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圈,一個類似「姆庇之家」的族群

2020-12-05 樂羽視頻

1963年,在肯亞獨立後,其國內政局因部落族群之間的緊張關係而陷入紛擾之中。當時掌權的基庫尤族召集族人進行宣誓儀式:誓死固守「姆庇之家」。

「姆庇之家」猶如一個母親的子宮,孕育著基庫尤族,以至於他們的族人寧可都掉性命也甘願為之付出一切。這種族群現象被後來的人類學家而廣泛應用於族群關係研究。

而今天,小編將這個族群關係拼貼到了攝影圈裡。

攝影圈的族群關係建立在「群體認同」之上

之所以將攝影圈也列入一種族群關係,不是因為他們密切的生活的關係,而是一種文化交際上的關係。

在文化活動中,每個人都需要一種「自我認同」,當他的個人認同問題缺乏安全感時,就會主動參與進族群中,去獲取「群體認同」。每一個攝影人,從孤獨的單幹開始,到後來逐漸參與很多的攝影圈、攝影群,就是從「自我認同」走向了「群體認同」。

文化交際的認同中,最基本的方式是感情投資。如同氏族部落的感情交互作用一樣,只有通過族群認同的感情投資,才能找到對自己的認同。攝影圈的感情投資以加入群體為起點,而後,參加組織的各項活動、互相點評和認同對方作品、尋求圈內更高級別「酋長」的贊可、年會以及聚會等。

每一個攝影圈,都在維護著自己的觀點和主張,類似於「姆庇之家」。一旦受到利害衝突,都會誓死守護。

攝影圈的族群關係以消除差異為根本目的

每一個攝影圈、攝影群,都會有固定的科目。比如人像、風景、黑白、紀實、街拍等等。攝影圈的族群,是在細化的分類中,消除著圈內的差異。

這種現象類似於原始的部落、族群,一個遊牧部落是無論如何不會讓農耕部落的人進去挖他們草坪,而一個農耕部落也同樣是無論如何不會讓遊牧部落的馬在自家田地吃莊稼。部落已如此,族群更亦如此。一個信奉狼圖騰的族群與信仰兔圖騰的族群之間,要麼是持續的衝突,要麼就是鬥爭後的吞併,要麼就是互不侵犯地維護著各自的疆界。

各個攝影圈群之間,是最後一種狀態:各自維護著固有的疆界,互不來往,各玩各的。當然,也有例外,就是跨界。跨界圈際關係的人,有點像遊走穿梭於各個部落、族群的使者(或者是生意人),這些人在遊說、財富、文化研究的目的中,吸收著各種差異的營養。

再穩固的攝影圈也避免不了族群分化

如今攝影圈這種族群,因不以生存為根本目的,所以不受族群保護的利害牽制。一言不合或者觀念不同就自立「門戶」的甚多。千把人的圈子是族群,百把人的圈子是族群,三五人的圈子也是族群。

回顧中國近四十年攝影發展歷史,我們也同樣發現這種分化……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分化並非來自情感上的「群體不認同」,而是來自於現代知識。比如醫學攝影、航空攝影、極地攝影、顯微攝影、紅外攝影等等。另一方面,受後現代主義思想影響,虛無主義、反本質主義等等觀念上的攝影也一個個粉墨登場,加入到分化的族群之中。

攝影圈這種族群關係的融合點——「語言」

我試圖尋找各種攝影圈的通用關係,發現他們除了都拿著相機外,就是都講著一個國家的語言(相機裡的菜單也是一個國家的語言)。我很少在圈子裡看到和我們講著不一樣語言的外國人,如果真有外國人,也要會打漢字,至少會點讚。

這是族群關係最基本的融合點:說著一個民族的話、用著一個國家的字。

如果以民族性和國體來融合各種攝影圈的群體,我覺得是方向性的錯誤。因為我們本來就說著一個國家的話,卻進出著不同的攝影圈、攝影群。我說的「語言」,是攝影的語言,一種可以用後現代的文本觀去言說的「語言」,亦即在各種攝影圈的矛盾和差異中,尋找可以去解讀的東西。只有這種可以去共同解讀的內容,才是消除差異、相互融合的起點。

願這篇文章是一個美好的開端。(作者:印光輝)

作者簡介:印光輝,長期從事攝影理論研究、語言符號學探索、文本解讀分析、哲學社會學研讀。用最中等的學歷,去做最有價值的事情。

相關焦點

  • 許川:臺灣人的族群認同及其異化邏輯
    族群意識「為人我之別的感情因素提供價值基礎,並在與別人接觸的過程中形成相當程度的冷酷與暴力」,其導生於族群之間的差異乃至區隔,是由其群體記憶和群體文化等所形塑出來的社會認知特別是政治認知。美國著名政治學家派伊就曾指出:「族群意識可以建立一個國家,也可以撕裂一個國家。」某種程度上,族群意識的異質性是社會對立甚至撕裂的根源。
  • 另一個亞特蘭蒂斯之謎,傳說中的姆大陸真的被「弄丟了」嗎?
    視覺中國很多人花費畢生精力試圖揭開這些原始大陸的神秘面紗,詹姆斯·喬治瓦特就是其中之一,他一生都在尋找姆大陸的遺蹟,並把成果寫成了一本名為《遺失的姆大陸之謎:太平洋史前檔案》的書,雖然書中許多結論到底正確與否還有待考證,但它確實為人類文明的起源提供了些許蛛絲馬跡。
  • 超紅小精靈姆明,一個跨國IP發展的奇蹟
    有數據統計,在2014年姆明誕生100周年時,日本關於姆明的商品銷售額竟然佔了全世界銷售額的近50%。為什麼一個芬蘭的IP會在日本如此大受歡迎呢?姆明谷裡的小夥伴們姆明家族的故事中承載著作者Tore對於生活和家庭關係的思考,悠閒恬靜的生活方式和充滿哲思的對話非常具有芬蘭的文化特色。熱衷於歐洲文化的日本人在1969年從姆明的作者Tore Jansson的公司買來了姆明系列的版權,從此正式開始了姆明這個跨國IP的開發之旅。
  • 道教中的眾星之母鬥姆元君,眾生有難若稱名,大士尋聲來救苦
    鬥姆元君,身坐蓮華寶座,座下白玉龜臺,臺左右有玉梵、妙梵二天王侍側,萬聖千真擁護,妙相紫光圓融,為救亂世每逢應劫應化之身有很多,比如驪山老母、泰山聖母碧霞元君、天姥慈尊。鬥姥元君為人指點迷津、傳授秘籍法要、救苦救難。鬥姆元君,簡稱「鬥姆」,又作「鬥母元君」或「中天梵氣鬥母元君」。「鬥」指北鬥眾星,「姆」指母親。道經雲,鬥姆「為北鬥眾星之母」。
  • 夢比優斯奧特曼的夢比姆射線,和斯派修姆光線,哪一個更強?
    夢比優斯奧特曼的夢比姆射線,和斯派修姆光線,哪一個更強?有粉絲來信提問說,夢比優斯奧特曼的夢比姆射線,和初代奧特曼的斯派修姆光線,那一個更強呢?有很多人都說,夢比姆射線的溫度是10萬,而斯派修姆光線竟然達到了20萬,整整是夢比優斯奧特曼的一倍,是不是也就意味著斯派修姆光線比夢比姆射線強很多呢?其實這是不準確的。要知道,如果按照設定,帕瓦特奧特曼的斯派修姆光線,是初代奧特曼的5倍,也就是達到100萬的溫度,那不是強到沒有對手了嗎?可是對付貝利亞卻一點用都沒有。要將夢比姆射線和斯派修姆光線進行比較的話,就要看這兩個技能的不同點。
  • 波斯人的希臘祖先:跨越族群邊界的名祖神話
    本文的任務只是觀察令這種類型的族群定義遭遇尷尬的一個反例: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誰也不會否認波斯人是一個族群,希臘人是另一個族群,然而在希臘人編造的神話中,波斯人的祖先是希臘英雄;甚至有證據表明,波斯人也接受了這種共同血緣神話,轉而向某些希臘人宣稱他們彼此是同族人。 事實上,蠻族人擁有希臘祖先與希臘人擁有蠻族祖先一樣,是希臘譜系神話中的常見現象。
  • 著名的古代希臘悲劇作家:歐裡庇得斯
    歐裡庇得斯是著名的古代希臘悲劇作家,在古代有舞臺上的哲學家之稱。歐裡底得斯出身於雅典的貴族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是哲學家阿那克薩哥拉的朋友和學生,與智者普羅塔哥拉、普羅狄科交往甚密。歐裡底得斯曾長期服兵役,但他除作過阿波羅廟的祭祀、出使敘拉古外,很少擔任公職。
  • 揭秘史前姆大陸之謎 地球上最早的大陸沉入太平洋(世紀謎團)
    在幾萬年前原始時代人類還未在歷史上出現前,就有了姆大陸,姆大陸有很多著名和城市,人們對於姆大陸之謎是毫不了解的,對於它是否真實存在過科學家也不能確定。有科學家認為復活節島石像就是姆大陸文明發明的,還有人推測姆大陸在一夜之間被沉入太平洋,姆大陸之謎一起來看看吧。
  • 宗族、族群意識是嶺南文化的一個重要元素
    每到清明,嶺南地區回鄉祭祖的人要比春節假期回來的人還多,甚至一些遠在海外的人也會懷著對故人的無限懷念之情,千裡迢迢地往回趕。  清明,不僅是對逝者的思念,更是情感的延續與傳遞。又值清明時分,記者走進極具地域特色的嶺南地區清明祭祖。  「宗族、族群意識是嶺南文化的一個重要元素,具有世襲性強、穩定性高、凝聚力旺等特質。」
  • 姆大陸:一個約在距今12000年前高度文明的古大陸
    12000年前三大文明姆大陸:一個約在距今12000年前高度文明的古大陸 更新時間:2017-04-11 21:28  姆大陸土地遼闊,東起現今夏威夷群島,西至馬裡亞納群島,南邊是斐濟、大溪地群島和復活節島,全大陸東西長8000公裡,南北寬5000公裡,總面積約為3500萬平方公裡
  • 神秘的姆大陸
    姆大陸,在150年前,還有人記得姆大陸的存在!   在姆大陸上曾經有過燦爛的文明和美麗的風景,這裡的文明歷史至少要追溯到5萬年前,那麼這個美麗的傳說之地到底是怎麼消失的呢?     1868年,印度還是英國的殖民地。當時印度中部發生了大饑荒,殖民宗主國英國派兵增援。
  • 古希臘悲劇作家,著名三人組之一歐裡庇得斯
    與悲劇三重奏中的第二名索福克勒斯同時代的歐裡庇德斯生於公元前484年左右也許是在薩拉米斯,雖然這可能是他出生日期的奇怪方法的巧合,歐裡庇得斯和馬其頓,或者《青蛙的沉默》,斯科特斯卡利翁。《古典季刊》記載死於406年,可能在馬其頓。歐裡庇得斯的出生與薩拉米斯戰役有關。他得了第三名。他最初的一等獎是在442年,但是在大約92部戲劇中,歐裡庇德斯只贏得了4個第一名,最後一個是死後的。
  • 傳說萬年前人類最早的文明古大陸:姆大陸
    大約在距今12000年前,太平洋中曾經存在過一個高度文明的古大陸,這個古大陸的名字就叫「姆大陸」。據說姆大陸的面積佔據了南太平洋的大部分,南起大溪地島,北接夏威夷群島,東至復活節島,西止馬裡亞納群島,面積相當於南北美洲面積的總和。
  • 太平洋上存在過的一個史前大陸,姆大陸是否真的存在過嗎?
    與亞特蘭蒂斯一樣,姆大陸是否存在目前也是個謎。姆大陸是由英國人奧古斯都·勒普隆在十九世紀提出的,他聲稱埃及文明、中美洲文明等古文明均是由位於大西洋的姆大陸上的難民創造的。這個概念經由詹姆斯·丘德沃德推廣和擴大,他則認為姆大陸曾位於南太平洋。不過,目前這個說法仍然受到正統學術界的質疑。
  • 傳說中的姆大陸真的被「弄丟了」嗎
    很多人花費畢生精力試圖揭開這些原始大陸的神秘面紗,詹姆斯·喬治瓦特就是其中之一,他一生都在尋找姆大陸的遺蹟,並把成果寫成了一本名為《遺失的姆大陸之謎:太平洋史前檔案》的書,雖然書中許多結論到底正確與否還有待考證,但它確實為人類文明的起源提供了些許蛛絲馬跡。
  • 古希臘三大悲劇家是指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
    古希臘三大悲劇家是指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古希臘三大悲劇家古希臘三大悲劇家是指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埃斯庫裡斯(約前525前456年),史稱「悲劇之父」。他的悲劇創作提倡民主精神,反對專制暴政。他一生寫了70個劇本,流傳下來的只有7部完整的悲劇。其中對後世影響較大的是《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 名字裡帶有姆的動漫角色,其中一個是一隻貓,你都知道有誰?
    蕾姆蕾姆是《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這部動漫中的一個女角色,從小因為是獨角,而且因為自己的魔力也是非常的低,被自己的族人所嫌棄,但是自己的姐姐總是照顧自己,也是非常的喜歡姐姐,之後因為姐姐的角被折斷,由此憎恨魔女教。蕾姆心靈非常的善良純潔,能為了自己喜歡的人,付出自己很多的東西。在2017年之後蕾姆獲得了萌王的稱號。
  • 吳增定 | 現代民族國家的內在矛盾與族群認同
    不管在西方世界,還是在東方世界,族群的衝突和對立都變成了一個極端令人困擾的政治和社會問題。儘管形形色色思想家、學者和專家一直在絞盡腦汁地思考問題的答案,儘管大大小小的政治領袖和政治家們也在不斷地尋找各種具體的對策和解決方案,但是時至今日,甚至在可預見的將來,族群的衝突和對立非但不會變得緩和,反而有越來越惡化的趨勢。
  • 文化適應生態:海洋族群生存之道
    在對海洋環境的適應過程中,海洋族群創造了各種文化來適應生存環境,包括宗教、技術、管理、經濟、政治等,並用文化來改造環境,使之更加適合生存,同時他們還通過不斷發展文化來適應變化著的環境。海洋社會環境存在不確定性漁業產生於多變和不確定的環境之中,這裡面的多變和不確定性因素既來自於自然環境,也來自於社會環境。
  • 消失的神秘大陸——姆大陸
    前面好幾期介紹的都是克蘇魯神話裡的魔法書,今天介紹點別的,克蘇魯神話中出現的一個失落的大陸:姆大陸。這個名字和《死靈之書》一樣,並不是由洛夫克拉夫特原創的名字。在姆大陸毀滅的時候,有6400萬居民和七個主要城市,以及其他大陸的殖民地。6400萬居民被分成十個部落,遵循一個政府和一個宗教。他還宣稱姆大陸是埃及、希臘、中美洲、印度、緬甸和其他包括復活節島在內的偉大文明的共同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