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重陽節不僅插茱萸,還要頭戴重陽花,寓意深刻

2020-12-05 話說歷史那點事兒

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不僅講述了佳節思念親人之情,同時也告訴我們了那個時候的重陽節的習俗。每每到重陽佳節,都能想起來小時候學的這一首古詩,重陽節,是農曆九月初九,九乃數之極,因此這一天在古人的心目是相當的重要,所以重陽節也稱作老人節,九九又和久久諧音,因此這一天也有人們對健康長壽,生命得到持久的祈願。一到重陽佳節,人們就會登高、賞菊、還有就是王維詩中說的插茱萸,等等。

菊花又名重陽花,其實除了插茱萸,人們頭上佩戴菊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習俗。菊花是和重陽節分不開的,因為菊花是一種象徵著長生和延壽的花朵,菊花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延壽客」,在重陽節頭上戴一朵菊花也是人們祈求健康長壽的做法,在唐朝的杜牧就曾經寫過:「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這首詩可以看出在那時候頭上戴菊花是一個非常流行的風俗。

古人們頭上戴花其實並不是只在重陽佳節戴菊花,女子們會在不同的季節帶不同的花朵,比如說春天的到來,萬物復甦,這個時候人們都會多帶一些富貴而又不是端莊的花朵,像芍藥、牡丹;在夏天的時候,天氣炎熱,人們也會戴一些茉莉花、梔子花這些清新而顯得清心的花朵來中和因為炎熱而產生的暑氣;到了秋天,雖然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但是秋天也是萬物凋零,回歸寂靜的季節,這個時候的人們就會戴一些素雅而挺立的葵花和菊花。發展到了宋朝的時候,已經形成不同的節日帶不同的花的習俗,元宵戴梅花,端午戴茉莉等等。

其實重陽節這一天要戴菊花在唐朝就出現了,然後代代相傳,這一天不管男女老幼基本生上都會戴菊花,而且人們也相互贈送菊花,當然有些菊花並不是真正的花朵,而是人們剪出來的花朵,可見古代的剪紙藝術水平是相當高超的。人們登高望遠,在戴一朵菊花,襯託在天地之間,也算是對天地的一種敬畏。

古代的人們都普遍認為菊花可以增加壽命,並且還有闢邪消災的功效,就和桃木差不多的原理,當然這只是封建迷信,但是菊花確實有一些功效,比如說今天我們所見到的菊花茶,隨著時間的推移,頭上戴菊花的風俗到了清朝就慢慢的進行了演變,人們都通常把菊花貼在門和窗戶上,雖然形式變了,但是人們對美好的嚮往是沒有變得。各位小夥伴那裡重陽節有什麼好玩有趣的習俗嗎?歡迎大家分享。

相關焦點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那些孩子們不得不知的重陽節英語小知識
    據文獻記載,早在戰國時代重陽節時民間就有登高、飲菊花酒的風俗,作為節日,當在西漢時期。重陽節這一天的活動豐富多彩,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
  • 【新知】詩人的重陽十二時辰
    可見在杜牧生活的唐代,菊花是和茱萸一樣的重陽季當紅裝飾品。不僅要賞,還要簪在發間。 想像一下,重陽節時,人人頭髮裡插上金燦燦的茱萸花和菊花,再配上朱紅的茱萸果,該是多麼明亮鮮活的畫面!
  • 重陽節經常吃重陽糕飲什麼酒 支付寶螞蟻莊園10月25日答案
    2020年10月25日,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問題更新了,這次的問題是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問題是「重陽節經常吃重陽糕飲什麼酒?」重陽節不是很多人過的,但是也是有不少人記得會吃什麼傳統食物,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正確的答案。
  • 暖暖重陽 文明相伴 門頭溝區五大重陽節系列活動助力全國文明城區...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由中共門頭溝區委宣傳部、門頭溝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總指揮部辦公室聯合舉辦的「孝滿京城·德潤人心」——2020年重陽節系列文化活動於10月19日至25日在門頭溝區舉行。系列活動共推出了「梨園雅韻·文明新曲」慰問老年人重陽節戲曲演出、「餘熱生輝·奉獻最美」 社區老年人志願服務大集、「重陽歡唱·舞動夕陽」老年創城志願者主題廣場舞展示、「銀髮丹心·最美光影」基層一線老年工作者風採展示以及「登高祈福·文明同步」禮遇老年志願者登高賞秋等活動。五大系列活動老年人既是參與者、又是受益者,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為廣大老年朋友獻上了一個溫情暖暖、文藝文明的重陽節。
  • 重陽節吃什么喝什麼好 傳統食俗大家了解一下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馬上就要到了,像這種傳統的節日一定是少不了美食的,重陽節的很多食物流傳了許久,大家可要品嘗一下。   羊肉麵   「 羊 」 與 「 陽 」 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 白 」 是 「 百 」 字去掉頂上的 「 一 」,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 「 九九 」 之典。   京城給九十九歲老人過生日叫 「 白壽 」。有錢人家當日可舉行以羊肉為主的宴會,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兒最肥的季節,羊肉性暖,可以禦寒。   吃花糕   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
  • 重陽節到了,古代詩人們都在忙什麼?
    ——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又過了十年左右,還是重陽,依舊閒居。不同的是,這次沒有酒。不做官了,種田吧,卻是「草盛豆苗稀」,自然時不時地就缺酒了。這日天清氣爽,陶公坐在宅邊菊花叢裡,採了一把菊花,人花兩相對,坐了許久。
  • 今天是重陽節 關於重陽節的經典古詩句詩詞大全在這
    2018年10月17日是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來看看重陽節的古詩詞有哪些,古人是怎麼用詩句寄託重陽哀思的。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23日黎明前我國南部可見「老人星」 重陽望「星」祈福
    為此,天文專家提醒說,23日黎明前,我國南部地區有興趣的公眾不妨試著尋找一顆全天第二亮星——「老人星」,體會古人重陽節登高的含義,為自己和家人祈福。   父母難見困擾基層打工者   7成外來務工者半年以上才能見父母一次,和父母見面難成為困擾基層打工群體的一大問題。
  • 2019重陽節祝福語大全 2019重陽節最新最全朋友圈簡短精選祝福語20條
    重陽節又叫敬老節,重陽節降至,你會在微信朋友圈發什麼祝福語文案呢?小編整理2019年重陽節最新最全的簡訊微信祝福語簡短大全。趕快來看看吧。重陽節最新最全經典祝福語一高人讓我給你帶話,祝你重陽快樂。
  • 2014年閏九月 有兩個重陽節嗎
    馬年將有兩個重陽節   「農曆馬年有兩個九月初九,是不是要過兩個重陽節了?」對於即將到來的農曆甲午馬年,細心的網友發現今年有兩個農曆九月,這不僅意味著農曆九月出生的人可以過兩個生日,更意味將出現兩個重陽節(九月初九)。  對於兩個重陽節該如何過?
  • 有關重陽節的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茱萸怎麼讀?茱萸拼音:[zhū yú]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全文:作者: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10月21日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小時候幾乎人人都背過王維的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兩天小學三年級的語文,也差不多教到這一課。古老的文化裡牽動遊子心的茱萸,到底是什麼?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重陽節插茱萸風俗據說由來已久。
  • 今日重陽,俗語:「重陽晴,一冬凌,重陽陰,一冬溫」,準確嗎?
    導讀:今日重陽,俗語:「重陽晴,一冬凌,重陽陰,一冬溫」,準確嗎?今天是九九重陽節,也是秋高氣爽出遊的最佳季節。重陽節也被稱為老人節,是尊敬老人的一個節日,在重陽節這一天。對於老人關愛的活動非常的多。在我們村今天早晨就發動了50人一起包餃子。
  • 重陽節的英文怎麼說?這些英語知識你get了嗎?
    Double Ninth Festival(注意是序數詞 ninth 「第九個月的第九天」),留學君來跟大家聊聊重陽節習俗的英語表達! 習俗二 爬山 Mountain Climbing 人們相信在重陽節當天爬上高處可以預防疾病的傳說,所以它也被稱「登高節」。
  • 情系桑榆 愛暖重陽 江蘇各地多彩活動歡度重陽節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鎮江市穆源民族學校開展「致敬祖國感恩重陽」主題活動,邀請了學校退休教師以及抗疫代表共同參與。通過講故事、讀詩歌的形式傳頌重陽文化,讓孩子們在學習重陽節文化習俗的同時,體會有國才有家的道理。   鎮江市穆源民族學校退休老師俞真說:「祝願我們所有老同志身心健康、精神愉悅,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不負黨和國家對我們的關懷。」
  • 俗語:「寧要重陽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說的是什麼意思?
    既然我國的農業基礎十分的雄厚,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自然是少不了有關於農業的文化習俗,畢竟古人們的創造力和智慧還是非常強大的,24節氣就是跟農業生產密切相關,「寧要重陽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這句俗語就是結合了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還有24節氣中的「立冬」,來總結農業生產的規律。
  • 央視重陽節晚會主持人曝光,龍洋梁田汪聰劉婧蔣夢婕5大美女同臺
    歲歲年年花滿香,佳節歡聚又重陽!2020年10月25日,農曆九月初九,是個吉祥的日子,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在民間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飲宴祈壽、吃重陽糕、感恩敬老等習俗。其中尊老敬老愛老,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是祖輩留下來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
  • 閏九月兩個重陽節"過前不過後" 下次出現將在2109年
    對此,泉州文化專家稱,閏月過前不過後,兩個重陽節,第一個實過,第二個可過可不過,市民過生日同理。查閱曆書,甲午馬年農曆第一個九月從9月24日至10月23日。10月24日起,進入了第二個「閏九月」,一直到11月21日結束。在此期間,將出現兩次九月初九,這是不是要過兩次重陽節?在農曆九月出生的,是不是也要過兩次生日?
  • 南岸多形式開展喜迎重陽節活動 弘揚孝老愛親傳統美德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讓孤寡、五保、空巢等老人享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重陽節期間,南岸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關愛老人、喜迎重陽活動。  愛滿重陽節 情暖老人心  81歲的郭成中老人感嘆道,今年的重陽過得非常特別,很開心,對於志願者經常的看望和關心,他表示非常幸福。志願者李暢告訴記者:「青年志願者為老人帶來歡樂的同時,自己也從中收穫頗多。每年並不是重陽節時老人們才需要關心,平時多一些關愛,多一些陪伴,更是作為後輩的義務和責任,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肩負起自己的責任,一起傳遞愛,感受愛,延續愛!」
  • 農村俗語「重陽無雨一冬晴,重陽放晴一冬凌」啥意思?有道理嗎?
    而現在已到重陽,老農也整理了幾則關於重陽節的俗語,今天就分享給大家,並粗略的討論下。首先來說說「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一冬幹」科學嗎?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沒有先進儀器預測天氣農耕時代,人們根據歷年發生的天氣狀況,也預測出重陽節要是不下雨的話,只好看立冬,如果立冬還是不下雨的話,那麼則意味著今年的雨水很少,嚴重的話還可能是個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