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任務發現了一顆火星大小的系外行星,質量大約為地球的十分之一,科學家將其命名為Kepler-138b。Kepler-138b的發現具有重大意義,它是第一顆太陽系外被發現質量和體積小於地球的行星,美國宇航局對Kepler-138b進行了深入觀測,確定這顆系外行星的質量,同時計算出它的密度和推測可能的表面情況。由於Kepler-138b塊頭較小,天文學家利用傳統行星質量觀測技術非常具有挑戰性,由此科學家開發一種新的方法來計算Kepler-138b的質量。
傳統的方法利用系外行星對恆星產生的微小擺動來推算質量,一旦系外行星的質量太小,那麼對恆星構成的擺動影響也就越不明顯,如果軌道上還有其他行星存在,那麼觀測上就更加困難了。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系外行星專家丹尼爾-胡特帶領一組天文學家對三顆系外行星通過Kepler-138恆星盤面都進行了精確觀測,觀測結果顯示每顆行星的公轉周期會出現周期性減慢,凌日時間出現了微小的變化。
每次行星凌日都會遮擋一部分的恆星光,此時科學家能夠測量出行星的大小,該方法也是克卜勒望遠鏡發現數千顆系外行星的基本方法。一旦我們得知系外行星的質量和體積,就能夠計算出其密度,並推測行星表面的物質構成,以確定該行星是否由巖石構成、水或者氣體構成。Kepler-138b的密度顯示,它與地球或者火星較為接近,初步判斷這是一顆火星大小的系外行星。但Kepler-138b是否是巖質行星,仍然需要進一步觀測。
Kepler-138系統距離我們大約200光年,位於天琴座方向上,該系統內擁有三顆行星,其他兩顆被命名為Kepler-138c和Kepler-138d。Kepler-138c可能也是巖質行星,Kepler-138d的密度還會更小一些。這三顆系外行星的軌道都過於接近恆星,因此無法支持液態水的存在,那麼對生命的誕生而言也不是好消息。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科學家認為本次研究中我們發現並非所有大小與地球類似的系外行星都是巖質的,有些密度更低,這有助於我們確定地球是否是常見的行星或者是罕見的行星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