要加熱到適當溫度且氧氣充足,鑽石就可以燒成灰燼。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9月6日報導,鑽石由碳元素組成,和煤炭一樣。但是與煤炭相比,鑽石起火併持續燃燒的條件要高一些,就像YouTube上大量演示視頻證實的那樣,鑽石確實會燃燒。竅門在於創造合適的條件,讓堅硬的鑽石能與燃燒所需的氧氣發生反應。美國化學學會會員、退休化學家裡克·薩克萊本說:「你必須把這種固體(碳)轉化成氣體,才能與空氣發生反應燃燒。」最佳方式是什麼?加熱——而且是高溫加熱。
  • 顛覆認知了
    顛覆認知了其實大多數人喝酒的時候會看這款酒的所有信息,因為每個人的酒量是不一樣的,有人一杯下肚就頭暈不止,而有的人喝了一口就滿臉通紅,所以一般就會選擇一些度數低的酒,因為這樣在還能喝的時候不至於喝醉,對於久經酒場的人來說,尤其是我們的白酒上是明確地標註酒精度數,而啤酒是標註的兩個數值,其實這樣是為了區別白酒與啤酒的製作原料
  • 顛覆認知
    這一中科院領銜的最新發現,顛覆了過往對恆星演化模型的認知。要知道,此前,按照天文學家的推演,銀河系中單個恆星黑洞的質量不超過太陽的20倍。這是因為,銀河系中質量非常大的恆星,隨著壽命的臨近,在坍縮成黑洞之前,會因為爆炸和強大的恆星風而失去大部分質量。留下太陽近70倍質量的餘量,完全超出了科學家們的想像。
  • 成都考研小哥看書看得腦殼痛,累了困了吸一口提神醒腦
    這位成都考研小哥在教室拿起了氧氣瓶,提神醒腦,還不忘邀請考友整一口。10月14日,成都商報記者接到一位考研同學小李發來的圖片,一位眼鏡小哥挺直身板,坐在堆滿書的課桌前,雙手抱著一罐可攜式氧氣瓶,正大口吸著。「(他)買到教室吸的時候立即吸引了大家,因為吸氧聲音比較特別。」小李說。
  • 被稱為「大一統」的理論,解釋了宇宙本質,內容顛覆認知
    人類在物理領域,已經很久沒有重大的突破出現了,這並不代表人類科學止步,我們的科學技術一直在高速發展,只不過沒有出現甚至重大突破,比如發現引力,發現宇宙的誕生等等這樣世紀性的發現,每一位科學家都希望自己的研究可以改變這個世界,但是經過幾個世紀的積累,我們對於宇宙的認知已經基本完善,當代科學家需要比前幾百年的科學家付出更多的努力
  • 世界上「最苦」的4種水果,顛覆大家對水果的認知,第4種少有人知
    世界上「最苦」的4種水果,顛覆大家對水果的認知,第4種少有人知。隨著時代的發展,水果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已經越來越重要了,很多人都認識到了,水果當中富含的維生素,c含量以及各類微量元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這些東西都是對我們身體非常好的物質,再加上水果大多數吃起來都清涼可口甜美無比,因此水果在生活當中受到了大家的喜愛,不管是從營養角度還是從美味角度都無可挑剔,但是我們大家對水果的印象卻太過呆板,並不是所有的水果都甜美無比,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世界上最苦的4種水果,顛覆我們對水果的認知
  • 石油和鑽石,上世紀最大的兩個騙局嗎?
    鑽石這東西並不如你想像那麼稀缺,可以說,這玩意壓根就不值這麼多錢! 這,會不會有些顛覆你的認知呢? 全球最大的鑽石公司戴比爾斯,壟斷了全球超過70%的鑽石礦,掌握了整個鑽石行業的供應鏈,每年都限量開採供應鑽石
  • 答案顛覆所有人認知
    為探究真相有科學家特意在碳納米管裡做了實驗,實驗結果顛覆了所有人認知。實驗中溫度在達到100℃期間,水的狀態與我們平日在家燒開水沒有任何區別,但隨著溫度升高,管內的水蒸氣竟然結冰了,相當於0℃時水的狀態。對於這一驚天大逆轉,科學家本著求真的態度又對碳納米管內的水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高溫改變了水分子間的結構,大幅度提高了水的冰點,因而就出現了與常理不符的正常現象。
  • 現代鍊金術造出空氣鑽石,人造鑽石離我們很近,但也很遠
    隨著鑽石礦藏資源的枯竭,人造鑽石又稱培育鑽石、合成鑽石,正在彌補天然鑽石的供應短缺。貳據英國《衛報》報導,英國一家名叫Ecotricity的綠色能源企業的創始人Dale Vince稱,該公司已成功研發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製造鑽石的技術,所生產的鑽石叫「空氣鑽石」。
  • 10 原著益生菌:不情願接受認知被顛覆2020.07.27
    突和猛到對三十年前的關於微生物的認知進行顛覆(難聽就叫否定)。新的認識讓人驚訝不妨分享幾個例子:首先是對動物(包括人)組織器官無菌認知的顛覆口腔裡的可以說來自產道,第一次胎便一定是初生兒體內原來就有的)。從根本上,顛覆了無菌是安全的認識理念。有菌(原著益生菌菌群健全)才是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