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邏輯與中國國運

2020-12-06 第一財經

欲明晰未來中國的前途,必先明晰當今中國的基本邏輯。

  當今中國各種社會輿論的紛爭前所未有地錯綜複雜,令人眼花繚亂,莫衷一是,由此更滋生出各種煩躁、焦慮和不安。如果任由這種局面繼續,又會反過來令國人被惡性情緒牽引,盲目躁動而激化衝突。

  中國人要想跳出這一團亂麻,尋找到自由幸福的彼岸;中國國運要想擺脫混沌難測之迷局,尋找到復興的磅礴大氣,就是要從輿論亂麻中找出根本立場邏輯衝突,或者說是社會基本矛盾。

  千頭萬緒歸根結底,當下中國是三種無上邏輯之爭,也是三種基本價值觀之爭,三種基本社會力量之爭。它們在激烈地爭奪著核心價值觀的「王位」,即爭奪中國社會思想的無上主導地位。

  這三個競爭者分別是:一、資本自由意志的邏輯;二、既得權力利益的邏輯;三、社會公平正義的邏輯,也即作為社會主義本質特徵的邏輯。那麼,當今中國人如何來選擇它們呢?不妨讓我們先用它們各自的邏輯推演出中國未來的國運吧。

  資本自由意志邏輯

  資本自由意志一貫以「自由」為名開路。

  當自由邏輯成為一個國家的無上邏輯後,各種社會生產力要素進行自由博弈,因資本可以收買其他的一切要素,因此資本一定成為最後的贏家。自由至上的本質是資本自由意志至上,而且是最強勢資本自由意志至上。最有力的證明是,美國千方百計要求中國對美開放資本自由,但美國邊防對中國勞工嚴防死守,對中國商品挑三揀四,對中國購買礦產屢次拒絕。

  當資本,即資本自由意志成為一個社會的統治意志,它會千方百計瓦解一切能夠跟它抗衡的東西。

  首先是生命的尊貴和靈魂的自由,再如兩個高貴自由男女的愛情,這是資本所買不到的。因此,它將重獎人的貪婪欲望而打倒精神,鼓動縱慾狂歡,令斯文掃地。

  如果對手是人民民主,它就收買自私精英成為代理,操縱輿論美化代理人,瓦解人民團結,愚弄社會公眾,使民主淪為擺設,最終淪為自私精英的「偽民主」,即無論誰當選總統,無論三權四權分立,它們統統都臣服於「錢」。資本自由意志的至高無上,它反映到國際社會結構中,美聯儲成為資本自由意志的核心代表,它不接受任何監督,包括美國總統和國會、法院。

  如果資本自由意志成為中國未來的無上意志,那麼,一切限制資本無上權力的力量都會被消除,而越有利於資本自由流動和自由操縱的舉措都會被優先安排:人民幣匯率自由化是越快越好;政府絕不應該幹預任何市場行為;應該推出任何有利於資本無條件控制股市漲跌的制度;二次分配進行社會保障是不必要的,完全可以忽略;應當實現中央銀行的自由意志,不受任何其他外部力量制衡和監管;政權和軍隊也應該服從資本自由意志,由資本的代理人主掌,使國家機器服從服務於資本的自由意志。

  然而,資本自由意志的必然結果是,貧富分化必定日益嚴重,乃至極端。極少數人不僅掌控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財富享樂,他們還會摧毀社會公眾的任何精神尊嚴和自信,即一切有形的物質享樂均收入資本的巨大手掌中,一切無形的精神幸福必須加以踐踏摧毀。

  在同一個世界中,無上的資本自由意志只有一個,小國弱國的自由意志必然服從於大國強國的資本自由意志,邊緣國資本意志必然從屬於國際核心資本自由意志。如果中國走上了資本自由意志的道路,必然將長久徹底被鎖定在西方資本附庸國地位,中國大眾將長期無條件地為資本苦役。

  即便如此,這也只能讓國際資本自由意志苟延殘喘一段時間,因為當資本自由意志發展到極致,它最後完全沒有對手後,就會毀滅自己。

  既得權力意志的邏輯

  既得權力者的基本邏輯,在三個邏輯中最簡單,即既然權力在手,「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它必然不斷擴權,獲得更多的利益,獲得更多的審批權,獲得更多的代理權,不管它的理由是多麼的堂而皇之,其基本特點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將別人的權益奪走,把別人的合理利益拿走;它對自己越來越大方,房要越住越大越多,車要越來越豪華,公樓要越搬越氣派。與此同時,對社會公眾利益是越來越苛刻,稅費要越收越多,房價要越來越高,社會保障越來越少,各種限制標準越來越多。而他們擴張既得利益的理由卻往往打著為社會公眾謀福利的旗號。

  按照既得權力的邏輯,中國社會的未來就會像這樣一個人:他的肚子——那些本該提供良好公共服務的部門更多考慮的是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且越來越龐大,而四肢——經濟和社會越來越孱弱,終於有一天四肢無力支撐,這個大肚子會倒在地上,最終被自己肚子裡的蛀蟲吃掉。但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即某種新既得權力者搖身一變,以極左的面目出現,在清算舊既得利益的同時,再次將權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中。

  在現實中,既得權力邏輯的合法性往往是以攻擊資本過度貪婪而自證,即自身造成的問題委過於資本自由意志;與此同時,資本自由意志的現實合法性也是以攻訐既得權力的貪婪而自證。事實上,既得權力自由尋租和資本自由賄賂才是兩者間一般性的真實關係,他們的共同利益是通過雙重手段最大化剝奪公眾的合理權益,因為兩者的共同點均是為了個人和少數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私精英主導,此種關係即權貴資本主義。

  不過,資本自由意志和既得權力意志還是會爭奪最後的主導權——既得權力意志希望在尋租之後,隨時可以收回尋租權,而不給或少給資本補償;資本自由意志希望在尋租後,能夠將既得權力代理人轉變為自己的代理人,並最終以資本自由意志控制既得權力意志,成為無上意志。

  社會公正意志的邏輯

  社會公正意志所表現的一個社會至高無上的價值追求,是這個社會所有人的幸福最大化,它的唯一可能是實現社會公正,正如《道德經》有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資本自由意志和既得權力意志會異口同聲地污衊——「公正」就是平均主義。其實,真正的社會的公平正義,它的目標是社會幸福最大化;它的原則是「己不所欲,勿施於人」;它的法則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它的保障是社會精英自上而下的監管和社會民主自下而上的監督;它的實現路徑是「小我」物質幸福和「大我」精神幸福的良性循環。

  在社會公眾至高無上的原則之下,社會公正意志承認個人能力的不同,它承認不同生產力要素的各自獨特貢獻,它能寬容個人合理物質享受和合法私權;但是,它禁止個人、小集團或某種生產力要素過度貪婪,侵奪他人合理利益;它更鼓勵人道主義的精神尊嚴和道德情操,推崇物質競爭勝者轉變為社會精神聖者,幫助大眾生活富足,提攜公眾精神成長。

  社會公正的實現路徑要靠社會精英的道德示範和精神升級,靠信仰社會公正、追求公眾幸福最大化的社會精英發自內心的追求——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同時,它與人民大眾對公正公平的強烈要求、社會民主監督結合而形成巨大力量,贏得國家社會的主導地位,進而實現公正統一原則之下,民主法制保障下的長治久安。

  其實現需要兩大動力。一是外部壓力,社會公眾對自身合理權利的自衛保障能力日益增強,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壓力,迫使自私精英剝奪他人合理利益以貪婪享樂的成本日高;二是,社會精英要善於對自私精英進行幫助教化,助其自覺轉變為社會精英。

  只知道追逐物慾的自私精英的悲劇在於,當人生過半,身體衰老,人的肉體對物質享樂的感受力逐次下降,即呈現金錢享受「邊際遞減效應」。如果仍然一味末日狂歡至死方休,只能透支道德變態精神,越接近死亡精神越孤獨恐懼,靈魂最終無所皈依。

  二千多年的東方哲學實踐已證明,與人的「小我」快感需要物質滿足不同,人的「大我」幸福恰恰與物慾放縱相悖反。一個精英的理想生命應當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向外競爭獲得物質獎勵,實現財務自由而實現「小我」外向感官體驗的釋放;二是通過向內以「無人無我」降服「小我」,獲得內在的精神大自在而實現「大我」式內向精神自由和靈魂幸福,即獲得精神的真正大自由。

  前者以獲取外部世界的物質佔有,通過競爭贏取社會財富來實現「小我」,後者以既得財富反哺社會,幫助和扶持他人「小我」成功來升級「大我」;「小我」實現的是物質享受自由,「大我」實現的是精神高貴和心靈自由;「小我」者是一個社會物質文明進步的發動機,「大我」者是一個社會精神文明的掌舵者;「小我」者以「大我」者為精神家園,「大我」者對「小我」者進行精神約束。

  如此一來,對社會整體而言,「小我」的物質滿足和「大我」的精神幸福可以各得其所,形成「小我」和「大我」間的良性動態循環。如果中國能夠探索並走通這條道路,我們有可能在人類文明史上開創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公正」社會,並為世界其他文明示範先行。筆者以為,這也是人類在未來20年內避免自我毀滅性危機的唯一出路。

  當今中國也許是世界上唯一有機會先行實現這個社會理想的國家。原因有二:一、我們有著以「大我無私」意志立黨的中國共產黨執政;二、我們有著世界上最為覺醒獨立的社會公眾。而這兩者正在表現出日益明顯的匯流大勢。

  三條道路擺在當今中國人面前,每一種選擇各有一個結果。究其根本,我們到底想選擇個人短暫欲樂還是選擇精神自由;是選擇物慾放縱還是靈魂幸福。

  不同的選擇將決定你的命運、你的國家命運、你的人類命運。

(作者為資深財經評論員, 文章僅代表個人意見,聯繫郵箱ztb6006@sina.com)

相關焦點

  • 2021新年獻詞 | 你我即國運
    所以「國運」一詞,應時而生。9月以來,在不同場合聽到這個詞,言者與聽者,眼中均閃著光:見證奇蹟的時刻,有你有我。「國運」這個詞,在2020年的中國,經由街頭到廟堂的討論,加之外媒的渲染,含義變得極為豐富:美國沒能抓住中國抗疫的時間窗口,任由疫情擴散,釀成大禍。因此,美國抗疫的失敗,是其治理能力的失敗。國家治理能力,中國遠勝之。
  • 國運2021|後疫情時代的中國及世界
    本文為年度國運系列,從系統、空間與時間三大衝突,回顧2020,展望2021。 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比亨廷頓、福山更加睿智,他用「集體行動的邏輯」解釋這種問題。在一個國家的時間長河裡,亦或是全球化的歷史長河中,各種利益團體會逐漸興起,他們以集體行動的方式幹預政治,借公權力謀求團體利益,並從中分得一杯羹。如今,他們成功了,在「東食西宿」的獵食者中,有國王、建制派、華爾街、跨國公司、科技巨頭,還有福利主義者。
  • 下注中國,尋找2021年十大中國核心資產,賭國運,再出發!
    如今,隨著2020的即將結束,又到新一輪的格隆匯「下注中國,賭國運」投票選舉活動,我們將再次組織我們遍布全球70多個國家數千萬會員大討論,讓全球不同國家、不同行業、不同視角的投資者,一同尋找代表中國未來的核心資產。
  • 中國式邏輯下的烏賊人,腦殘人,瘋狗人
    廈門大學教授,著名的歷史學家易中天曾說,中國式邏輯下的三種人不減,則國運必然不隆。無獨有偶,著名的賽車手,知名作家韓寒也立即對易中天教授所說之言附合點讚。這三種人是中國式邏輯下的烏賊人,腦殘人,瘋狗人。
  • 國運2021|:後疫情時代的中國及世界
    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比亨廷頓、福山更加睿智,他用「集體行動的邏輯」解釋這種問題。在一個國家的時間長河裡,亦或是全球化的歷史長河中,各種利益團體會逐漸興起,他們以集體行動的方式幹預政治,借公權力謀求團體利益,並從中分得一杯羹。如今,他們成功了,在「東食西宿」的獵食者中,有國王、建制派、華爾街、跨國公司、科技巨頭,還有福利主義者。
  • 中國古代政權,統治的時間,為何都無法超越300年國運?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從秦漢時期開始,一直延續到了清朝滅亡,在2000多年的時間裡,我國經歷了一系列的王朝。這些王朝都曾經不可一世,出現了很多豪言壯語,例如著名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等等。但一個非常有趣的情況出現了,我國古代的歷代王朝都很難突破300年國運這一規律。
  • 人口決定的日本國運|大象公會
    文|聶凡1944年9月,日本最高戰爭指導會議上,首相小磯國昭回答了一個石破天驚的問題:要不要放棄日本本土,來交換「滿洲」(中國東北)?· 原子彈轟炸前廣島街上的人潮但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緊急上書軍部,主張寧可「玉碎」,也絕不能放棄中國東北,原因是:如果日本領土縮小到明治維新開始時的範圍
  • 道義理想主義:中國外交的政治邏輯
    從外交思維的演進觀察,它顯現出承認強權政治前提條件下,基於弱者的道義取向,以及崛起狀態下,自認大國基點上的強者道義邏輯。這兩者是基於同一邏輯的翻轉。中國外交所展現的深層理念的道義優先特質,讓其難以展現長袖善舞的一面。這是德性因素剛性主導中國外交的結果。
  • 隕石落,國運興,我命由我不由天!
    就拿七六年那一回隕石墜落來說,從那以後中國進行了改革開放,後又迎來了 港澳回歸,進入新世紀我國加入了WTO,08年又成功舉辦了奧運會,經濟有了長足發展,人們生活幸福,怎麼能說是兇兆呢?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進入了快車道,各個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人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一帶一路向世界發出了中國聲音,把我國和世界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剛剛過去的國慶大閱兵讓世人見證了中國力量。
  • 從登月的邏輯看中美登月
    本文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人類登月的邏輯。人類最早的「登月」是中國的嫦娥。嫦娥的「登月」體現的是人類對宇宙外太空星球的好奇。這是人類登月的初心,是第一層基本邏輯。人類真正開展的登月行動,始於美蘇冷戰時期。二戰以後,人類的火箭技術發展迅速。航天領域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為了展示國家的科技實力,美蘇都不惜投入巨資發展航天技術,從衛星到飛船再到載人航天,太空競賽如火如荼。
  • 你聽過最荒謬的邏輯是什麼?
    光時亨這麼「打」了幾年,名氣越刷越高,大明王朝每況愈下的國運,也到了個十字路口上:1644年,李自成的大順農民軍迫近北京,眼看北京城保不住,大明朝該向何處去?南京六部衙門倒是現成的,漕運此時也通暢,天津還有數千精兵,只要崇禎下個決心,抬個腳就能搬家遷都,大明朝再不濟,好賴也能偏安幾年。可京城的高官卻不幹,一遷都豈不是自己根兒沒了?
  • 如何賺國運的錢?
    引子:國運2020年的中國,有點像1935年的美國。其時的美國,由美國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總統——羅斯福主政,力推經濟雙循環戰略、大搞科技自主創新、抑制貧富分化,自此,美國國力,開始飛躍。與此同時,世界主要大國,陸續陷入了二戰的泥濘之中。很快,美國國力就登頂了世界第一。
  • 「漢奸邏輯」的荒謬
    在中國,少數人的確有「媚日」情緒,但這種論調是沒市場的,在公共空間裡會遭到「老鼠過街」般的圍追堵截。當然也有人有「仇日」情緒,但這也限於一小部分人。然而,在「媚日」與「仇日」之間,尚有一點需要辨析,即「仇日」情緒固然不健康,但其邏輯不難理解,可是「媚日」何來呢?
  • 劉伯溫測算明朝國運,卻被朱元璋曲解,明朝滅亡後才知其中真相
    劉伯溫是非常博學的,這件事情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劉伯溫在算命上也是有著很高的造詣,就像是在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曾經請劉伯溫為明朝測算國運,看明朝究竟能夠存在多久。因為在明朝時期,身為最出色的算命師,同時還深得朱元璋信任的就只有劉伯溫一個人,所以朱元璋才在當時請劉伯溫為明朝測算國運,而經過一番測算之後,劉伯溫終於算出了明朝的國運,他只說了明朝遇到順字的時候便會滅亡,而朱元璋在當時並沒有生氣,他甚至沒有想過明朝能夠千秋萬載。
  • 中國城鎮發展邏輯:行政,還是市場?
    探因:制度夾縫中異化的中國城鎮群體       雖然中國城鎮群體發展失衡與發展方針失效,不排除特定環境與特殊因素的影響,但層層分析會發現,其實質是一整套觀念、制度和利益格局安排下逐漸演進的產物。要真正改變現狀,首先要釐清這套模式的基本運行邏輯。
  • 從資本邏輯走向人的邏輯
    由此,馬克思、恩格斯要超越資本的邏輯和資本主義社會進而走向人的邏輯,力求構建一種自由人的聯合體,在這一聯合體當中,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堅持歷史尺度和價值尺度的統一來系統揭示資本的邏輯且走向人的邏輯。
  • 論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生成邏輯
    摘 要: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創新成果,是促進中國與世界和諧發展的價值指引。黨的十九大在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基礎上,明確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將其作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目標。
  • 【陝西社科】生態環境保護是「很大的政治」的中國邏輯及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治理實踐及取得的成就說明,生態環境保護「裡面有很大的政治」這個論斷內涵豐富、意義深遠,體現著中國生態環境治理的獨特邏輯,反映了中國生態環境治理的寶貴經驗。在中國,生態環境保護裡面之所以有很大的政治,原因在於:其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關係民生人心。
  • 貿易衝突:理念與利益的衝突
    他是美國達特茅斯學院教授,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NBER)研究員,長期為《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等國際媒體撰稿,敘事往往邏輯與故事具備。《貿易的衝突:美國貿易政策200年》是他的新著,800多頁的篇幅,是美國貿易政策領域不可錯過的「磚頭大作」。難得的是,他的敘述並沒有顯得枯燥,閱讀起來並不乏味。
  • 網絡隱私權的法律邏輯是什麼
    與此同時,3月26日,百度CEO李彥宏在中國高層發展論壇上關於「中國人很多情況下願意用隱私換取便利、安全或效率」的言論也引發廣泛爭議。對隱私問題,我國有多層立法模式那麼,用戶在大數據時代中的隱私權界限到底是什麼?這就必須從網絡時代隱私權的法律邏輯談起。民事法律層面的隱私權作為一種具體人格權,在性質上屬於絕對權和對世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