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光年處有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科學家測定了其精確質量

2021-02-15 科學解碼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任務發現了一顆火星大小的系外行星,質量大約為地球的十分之一,科學家將其命名為Kepler-138b。Kepler-138b的發現具有重大意義,它是第一顆太陽系外被發現質量和體積小於地球的行星,美國宇航局對Kepler-138b進行了深入觀測,確定這顆系外行星的質量,同時計算出它的密度和推測可能的表面情況。由於Kepler-138b塊頭較小,天文學家利用傳統行星質量觀測技術非常具有挑戰性,由此科學家開發一種新的方法來計算Kepler-138b的質量。

傳統的方法利用系外行星對恆星產生的微小擺動來推算質量,一旦系外行星的質量太小,那麼對恆星構成的擺動影響也就越不明顯,如果軌道上還有其他行星存在,那麼觀測上就更加困難了。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系外行星專家丹尼爾-胡特帶領一組天文學家對三顆系外行星通過Kepler-138恆星盤面都進行了精確觀測,觀測結果顯示每顆行星的公轉周期會出現周期性減慢,凌日時間出現了微小的變化。

每次行星凌日都會遮擋一部分的恆星光,此時科學家能夠測量出行星的大小,該方法也是克卜勒望遠鏡發現數千顆系外行星的基本方法。一旦我們得知系外行星的質量和體積,就能夠計算出其密度,並推測行星表面的物質構成,以確定該行星是否由巖石構成、水或者氣體構成。Kepler-138b的密度顯示,它與地球或者火星較為接近,初步判斷這是一顆火星大小的系外行星。但Kepler-138b是否是巖質行星,仍然需要進一步觀測。

Kepler-138系統距離我們大約200光年,位於天琴座方向上,該系統內擁有三顆行星,其他兩顆被命名為Kepler-138c和Kepler-138d。Kepler-138c可能也是巖質行星,Kepler-138d的密度還會更小一些。這三顆系外行星的軌道都過於接近恆星,因此無法支持液態水的存在,那麼對生命的誕生而言也不是好消息。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科學家認為本次研究中我們發現並非所有大小與地球類似的系外行星都是巖質的,有些密度更低,這有助於我們確定地球是否是常見的行星或者是罕見的行星類型。

相關焦點

  • 32光年外發現一顆海王星大小行星!一年只有8.5天暗示其已夭折
    編者按:距離太陽系大約32光年的位置發現了一顆海王星大小的行星,被命名為AU Mic b,但是公轉周圍只有8.5天,這個線索讓我們對這顆行星的未來表示擔憂,一年只有8.5天暗示其已夭折!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墜入恆星。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342期太陽系周圍的系外行星調查再次有新的發現!
  • 科學家如何測定其他行星的構成和大氣呢?
    感覺大眾文化充斥著關於空間發現以及著迷地尋找其他類地行星的消息。鑑於我們只去過太陽系內的其他兩個行星的表面(不算月球),我們卻似乎對於太陽系內外的很多行星和衛星構成的成分很有自信。當科學家聲稱一顆行星具有潛在可居住性時只是隨意猜測的嗎?他們到底怎麼能夠測定數百萬或數十億英裡以外的行星的構成和大氣呢?
  • 科學家發現π行星 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
    科學家發現π行星 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時間:2020-10-12 14: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發現行星 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有些時候,宇宙似乎是有意使一些事情變得如此有趣
  • 距離地球95光年 有一顆 「最孤獨」的行星
    距離地球95光年 有一顆 「最孤獨」的行星[圖]  目前,研究人員發現一顆「最孤獨的行星」,它是一顆年輕行星,流浪在太空之中,它被命名為2MASS J11191137,大約已有1000萬年歷史,但在星系時間標度裡僅是「嬰兒行星」。
  • 科學家發現比鄰星不只一顆行星,還有一顆6倍地球質量的潛在行星
    比鄰星是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只有4.22光年,它也是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人類攜帶地球前往的地方,4.22光年的距離也使得地球航行了2500年才得以到達。那麼比鄰星系是怎樣的情況呢?那裡有行星存在嗎?
  • 300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
    Credit: NASA/Ames Research Center/Daniel Rutter一個橫跨大西洋兩岸的科學家團隊,重新分析了NASA克卜勒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在其中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科學家們發現的這顆系外行星,名為Kepler-1649c,來自克卜勒望遠鏡的觀測數據,距離地球大約300光年。在克卜勒望遠鏡發現的所有系外行星中,從大小和表面溫度來說,系外行星Kepler-1649c和地球最為相似。
  • 300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
    Credit: NASA/Ames Research Center/Daniel Rutter一個橫跨大西洋兩岸的科學家團隊,重新分析了NASA克卜勒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在其中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 科學家發現一顆新類地行星,距地球約53光年,可能有厚厚大氣層
    在天文望遠鏡的幫助下,科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不少的類地行星,其中有一些和地球的相似度非常高,不排除適宜人類生存的可能。最近科學家又發現了一顆新的類地行星,這顆行星編號為HD 21749b,被歸入所謂「亞海王星」類系外行星,意思是其質量相比天王星或海王星要更小一些。
  • 火星與木星之間為什麼會有小行星帶?科學家:那可能是一顆行星
    自從冥王星被除名九大行星之後,科學家一直在致力於尋找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近來有一種說法在天文界中引起了廣泛關注。那就是本來在火星和木星為什麼會存在小行星帶?有些學者提出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可能是一顆和地球大小的行星碎裂的結果。
  • NASA:發現最接近「地球」的行星克卜勒452b
    資料圖NASA發布會介紹,克卜勒天文望遠鏡採用凌星法,目前只能測定出其直徑大小而無法判斷質量,因此在缺乏密度數據的情況下無法判斷Kepler 452b是否是一顆巖石行星。但模型計算推測Kepler-452b的質量可能是地球的5倍,如果確認質量如此,便可以判斷它是一顆巖石行星,而非海王星或木星那樣的巨行星。
  • NASA宣布又發現一顆類地行星,距離地球「僅」300光年!
    隨著人類觀察宇宙的設備越來越先進,科學家一直在試圖在宇宙中找到第二顆合適人類居住的星球,在理論上大多數恆星系都存在一個適宜生命的宜居帶,如果科學家在這些恆星的宜居範圍尋找行星,不僅能夠發現適合人類生存的類地行星甚至還能發現地外生命,近幾年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多顆有液態水的宜居星球,只是大多數都在數百萬光年以外的地方
  • 15億光年外的太空信號不知真假,16億光年的行星倒真有一顆!
    ,它們接收外星信號的精確程度,相當於我們在地球上用遙控器打開位於火星上的車庫門。 關於「15億光年外的太空信號是否是外星人發出的」這一話題仍有待考證,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繼續對外星世界的探索,下面這幾個「個性十足」的星球,正是我們找到的「新朋友」。  土星因其輝煌的「行星環」而聞名整個太陽系,在這個行星環裡,藏著一個布滿了冰的星球——土衛二。
  • 科學家發現一顆奇特行星,擁有比太陽還大的行星環,或有外星生物
    科學家發現一顆奇特行星,擁有比太陽還大的行星環,或有外星生物在經過了上百年的技術積累之後,人類終於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真正探索宇宙的旅程
  • 發現火星大小流浪行星,上面會有生命嗎?銀河系或有1億億顆流浪行星!
    最近科學家們在星際空間發現了一顆火星大小的神秘行星,沒有圍繞任何恆星運轉,沒有引力約束,在無盡的黑暗中踽踽獨行,孤獨地徘徊,不知道會去向何方。它也是一顆流浪的神秘星球,只是不知道是某個文明躲災避禍的方舟,還是宇宙中本來就存在的流浪星球。那麼流浪行星究竟是怎麼回事,真的會有生命在上面居住嗎?
  • 2.7萬光年外,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孤獨流浪,卻在這露出馬腳
    孤獨的流浪者有些科學家認為,僅僅在銀河系內,就有數十億顆流浪行星。但是對於我們來說,想要發現這些行星實在是太難了。在夜空中,金星、木星、火星這些行星是最明亮的幾個天體,這是因為它們反射了大量的太陽光。即便如此,科學家還是根據已有的知識提出了一些推斷,他們認為:我們能觀測到的大部分流浪行星都非常巨大,質量在木星2-40倍之間。不過,就在最近,科學家們還真的發現了一顆小型的流浪行星,它的質量大約和地球一樣,憑藉自己單薄的身軀,流浪在銀河系的中心地帶。
  • 科學家最新觀測發現一顆地球體積大小的流浪行星正在穿越銀河系
    一顆體積較小、脫離任何恆星束縛的行星,穿過星際空間會發生什麼?當一顆行星 「四處漂流」會發生什麼?目前,科學家最新觀測發現一顆地球體積大小的流浪行星正在穿越銀河系,此前從未觀測到該現象。科學家猜測銀河系存在數十億顆自由漂浮的流浪行星,但到目前為止,在太陽系以外發現的 4000 顆行星中,僅有少數是銀河系流浪行星,大多數流浪行星體積非常龐大,其質量是木星的 2-40 倍(一顆木星相當於 300 顆地球)。目前,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與眾不同的神秘星球:體積較小、自由漂浮的行星,其質量與地球相近,在銀河系內部自由漂浮。
  • 科學家發現一顆紅矮星正向太陽靠近,在其旁邊有一顆超級地球
    位於蛇夫座的巴納德星是一顆距離地球只有6光年的小質量恆星,科學家發現這顆衰老恆星已經演化成了紅矮星,質量僅為太陽的14%,其表面並不像普通恆星那樣高溫炙熱只剩下暗淡的光芒圍繞恆星公轉的周期約有233天,在恆星系的位置相當於水星與太陽的距離,然而即便如此靠近恆星其表面十分寒冷,但得到光照的時間比地球還要久,科學家之所以認為巴納德b行星上可能有生命的理由,是其向恆星的那一面會在因為潮汐影響產生火山活動,大量的溫室氣體不斷在行星大氣層中聚集,會出現類似金星這樣的溫室環境
  • 300光年外,一顆「奇怪」行星顛覆了科學家太多的認知!
    在這茫茫宇宙中,有太多的現象無法解釋,有太多的秘密找不到答案,這也使得科學家和天文愛好者們對其充滿了好奇與熱情。宇宙的浩瀚超出了人類的想像,儘管近年來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使得人類在天文領域取得了不少成就,了解了更多的宇宙知識,但是,這些加起來可能還不足宇宙秘密的萬分之一。這不,一顆離地球300光年的「奇怪行星」就顛覆了科學界太多的認知。
  • 天文學家算出金牛座「行星胎盤」質量
    新華社南京10月15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該臺行星科學團隊與美國學者合作,基於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天線陣(ALMA)觀測數據,精確測算出金牛座一處「行星胎盤」——LkCa 15原行星盤的質量,並給出原行星盤中氣體和塵埃的分布規律。
  • 其質量是地球1.17倍,不排除存在生命
    經過科學家的日與夜的研究、探索,發現在半人馬座proxima中,有一顆與地球一樣大小的行星,或許這就是人類日思夜想的「第二地球」了,而且這顆星球距離我們地球並不遠。「第二地球」它的面貌是怎樣的呢?科學報告指出,比鄰星b是一顆類地行星,它圍繞著太陽系和恆星Proxima Centaur 運轉,具有穩定的運行軌道,根據數據顯示,這個「第二地球」的質量發生了一點小變化,比之前的略小。小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