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居民死因排名第一竟不是癌症,而是……

2020-12-05 騰訊網

癌症,這兩個字讓人望而生畏。在很多人的意識中,癌症等同於絕症,似乎一沾上癌症這個詞,就相當於判了死刑......然而,影響中國人壽命的罪魁禍首並不是癌症,有一類疾病的死亡率比癌症還要高!

2019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梁曉峰教授團隊在《柳葉刀》上發布了一篇重磅研究,分析了1990年到2017年中國34個省市居民的前25位死因變化,以及導致死亡的高危因素。

1990年和2017年,我國居民的前10位死因分別是:

數據來源:the Lancet

從圖表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近年來,人類的主要疾病負擔來源於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排名第一的竟然是「中風」。

前十名致死疾病就包含了四種心腦血管疾病,包括排行第一的腦中風,排行第二的缺血性心肌病,排名第五的阿爾茲海默症,以及排名第八的高血壓性心臟病。

可見,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是降低中國居民死亡率最緊迫的任務!

想要防治此類疾病,那麼,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中風、缺血性心臟病

首先,中風、缺血性心臟病主要和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肥胖以及抽菸、喝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

對於中風患者而言,建議平時注意控制好血壓。

因缺血性心臟病和血管狹窄關聯較強,因此,對於血脂、血壓的控制更為關鍵。

高血壓性心臟病

高血壓性心臟病主要是由高血壓引起的以心臟肥厚為代表的疾病,高血壓還會引起其他疾病,比如中風等,因此高血壓患者要按時吃藥控制。

重點預防排在首位的中風

我國已成為中風的重災區,目前,居民中風的風險率已高達39.3%,其中,男性風險率超過40%,是世界唯一男性發病率超過女性的國家。

那為什麼我國的中風發病率這麼高呢?

其實,關鍵還是在於不良的生活習慣。

因此,應對中風,最好的方法就是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如何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合理膳食

杜絕暴飲暴食、按時吃飯,並且注意控制三高,少食紅肉、少吃油炸食品以及控制糖的攝入量。

2.適宜運動

合理安排運動的時間以及頻率,每周安排兩到三次,每次運動45分鐘左右。

3.戒菸戒酒

吸菸及過量的飲酒對身體是有害無益的,建議遠離菸酒,越早越好。

4.健康積極的心態

培養良好健康的心態,學會做情緒的主人,學會合理的排解方式。

腦心健缺血預適應訓練儀

腦心健缺血預適應訓練儀——心腦血管治療儀

遠程缺血預適應指在身體部分器官(上肢等)進行短暫的缺血刺激,激發人體免疫系統的應激機制,產生和釋放內源性抗缺血缺氧的保護物質,增強心腦腎等生命重要器官對未來發生致死性缺血損傷的耐受能力,從而發揮預防和保護作用。

產品適應症:預防及輔助治療冠心病、腦中風、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老年痴呆症、帕金森、頭暈、失眠、偏頭疼等。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死因排名出爐,第一竟不是癌症!誘因就在你身邊…
    但近日,《柳葉刀》在對我國居民1990年-2017年死亡原因進行分析後發現,死亡率第一的竟然不是癌症,而癌症中的肺癌僅排第三。 微博截圖 相信很多人會問了,那前兩位疾病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影響國民健康的主要是哪些疾病。
  • 肺癌居我省城市居民癌症死因首位
    來源: 青海新聞網 舉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肺癌致死率極高,是全球頭號的癌症殺手
  • 癌症成廣東人第一死因 肝癌死亡率比全國高50%
    惡性腫瘤成為廣東人第一位死因  廣東省疾控中心慢病專家利用廣東省3次死因調查的數據(1970年至1972年、1990年至1992年、2004年至2005年)進行研究發現,惡性腫瘤在廣東省全人群中的死因順位逐漸前移至第1位,構成也在逐漸提高,死亡率上升幅度較全國上升幅度大,目前死亡率水平雖低於河南、
  • 中國人的「頭號殺手」不是癌症,而是「中風」
    說到中國人死亡的第一元兇,大家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癌症,但事實上,癌症並非中國人的「頭號殺手」,另外一種疾病腦卒中(又稱「卒中」)才是,它的俗稱可能更為人所知——「中風」。有研究顯示,在2016年,腦卒中位居全球致死性病因的第二位,僅次於缺血性心臟病。
  • 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發布研究——揭秘全國34省死因排名
    近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梁曉峰教授團隊在《柳葉刀》上發布了一篇重磅研究——《1990-2017 年中國及其各省份死亡率、發病率和危險因素:2017 年全球疾病負擔系統分析》,揭示出過去三十年間,中國人們的前25位死因變化,以及導致死亡的高危因素。
  • 統計顯示:2016年10大死因 癌症連續35年居冠
    華夏經緯網6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衛生福利部」19日公布2016年10大死因,惡性腫瘤排名第一,已連續35年居冠,每年奪走4.7萬條寶貴性命。    此外,癌症仍高居10大死因之首,至今蟬聯35年,去年光是因癌症死亡人數就有47760人,佔死亡人數27.7%。
  • 中國人十大死因揭曉,癌症其實只能排第三
    癌症,因為治癒率較低,人們對它的恐懼往往遠超其他疾病。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預防癌症成了很多人的日常:吃這個可以防癌、那個多吃了會得癌症…… 然而,被千防萬防的癌症,其實並非中國居民的頭號殺手。
  • 中國癌症大數據深度分析:西南地區癌症發病率最高
    圖表1:2015年中國人口癌症預期發病和死亡人數(單位:萬人)癌症是中國人的第一大死因簡單而言,癌症=惡性腫瘤+血癌。[3]事實上,惡性腫瘤已經成為中國人口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了。據《中國統計年鑑-2016》,無論城鄉,惡性腫瘤都位居2015年中國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其次才是心臟病和腦血管病。2015年中國戶均家庭人口數為3.35人[4],這意味著有超過1400萬人口直接或間接成為癌症的受害者。(一旦有人患癌,就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一個家庭,甚至是幾個家庭的大事!)
  • 2018年全人群死因分析報告出爐 惡性腫瘤為主因
    日前,瀘州市疾控中心發布全市2018年全人群死因分析報告,腦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病)、肺癌、意外跌落、肝癌、糖尿病、食管癌、道路交通事故、腸癌是全人群死因排名前10位的單病種。
  • 我們國家癌症發病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嗎?排名第一?
    我國癌症發病率世界第一?這是一個概念性錯誤!這種說法也常常出現在媒體上,包括一些很「大」的媒體。細細想一下,不對吧?發病率是指一定的人群、一定的時間內有多人患癌,是不是?癌症發病率常用每10萬人、每年罹患癌症的人數來表示。
  • 中國人死亡原因排名出爐,癌症只能排第三
    癌症,因為治癒率較低,人們對它的恐懼往往遠超其他疾病。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預防癌症成了很多人的日常:吃這個可以防癌、那個多吃了會得癌症……然而,被千防萬防的癌症,其實並非中國居民的頭號殺手。
  • 中國癌症死亡曲線30年走高 肺癌死亡率上升最快
    「惡性腫瘤已成為我國城鄉居民的首要死因。」衛生部在今年5月公布的最新統計報告中說。  到底是一隻什麼樣的魔鬼之手使得中國的癌症死亡曲線在30年間不斷走高?  死亡曲線  癌症,這個概念被世界衛生組織界定為:可影響身體任何部位的100多種疾病的通稱,使用的其它術語為惡性腫瘤。
  • 中國人死因排名出爐!癌症僅排第三,「頭號殺手」竟是它…
    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了一篇論文,分析了將近30年來中國居民死亡的十大原因,小編也沒想到,第一名竟然不是癌症,而是中風! 該研究根據壽命損失年數(YLL,因某種疾病少活了多少年)的多少,找出了2017年中國人的十大死亡原因,分別是: 中風、缺血性心臟病、呼吸系統(氣管、支氣管、肺)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癌、道路交通傷害、胃癌、阿爾茲海默症及其它痴呆症、新生兒疾病和高血壓性心臟病。
  • 李詠死因不是癌症?高曉松揭露其真實死因?本人發12字憤怒回應
    但其實這一份看似簡單的工作並不是很多人都適合的,要具備極高的綜合素質和修養,也要有靈活的應變能力,一個優秀的主持人是在一朝一夕的經驗中積累出來的。隨後爆出「高曉松揭露李詠真正死因並非癌症」的消息,各種說法撲面而來,而高曉松也第一時間發12字憤怒回應,「當然沒有!可恥!請讓逝者安息。」
  • 中國女性可控的致癌因素,排名第一的竟然是……
    2017年的數據顯示,中國有221萬人死於癌症,佔全國所有死亡的 24.85%,也就是 4 個人中就有 1 個死於癌症。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 2019 年發表了一篇中國群體大樣本數據,試圖去分析哪些生活方式、飲食和感染因素會影響癌症死亡風險。
  • 中國人死亡原因排名!頭號殺手竟是它?癌症僅排第三
    原標題:中國人死亡原因排名!頭號殺手竟是它?癌症僅排第三 2019年6月,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了一篇重磅論文,分析了1990年至2017年中國34個省份(包括港澳臺)居民的死亡原因。中國人目前的第一大死亡原因竟是中風! 什麼是中風?
  • 溫州疾控中心公布2014年居民死亡疾病譜 惡性腫瘤死亡率居首
    昨日溫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2014年度溫州市居民死亡疾病譜:全市共報告死亡人數43175例,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病居死亡疾病譜前三位。去年,甲狀腺癌是女性群體中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而心腦血管疾病是65歲以上老年群體的首位死因。
  • 2014年青島居民死因分析報告:頭號殺手竟是它
    青島新聞網8月12日訊 8月11日,青島市衛計委發布《2014年青島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我市死亡人數為54048人,男性人數明顯高於女性。居民死因前三位依次是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其中,惡性腫瘤造成16786人死亡,佔總死亡人數的31.06%,超越心臟病,成為居民死亡的「頭號殺手」。
  • 2015中國癌症統計數據登上世界殿堂級學術期刊!影響因子144.8!
    (第二,NEWENGLJMED:55.873  第三,Lancet:45.217)  發刊至今,全亞洲收錄兩篇文章,一篇是2002年日本作者發的,另一篇就是最近中國學者發表的《2015中國癌症統計數據》。在此之前,連聯名作者都沒有!若不是被選中的人,想在CA-Cancer J Clin上留下一筆,幾乎是不可能的!!!
  • 腦血管病是南京居民「頭號殺手」 心臟病、肺癌排名第二、第三
    記者了解到,2019年,南京市戶籍居民人均期望壽命達83.59歲,較2018年的83.32歲增長0.27歲,連續十年保持向上攀升態勢。南京人均期望壽命十年增加6.99歲什麼是人均期望壽命?人均期望壽命是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三大核心指標之一,是指某一地區新出生人口未來存活年齡的平均值,也是衡量一個城市整體健康水平的核心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