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的人死因是不會吃飯!用吃救命記住10點!

2020-12-03 中國科技新聞網

  當地時間4月3日,世界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發布了全球飲食領域的首個大規模重磅研究——195個國家和地區飲食結構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負擔。

研究發現:全球近20%的死亡案例是飲食問題導致的,在中國,這個比例更高。

  這項統計時間跨度近30年的大型研究發現:中國因為飲食結構而導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都是世界人口前20的大國中的第一名。

  而同在東亞的日本卻有著最低的飲食結構造成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糖尿病死亡率。

  這次的統計結果,非常出乎意料——全球範圍內每年造成上千萬人死亡的最大錯誤飲食習慣並不是「糖和油脂吃太多」,前三位分別是:

  高鹽

  低雜糧

  低水果

  光是2017年一年:

  →因為高鈉飲食而死亡的人口約有300萬,

  →因為雜糧吃太少而死亡的約有300萬,

  →因為水果沒吃夠而死亡的約有200萬。

  而那些被我們日常警惕的紅肉、加工肉類、含糖飲料甚至反式脂肪,反而在「死亡貢獻」裡排行靠後。(當然,這些同樣需要引起注意!)

  不會吃飯,主要會導致這三種疾病而死亡。

  1、心血管疾病

  美國心臟協會相關會議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近半數心血管死亡是吃出來的。堅果種子和蔬菜水果吃得少,是美國人死於心血管病首要的兩個危險因素。研究者指出,近半心血管死亡可通過改善飲食來預防。

  對於我國來說,一項由哈佛大學進行的研究預測,生活方式變遷將致中國將來20年心血管病井噴。其中不健康飲食是突出問題之一。

  2、腫瘤/癌症

  一個「癌」字三個「口」,原來很多癌症真的是吃出來的!

  ①吃得太鹹——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腸癌

  高鹽食物容易破壞胃黏膜,而醃製類食物中的亞硝酸鹽進入體內後,可能會生成亞硝胺,亞硝胺具有強烈致癌作用,主要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腸癌等。

  ②吃得太葷——腸癌

  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本身並不含有致癌物,但如果紅肉吃太多,就會帶來腸癌危險的增加。

  ③喝得太多——消化道癌症

  早在1988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經宣布酒精是致癌物,其中乙醇是最大的禍首。乙醇與唾液接觸後轉化為乙醛,使得乙醛在唾液內的水平比血液內高10-100倍,這就是消化道癌症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

  ④吃得太甜——乳腺癌、子宮癌

  甜食攝入過多會促進乳腺癌的發展。與很少吃甜食的女性相比,每周吃甜食2至3次的女性,其患子宮癌的風險會增加33%。

  ⑤吃得太多——13種癌症

  吃得多,往往帶來肥胖。研究發現,多種癌症與肥胖有關,其中包括了13種不同的癌症:腦癌、多發性骨髓瘤、食道癌、絕經後乳腺癌、甲狀腺癌、膽囊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腎癌、卵巢癌、子宮癌和結腸癌。

  3、2型糖尿病

  研究發現,愛吃煎炸、燒烤、甜食的人,患上糖尿病的風險更高。

  煎炸、燒烤食品往往油脂較多,一般植物性油脂經過長時間的加熱後,其中一部分不飽和脂肪會變成飽和脂肪,不僅吃多了對血管不利,而且吃多了也容易發胖。肥胖者發生2型糖尿病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的3倍。

  過多的甜飲料是「棺材蓋兒上的另一枚釘子」,雖然攝入過多糖分不會直接導致糖尿病,不過,它會讓人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給我們的胰腺系統造成很大負擔,哪天胰腺一旦累了,無法分泌胰島素,就會誘發糖尿病。

  針對高鹽、低雜糧、低水果這三大問題,我們要記住這10句話!

  01每天吃鹽不超6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議每人每天食用鹽量別超6克。烹調少放鹽,也要少吃醃製食品以及黃醬、腐乳等。

  02每周至少吃1~2次穀類

  每周至少吃1~2次穀類,粗糧、全穀物可佔到主食總量的1/3左右,如玉米、小米等。超重肥胖者尤其要注意。

  03每天吃一把豆製品

  食用大豆或豆製品有助於降低冠心病、腦卒中的發病風險。成人每天攝入大豆25克,或者豆製品,如南豆腐125克、或北豆腐75克、或豆腐絲55克、或豆腐乾45~50克。

  04每天吃一把堅果

  研究顯示,只要每天吃10克堅果,就能顯著降低人們死於常見疾病的風險,如心臟病、癌症、糖尿病。10克堅果相當於2-3顆核桃、或7粒花生、或7顆腰果、或8顆杏仁、或100粒葵花籽。

  05每天吃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每天攝入300~500克蔬菜,深色蔬菜應佔1/2,每天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06每周吃夠25種食物

  日常飲食中食物品種的多樣性,多吃蔬菜水果、奶類、大豆等,適量吃動物性食物,控制鹽、油、糖的攝入量。

  07每周至少吃一次魚

  魚類對心血管病的保護作用主要歸因於Ω-3脂肪酸的含量。魚肉還富含優質蛋白質,且飽和脂肪含量較低。推薦每周吃魚280~525克,尤其是深海魚類。

  08每天紅肉攝入不超75克

  豬、牛、羊肉等紅肉相對於禽類和魚肉這類白肉的脂肪含量較高,且多為飽和脂肪酸。而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則可能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紅肉每天攝入應少於75克。

  09每天吃油不超20克

  建議食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欖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亞麻籽油等。且每日食用油最好不超過20克,大概是兩白瓷勺的油量。

  10每天喝一杯奶

  研究結果顯示,每天攝入兩份乳製品(一份指244克牛奶/酸奶、15克奶酪、5克黃油中的一種)的人,全因死亡風險下降了17%,心血管死亡風險下降了23%。

相關焦點

  • 在中國吃飯什麼感覺?外國人:我意識到烏龜、河鰻不會吃壞我
    對我們而言吃飯是一種很享受的事情,特別是當點了一大桌子菜,菜餚豐盛有各種食物,每個人都會流口水。這是因為中餐烹飪方式豐富,食材眾多,當然我們也有民以食為天這樣的文化,從食物中獲得樂趣。當老外來到中國也會被我們豐盛的菜餚種類折服,發現原來他們在國外吃過的那些中國菜,原來並不是中國人的真正食物,菜餚不會太油膩也不會太甜,口味豐富,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食物。在國外問答論壇就有老外提問道「在中國吃飯什麼感覺?」事實上在中國吃飯和在國外吃飯的感覺完全不同。
  • 讓娃獨立吃飯還不積食?記住「紅綠燈」食物金字塔圖就行! - 科學...
    ② 寶寶會愛上吃飯!自己吃飯,寶寶就能按照自己的節奏享受吃飯。這時,如果寶爸媽稍加鼓勵一下,他就會很有成就感,吃飯的積極性也會大大提高。如果追著餵飯或強調把飯菜吃光,寶寶要麼抗拒吃飯,對吃飯這件事越來越沒興趣,要麼吃撐還要硬塞,養成暴飲暴食的習慣。③ 寶寶會更加專注!
  • 「醫生急救車裡吃香蕉」上熱搜,真相讓人淚目
    而爭議的焦點竟然是醫護人員手中的香蕉視頻中,幾名醫生圍坐在患者旁邊剝開香蕉大口吃著其中一位醫生打開手中的礦泉水瓶小嘬一口便擰緊瓶蓋同時用手指著面前的機器和旁邊的人談論看到這裡評論區「炸了鍋」「胃口可真好,這就是醫者仁心嗎
  • 吃飯決定壽命?吃飯有3個特點的人,身體可能不會差,希望你也有
    吃飯決定壽命?吃飯有3個特點的人,身體可能不會差,希望你也有導語:飲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佔有很大的部分,所以一定要吃得健康。以前的人經常說,能吃是有福氣的,但究竟怎麼吃才可以有助於身體的健康呢?吃飯對我們的壽命是沒有辦法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但是可以間接的影響我們的壽命,對我們的壽命產生很大的影響。通過調查,我們發現一般長壽的人吃的都非常健康,非常注重吃的方法。他們吃飯一般都有這三種特點,如果你有的話,那麼你的身體會更加健康,也會很長壽。1.吃飯只吃七分飽,不會吃的太飽了每一頓吃的都非常多,會減短我們的壽命。
  • 養胃求人不如求己,吃飯前記住這幾句話,或能讓老胃病慢慢好轉
    這個年輕人的飲食習慣和沒節制地吃各種「網紅食品」有直接的關係。我們吃到肚子裡的所有食物,不管是生的熟的、涼的熱的、是肉還是蔬菜,都會先經過腸胃消化吸收。當腸胃功能出現問題時,勢必會影響到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導致營養不良,甚至還會影響工作跟生活。很多出現腸胃疾病的人都會四處求醫問藥,其實,與其生病後自己受罪又花錢,還不如在日常飲食中多加注意。
  • 海南天熱「蛇出沒」,記住這7點能救命!
    預計,海南省本次高溫天氣過程將持續至10日。海口消防指出,夏季是蛇蟲出沒的季節,這天氣一熱,有些蛇蟲便開始到居民家中「串門」,「不速之客」的頻頻到來,讓有些居民驚慌失措。為此,消防提醒市民,若發現眼鏡蛇類具有危險性的動物,要儘量避免接觸,切勿自行捕捉,應及時報警,交給專業人員進行處理,以免造成自身危險。
  • 飲食方法很多只需記這點:吃腸道細菌喜歡的食物,減重又漂亮
    同樣是吃三餐,為何有些人越吃越胖?而有些人越吃越瘦?同樣是吃三餐,為何有些人吃出一身毛病?而有些人越吃越健康?雖然吃得飽,越來越美味,但是很多人都吃錯了!吃得並不好。飲食錯在哪?很多老百姓對於吃飯認為吃飽美味就行,所以菜餚也比較粗暴、製作也是高溫熱炒、烹炸為主,呈現出的飲食多數是低蛋白、高脂肪、高GI碳水化合物、低膳食纖維,每天攝入食物種類還不足10種。這些是錯誤飲食,哪怕看起來很豐盛。
  • 女人月經走後想減肥,吃飯記住這4句話,堅持1個月,體重悄悄降
    減肥時,許多女人會採取節食、少吃這類極端行為,這種方法不僅減肥效果不佳,還不利於養生(對腸胃、五臟均有損害)。所以,我們應當採取更科學的方法進行減肥,女人想要簡單瘦身,還需在月經走後一周內,只要飯前記住這4句話,堅持1個月,不僅體重可以降下來,還有利於日常養生。
  • 晚上六點進行運動前能吃飯嗎?可以的話吃什麼比較好呢?
    晚上六點進行運動前能吃飯嗎?可以的話吃什麼比較好呢? 2018-09-27 10:05  阿蘭的健身筆記 大家好,我們在進行運動的同時,會受到許多的阻礙
  • 第一批在太空吃飯的人都吃了些什麼?
    1962年,美國太空人約翰·格倫(John Glenn)返回地球,成為了首位繞地球軌道飛行的美國人,他後來在接受採訪時說,宇宙飛船上唯一一個讓人覺得口味不錯的食物是果珍。對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來說,讓太空人攜帶果珍是因為它沒有過多的果肉,是種不會增加消化負擔的可口飲料,但對於約翰來說,果珍已然成了他極重要的口味調劑。
  • 用美的電飯煲蒸煮,暖心細節,在家吃飯更省心?
    就像孩子的吃飯問題,我們家孩子雖然愛吃菜,但對於米飯卻絲毫不敢興趣,每次只吃菜,然後飯後瘋狂喝水。每次問孩子為什麼不吃米飯,他就完全直言不諱的說「不好吃」。雖然,想過是不是大米的問題,但換了兩三次米飯的品種,情況還是一樣的。經過身邊寶媽的解疑答惑,我從電飯煲入手,給家裡換了一個美的電飯煲。用它蒸出香噴噴的米飯,孩子在吃的時候,居然就讓不再抗拒了,解決了我一大難題。
  • 經常吃點洋蔥,會有什麼好事發生?哪些人千萬不能吃洋蔥?
    洋蔥,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帶有特殊氣味的蔬菜,正因這種味道,有人非常喜愛吃,有人卻避之不及。現代人的養生意識大大增強了,常聽到很多人說:經常吃點洋蔥可以有效的降壓,甚至還有人說常吃洋蔥可以抗癌,像這些言論其實也存在誤區,也不要全部深信。
  • 阿拉法特死因的不解謎團
    阿拉法特最後時光  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去世已經10個月了,但有關他的死因仍傳言不斷,眾說紛紜。他感到胃部特別疼痛,人十分疲憊,吃下去的東西都吐了出來,而且認不清周圍的人。當晚的驗血顯示血小板繼續下降,正常人每微升含15萬個單位,而阿拉法特只有4萬6千個單位。骨髓化驗結果也沒有發現其他異常現象。 這時,巴方緊急召喚阿拉法特的私人醫生阿什拉夫・庫爾迪從安曼趕來,他的妻子蘇哈也從突尼西亞被召到拉馬拉。周三晚上,數十名醫生在總統府一起為阿拉法特診斷。
  • 「第六感」告訴我,坐著吃飯飯更香,站著吃飯吃更少
    無論是在家、在餐廳裡還是在食堂裡,大多數人都是坐著吃飯的。然而,最近興起的餐飲潮流是站吃飯——快餐車、雞尾酒會、超市與貿易展會裡的試吃點都是這樣的。日本飲食文化中也有「立食」的身影。另外,忙碌的人在邊走邊吃時也是站著的。
  • 秦始皇真正死因是什麼?郭沫若:非正常死亡,被人用鐵釘釘死!
    作為中國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但是他年過半百,身體還算健康的情況下突然暴斃,死因也成為後人研究的重點。 當然這種死法聽起來就有點讓人難以置信,此番言論一出,立刻引來了很多人的口誅筆伐,其中帶頭的就是郭沫若。
  • 怎麼吃也吃不飽?營養專家告訴你15個扛餓妙招
    莉莉·斯高特,營養專家、減肥專家,說道:睡夠了,你才能抗擊飢餓感,才不會發胖。   「為了保持體內的能量,我們會選擇高糖或是高澱粉的食物。哪怕是每天晚上多睡一個小時,我們都可以提高體內瘦素的含量,而瘦素可以抑制我們的胃口。」 2. 吃個雞蛋吧   萬能的雞蛋可謂是早餐桌上的國王,富含蛋白質和優質脂肪。
  • 「大數據殺熟」是正極,「靠關係吃飯」是負極
    有點「貴人吃貴藥,窮人吃窮藥」的味道。什麼是靠關係吃飯?不是憑個人的能力找的工作,而是通過關係獲得的工作,這樣的人,甚至不勞動,都能從單位獲得報酬。這是一個很不公平的現象,大部分人對此深惡痛疾。古人講「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大概有這味道。為什麼說兩者一個是正極,一個是負極呢?
  • 陝西一幼兒園讓吃飯慢的孩子去廁所吃:園方道歉,官方已調查
    華商網10月10日消息,10月9日,陝西大荔縣京師童迪幼兒園有家長向華商報反映稱,因孩子吃飯慢,老師讓到廁所吃飯,有的孩子一天三頓飯都會去廁所吃,園方做法非常不妥。對此,園方承認確有此事,事情已處理完。大荔縣教育局監察室已介入調查。
  • 感冒了就吃消炎藥?這10個吃藥誤區,沒用還有害
    真相或許比你能想像到的更嚴重——全世界範圍內,50%的藥用得不對,50%的病人吃得不對;在美國,藥物不良反應造成的死亡,是住院病人的前10位死因之一,超過了肺炎和糖尿病引起的死亡人數;在中國,50%的抗生素屬於濫用,濫用抗生素,造成了細菌耐藥也讓大家承受沒必要的藥物副作用
  • 中國居民死因排名第一竟不是癌症,而是……
    癌症,這兩個字讓人望而生畏。在很多人的意識中,癌症等同於絕症,似乎一沾上癌症這個詞,就相當於判了死刑......然而,影響中國人壽命的罪魁禍首並不是癌症,有一類疾病的死亡率比癌症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