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大學楊暘教授專訪:中國如何引領通信科技的未來?

2021-01-17 Springer


Q: 改變未來通信的頭號技術是什麼?

A: 過去,網際網路和不同的無線網絡都關注在數據的通信方面,主要是人和人之間的數據通信。未來,由於各種各樣的物聯網(IoTs)應用,通過資源有限的異構網絡傳輸大量的原始數據將是非常昂貴和低效的。我認為未來的網絡應該足夠智能,以支持知識的創造和交流,而知識是未知的,隱藏在大量的數據中,因此,傳統的透明網絡正在向新型智能網絡發展,這種新型智能網絡利用了整個網絡內部越來越多的計算、通信、存儲和人工智慧(AI)能力,將事物與雲端連接起來。


Q: 中國如何引領通信科技的未來?

A: 在我看來,中國最大的優勢是其在不同應用領域和領域的巨大市場,這將有效地推動新的商業模式和相應的生態系統在多個行業中被創建、發展和成熟。


Q:未來通訊的最大障礙是什麼?

A: 在我看來,未來通信最大的障礙是我們現有的思維模式,這些思維模式已經被不同垂直行業的傳統商業模式所形成和鞏固。為克服這一問題,在網際網路技術(IT)、通信技術(CT)、運營技術(OT)等的學術界和工業界,建立的一個覆蓋範圍廣、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跨學科標準化組織,應率先架起橋梁,統一多個行業的共同要求和不同流程及方法。


專家簡介

楊暘教授現任中國上海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上海霧計算技術研究所(SHIFT)聯席所長。在此之前,他曾在香港中文大學、布魯內爾大學(UK)、倫敦大學(UCL,UK)和中國科學院SIMIT擔任教職。


楊暘教授是國家科技重大項目「新一代移動無線寬帶通信網」(2008-2020)首席技術委員會委員。該項目由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資助。此外,他還是由科技部(大部分)資助的國家863高新技術研發項目「5G系統研發重大項目」的首席技術委員。自2017年1月起,他一直擔任 OpenFog 聯盟的董事會成員和大中華區總監。


楊暘教授目前的研究領域包括無線傳感器網絡、物聯網、霧計算、開放5G和先進的無線試驗臺,已發表論文180餘篇,申請無線通信技術專利80餘項,是IEEE的會員。


5G Wireless Systems

楊暘教授參與撰寫的最新圖書



© 2018 Springer, part of Springer Nature

All Rights Reserved.



相關焦點

  • 上海科技大學教授楊暘:尋找無線通訊下一個奇蹟
    面對英國布魯內爾大學面試官的提問,楊暘給出的答案是:「下一篇。」  如今,楊暘的身份是上海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上海無線通信研究中心主任。  時隔12年,他依然清晰地記得出國前的那段電話面試,並激勵著他在國內無線通訊領域締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 楊暘:不忘初心的無線傳感專家
    創新團隊的負責人就是記者面前的楊暘。7年前,當時還不到35歲的楊暘作為中科院「百人計劃」引進人才回國,如今他已經是上海科技大學教授、上海無線通信研究中心主任和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並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總體組專家。   錘鍊於世界頂尖名校   人的一生,會很多次面臨選擇。
  • 楊暘:霧計算研究和產業布局時不我待—新聞—科學網
  • 祁陽人物 楊暘博士:我的中國晶片夢
    楊暘,男,1965年出生,湖南祁陽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現任歐洲股票交易所上市公司「萊昂國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美國萊昂科技公司董事長;江西開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西開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 楊暘主任應邀在世界移動大會(上海)分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
    2017年6月28日,世界移動大會-上海拉開帷幕。
  • 從安捷倫剝離後的Keysight——專訪是德科技(上)
    ICCSZ訊  6月7日上午10點,是德科技網絡基礎設施測試部市場經理杜吉偉先生接受了訊石的電話專訪。本次專訪訊石對是德科技目前的經營狀況,以及400G技術、5G等通信熱點進行了提問。杜總認真詳細的回答了我們的問題,帶領我們更深入的了解是德科技發展現狀和動向,以及講述了他個人對目前通信趨勢和市場的看法。
  • 專訪盛陽科技高級副總裁周明毅:智慧酒店正引領行業升級
    在8月18-19日舉行的遼寧省旅遊飯店業協會一屆三次理事大會和2015年度遼寧省旅遊飯店行業頒獎盛典上,深圳市盛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高級副總裁周明毅先生應邀出席,並以智慧酒店領導品牌代表身份接受了遼寧廣播電視臺的專訪。而這也是周明毅自離開酷派,正式加盟盛陽以來的首次公開亮相。
  • 從關鍵語音走向關鍵智能的未來警務通信,中國警察網專訪海能達
    從關鍵語音走向關鍵智能的未來警務通信中國警察網專訪海能達由公安部主辦的第十屆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博覽會於11月23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本屆警博會以「聚焦科技最前沿、智領警務新時代」為主題,集中展示國內外警用裝備最新發展成就,展會規模創歷屆之最。在本次警博會上,海能達通過「模擬、數字、多網融合,智領警務」四大時代展臺展現了中國公安專用通信發展歷程。中國警察網就如何看待5G時代警務無線通信行業的機遇與挑戰、改革強警戰略下海能達的發展理念與定位等相關問題,對海能達國內行銷部總監米榮奎進行了專訪。
  • 上海科技大學vs南方科技大學,如何選?
    上海科技大學日前發布2020年本科招生通知,截止目前已有4所高校面向陝西省發布綜合評價招生信息。 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其他高校預計會在3月下旬集中發布綜合評價招生簡章,升學大咖將相關招生情況綜合整理,供考生參考。
  • 引領未來的力量,量子科技
    最近被量子科技刷屏,首先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集中學習量子科技,規格相當之高;其次21日科技部表示在十四五高新技術發布上,加強前瞻部署和大力發展以智能技術和量子技術為特徵的新一代高新技術,打造我國高新技術的先發優勢,並通過相關科研基金予以支持。量子科技,未來的兵家必爭之地!
  • 黑科技 中國量子通信取得重大突破
    量子通信揭秘:美國服了)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潘建偉院士、陸朝陽教授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 」名列2015年度國際物理學領域的十項重大突破榜首。
  • 上海交通大學第三期「未來科技論壇」聚焦中子小角散射,熱議新型...
    10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學第三期「未來科技論壇」在閔行校區圖書信息樓8樓報告廳舉行。論壇以「中子小角散射表徵技術」為主題,邀請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及香港城市大學的相關領域專家,共同探討中子小角散射這一新型表徵技術的前沿科學問題。
  • [公告]中天科技:關於支持中科大上海研究院量子保密通信研究的捐贈...
    證券簡稱:中天科技 編號:臨2014-029 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支持中科大上海研究院量子保密通信研究的捐贈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公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和完整,對公告的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負連帶責任。
  • 每經專訪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庫爾特·維特裡希:未來兩三個月是新冠...
    本期,我們帶來的是對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庫爾特·維特裡希(Kurt Wiithrich)教授的獨家專訪。庫爾特維特裡希(Kurt Wiithrich)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理性主義與科學精神是否陷入了某種衰退?又如何看待中國科技的發展?
  • 專訪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王建宇: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科技創新需要...
    來源:一財網不管是推動城市發展還是加快區域一體化進程,科技創新都是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引擎。擁有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機所等十幾個研究所(院)的中科院上海分院,今年將如何服務國家戰略及推動上海科創中心建設?
  • 科技創新 引領未來
    8月18日上午,「科技創新、引領未來」—平江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展在平江縣檔案館開展。開展儀式由縣委常委彭喜豐主持。中共平江縣委書記汪濤為院士展致辭。平江籍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碳基納米電子學研究中心主任彭練矛親臨開展儀式。
  • 科技洞見未來 智能引領生活
    科技洞見未來 智能引領生活 日期:2018-07-05 【 來源 : 新民周刊 】
  • 上海科技大學:中國的加州理工學院,憑啥敢向985和211亮劍?
    第一,加州理工學院,全校學生僅2000人,上海科技大學,全校學生僅3000多人,小而精。第二,加州理工學院,世界頂尖的研究型大學,上海科技大學,上海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共建的研究型大學。第三,加州理工學院,共有74位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曾獲得諾貝爾獎(世界第八),上海科技大學,聘任諾貝爾獎獲得者5位、中國科學院院士32位、中國工程院院士3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1位、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8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3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9位。雖然暫時沒有學生榮獲諾貝爾獎,但是榮獲諾貝爾獎的老師卻有5位,其它老師同樣名聲響亮。
  • 中國引領量子通信發展,海南加入星地一體系統,為何這樣布局
    ,"星地一體"優勢突出,系統布局引領發展近些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目前,中國走在全世界量子通信方面的最前列,美國和歐洲都在緊追中國量子科技的發展。事實表明,發展量子科技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是一項對傳統技術體系產生衝擊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
  • 中國量子科技走出實驗室:通信有優勢 計算需追趕
    如今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測量和傳感技術的興起和發展,也正在推動信息技術向量子信息技術跨越,將可能導致新的技術革命。加強量子技術基礎研究投入10月16日,量子科技迎來重大利好。國家明確提出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