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總覺得自己的胃是個無底洞,怎麼填都填不滿?
其實總覺得餓不是個太大的問題,關鍵在於,餓急了的你吃的卻不一定健康。一大塊披薩,一桶冰淇淋,肚子咕咕叫的時候,這些東西可真是魅力無限。
《每日郵報》徵集了許多營養專家的扛餓妙招,快來看看吧!
1. 每晚多睡一小時
缺覺,對你的腰線有著災難性的影響。
以往的研究表明,疲勞會使人第二天多攝入300至400卡路裡。
莉莉·斯高特,營養專家、減肥專家,說道:睡夠了,你才能抗擊飢餓感,才不會發胖。
「為了保持體內的能量,我們會選擇高糖或是高澱粉的食物。哪怕是每天晚上多睡一個小時,我們都可以提高體內瘦素的含量,而瘦素可以抑制我們的胃口。」
2. 吃個雞蛋吧
萬能的雞蛋可謂是早餐桌上的國王,富含蛋白質和優質脂肪。水煮蛋、炒雞蛋、煎雞蛋,都行,吃它們你的飽腹感會更長久。
3. 重視早餐
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諺語是這麼說的。
不過最重要的是要吃對東西,如果你不想自己整天都飢腸轆轆的話。
威爾金森又說道:「麥片是個好東西,富含營養物質和纖維,有助於平衡血糖含量。」
「比起巧克力棒,一小碗粥也是不錯的選擇。」
4. 你究竟是渴了還是餓了
有時候你覺得自己是餓了,伸手想抓薯片、餅乾或是巧克力棒,等等!
其實你可能只是渴了。
5. 多吃優等食品
給水裡加一茶匙優等食品,「這樣能很好地促進營養的吸收,比如:螺旋藻、小球藻、薏米、小麥草。」營養學家卡珊德拉·巴恩斯說道。
6. 喝茶
每天喝兩三杯綠茶能夠幫你抵禦飢餓感,同時還能減肥。
「綠茶中的兒茶素能夠平衡血糖含量,」斯高特說,「額外的福利就是,還能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因為多分能幫助人體抑制膽固醇,防止其吸收。」
7. 關掉電視
一邊吃飯,一邊幹別的事情,你很可能給嘴裡塞過量的食物。過量的量,甚至能達到70%,格倫維爾說道。
「研究表明,在電腦面前吃飯,你更難記住自己吃了些什麼,也就更難覺得飽。所以事後你就會到處去找別的吃的。飯後一個半小時,吃飯看電腦的人會比不看電腦的人多吃兩倍的餅乾數量。」
8. 給沙拉灑點醋
「這樣食物在胃裡停留的時間更長,也就更能促進消化,減少飢餓荷爾蒙的分泌」
9. 點上香草味蠟燭
有人說,甜香味能減少人們對糖類的渴望,這樣人們就不會覺得太餓了。
10. 多吃含優質脂肪的食物
格倫維爾認為:「富含『優質』脂肪的食物——油性魚類、鱷梨、生堅果、種子和種子冷壓製成的油——能有效減緩糖類進入血液,從而減輕飢餓感。」
11. 合理地零食
一日三餐很重要,吃零食也很重要啊——但是你得吃對零食。
斯高特說道:「杏仁富含蛋白質和健康脂肪,提供人體所需能量的同時,控制血糖平衡。」
12. 用藍色餐具
餐具要用藍色!為什麼呢?
因為研究表明藍色能抑制胃口。
想想看,純天然食物沒有藍色的吧。所以我們不會本能地想去吃藍色的東西。
13. 給朋友打電話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一項研究表明,聽見親切熟悉的聲音有助於大腦釋放催產素,能抵抗壓力,改善心情,「這是『愛』的荷爾蒙。」
「壓力減小,飽足感荷爾蒙和瘦素的含量就會上升。」巴恩斯說道。
14. 拍下你的飯,發到朋友圈
格倫維爾是這樣解釋的:「吃飯前拍照不僅會提醒你要吃得更健康一些,還告訴你要少吃點。」
15. 飯前先喝湯
「飯前喝湯,那你通過吃飯攝入的卡路裡就會減少。因為湯會佔據胃部空間,讓你有飽食感和滿足感。而且這樣飢餓荷爾蒙的分泌量也會減少,胃口相應地就小了。」(實習生:萬曉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