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到了,古代詩人們都在忙什麼?

2021-01-08 澎湃新聞

原創 淡客 博物館丨看展覽

在傳統節日氛圍漸淡的今天,或許已經有人忘了,今天是重陽節。

但在古代,這卻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日,從流傳下來的無數詩詞中,我們都可以找尋到重陽節的蹤跡。

歲月匆匆過了千年,千年前的詩人們,在這一天,又在忙些什麼呢?

騎射、圍獵

這是唐朝初年的一個重陽節,陽光正好,風有些大。皇帝照例給大臣們開射箭party。箭場上,大家各顯身手,箭羽聲、喝彩聲不絕於耳,好不熱鬧。

現在輪到不善射箭的宋國公蕭瑀上場了,只見他勉強拉了弓,連射十箭,全都完美地避開了靶子,與大地親密接觸,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我們的大書法家歐陽詢當場吟詩嘲笑蕭瑀:

急風吹緩箭,弱手馭強弓。

欲高反覆下,應西還更東。

十回俱著地,兩手並擎空。

借問誰為此,乃應是宋公。

——歐陽詢《嘲蕭瑀射》

唐 歐陽詢行書張翰帖 故宮博物院藏

這首詩笑翻了一群圍觀的吃瓜群眾,沒想到歐陽詢是這樣一個毒舌boy。料想蕭瑀此時可能已經在心裡把他祖宗十八輩都給問候了個遍。

蕭瑀是誰?他太爺爺是昭明太子蕭統,他爹是梁蕭明帝,他姐是隋朝蕭皇后,他兒子還是唐太宗女婿,妥妥的皇室子孫加帝王親家。他本人還曾數次擔任唐朝宰相,並且是大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不得不說,歐陽詢損起人來膽夠肥。

蕭瑀畫像

說起騎射,早在南北朝時,就是受帝王們喜愛的一項重陽活動。陳後主還為此寫過一首詩:

晴朝麗早霜,秋景照堂皇。

幹慘風威切,荷雕池望荒。

樓高看雁下,葉散覺山涼。

歇霧含空翠,新花溼露黃。

飛禽接旆影,度日轉鈹光。

連翻北幽綺,馳射西園傍。

勒移碼瑙色,鞭起珊瑚揚。

已同過隙遠,更異良弓藏。

且觀千裡汗,仍瞻百步楊。

非為從逸賞,方追塞外羌。

——《五言同管記陸瑜九日觀馬射詩》

後人評價他的詩為「律詩之源」、「時合唐規」,為即將登臺的大唐盛音増添了華麗的音節。

只是這愛詩、愛酒、愛音樂的風流才子錯生了帝王之家,終歸沒能逃過亡國之命。

後來唐宋之後,騎射、圍獵也一直是重陽節的一項特色活動。

登 高

上古時候,人們秋季上山射獵,儲備食物過冬,後來就慢慢演變成登高的習俗。同時,登高也是闢邪的一種方式。

《周易》認為奇數為陽數,偶數為陰數。陰陽調和最好,如果兩個陽數相遇,便會相剋,從而生發災難。所以一月一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都是災難日。人們在這些日子裡所做的許多事情都是為了闢邪。

於是就有了元日放爆竹驅鬼、上巳節去水邊洗衣以祓除不祥、端午節懸蒲艾、飲雄黃酒,乞巧節抓藥、做香囊,重陽節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來闢邪驅魔的傳統。

並且,九月九日前後,大火星隱沒,預示寒冬即將來臨,人們登高也是希望能追瞻大火星的蹤影。

清 羅聘 鄧石如登岱圖軸(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公元845年的重陽節,杜牧與友人提酒上山,借登高來排遣政治愁緒。說著縱然人生短促,終有歸去的一天,也不必像齊景公那樣墜淚悲嘆。不如喝酒簪菊,笑對塵世。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兩百多年後,九月九日,黃州,東坡和自己的粉絲——黃州知州徐君猷,登高喝酒,想起了杜牧的這首詩,便加以隱括:

與客攜壺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飛,塵世難逢開口笑,年少,菊花須插滿頭歸。

酩酊但酬佳節了,雲嶠,登臨不用怨斜暉。古往今來誰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蘇軾《定風波·重陽》

此時的東坡已被貶黃州一年,與當年的杜牧一樣,同是四十多歲,謫居外鄉,心境相似。

此後,他在黃州又過了兩個重陽,並自言:「餘謫居黃州,三見重九,每歲與太守徐君猷會於棲霞樓。」作有「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以及「今日悽涼南浦」之句,可見仍是自我寬慰。

後來朱熹也隱括了杜牧的這首重陽詩:

江水浸雲影,鴻雁欲南飛。攜壺結客何處?空翠渺煙霏。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風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節,須酩酊,莫相違。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暉。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與問牛山客,何必獨沾衣。

——朱熹《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如果說杜牧和東坡作曠達語以自寬,那麼朱熹的這首詞則更加樂觀積極,多了作為思想家所具備的哲理意味。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眼前的美景才是實實在在的。自古而來的春花秋月會一直存在下去,人生有限,宇宙無極,哪有什麼危機呢?

正如年逾六十的陶淵明在面對生死這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時,做出的詮釋: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放浪大化之中,生死無所喜懼,聽任自然。

明 王仲玉 陶淵明像軸(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喝菊花酒

已經是暮秋時節,風露相摧,草木凋零。秋日清澄之氣也已滌蕩盡夏日溼濁之氣。深遠的天空中,哀切的蟬聲已乘風而去,成群的大雁在雲霄間嘶鳴。

你看這世間萬物,都隨著時間推移變遷,循環往復。可是人生一世,卻沒有歸期,怎麼能不憂愁呢?古往今來,人皆有死,想到這兒,58歲的陶淵明不禁滿心焦慮。

不開心,那就喝酒吧!濁酒也罷,自娛自樂。千載之外,且樂今朝。

靡靡秋已夕,悽悽風露交。

蔓草不復榮,園木空自凋。

清氣澄餘滓,杳然天界高。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

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

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

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

千載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又過了十年左右,還是重陽,依舊閒居。不同的是,這次沒有酒。不做官了,種田吧,卻是「草盛豆苗稀」,自然時不時地就缺酒了。這日天清氣爽,陶公坐在宅邊菊花叢裡,採了一把菊花,人花兩相對,坐了許久。

清 石濤 陶淵明詩意圖冊(第二開) 故宮博物院藏

百無聊賴之際,忽見一襲白衣漸漸由遠及近,手裡提著酒壺,稱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他來送酒。聽說是那個一直給自己送酒送米的王弘,陶公也不多說。有酒了,那還等什麼?開懷痛飲,盡醉而歸。

自此之後,「白衣送酒」不知豔羨了多少人。

香氣徒盈把,無人送酒來。

——王績《九月九日》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不見白衣來送酒,但令黃菊自開花。

——皇甫冉《重陽日酬李觀》

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盧摯《沉醉東風·重九》

……

菊花清熱解毒,據《御香縹緲錄》記載,慈禧尤其喜歡涮菊花火鍋,先放生魚片、生雞片,再撒入菊花瓣一起煮,甘美異常。

菊花釀酒則能養肝明目、延年益壽。漢代《西京雜記》記載了菊花酒的釀法:「菊花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

人生苦短而願望常多,所以人人都希望長生不老。重陽日依時而來,曹丕在給鍾繇的信裡說:「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而酒能忘憂,菊能延壽。重陽一杯菊花酒,自是人間樂事。

陶公:「酒中有深味」,即使窮到重陽日無酒可飲,我也依然很開心,即使忍飢受凍,我也沒有違背自己的本心,誰說久隱田園就註定一事無成呢?

餘閒居,愛重九之名。

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樂久生。

日月依辰至,舉俗愛其名。

露悽暄風息,氣澈天象明。

往燕無遺影,來雁有餘聲。

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

如何蓬廬士,空視時運傾!

塵爵恥虛罍,寒華徒自榮。

斂襟獨閒謠,緬焉起深情。

棲遲固多娛,淹留豈無成。

——陶淵明《九日閒居》

後世眾詩人:重陽喝酒怎麼能少了我們?

孟浩然

57分鐘前: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李白

40分鐘前:(樓上是我孟哥哥哎)

重陽不相知,載酒任所適。

杜甫

39分鐘前:(緊隨太白哥哥)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蘇軾

20分鐘前:(抗洪不忘更貼)

霜風可使吹黃帽,樽酒那能泛浪花。

李清照

5分鐘前:(明誠出差,愁)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闢邪翁」與「延壽客」

九是陽數之極,兩陽相剋,九月九日自然是極兇險的日子。

闢惡茱萸囊,延年菊花酒。

——郭元震《子夜四時歌六首·秋歌二首》

「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於酒飲之,蓋茱萸為『闢邪翁』,菊花為『延壽客』,故假此兩物服之,以消陽九之厄……」

——吳自牧 《夢粱錄·九月》

茱萸和菊花都是應季的闢邪之物。茱萸香味濃厚,能驅蟲去溼、逐風邪,還能消積食,治寒熱。菊花能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可治頭痛咳嗽、風熱感冒。

佩戴、簪插茱萸和菊花是重陽節的另一流行項目。

清乾隆 仿朱漆菊瓣式盤 故宮博物院藏

十七歲的王維重陽節還在異鄉漂泊,一句「每逢佳節倍思親」不知道出了多少異鄉人的愁思。遙想兄弟們登高望遠、遍插茱萸的時候,突然發現少了一個人,他們肯定會很失落。

這是古詩中常用的梗(對寫法),不說自己想別人,非得說是人家在想自己。

比如白樂天,冬至夜裡抱膝獨坐,只有孤燈與影子作伴,然後就開始臆想家裡人現在肯定在想自己:「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再如老杜《月夜》中的「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一句,便是想著:老婆現在一定在望著月亮思念我。

「今俗惟婦女簪花,古人則無有不簪花者。」

——趙翼《陔餘叢考·簪花》

想像一下,重陽節時,人人頭髮裡插上金燦燦的茱萸花和菊花,再配上朱紅的茱萸果,該是多麼明亮鮮活的畫面!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楊衡《九日》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

——晏幾道《阮郎歸》

不光自己簪戴,還要送人,比如孟浩然在某個重陽節,便突然想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

重 陽 糕

某年的重陽節,宋祁和朋友們約好了喝酒吃糕,卻不想起早的他不僅被凍成狗,早霜還把他的厚袍子都給打溼了。

他想起當年劉禹錫因為「五經」中沒有「糕」字,不敢用在重陽詩裡,忍不住嘲笑道:真是對不起老白給的「詩豪」的名頭。

飈館輕霜拂曙袍,糗餈花飲鬥分曹。

劉郎不敢題糕字,虛負詩家一代豪。

——宋祁《九日食糕》

這個梗到了清代還在被嘲笑:

自笑吾家傳嗜蟹,敢言詩句樸題糕。

——錢謙益《重陽次日徐二爾從饋糕蟹》

地僻向來無古蹟,茲遊或可續題糕。

——趙翼《九日陶然亭同人小集》

「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

——《西京雜記》

蓬餌是個啥?據說是重陽糕的原型。「糕」諧音「高」,寓意步步高升。《東京夢華錄》:「都人重九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更相饋送,上插剪彩小旗,摻訂果實,如石榴籽、慄黃、銀杏、松子肉之類。」品種可以說是很多了。

現代的重陽糕

重陽節喝酒吃糕的還有白居易(移座就菊叢,糕酒前羅列)、崔鶠(歸去乞錢煩裡舍,買糕沽酒作重陽)等等,可謂熱鬧。

騎射、登高、喝酒、簪花、吃糕,也許重陽這天,大家都做著這些同樣的事情,但是人生際遇或逆或順,心情或悲或喜,就不盡相同了。

還是喜歡顧隨先生的這句話:「以無生之覺悟為有生之事業,以悲觀之心情過樂觀之生活。」

大家重陽節快樂~

參考文獻:

1.《陶淵明集箋注》袁行霈撰,中華書局

2.《詩語年節》張志春著,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3.《人間有味》毛曉雯著,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4.《重陽·除夕》陸襄主編,朱福生編著,上海遠東出版社。

文 博 / 歷 史 / 文 化 / 展 訊 / 館 舍 推 薦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館的那些事兒

原標題:《重陽節到了,古代詩人們都在忙什麼?》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新知】詩人的重陽十二時辰
    在傳統節日氛圍漸淡的今天,或許重陽節不再那麼有儀式感了。但在古代,這卻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日,從流傳下來的無數詩詞中,我們都可以找尋到重陽節的蹤跡。 歲月匆匆走過千年,古代的詩人們,在這一天,又在忙些什麼呢?
  • 古人重陽節不僅插茱萸,還要頭戴重陽花,寓意深刻
    不僅講述了佳節思念親人之情,同時也告訴我們了那個時候的重陽節的習俗。每每到重陽佳節,都能想起來小時候學的這一首古詩,重陽節,是農曆九月初九,九乃數之極,因此這一天在古人的心目是相當的重要,所以重陽節也稱作老人節,九九又和久久諧音,因此這一天也有人們對健康長壽,生命得到持久的祈願。一到重陽佳節,人們就會登高、賞菊、還有就是王維詩中說的插茱萸,等等。
  • 古代詩人筆下的月亮和太陽
    前兩天,有朋友和我扯起古代詩人為什麼多寫月亮而忽略太陽呢?我思考了一下覺得:其一,月亮溫柔似水,太陽耀眼暴烈。顯然月亮更符合古代中華文化中所推崇的那種安寧嫻靜之美,也更容易被文人們所青睞。事實上,古代的詩(詞)人也不是不寫太陽,詩人筆下的太陽,一般都是晴天、烈日、苦曬之類的客觀天氣和環境的描寫,很少跟人的境遇及心裡活動聯繫起來。可見,人們眼中的太陽,就是純粹的太陽而已,對這個力量巨大的發光體缺乏共情,連帶跟太陽有關的詩句也就很普通,沒啥記憶點了。
  • 古代詩人們如此描寫天上的太陽,從其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寫作技巧
    與夜晚掛在天上的月亮相比,白天的太陽似乎不是那麼的被古代詩人所看重,原因也很好理解,畢竟太陽如此的刺眼,誰又能盯著看太陽看呢?不過雖然不能直視太陽,但詩人同樣感受著太陽的溫暖,所以關於太陽的古詩詞也不乏名句,下面我們一起來從這些古詩詞中我們可以學到什麼寫作的知識。第一:分類的思想。面對不可直視的太陽,古代人對太陽的運行時間段進行了分類。
  • 2019重陽節祝福語大全 2019重陽節最新最全朋友圈簡短精選祝福語20條
    重陽節又叫敬老節,重陽節降至,你會在微信朋友圈發什麼祝福語文案呢?小編整理2019年重陽節最新最全的簡訊微信祝福語簡短大全。趕快來看看吧。重陽節最新最全經典祝福語一高人讓我給你帶話,祝你重陽快樂。
  • 重陽節經常吃重陽糕飲什麼酒 支付寶螞蟻莊園10月25日答案
    2020年10月25日,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問題更新了,這次的問題是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問題是「重陽節經常吃重陽糕飲什麼酒?」重陽節不是很多人過的,但是也是有不少人記得會吃什麼傳統食物,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正確的答案。
  • 古代可沒有什麼阿迪耐克,那我們的老祖宗們都穿什麼鞋子?
    那麼問題來了,咱們現在是選擇多多,那在生活在古代的老祖宗們都穿些什麼鞋子呢?最早的鞋—獸皮包腳毫無疑問,古人們最早是赤身光腳,畢竟那時候人類茹毛飲血能勉強活下來就不錯了,連鞋這個概念都沒有。隨著人類不斷進步,捕獵的工具也在發展,像虎、豹這樣的大型食肉動物也成了盤中餐,除了吃肉,聰明的人類也會用工具將其身上的皮毛剝下。
  • 古代詩人都喜歡詠月,而月亮在詩中有這4種含義,你知道幾個?
    而說起高雅,很多人都會向詩詞和書法方面靠攏,因為在人們的印象中,會詩詞和書法都是比較有才的人,而有才的人自然會被大家認可。今天我們也來高雅一回,聊一聊古代的詩詞。古代詩人都喜歡詠月,而月亮在詩中有這5種含義,你知道幾個?第一種,象徵團圓。每當說起月亮的時候,很多人就想到了團圓,不管是中秋節還是元宵節,都講究團圓的含義。
  • 重陽節,看看「海燕們」是如何以自己的方式過節
    中國海軍網訊 (邵婧 常鍾予)寒露過後,黃花紅葉,妝點秋光,重陽節如約而至今天讓小編帶大家走進海軍士官學校,看看「海燕們」是如何以自己的方式過節,讓這宜人的秋色更加情濃意重。筆墨傳情解鄉愁中秋想家之念未平,重陽思鄉之情又起。曾幾何時,微信、微博、QQ已取代千裡傳書的浪漫,古典主義情懷被人們漸漸遺忘。
  • ...闢邪翁」是人們經常在重陽節用到的一種植物的別名 它是什麼?
    「闢邪翁」是人們經常在重陽節用到的一種植物的別名 它是什麼?時間:2020-10-25 00:25   來源:倉鼠手遊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答題啦!闢邪翁是人們經常在重陽節用到的一種植物的別名 它是什麼? 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2020年10月25日答案是什麼呢?
  •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1單元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語文同步練習
    古詩文默寫題不論分幾種類型,都是以記憶、積累為根本的,然後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賞析。解題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歌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合適的詩句,三是答題時不能寫錯別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抒發了詩人的遠大抱負;"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揭示了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
  • 「昨日黃花」和「明日黃花」這兩個詞有什麼區別?很多人都搞錯了
    這就讓人感到奇怪,怎麼這兩個詞長得這麼像,「昨日黃花」和「明日黃花」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昨日黃花」是「明日黃花」的文盲版,這就跟有人把「閾值」寫作「閥值」一樣。正確版本只有「明日黃花」一個詞,出自蘇東坡的詩。
  • 重陽節吃什么喝什麼好 傳統食俗大家了解一下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馬上就要到了,像這種傳統的節日一定是少不了美食的,重陽節的很多食物流傳了許久,大家可要品嘗一下。   羊肉麵   「 羊 」 與 「 陽 」 諧音,應重陽之典。   吃花糕   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 「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的含義在裡面,比較吉利。   吃蟹   重陽佳節正值九月,秋菊飄香,螃蟹膏黃美味,肉質細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節。古人有詩云:「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
  • 寧國市中小學開展重陽節敬老系列活動
    重陽節前後,寧國市各中小學以不同形式舉行了2020年「重陽節」退休教師敬老活動。主題班會,敬老情長。活動中,津北等小學全體少先隊員在輔導員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 「九九話重陽,濃濃敬老情」主題班隊課。開展了為長輩做一份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學會一項家務小技能,為家人減一份辛勞,送一份親情。在各種實踐活動中,隊員們發揮了家庭小主人的作用。登門祝壽,同度重陽。
  • 夏雨清風來:看古代詩人如何度過下雨天
    又到了一年的雨季,這場突如其來的夏雨令小夥伴們都驚呆了。望著窗外瓢潑大雨的你,又被勾起了怎樣的思緒?今天,小編帶你穿越千年,看看古代詩人如何度過下雨天,品味一場藏在古詩中的雨。 1、辛棄疾《西江月 · 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 「重陽節手抄報」重陽節手抄報初一模板簡筆畫教程
    大家好,我是淘氣的小音符,初中一年級重陽節手抄報的設計,設計手抄報沒有靈感,一定要關注我!初一重陽節手抄報設計靈感我設計了白鶴和迎客松的中國風。初中一年級重陽節手抄報模板初一重陽節手抄報底稿初一重陽節手抄報模板初中一年級重陽節手抄報文字內容九日登山
  • 南岸多形式開展喜迎重陽節活動 弘揚孝老愛親傳統美德
    ,都是社區的老人們;福民社區40個幼兒園小朋友給老人捶背捶腿送歡樂……溫馨關愛溢滿江南。  「從來都沒有這麼隆重過,那個年代我們連結婚照都沒有照,就只有1張床1個水壺,今天這個活動彌補了我們以前沒有過的幸福場面。」隆承忠、胡秀琴夫婦拿著社工們特意為他們頒發的金婚證書,歡喜之情溢於言表。
  • 重陽節的英文怎麼說?這些英語知識你get了嗎?
    陽 節 今天是重陽節 習俗二 爬山 Mountain Climbing 人們相信在重陽節當天爬上高處可以預防疾病的傳說,所以它也被稱「登高節」。
  • 古代的小孩都做些什麼?
    圖片源於百度搜索我們從古詩中來了解一下。放牛,就是牧童。從唐代到清朝,都有關於牧童的名句,現在也有放放牛娃,很多人也是從「牧童」幹起的。但是,現在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深入,很多孩子將失去「放牛娃」這個身份。
  • 蘇軾:古代四大詩人之一,更是古今吃貨第一!每逢寫詩胖三斤
    他是古代四大詩人之一,卻也是古代吃貨之首,每逢寫詩胖三斤!他就是北宋著名詩人蘇東坡了。可以說他是歷史上最有名詩人了,大家都愛他,就算沒讀過他那些膾炙人口的詩歌,也一定聽過他的詩詞改編成的歌曲,實在都沒聽過,也一定吃過跟蘇軾有關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