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魚的顏色就像黃金一樣,黃燦燦的是不是就是野生的?

2020-12-03 釣魚精英堂1

很多釣友在釣到魚時,都會以魚的體色來區別魚的好壞。比如說亮白色,金黃色等。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本地野釣基本以鯽魚為主,尤其那金黃色看著就美,再加上完美的鱗片、魚鰭,清晰的側線,那叫一個舒服。為什麼野生鯽魚是金黃色的呢?我也一直弄不明白。

每年的霜降至小雪這一段時間,因有大量的寒潮南下。天氣突然轉冷,這時魚類為了過冬就會出現一個覓食的高峰。這個時段的鯽魚尤為好釣。我最鍾愛的釣點就是東區的某野河。下車步行幾裡路,來到河邊,一個人也沒有,也難怪其他漁友都不來了,前段時間來這玩的幾位,都感嘆釣不著魚了,所以,沒有人來玩也實屬正常。

這個時間除了起大風(風力在五級以上),就是連續幾天下雨外,一般都可垂釣。因為連續的下雨水溫會有所下降,魚的活動量減少上鉤率就會下降。這裡有一點說明多天下雨之後天氣放睛也不好垂釣,由於受下雨天較長時間的影響,整個水體的溫度也會隨之降低此時鯽魚的活動量減少。要等天氣晴三至五日後,由於水面受到陽光的照射,水溫逐漸上升,鯽魚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開始覓食。這時下鉤定有收穫。

選好釣位,打上窩子,趁醒窩的空,到旁邊十幾米外的地方尋找下一輪的窩點,看水面上不少魚兒在呱唧的吃水,說明這兒還是有魚的,之所以釣不著魚,多數是與天氣有關,今天這個天氣合適,不可能再釣不著魚吧。這樣的天氣,一定要釣向陽處水草頭,在水庫和湖、河、溝的凸凹外,橋墩、有樹樁及枝杈的地方都是釣鯽的好地方。一般來講早晚釣水深,中午釣水淺或者是灘頭。

由於鯽魚這段時間要覓食過冬,因此我們在打窩時要因用香甜可口的鏽鉺及炒香的豆餅,蒸熟的玉米面與丁香酒泡過的小米摻加一塊,能捏成團入水即散,使之成為一個霧化區。這樣魚只能聞味很少能食。遇釣餌則爭食提高釣魚量。我開釣時,水面上已經見不到呱唧喝水吸氧的魚群了。兩個窩子都不錯,鉤子下去就有魚咬鉤,雖然小魚(瓜子殼、麻將鯽)比較多,但隔三差五地也有像樣的魚兒來捧場架勢。

在垂釣過程中要經常提竿引魚使釣餌在水中猶如活動遊體但動作要輕,拉動的位置在十公分左右。當浮漂出現抖動或者上下浮動立即起竿中魚。瞧這條條漂亮的黃金鯽魚,十分養眼。一會兒又掉到了鯰魚和嘎魚,雖然小點,但也湊乎,這樣的黃顙,釣了五條。

這些魚為什麼都是金黃色的,是不是這樣的魚就是野生魚,肉質會好一些呢?

在我看來,大自然中很多動植物都進化出了保護色。魚也不例外,也會有保護色。水質方面我認為也會改變魚的顏色。比如說一個多年從未清理過塘底淤泥的池塘。即使皮毛非常好。顏色也是金黃色,可用不了多久。魚兒就會變成黑色。相反,我曾經試過。將一些遍體鱗傷的黑色大鯉魚投放到一個小池塘養傷。這個池塘以紅膠泥鋪底,水源是引的黃河水。簡單消毒後任其在池塘自生自滅。過了大概5~6天的時候無意撈出一尾發現通體雪白。尾巴通紅。非常漂亮。

所以說,不能完全通過魚的體色來判定魚是否就是野生的和肉質的好壞。

相關焦點

  • 有人說是野生魚,有人說品種不一樣
    「這鯽魚渾身金黃多漂亮,一看就是野生的」,相信諸如此類的話大家也聽過不少了吧我們判斷一條魚的好壞,通常是由垂釣的水域、魚的品種、鱗片的顏色以及自己的一些經驗來確定的而自然水域釣到的鱗片完整、通體發黃的鯽魚,常常被認為是野生土鯽魚、好魚!
  • 黃金箭毒蛙、番茄蛙,加在一起就像西紅柿炒蛋
    蛙類在眾多的動物中也屬於一個比較神奇的家族,這世界上奇奇怪怪的蛙類可以說是數不勝數。比如這兩種頗有CP感的蛙類:黃金箭毒蛙以及番茄蛙。前者渾身上下都是金黃色,而後者則是純正的紅色,放在一起就像西紅柿炒蛋一樣。
  • 浙江800多斤野生大黃魚...
    「我們的漁船能捕到這麼多野生大黃魚,運氣真是太好了!」林老闆是漁船的大股東,很激動。「大黃魚本來是打算讓運輸船帶回來的,但是考慮到價值昂貴,避免二次搬運可能帶來的損傷,就直接讓漁船提前回港算了。」一箱箱裝滿大黃魚的魚箱從船艙經過滑板,再由工人們搬上碼頭,黃燦燦的好似裝滿了一箱箱的「黃金」,碼頭也一下熱鬧開來。
  • 堅守10日終於迎來了黃金大鯉,這魚一看就知道是野生的!
    自己家也在水庫附近可惜時間太少這幾天難得松閒一點,每天忙裡偷閒起早貪黑打窩釣魚,每天早晚兩小時。每天就釣兩三條鯽魚,不過魚好,時不時還會遇到斤鯽。今早有事沒去,白天沒事天氣還很好,果斷出發。釣了一小時的料掉了三條小鯽魚,還小的可憐,換了條蚯蚓試試,竟然沒小魚,魚漂沒跳舞想著過會掛玉米釣就沒管,低頭玩著手機過了好一會抬頭看到我的魚漂直接頂到葫蘆提竿還以為掛地球了,正想松線竟然動了還挺沉,感覺魚不大慢慢拉出水面,我去金黃的魚鱗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如此耀眼,碩大的身軀如此動人,這輩子還沒在水庫釣到那麼大的魚,這幾天經常看到這魚在這塊水域跳,還隨時說你厲害就來吃我的餌沒想到今天還真來了。
  • 深海裡的透明腦殼魚,身體就像潛艇一樣,看起來的眼睛卻是鼻子?
    深海裡的透明腦殼魚,身體就像潛艇一樣,看起來的眼睛卻是鼻子?有人說:人類對於海洋的探索不足5%,抬頭看到的天空不如深海裡的魚有魅力,海洋中的魚多種多樣,許多魚類都顛覆了我們的想像,就比如柳葉鰻,柳葉鰻的全身都呈透明色。
  • 深山大湖釣魚,冬天野釣8條黃金鯉魚,還有一條野生翹嘴魚
    深山大湖釣魚,冬天野釣8條黃金鯉魚,還有一條野生翹嘴魚。幸福的野外釣魚人,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有溫暖的小陽春,上周的急降溫與本周的豔陽天,最好的詮釋了獨具野生大湖特色的冬日風情。還是這片熟悉的水域,徵服的欲望久久難以熄滅。打開天氣查看溫度4至15度,面對如此巨變的天氣變化,只有豐富經驗的理論才是堅強的後盾,才是野釣8條黃金鯉魚的開始。
  • 每天認識一種南美魚|(33)黃金達摩
    黃金達摩是孔雀類(銼鉤甲鯰屬)的中型異型魚,小時候體色較深,身上布滿大圓點花紋,各鰭都帶有金色的邊框,顏色非常漂亮,隨著年齡和體型的增長,大圓點會變成密集的小圓點,體色逐漸變淺,金色的邊框變窄,其餘部分都會被金色的圓點覆蓋,
  • 為什麼野生黃花魚貴如黃金?原來價值都藏在這裡面
    本期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是野生黃花魚。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沿海人,海鮮是我們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菜品。那麼作為一個資深海鮮吃貨肯定要給大家推薦一下我們沿海最風靡的一種海鮮魚類啦。那就是享有著「海底黃金」「國寶魚」的讚美之最的黃花魚啦。
  • 路邊常有老人擺攤賣魚,如何區分它是野生還是養殖的
    「野生」基本就是價值、稀有的同義詞,比起養殖魚來,野生魚以新鮮、無汙染更受到了人們的追捧。在價格方面也相差較大。因此,在選擇野生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辨別,千萬不能被商販矇騙,用養殖魚代替野生魚,以次充好。
  • 國內「最美味」的4種魚,最後一種比黃金還貴,網友:看名字就貴
    國內「最美味」的4種魚,最後一種比黃金還貴,網友:看名字就貴。世界上美食的數量真的是特別的多,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但是我們知道平時的食物其實都是我們經常能夠見到也是可以吃得到的,當然也有一些食物是特別的昂貴,而這些食物統統都是物以稀為貴,可能在我們的眼中就會覺得特別的稀奇,當然在國內其實也是有很多美味的海鮮是非常稀奇的,今天我們也來為大家分享的,就是國內最美味的4種魚,最後一種比黃金還要貴,網友表示光看名字就覺得很貴了。
  • 黃金眼鏡蛇雷龍魚,能夠和主人互動的觀賞魚,飼養簡單容易
    黃金眼鏡蛇雷龍魚給人的第一感覺,它們就像是棲息於水中的眼鏡王蛇一樣的霸氣威武,實際上養魚老道感覺,它們的金黃體色和身形,並不比巴卡有所遜色。黃金眼鏡蛇雷龍的基本習性黃金眼鏡蛇雷龍魚的壽命可達十年以上,學名叫做橙斑鱧,顧名思義,它們和所有的雷龍魚都是一個科屬,首先一點就是它們生活在水中環境是不懼怕缺氧的,它們和絲足鱸科的鬥魚一樣,都有自己的輔助呼吸器官,可以時常跑到水面直接呼吸空氣。
  • 這三種魚養在家裡,真是太奢華了
    24K黃金達摩24K黃金達摩:是黃金達摩的變異品種。全身金光閃閃如「金鋪裡的純金雕塑」,是從南美亞馬遜河引進的罕見黃色魚。身價過萬元,雜食性,人工飼養需要多種飼料混合投喂,以增加營養成分。性情溫和。如身體不適時,魚的體色會轉為黑色,喜歡生活在水流急的地方。很多人都以性格溫順和顏色獨特而飼養這種奇異動物。
  • 這條魚只吃樹上野果,每公斤3500元,蔡瀾說它就是世界上最貴的魚
    在東南亞地區,就隱藏著一種可以和金槍魚的價格媲美的神秘淡水魚,不僅被稱為「水中黃金」,還被大美食家蔡瀾先生認定是世界上最貴的魚。之所以有這個名字,蔡瀾先生的回答是:因為這條魚的價格貴得讓你忘不了,它的魚肉美味到讓你忘不了,因此有了這樣獨特的名字。
  • 野外水庫釣魚,谷麥釣法實踐教學,釣獲野生鯉魚和黃金鯽魚
    野外水庫釣魚,谷麥釣法實踐教學,釣獲野生鯉魚和黃金鯽魚。谷麥釣法的歷史源遠流長,谷麥釣法的精髓博大精深,如何選位?如何打窩?如何垂釣?谷麥釣法在西北地區最流行,也就是用穀子、包穀、小麥混合來打窩,選取裡面的包穀、穀子或者小麥垂釣,主要是釣鯉魚、草魚或鯽魚,釣到的鯽魚就是板鯽,太多水域的禁釣,制約了我的釣點,也緊縮了我的野生鯽魚,不過也戳開了我的思路,要想野釣大板鯽魚,最好谷麥要在手!
  • 湖北釣魚人水庫釣起「黃金鯉」,鱗片如純金一般,變異了?
    鯉魚,是我國最常見的野生魚、養殖水產之一,相信無論是不是釣魚愛好者都很熟悉。 然而下面這條「黃金鯉」,則估計沒幾人見過——其鱗片金燦燦,竟如純金一般「閃眼」......
  • 今年黃山魚的特點 就是一個字——貴! 話說這海裡面的魚 跟黃山...
    今年黃山魚的特點 就是一個字——貴! 話說這海裡面的魚 跟黃山到底啥關係? 照往年慣例,元宵節後水產品價格會逐步下調,可昨天記者走訪市場發現,今年節後水產品價格回調有點慢,除對蝦從原先的50元下調到30元,其他如黃山魚、魚免魚、鯧魚等的價格都還比較堅挺,仍處於「節日」狀態。業內人士表示,這主要是因為節後漁民出海打漁的時間遲了,到現在還只有少數漁民出海捕撈,市場貨源供應比較緊張,物以稀為貴。
  • 深海魚只挑對的!這5種魚純野生,無法人工養殖,內行人才會推薦
    海鮮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是很多家庭的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佳餚,對於很多住在海邊一帶生活的人們來說,吃魚是一門學問。而生活在內陸城市的人來說,對超市裡面各種各樣的魚類就沒那麼了解了,在挑選魚類的時候總是會很困惑,這種魚是不是純野生的,又或者是人工養殖的。
  • 人工小丑魚 野生小丑魚,你能分得清嗎?看準這幾點很重要!
    海精靈的小夥伴們大家好,看到這一期,我們的小丑魚專題已經準備告一段落了,但是這個時候,又有一個問題被魚友們拋了出來,那就是我們說了這麼久的人工繁殖小丑魚和野生小丑魚,那到底該怎麼去分辨呢?其實並不複雜。
  • 自然科普-蛇頭魚
    雷龍魚另一特性,讓它們擁有「水中變色龍」的稱呼!雷龍根據環境顏色進而變換身體顏色,這就是為什麼雷龍受到驚嚇或者不適應的時候,身上會出現暗紋路,這是保護紋,是雷龍偽裝保護自己的一種行為。(現在中國南方擴散,已經不再少見)南鱧是很典型的中小型雷龍,圓頭型,但是它和其他中小型雷龍一樣擁有著和身材不相符的暴脾氣,總之是個打架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