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筆下的月亮和太陽

2021-01-09 百味寫春秋

前兩天,有朋友和我扯起古代詩人為什麼多寫月亮而忽略太陽呢?我思考了一下覺得:其一,月亮溫柔似水,太陽耀眼暴烈。顯然月亮更符合古代中華文化中所推崇的那種安寧嫻靜之美,也更容易被文人們所青睞。

比較月光和陽光,很明顯,月亮溫和,太陽暴烈,就像女人和男人,母親和父親,誰更符合中華傳統文化的審美意趣呢?這是不言而喻的。

事實上,古代的詩(詞)人也不是不寫太陽,詩人筆下的太陽,一般都是晴天、烈日、苦曬之類的客觀天氣和環境的描寫,很少跟人的境遇及心裡活動聯繫起來。可見,人們眼中的太陽,就是純粹的太陽而已,對這個力量巨大的發光體缺乏共情,連帶跟太陽有關的詩句也就很普通,沒啥記憶點了。

相反,清冷的月光,看似孤寂,卻一直是詩人筆下的寵兒,自然是因為他們詠誦起月亮這種溫和寧靜的「意象」來,比詠誦熱力蒸騰的太陽更加得心應手。

其二,太陽一成不變,月亮卻有定時圓缺變化。古人從月相的觀測和準確預測中得到成就感,也容易進而產生親切感,將月相變化和人生起伏聯繫起來,月亮在文學上就更有了太陽所不具備的特殊意義了。

古人對月亮是特別關注和偏愛的,除了詩人們留下的大量吟誦月亮的詩句,還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根據月亮變化而編撰的曆法:「陰曆」。

月亮有什麼變化呢?當然是非常有規律的圓缺變化,這是人類能夠用肉眼觀測到的最明顯的「天文現象」了。而這樣的變化被文人們與人生命運的起伏不定聯繫起來之後,就更有了非同一般的哲學和文學意義。傳統文化講究天人合一。「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不就很能體現天人合一的精髓麼?

所以,圓了又缺,缺了又圓的月相變化,經過多情細膩的詩人筆下的渲染,就會給人以一種擬人的親切感。這樣的月亮已經不再是月亮,而是人生夢想和情感的寄託了。這樣的地位,一成不變的太陽是無法獲得的。

其三太陽在白天活動,普照大地,容易被白天忙碌的人們習以為常地忽略,而月亮夜晚出現,自帶舒緩功效,容易被富有詩情的人們注意和感受到。

說到太陽和月亮的區別,每個人大概從孩提時代都明白,白天有太陽,晚上有月亮,分別管日夜的照明。似乎就成了人們對太陽和月亮的樸素認知。

但實際上二者是有本質區別的:

太陽是自主發光的大火球,是包括生命在內的世上一切的來源。而月亮本身只是一個冷寂的星體。所謂的月光只不過是太陽光的反射而已。

然而古人並不知道這個事實。

太陽和月亮的力量和影響對比,古人還是能清楚感覺出來的。白天的太陽光耀萬裡,普照大地,能量不是夜晚清冷的月光所能相比的。然而,往往因為習以為常,反而容易被忽略不計。就像人們每時每刻都在呼吸,但很少會把到處都是空氣的事實放在心上,反而會產生周圍空蕩蕩的錯覺。

此外,古人在亮堂的白天活動,身心忙碌之時更不會特意關注天上那輪如同空氣般自然而然存在的太陽。

即使文人墨客相對於體力勞動者沒那麼辛苦,但所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們的共識,白天也是文人們進行各種交通交流等日常俗務的時間,一般也不會有閒心去留意天上的太陽的。

只有到了晚上,太陽退位,在清寂的月光下,詩人們才會或舉杯獨酌,或與朋友互相唱和,才有了白天不容易具備的閒情逸緻,去觀察、感受和抒發月光下的世界。不像陽光那樣充斥每個角落,亮度低得多的月光,反而會引導人們格外注意「發光」的來源,也就是獨一無二的「月亮」。

記著關注「百味寫春秋」喲謝謝!

相關焦點

  • 古代詩人都喜歡詠月,而月亮在詩中有這4種含義,你知道幾個?
    古代詩人都喜歡詠月,而月亮在詩中有這4種含義,你知道幾個?文|念你早已成歷史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所以人們所追求的東西也越來越高雅。而說起高雅,很多人都會向詩詞和書法方面靠攏,因為在人們的印象中,會詩詞和書法都是比較有才的人,而有才的人自然會被大家認可。今天我們也來高雅一回,聊一聊古代的詩詞。古代詩人都喜歡詠月,而月亮在詩中有這5種含義,你知道幾個?第一種,象徵團圓。每當說起月亮的時候,很多人就想到了團圓,不管是中秋節還是元宵節,都講究團圓的含義。
  • 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時間:2020-10-01 10:48   來源:讀書工 企鵝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中秋節秋高氣爽,又有皎潔的圓月和馥鬱的桂花相伴,因此在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裡,它就像春節一樣格外地受到人們的喜愛
  • 古代詩人們如此描寫天上的太陽,從其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寫作技巧
    與夜晚掛在天上的月亮相比,白天的太陽似乎不是那麼的被古代詩人所看重,原因也很好理解,畢竟太陽如此的刺眼,誰又能盯著看太陽看呢?不過雖然不能直視太陽,但詩人同樣感受著太陽的溫暖,所以關於太陽的古詩詞也不乏名句,下面我們一起來從這些古詩詞中我們可以學到什麼寫作的知識。第一:分類的思想。面對不可直視的太陽,古代人對太陽的運行時間段進行了分類。
  • 古代文人吟詠月亮,染上詩人不同的感情色彩,給人不同的感受
    古今文人學士吟詠它,是因為美,但一經染上詩人的感情色彩,它給予人的感受就會不同:或樂觀,或憂戚,或昂奮,或低沉。「質本潔來還潔去」。明媚的月光,總是令人陶醉和嚮往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古代詩人們常把明月和思鄉聯繫在一起,這使我們首先想起的是李白。
  • 月亮忘記了?慢讀古代詠月詩
    月亮,多麼美麗迷人的字眼!古今中外,人們無不愛月、賞月、詠月。中國詩歌史上究竟有多少詠月詩作,如同「明月幾時有」一般令人難以作答。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那便是自古詠月詩人多,詠月詩更多。從詠月詩中,我們可以看到月亮有不少的別名、代稱。
  • 月亮在張愛玲小說裡,在詩人筆下,當你抬頭看時,你看到自己
    無論你是在巴黎,倫敦,紐約,還是北京,上海,無論你身處世界何處,你都能欣賞到月亮,迷人而富有啟發性的美麗。在中國,月亮是一種充滿詩意的存在,是悲歡離合的象徵,也是中秋團圓的標誌,代表著和平與安寧。在希臘神話中,月亮經常和黛安娜一起出現,代表對孩子和分娩的保護。
  • 古代人為了描寫月亮,拼出這些創意,對於寫作文的我們幫助太大了
    在古代的詩詞歌賦中,月亮是古人最喜歡描寫的事物。關於月亮,李白寫過,杜甫寫過,王維寫過,歐陽修寫過,蘇軾也寫過。這樣一個幾乎被古代文人寫遍了的月亮,卻次次都能在不同人的筆下誕生新的光芒。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詩詞大咖們,都是如何描寫天空的月亮吧。、李白。李白筆下的月亮形象很是多變。比如這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孤單的李白看來,月亮就是自己的好朋友,隨時隨地的可以邀請他做客,一起開懷暢飲。
  • 墨西哥: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
    其實,在墨西哥城的東北,也有幾座金字塔,它們是古代印第安人修建的,其中的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也宏偉壯觀,和埃及金字塔相比毫不遜色。清晨,我們乘坐旅館安排的中巴前往金字塔,同行的還有阿根廷、烏拉圭和波多黎各等國遊客共12人。大概因為很少見到中國遊客,一聽說我們來自中國,導遊顯得分外熱情,關照有加,並特意先用英語後用西班牙語講解,要知道,其他人都是講西班牙語的遊客。
  • 太陽和月亮哪個比較重要?
    有一天晚上,柳樹問青蛙,太陽和月亮哪個比較重要。青蛙想也不想,立即回答說:「當然是月亮。」「為什麼?」「因為當我在池塘裡唱歌的時候,月亮會幫我照亮黑夜,讓我看見風吹過的痕跡,聽見荷花的心跳聲。」「那太陽呢?」「太陽?白天已經夠亮了,太陽卻在那裡照耀 你不覺得太陽是多餘的嗎?
  • 月亮和太陽,哪一個更重要
    有一天晚上,柳樹問青蛙,太陽和月亮哪個比較重要。青蛙想也不想,立即回答說:「當然是月亮。」「為什麼?」「因為當我在池塘裡唱歌的時候,月亮會幫我照亮黑夜,讓我看見風吹過的痕跡,聽見荷花的心跳聲。」「那太陽呢?」「太陽?
  • 顧城筆下最純真的分手:得到太陽,這就是我的祝願
    在那個紙疊的世界裡有一座我們的花園我們曾在花園裡遊玩在乾淨的臺階上畫著圖案我們和圖案一起跳舞跳著,忘記了天是黑的巨大的火星還在緩緩旋轉現在,還是讓火焰讀完吧它明亮地微笑著多麼溫暖我多想你再看我一下然而,沒有,煙在飄散你走吧,愛還沒有燒完路還可以看見走吧,越走越遠當一切在蟲鳴中消失你就會看見黎明的柵欄請打開那柵欄的門扇靜靜地站著,站著像花朵那樣安眠你將在靜默中得到太陽得到太陽,這就是我的祝願
  • 太陽和月亮也有爹?《山海經》裡有真相,這個天帝比黃帝還神秘
    太陽月亮東起西落,日日如此。對於古代人來說,人們非常好奇日月到底從何而來,奈何當時科技不夠發達,於是便衍生了很多神話傳說。在這些傳統神話體系中,女媧造人、盤古開天闢地、后羿射日等傳說被人們廣為流傳著。而所有神話故事的開始,似乎都源自於盤古開天闢地。
  • 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這些知識點你未必了解
    太陽金字塔,位於墨西哥城市特奧蒂瓦坎,雖然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但它仍然在不斷洩露它的一些秘密。自2000年以來,在太陽金字塔和附近的月亮金字塔遺址進行的考古工作取得了一些有趣的發現,包括一個綠色的人臉蛇紋雕像。
  • 太陽和月亮的故事
    太陽以為自己是為人類貢獻最大的生物,就一天天的驕傲了起來,而月亮呢?她很謙虛,也很聰明。有一天,在太陽與月亮交匯處,他們兩相遇了,太陽向月亮吹噓自己有多麼偉大,多麼的厲害,月亮想滅一滅太陽的傲氣,突然月亮想到一個十全十美的方法。
  • 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作品很多而寫太陽的較少,究竟是什麼原因?
    意象是作家、詩人通過對客觀物象賦予思想情感後,而提煉出來的一種鮮明而飽滿的藝術形象,是借物抒情的產物,也是作家主觀意趣和客觀形象完美結合後,形成的一種帶有藝術趣味和特殊含義的物象。然而,給人的感覺是,古代描寫關於月亮的詩詞很多,而寫太陽的感覺較少呢。實際上,古代描寫太陽的詩詞也不少,只不過被大家忽略了。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於詩詞中尋找月亮的足跡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古往今來,月亮作為無數文人墨客筆下的一種意象,已經被賦予各種各樣豐富的意義,月亮代表團圓,相聚,也代表清冷,高貴,無論是哪一種,都真實地反映了詩人當時內心深處的寫照。今天我們於詩詞中尋找月光,感受那些字句背後詩人所寄託給月亮的願景。
  • 詩人筆下的兩種「隱瞞」是什麼?磅礴...
    連日來,上海詩人創作的一批新作緊扣時事,動人心弦。詩人孫思的長詩《上海,在一月堅忍》今天(30日)中午寫下最後一個字。從海啟高速、崇明大橋入口堅守測溫的白衣天使,到機關、工廠、公司、街道、社區、報社、學校緊急行動,詩人寫道:是一雙又一雙手,一顆心又一顆心,在託起一座城的堅不可摧,託起萬民的安康。
  • 詩人為何偏愛月亮?他們告訴你
    當雲胡閱讀一首詩時,心想詩人也曾同我這般遙望那一輪明月,打消心頭的紛亂情緒。月亮,在這千萬年來見證詩人的浪漫和惆悵,是今世與古人至深的連接。今天我們就去詩中探尋一番,詩人對月亮有多鍾愛。第一,思鄉。李白的《靜夜思》,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到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 最圓的月亮在家的方向——歷代名家筆下的中秋
    在這中秋佳節之際,小編整理了歷代名家筆下的中秋,以饗讀者,也祝福大家中秋快樂,闔家團圓。宋 趙佶 閏中秋帖 冊頁圖文/美術報 桂彩中秋特地圓,況當餘閏魄澄鮮。因懷勝賞初經月,免使詩人嘆隔年。譯文:中秋的月亮分外的圓滿,現在正好又是閏月,月很澄明。趕緊把握時機欣賞這麼美麗的月亮吧,不要為了想一句詩而等待一年。天地萬物的光芒都收斂了,浩浩蕩蕩的天地間只襯託出這美女似的月兒。清澈的天空還有魚鱗雲彩,美麗的景色讓人心胸舒適心情歡快,趁著這樣的興致豈能沒有讚美的詩篇。
  • 歷代名家筆下的中秋:最圓的月亮在家的方向
    在這中秋佳節之際,小編整理了歷代名家筆下的中秋,以饗讀者,也祝福大家中秋快樂,闔家團圓。因懷勝賞初經月,免使詩人嘆隔年。萬象斂光增浩蕩,四溟收夜助嬋娟。鱗雲清廓心田豫,乘興能無賦詠篇。 譯文:中秋的月亮分外的圓滿,現在正好又是閏月,月很澄明。趕緊把握時機欣賞這麼美麗的月亮吧,不要為了想一句詩而等待一年。天地萬物的光芒都收斂了,浩浩蕩蕩的天地間只襯託出這美女似的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