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知識點整理(4)

2021-01-19 卓越堂地理

知識點9、 風沙地貌與黃土地貌

一    風沙作用

風對地表細粒物質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風蝕作用

風蝕作用包括吹蝕與磨蝕兩方面。風吹過地面,由於風壓力與氣流紊動而引起沙粒吹揚,這種作用稱為吹蝕。 

(二)搬運作用

搬運的形式有三種:懸移、躍移和表層蠕動。

(三)風積作用

當風力減弱或風沙流遇阻,風中挾帶的沙粒沉降於地面,這種現象就是風積作用。

二    風沙地貌 (記住名稱,概念不用背)

(一)風蝕地貌

1.風稜石與石窩  戈壁礫石迎風面長期風蝕後被磨光磨平後在瞬時大風中發生滾動,新的迎風面再次磨光磨平,兩個或多個迎風面間就形成風稜,即形成風稜石。石窩是一種直徑20cm至1~2m,深10~15cm上下至1m的圓形或橢圓形小洞或凹坑,通常出現於迎風崖壁上,密集時猶如蜂窩,由風沙旋磨巖石裂隙而成。

2.風蝕柱與風蝕蘑菇   風長期吹蝕垂直與水平裂隙均較發育的裸露基巖,形成孤立的風蝕柱,進一步磨蝕其基部則形成風蝕蘑菇。

3.風蝕窪地與風蝕盆地    風吹蝕地面鬆散物質後形成的直徑10~100m,深1米,平面呈圓形或馬蹄形的窪地,稱為風蝕窪地。風蝕盆地的規模比風蝕窪地大的多。風蝕窪地與盆地深度低於地下水位時,地下水可流出地面聚積成湖,稱為風蝕湖。

4.風蝕殘丘與雅丹地貌    風蝕谷間的殘留高地或孤立丘崗就是風蝕殘丘。形態與風蝕殘丘近似但由蝕餘鬆散土狀堆積物,如河湖相地層形成的一類特殊風蝕殘丘,則稱雅丹地貌。

(二)風積地貌

1.沙丘及其形態特徵   沙丘的分類:橫向沙丘、縱向沙丘和多風向形成的沙丘。

(1)橫向沙丘:走向與合成起沙風向垂直或交角不小於60o,主要包括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鏈和複合新月形沙丘鏈三類。

(2)縱向沙丘:是指走向與起沙風合成風向平行或夾角小於30o的沙丘,通常稱為沙壟。巨大沙壟體上疊置較小的沙壟,則形成複合縱向沙壟。

(3)多風向形成的沙丘:包括金字塔形沙丘、蜂窩狀沙丘、格狀沙丘、星狀沙丘、反向沙丘等。如下圖所示: 

2.沙丘的移動    據研究,單位時間內沙丘移動距離為:  D=Q/rH(Q 為單位時間通過單位寬度的沙量;H 為沙丘高度;r 為沙的容量。)

我國沙丘年平均移動速度多在5~10m間,小部分或超過10m。

三、 黃土與黃土地貌

(一)黃土

1.定義:黃土主要是第四紀風力搬運堆積的土狀物質,多分布於乾旱半乾旱區。 

2.分布:全球黃土覆蓋面積達1000×104km2,我國的覆蓋面積有38×104km2。最厚的黃土在甘肅中部,超過400m。

3.性質:黃土顏色灰黃、棕黃或棕紅。粒級以粉沙為主,粘粒及細紗較少。礦物成分以石英、長石和碳酸鹽類礦物為主,並易含溶鹽及粘土礦物。有原生黃土和次生黃土之分。

(二)黃土地貌

流水作用、重力作用、潛蝕和風蝕均為黃土地貌的外動力,流水作用居首位。 

1.黃土溝谷地貌    按形態特徵可分為細溝、淺溝、切溝、衝溝與河溝幾種。

2.黃土溝間地地貌    典型溝間地地貌有塬、梁、峁。

所有黃土溝間地地貌都易形成陷穴、崩塌和滑坡。

知識點10、海岸與海底地貌(海岸地貌沒有其他的那麼愛考啦)

(一)海蝕地貌

變形波浪及其形成的拍岸浪對海岸進行撞擊、衝刷,波浪挾帶的碎屑物質的研磨,以及海水對海岸帶基巖的溶蝕,統稱為海蝕作用。主要海蝕地貌類型有:海蝕穴、海蝕崖、海蝕拱橋與海蝕柱、海蝕臺。

(二)海積地貌

海濱沉積物堆積下來形成各種各樣的海積地貌。主要類型有:

1.橫向移動為主的海積地貌    波浪加上重力的作用,使岸坡上部物質不斷向岸移動,岸坡下部物質不斷向海移動,形成上下兩條侵蝕帶。兩侵蝕帶之間唯一過渡帶。沉積物在每次波浪周期運動中,向岸運動距離,結果沉積物不發生位移,這一帶就稱為中立帶。

中立帶不斷向下和向上擴大,最後使岸坡發育成為一條凹形曲線。該曲線上每一點的物質在每次波浪運動中,前進速度與回返速度的差值,正好為重力所抵消,結果只在原地作來回運動。當海岸剖面稱為上述曲線時,即為平衡剖面。

海浪還可以對沉積物發生分選作用。大小混雜的碎屑物質在波浪分選作用下,粗粒物質上移,細粒物質下移。沉積物經過分選,形成由粗粒物質構成的濱岸堤和細粒物質構成的水下堆積臺。

物質橫向移動還可形成水下堤和離岸堤。

2.縱向為主的海積地貌瀉港式海岸可發生分段泥沙流。 

(1)凹形海岸在轉折處堆積形成海灘。

(2)凸形海灘在轉折處形成伸入海中的沙嘴。若岸外有島嶼或者岬角,則可形成連島沙壩,使島嶼變成半島。這樣島嶼稱為陸連島。

3.粉砂淤質海岸可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部漲潮時淹沒、落潮時露出的部分,稱為泥灘,表面分布有漲落潮衝刷成的潮溝網。上部位於平

均高潮面以上,只有特大高潮才淹沒,多年生長鹽生植物,稱為草灘。海積地貌可以歸納為四大類:

A.毗岸地貌如海灘(包括泥灘);

B.接岸地貌如各種沙嘴等;

C.封岸地貌如攔灣壩,連島壩等;

D.離岸地貌如離岸壩等。

二    海岸的分類

通常把海岸分為巖岸和砂岸。

(一)巖岸(山地海岸)

1.海水淹沒與海岸直交的谷地,稱為裡亞式海岸;

2.海水淹沒與海岸平行的谷地,稱為達爾馬提亞式海岸;

3.海水淹沒山地古冰川U形谷,形成峽灣海岸;

4.斷層海岸,這種海岸斷層分布,岸線平直;

5.海水淹沒海岸的巖溶山地形成巖溶海岸。

(二)砂岸

砂岸大部分屬平原海岸,可分為:

1.三角洲海岸,分布於河流入海三角洲沿岸;

2.淤泥堆積平原海岸;

3.瀉湖岸,沿岸有瀉湖分布;

4.海水淹沒平原河口,形成溺谷海岸(江灣海岸);

5.溺谷經潮流和波浪的強烈衝刷擴展成喇叭形,成為三角灣海岸。

此外,低緯度海區還有珊瑚礁海岸和紅樹林泥灘海岸。

三    海底地貌與海底沉積

(一)海底地貌

海底的靠近大陸、並作為大陸與大洋盆地之間過渡地帶的區域稱為大陸邊緣。在構造上,大陸邊緣是大陸的組成部分。大陸邊緣主要包括大陸架、大陸坡和大陸隆。

1.大陸架  2.大陸坡  3.大陸隆  4.邊緣海溝  5. 弧後盆地  6.深海平原  7.大洋隆起  8.大洋中脊

(二)海底沉積物

1.近海沉積    近海沉積主要是大陸架上的沉積。近海區沉積的機械沉積、化學沉積和生物沉積較重要。 

2.遠海沉積    深海區面積雖廣,但是沉積物不多。

總結

地貌即地表形態,由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積成巖形成。

流水地貌

形成主要外力形式:流水

侵蝕作用: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寬,使坡面破碎,形成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

堆積作用:形成三角洲、衝積平原

喀斯特地貌

形成主要外力形式:流水

侵蝕作用:地表形成石芽、石林、溶蝕盆地、落水洞、峰林、孤峰。地下形成溶洞和地下河等

堆積作用:溶洞內常形成鐘乳石、石筍、石柱等

海岸地貌

形成主要外力形式:海浪

侵蝕作用:形成海蝕崖,海蝕洞和海蝕柱

堆積作用:形成沙灘、沙洲、沙堤等

風成地貌

形成主要外力形式:風力

侵蝕作用:形成風蝕窪地、風蝕柱、風蝕蘑菇

堆積作用:形成沙漠、黃土等

黃土地貌

形成主要外力形式:風力、流水

堆積作用:風力的堆積作用,形成黃土高原

侵蝕作用:流水的侵蝕作用,形成塬、墚、峁等

黃土地貌

※黃土地貌是由風力、流水共同作用形成的。

※區分黃土地貌中的-塬、墚、峁

塬:範圍較廣、頂部平坦的殘留黃土高原面

墚:長條形的黃土高地

峁:孤立的黃土丘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成因:石灰巖是一種可溶性巖石,流水對石灰巖的侵蝕破壞和重溶再造形成

※喀斯特地貌發育需要:緻密石灰巖+大降水量+循環暢通的地下水

※地表喀斯特地貌:石芽、石林、溶蝕盆地、落水洞、峰林、孤峰。

※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和地下河。

風成地貌

在一堆紅紅藍藍的圖裡,要搞的清哪是雅丹,哪是丹霞。

※雅丹由風力侵蝕產生,位於內陸區域,屬於風成地貌

※丹霞由流水侵蝕產生,位於廣東區域,屬於流水地貌 

海岸地貌

※海蝕地貌受流水侵蝕形成海蝕崖比海積地貌更適合建大型港口。

※峽谷形成原因:上遊下蝕。曲流形成原因:中遊側蝕。河口三角洲、衝積扇形成原因:下遊堆積。

分清題目問的到底是地貌還是地形有一個小技巧。題中給到真實照片,基本是判斷地貌。給到等高線,基本是判斷地形。

國內地貌

喀斯特地貌——我國西南地區(雲南貴州廣西區域)

風成地貌——西北內陸(離海洋較遠地區)

黃土地貌——黃土高原(山西陝西區域)

流水地貌——黃河、長江(記得上遊侵蝕-中遊搬運-下遊堆積)

海岸地貌——一條分界線(杭州灣以北(除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為海積,杭州灣以南、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為海蝕)

 


 


相關焦點

  • 地貌知識點整理(1)
    知識點1、地貌的定義概念:地貌或稱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內外動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種多樣的外貌或形態。
  • 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地理知識點:典型地貌特徵及其分布
    本文整理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地理知識點:典型地貌特徵及其分布。 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招錄專題 京考信息匯總常識是公職類考試必考的知識點之一,地理知識出現頻率也是比較高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會有所涉及。在自然地理中地貌特徵經常以圖片、文字描述等形式考察。
  • 高中生物DNA知識點整理
    高中生物DNA知識點整理高中生物教材中許多知識都可以量化,涉及到一些計算,是生物科學深入發展的標誌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物DNA知識點整理,具體內容如下。
  • 人教版數學教學知識點整理
    對人教版數學知識點進行梳理和整理如下:一年級知識點(1)20以內數的認識(2)100以內數的認識(3)鐘面的認識(4)人民幣的認識和簡單計算(5)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6)長方體、正方形二年級知識點(1)兩位數加、減兩位數(2)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3)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4)連加法、驗算(5)混合運算(6)時、分、秒的認識
  • 公共基礎知識:特殊地貌
    臨考之前,需要考生將重要知識點羅列匯總。本篇文章為考生整理了有關於常見地貌相關的知識,希望能對考生備考帶來幫助。一、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是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形成原因:地殼運動將內陸盆地沉積的紅色砂礫巖抬升,這些紅色砂礫巖受到了長期的風化剝離以及流水的侵蝕作用,保留下來的巖層最終形成紅色的方山、奇峰、峭壁、巖洞和石柱等奇巖怪石。
  • 高中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別再費勁整理了,都給你準備好了
    高中化學選修4,主要學習化學反應與原理。概念和化學方程式很多,上課跟著老師的進度聽課,來不及整理筆記,下課後知識點又記憶不全,複習根本找不到重點。這是同學們跟助教老師反應最多的問題。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高中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有電子版,一共26頁。適合基礎薄弱和想要快速提高成績的同學。想要電子版記住暗號【化學14】,再悄悄告訴我。
  • 高中地理知識點:易混淆概念整理
    高中地理知識點:易混淆概念整理今天,學習有途網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易混淆概念,希望對大家有用。更多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盡情關注學習有途網!1.天體與天體系統天體是就宇宙間物質的存在形式而言的,各種星體和星際物質的通稱。
  • > 高中地理知識點:易混淆概念整理
    高中地理知識點:易混淆概念整理今天,學習有途網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易混淆概念,希望對大家有用。更多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盡情關注學習有途網!1.天體與天體系統天體是就宇宙間物質的存在形式而言的,各種星體和星際物質的通稱。
  • 【專題歸納】自然地理學知識點地貌部分專題歸納,附高考必考16種...
    地貌過程是最重要的啦!!!這個部分如果哪一年不考,那太陽可能就打西邊出來了。所以基本上所有的知識點,概念都是要記住並理解的,我下面沒有特殊說明的都要牢牢掌握哦。  知識點1、地貌的定義  概念:地貌或稱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內外動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種多樣的外貌或形態。
  • 巖石圈知識點整理(全)
    (4)濱海地區同時受河流和海浪雙重影響。2.(4)地勢差異大的地區:往往表現為流水的侵蝕作用。(5)沿海地區:多海浪作用,常見海蝕柱、海蝕崖等海灣侵蝕地貌和沙灘等海浪堆積地貌。3.(2)溼潤、半溼潤地區流水作用顯著,多流水侵蝕地貌和流水堆積地貌。(3)高山地區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鬥、「U」型谷、冰磧丘陵等地貌。(4)沿海地區多海浪作用,常見海蝕柱、海蝕崖和沙灘等地貌。
  • 衡水中學整理,高一至高三,高中物理知識點大全,知識點+結論
    高中物理的知識點多而繁雜,許多同學在整理的過程中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今天小編特意準備了一套物理知識點歸納,同學們可利用這篇資料,進行精準的複習和預習。並且在知識點的整理上,可以事半功倍,提升效率。
  • 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世界的地形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世界的地形,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地形分類:   地形是指地貌和地物的統稱。地貌是地表面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態,地物是地表面自然形成和人工建造的固定性物體。不同地貌和地物的錯綜結合,就會形成不同的地形,如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等。
  • 初中物理:4冊基礎知識點整理!全班學霸都在背,期末提分必備!
    物理的學習從開始來講其實就是一個基礎的積累,這個階段同學們需要把基礎的知識點都掌握了,都能夠活學活用了,這是非常重要的。物理來源於生活,同時也應用於生活,我們學習物理知識的主要目的是用物理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並運用物理知識去分析各種問題出現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措施來解決相關問題。
  • 高中生物知識點最全整理 你想要的都在這
    高中生物知識點最全整理 你想要的都在這下面是有途網小編為即將進入高三總複習的同學整理的高中生物知識點,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高中生物知識點最全整理1、染色體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種生物體細胞中全部染色體的數目、大小和形態特徵。觀察染色體組型最好的時期是有絲分裂的中期。
  • 初三化學知識點筆記整理
    初三化學知識點筆記整理 一、認識溶解現象,溶液的組成與特徵; 二、知道水、酒精、汽油等是常見的溶劑(如何用簡單的方法將衣服上的油汙洗去) 三、能說出一些常見的乳化現象 (1)舉例說明乳化現象;(2)用洗滌劑去油汙與用汽油去油汙的原理有什麼不同?
  • 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世界地形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世界地形,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地形指的是地物形狀和地貌的總稱,具體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體共同呈現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種狀態。   世界的地形   陸地地形: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
  • 高中物理:三年物理知識點整理,表格記憶法,一輪複習必備收藏
    1.資料名稱:高中物理知識點,三年全知識歸納整理,表格知識體系2.資料介紹:知識點的總結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但是小編不建議大家慢條斯理的去翻開每一本教材,然後自己去整理。說實話,你這樣整理和把書上的抄一遍沒什麼兩樣,無非就是把它們聚在一塊了。
  • 高中物理,高一至高三全知識點歸納總結,基礎點+考點+難點整理
    小編有話:高中物理的知識點不容易記,終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當前的課本知識點呈現出一個比較複雜的狀態,所以很多同學不知道哪些是重點,哪些只需要理解即可。許多同學物理成績不好,是因為基礎的知識點都沒有去背,沒有理解。而同時自己又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整理筆記,或者整理出來的筆記也不夠好。因此希望同學們可以好好利用,如果你有自己的知識整理體系,你也可以列印下來,以做查漏補缺的作用。
  • 數學老師精心整理:小學三年級公式大全,各個知識點都很全面!
    數學老師精心整理:小學三年級公式大全,各個知識點都很全面!進入三年級以後,數學就要開始一段長時間的「學習」階段,從三年級開始接觸幾何知識,到引入新的數學概念,這是三年級需要統統掌握的。尤其是測量、四邊形、三角形、面積、周長,以及三角形的特徵、內角和。
  • 用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思維導圖整理知識點
    思維導圖用於學習上可以理解為知識點「地圖」,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知識點整理方式。思維導圖就如同一根線,把各知識點連接起來,不僅可以幫助記憶知識點,而且還可以培養思維邏輯。下面「迅哥」就用迅捷畫圖教你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思維導圖整理匯總知識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