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為何偏愛月亮?他們告訴你

2020-12-05 崑崙六劍客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說來也妙,我們與前人隔絕時空,卻有許多交疊的事物在鬥轉星移間保存,比如一幅手稿,一尊青銅酒杯。當雲胡閱讀一首詩時,心想詩人也曾同我這般遙望那一輪明月,打消心頭的紛亂情緒。月亮,在這千萬年來見證詩人的浪漫和惆悵,是今世與古人至深的連接。今天我們就去詩中探尋一番,詩人對月亮有多鍾愛。

第一,思鄉。李白的《靜夜思》,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到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陰晴圓缺起起伏伏,詩人們隻身行走於山河湖海間,舉頭望明月時思鄉之情填滿心頭。多少遊子如白居易那句「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今人看月,怎能不看到它寄託的濃濃故鄉情。殘月是詩人們的鄉愁,異鄉遊子哪堪離愁別緒的折磨,這般孤獨與憂愁,都付與東流之水與姣姣明月。

且看「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那時王安石辭官後又的皇上重用,在經過瓜州時懷念自己的故鄉金陵,眺望春色正好的江南,明月何時能夠照著詩人回家呢?

範仲淹的「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離鄉之愁湧上心頭,想借酒消愁不料卻有增無減,愁緒更加深重了。正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月下獨酌是將曲曲柔腸化作寸寸相思。

第二,思戀人。張泌的《寄人》寫道「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月亮或許也於心不忍,還會為離人照著庭院落花。不見君子,只能以月為伴,在清冷的月光下閒看庭院落花盼歸人。

納蘭性德站在亡妻的墳前,遺憾中吟唱出「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詩人願意化作月亮,寧願受冰雪之寒冷來為伊人發光發熱。這般願意放棄一切只為換你平安的斷腸之戀,多麼難以承受。最悲不過相愛不相守,離人皆「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相離」,若真能如月亮般無論身在何處,總環繞在身邊該多好。可卻不得不承受戀人不在身邊的相思之苦。「千裡共嬋娟」不如攜手相伴,漫漫長夜輾轉反側,君不在身邊世間事能與何人說?

第三,思友。寇準的「談人生,最難歡聚易別離。念故人,千裡至此共明月。」明月是唯一能夠與君共賞之物,可在這千裡之外,你又是否得知我的思念?杜牧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在心裡對友人發問,不知你在哪裡教人吹簫呢?以表達自己的牽掛。聽說王昌齡要被貶去偏遠的地方,李白在聲聲杜鵑啼中遙寄一曲祝願「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借明月表達對遠方朋友的深切擔憂。

而如今我們對摯友有多少關心?你是否也牽掛他們的安危,也期盼著相聚的那一刻來臨。即便享受著獨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瀟灑,若有一真心知己把酒話桑麻,便是一大樂事。

韋應物的「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詩人聽說友人要來探訪他,可是月亮圓了好機會仍舊不見。這句詩恰與今人吻合,我們常常對朋友說有空了就會相聚,可總是抽不開身,時間漸漸過去,誰還記得當初說要探望朋友呢?

第四,言志。文天祥是歷史上著名的抗元英雄,他的詩字裡行間是堅定的復國之志。「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此句詩人是在告訴友人,即使身先死,也會變成杜鵑為國鞠躬盡瘁。

南唐後主李煜在被俘虜後,飲酒作樂間吟出「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在這明月之夜,盡顯亡國之痛。此詩一出,宋太宗一怒之下將其賜死。李煜的悲慘命運為這首詞增添了濃厚的哀怨色彩。

一輪明月閱盡人間世事,從古至今照耀了無數個或孤單或歡暢的夜晚。無論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灑脫自在,還是「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的鬱悶嘆惋,明月在古人心中像一位知己,知人憂,遣人愁。

不知各位俠士是否也曾月下感嘆世事,思念離人呢?雲胡喜愛月亮,因為它為每一位遊子照亮了黑夜的路,是路途上唯一不離不棄的知己。

相關焦點

  • 古代詩人筆下的月亮和太陽
    前兩天,有朋友和我扯起古代詩人為什麼多寫月亮而忽略太陽呢?我思考了一下覺得:其一,月亮溫柔似水,太陽耀眼暴烈。顯然月亮更符合古代中華文化中所推崇的那種安寧嫻靜之美,也更容易被文人們所青睞。比較月光和陽光,很明顯,月亮溫和,太陽暴烈,就像女人和男人,母親和父親,誰更符合中華傳統文化的審美意趣呢?這是不言而喻的。事實上,古代的詩(詞)人也不是不寫太陽,詩人筆下的太陽,一般都是晴天、烈日、苦曬之類的客觀天氣和環境的描寫,很少跟人的境遇及心裡活動聯繫起來。
  • 古代詩人都喜歡詠月,而月亮在詩中有這4種含義,你知道幾個?
    古代詩人都喜歡詠月,而月亮在詩中有這4種含義,你知道幾個?文|念你早已成歷史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所以人們所追求的東西也越來越高雅。古代詩人都喜歡詠月,而月亮在詩中有這5種含義,你知道幾個?第一種,象徵團圓。每當說起月亮的時候,很多人就想到了團圓,不管是中秋節還是元宵節,都講究團圓的含義。而在古代詩人們的詩詞中,象徵團圓也是常用的一種含義,蘇軾的《水調歌頭》就是典型的代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雖然同為月亮,但是在月缺的時候就象徵著分別,而月圓的時候也就是團圓之日。
  • 這些關於賞月的詩詞,詩人眼中的月亮,和他們內心的情懷
    古人擁有很多賞月的詩詞,他們對於月亮的情懷都寄托在古詩裡面了,李白寫月下獨酌的灑脫不羈,他非常生動的描寫了月亮在夜間的景色,花影迎風飄動,雲海蒼茫風吹動,這樣的幾個關鍵的信息疊加,就能把場景描寫得十分真實,讀起來就確實有身臨其境的這種感覺。
  • 藝術分享丨人類月球日,他們做的「月亮」越看越上頭
    ,月亮則更像他的「私人伴侶」,他們一起踏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世界旅行。月亮也成為了連接世界各國,各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群的紐帶。」是一部視覺詩,講述的其實是一個男人遇到月亮並與她一起度過餘生的故事。(譯文)致月亮你臉色為何如此蒼白?莫非倦於攀登高空、凝望大地?
  • 月亮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有著重要意義,由月亮引起的趣事有哪些呢?
    在我們中國人眼裡月亮可以用來懷念家鄉或者家人的。從我們耳熟能詳的李白的《靜夜思》中「床錢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們從中感覺出李白對家人的思念以及對故鄉的留戀,明月是我們心中的一顆明珠,在李白的詩下我們好像感受到了明天縈繞於夢中。
  • 老師不會告訴你,傳說中的嫦娥居住的廣寒宮,其實不在月亮上
    然而在古代,人們早就有了月亮很冷的意識。唐代詩人李商隱寫的一首名叫《霜月》的詩,最後兩句寫道:「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青女,主管霜雪的女神;素娥,古人對月這的別稱。所以廣寒宮其實並不在月亮上。當然了,這只是其名稱的來歷,為何會和冷聯繫在一起,主要是因為後世神話傳說的改編。嫦娥奔月與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實際上也很可能是對這段歷史不斷口口相傳,最後改編而來的結果,廣寒宮自然而然也就被搬到了月亮上。
  • 月亮在張愛玲小說裡,在詩人筆下,當你抬頭看時,你看到自己
    無論你是在巴黎,倫敦,紐約,還是北京,上海,無論你身處世界何處,你都能欣賞到月亮,迷人而富有啟發性的美麗。在中國,月亮是一種充滿詩意的存在,是悲歡離合的象徵,也是中秋團圓的標誌,代表著和平與安寧。在希臘神話中,月亮經常和黛安娜一起出現,代表對孩子和分娩的保護。
  • 棣棠:值得被高貴的你偏愛
    棣棠花如其名,棣棠花也是非常漂亮的,值得被你我偏愛。董嗣杲(gǎo)詩人曾描寫過棣棠「綠羅搖曳鬱梅英,嫋嫋柔條韡韡(wěi)金」,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棣棠花的美麗與高貴。棣棠花枝條常年綠色,開燦若金,復瓣棣棠圓若小球,作花籬很明豔。
  • 杜牧詩歌紅綠色彩搭配淺析:世間萬千斑斕色,為何偏愛這兩種
    而他對這兩抹鮮明亮色的偏愛,則與其清麗俊爽的詩風以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密切相關。紅綠相映再則,以色主情,以情觀色,是詩人描繪色彩的總原則。色彩與萬物一樣,雖是自然界客觀存在之物,但經詩人選取嵌入作品,則難免染上詩人主觀情感色彩。它不僅僅是景物在詩中的再生,更是詩人抒發情感的出口。色彩運用實為詩風服務杜牧在《答莊充書》中曾提出自己的文學觀點「文以意為主」,強調語言形式是為內容而服務。所以,詩人在選擇意象時,挑選色彩入詩時,都是為其詩歌內容與風格服務的。
  • 他們對月亮的精準判斷,超越人類科技
    研究人員發現,大約在3萬年前,古人就已經學會了通過太陽和月亮每天的不同位置變化,來準確判斷時間。 古人很多都是天文愛好者,他們常喜歡夜觀星宿想要知曉宇宙的演變,推算人世間的風雲變化。
  • 古代文人吟詠月亮,染上詩人不同的感情色彩,給人不同的感受
    在去渝州的旅途上,我又是多麼地想念你呵!對未來的幻想與追求,一片純真美好的感情,溶化在皎潔秀麗的峨眉山月中。為朗朗秋月,奏出了一曲昂揚奮發而又情思綿綿的樂章。四句中連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淏、三峽、渝州五個地名,流暢、明快,「古今目為絕唱,殊不厭重」;「使後人為之,不勝痕跡矣」。由此也可見出青年時代李白的才思洋溢。
  • 中唐詩人顧況被貶饒州,夢醒後寫了一首七絕,真切感人
    但是中唐詩人顧況,做了一場夢,醒來後卻痛斷心腸。這是為何?我們來讀一讀他的《聽角思歸》,看看詩人做了一場什麼夢,他又是如何通過夢來引出痛苦之情的。詩人被貶饒州,又不只是今夜才見不到親人,為何偏偏在今夜痛斷心腸呢?今夜與以往有何不同?還真就有不同。因為今夜他做了一個夢,而往常並沒有。
  • 為什麼陰晴圓缺的月亮,卻可以帶動「潮漲潮落」,專家告訴你真相
    為什麼陰晴圓缺的月亮,卻可以帶動「潮漲潮落」,專家告訴你真相!提到月亮,你是否想起那些文人墨客筆下的綺麗詩句?你是否聯想到客居他鄉的遊子?你是否感嘆悲歡離合的世事?先輩們將那個時代的思想文化寄托在月亮身上,月亮也見證了朝代更替,歲月變遷,現在的我們,仍然懷著滿腹狐疑去思考,月亮究竟隱藏著多少秘密?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曾被譽為孤篇壓全唐,其中一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磅礴大氣,文採上佳。這不由使人想起來,月亮是否與潮汐有著某種聯繫呢?
  • 在地球上看了一輩子的月亮背面,我們為何見不到真面目?
    一輪明月,詩人鬥酒詩百篇,我們看了幾千年的明月,可不知道只見背影,未見其面?一本《一個天文學家的夜空漫遊指南》幫我解開答案,一本天文、地理的通俗科普書,絕對不像一輩子都讀不懂霍金的《時間簡史》。這本書很接地氣,從地球出發,從地理現象出發為大家揭開其中的科學真相,沒有想像中那麼多生硬的專業名稱。
  • 告白文案|那些隱晦表示「我喜歡你」的句子,快來學習吧
    整句話是: 世事如書,我偏愛你這一句, 願做個逗號,待在你腳邊。 「想和你一起走在街上, 看看太陽。」 整句話是: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了解她,也要了解太陽。
  • 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你最喜歡哪一首?
    可是放在古代,月亮它就是一個謎,人們對它有無數美好的遐想,不介意給它按上悽美的神話傳說,比如嫦娥奔月,蟾宮折桂,李白更是說「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把月亮看作詩仙人居住的地方。野徑雲黑,惟有一輪發光的白玉盤在天空中掛著,詩人們看著這個黑夜中皎潔月亮,他們著迷了,於是對月長嘆,月下跳舞,舉杯邀月,它見證了無數文人墨客的辛酸事,不信你聽聽他們對月亮述說的心聲。
  • 兩個「詩人」的愛情是什麼樣的?這部萊昂納多主演的電影告訴你!
    ,魏爾倫吃驚於這個年輕詩人的才華,回信叫蘭波立即前往巴黎找他。從此之後,開始了他們的幸福生活,魏爾倫和年輕的蘭波一起瘋狂地遊蕩。當他們到達比利時的時候,魏爾倫忍受不住對妻子的思念,再次去探望他度假的妻子,兩個人一起做愛之後,魏爾倫要和妻子回巴黎。這件事令蘭波非常惱火,他在紙上寫著詩。突然,幻覺中白紙流出了血。魏爾倫最終沒有走,瘋狂的他買了一把左輪手槍對準了自己的朋友蘭波。他並不想殺死蘭波,但是無意之中開槍打穿了蘭波的手指。
  • 你是我的月亮
    我說:因為月亮是你,你是我的至愛!《月亮賦》——送給至愛的你亙古至今,月亮都是最美的,是傳說、是神話、是愛情、是永恆……月亮是美的冰清玉潔,高雅端莊,皓月當空,清美幽遠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盡無數筆墨,窮各種辭藻詩歌散文層出不窮,不能盡興,還待新篇我也時常化身詩人作家把心中的激情化為歌賦為你吟唱因為,你是我的月亮滿月是你銀盤似的面龐月牙象你彎彎的眼眉
  • 美國女詩人路易絲·格呂克獲諾貝爾文學獎,她的詩像錐子扎在心上
    北晚新視覺網報導:10月8日晚7時,瑞典皇家文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詩人路易絲·格呂克(Louise Glück),這是繼鮑勃·迪倫之後,時隔4年諾貝爾文學獎再次頒給了一名美國詩人。 路易絲·格呂克獲獎理由為——「她充滿詩意的聲音,樸素的美使個體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 月亮已不是那個月亮——蘇軾看到的月亮,有什麼不一樣
    夜晚與白晝,共同構成了詩人的日子,詩歌的世界。而在眾星閃耀的夜空,明月是當然的明星。在詩人的眼中,明月高高在上,總是隨人千裡。月亮的升落圓缺,與詩人的悲歡離合總能感應。所以,李白有家喻戶曉的《靜夜思》,杜甫也有著名的《月夜》,人們無論是想念家鄉還是想念親人,都是對月抒發自己的想念。蘇軾詞作中的月,是蘇軾的朋友、老師、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