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裝水省級抽檢,濰坊6企業產品不合格

2020-12-06 魯網

2015年5月-7月,根據國家總局工作部署和山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安排,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檢瓶(桶)裝飲用水282批次,其中不合格產品94批次。18日,省食藥監局公布了不合格產品和所涉及的企業。其中,濰坊抽檢共14批次產品,有6批次產品不合格。

 

  魯網濰坊8月21日訊(記者 張浩)2015年5月-7月,根據國家總局工作部署和山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安排,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檢瓶(桶)裝飲用水282批次,其中不合格產品94批次。18日,省食藥監局公布了不合格產品和所涉及的企業。其中,濰坊抽檢共14批次產品,有6批次產品不合格。

  據悉,本次抽檢的瓶(桶)裝飲用水主要包括飲用純淨水、天然礦泉水、其他瓶(桶)裝飲用水等。

  根據公報顯示,在本次抽檢中,濰坊共有14家飲用水企業被選中,其中,濰坊青園飲用水廠和青州市神邦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桶裝飲用水,壽光市潤源純淨水廠生產的氧生源飲用純淨水,濰坊聖潔飲用水有限公司生產的聖潔山泉飲用純淨水,濰坊隆盛水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天池桶裝飲用水,濰坊海運飲用水有限公司生產的濰州泉純淨水所抽檢批次不合格。

  公報顯示,菌落總數超標是這6批次產品不合格的共同原因,其中濰坊青園飲用水廠和濰坊隆盛水業有限公司被抽檢產品還存在電導率不合格。據了解,水的電導率與水中離子含量相關。一般而言,電導率越小,水中所含離子就越少。不同類型的桶裝水,由於水質來源和加工工藝不同,其產品標準對電導率的要求也不盡相同。該項目不合格,風險等級為一般風險。

  菌落總數超標風險等級為低風險。菌落總數屬於衛生指示菌,一般情況下不會影響公眾健康,而過度控制衛生指示菌和殺菌可能導致飲用水中溴酸鹽含量升高,構成健康風險;2015年5月24日實施的GB19298-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已刪除了菌落總數這個指標。但抽檢產品的生產日期都在標準實施之前,所以仍按照之前的標準執行。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企業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已採取責令企業及時採取下架、召回等措施。省食藥監局要求不合格食品生產企業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生產不合格產品的企業進行立案調查,查明生產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量和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特別提示消費者,在購買到或在市場上發現公告所涉不合格產品時,請撥打12331熱線電話進行投訴或舉報。

 

  

  

  

相關焦點

  • 山東省食藥監局抽檢結果:6批瓶(桶)裝水不合格可致癌
    今年5月-7月,省食藥監局抽檢瓶(桶)裝飲用水282批次,檢出不合格產品94批次,不合格率33 . 33%,其中6批次亞硝酸鹽超標,屬於高風險等級,過量攝入可致癌。、山東立石山泉工貿有限公司生產的天然飲用水、濟寧市華軍偉商貿有限公司生產的飲用純淨水、蘭陵縣玉珠山泉純淨水廠生產的飲用純淨水、濰坊青園飲用水廠生產的桶裝飲用水、濰坊隆盛水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天池(桶裝飲用水)、陽信縣安康純淨水商貿有限公司生產的飲用純淨水、霑化峰活泉水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峰活泉飲用純淨水,共計14批次樣品電導率不合格。
  • 瓶桶裝飲用水成抽檢重災區 加侖加山泉水不合格
    廣州工商抽檢,瓶桶裝飲用水成抽檢「重災區」  大峽谷桶裝水菌落總數超標、加侖加純天然山泉水致癌物溴酸鹽超標……昨日,廣州市工商局公布對市場流通的食品抽檢結果,瓶桶裝飲用水再度成為抽檢「重災區」,12批次飲用水上「黑榜」,八成因菌落總數超標。
  • 13種桶裝水檢測不合格 菌落總數越高水質越差
    原標題:13種桶裝水檢測不合格不合格項目主要是菌落總數和電導率不達標廣州市食安辦近日發布了第九期食品安全信息,在30批次不合格食品中,13批次都是桶裝飲用水。  本期公布的抽檢食品共1164批次,其中合格食品1134批次,佔97.4%。各監管部門已對抽檢不合格食品依法實行下架、封存、召回等措施,對生產經營不合格食品的單位依法進行查處。
  • 廣州工商抽查結果 桶裝水近三成不合格
    微生物指標超標是造成本次抽檢合格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本次對桶裝水經營店和個體經營戶所經營的桶裝飲用天然礦泉水、桶裝飲用純淨水、桶裝飲用天然淨水產品進行了抽檢。共計抽取樣品59批次,其中,飲用純淨水21批次,飲用天然礦泉水17批次,飲用天然淨水21批次,經檢驗,實物質量合格42批次,實物質量合格率71.19%。
  • 山東省食藥監局:食糖、水產製品等20批次食品樣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8年5月18日,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山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18年第21期(總第150期)》。信息顯示,該局對食糖、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水產製品、水果製品、糖果製品、方便食品、罐頭、飲料等進行了監督抽檢,共抽檢658批次,其中抽檢項目合格的產品638 批次,不合格產品20 批次,合格率97.0 %。
  • 廣西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食品12批次不合格
    二、不合格產品樣品情況 (一)桂林實力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漢元羅漢果香菇燕麥餐固體飲品」,不合格項目為黴菌,檢測結果為5.8×102CFU/g,標準規定為≤50CFU/g。(十)桂林市大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桂林水(飲用純淨水)」,不合格項目為銅綠假單胞菌,檢測結果為①6CFU/250mL,②2CFU/250mL,③<1CFU/250mL,④<1CFU/250mL,⑤1CFU/250mL,標準規定為n=5,c=0,m=0CFU/250mL。
  • 食藥監總局:部分瓶桶裝水企業消毒不到位
    三是防腐劑、甜味劑等部分食品添加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問題依然存在,涉及產品主要是肉製品、水產品等,說明有的企業未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標準使用食品添加劑。針對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發現的問題,檢驗機構根據總局要求,已第一時間報告不合格產品生產經營所在地的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
  • 農業部通報一季度獸藥抽檢情況 148批產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農業部近日通報2012年第二期獸藥抽檢情況,2012年第一季度共完成獸藥監督抽檢2010批,合格1862批,合格率為92.6%,不合格產品148批。   2012年第一季度抽檢結果以單項檢驗項目計,含量不合格佔53.4%;鑑別不合格佔37.8%;性狀不合格佔23.0%;檢查不合格佔5.4%;其他項目不合格佔3.4%。獸藥質量存在三個主要問題,一是製劑生產投料量不足,導致產品含量不夠,甚至有部分抗菌藥的含量檢查項無法測定。二是改變獸藥製劑組方,導致部分中藥產品的性狀、鑑別檢查項不合格。三是個別產品存偽造或套用獸藥產品批准文號現象。
  • 宿州「大桶水」檢出銅綠假單胞菌!
    大桶水消費使用進入高峰期今年省級食品安全抽檢結果顯示宿州市部分縣區包裝飲用水生產企業生產的大桶水出現部分不合格產品為防範桶裝飲用水出現系統性問題,化解食品安全風險,加強對桶裝飲用水生產企業的監管會上,食品生產科科長溫玉潔通報了大桶水省級抽檢情況;並對抽檢不合格原因進行了分析。抽檢不合格項目均為檢出銅綠假單胞菌。
  • 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6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抽樣檢驗合格531批次、不合格16批次,不合格項目涉及微生物汙染、食品添加劑超標、農獸藥殘留超標、質量指標不達標、重金屬汙染、其他汙染物等。具體情況如下:一、微生物汙染(一)永康市西城來得快桶裝水店銷售的標稱縉雲縣健源天然泉水有限公司生產的飲用天然水,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浙江方圓檢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濰坊「爽霖」飲用純淨水被通報 因電導率不合格
    大眾網1月6日訊(記者張坤)2015年10月份,濰坊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了生產環節肉製品、水果製品、飲料、速凍食品、乳製品、蛋製品等6類食品的市級監督抽檢。本次共抽檢飲料74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3批次,不合格率4.05%,不合格項目為電導率、大腸菌群。其中,濰坊爽霖山泉水廠生產的「爽霖」牌飲用純淨水,因電導率不合格,被食藥監局通報。
  • 天津抽檢:7批次飲料樣品不合格 4批次檢出致病菌
    17日,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在其官網發布《關於印發食品生產環節監督抽檢的通報(2015年第8批)》。據通報,近期,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抽檢飲料152批次,不合格樣品7批次,佔4.61%。   本次抽檢的飲料包括瓶(桶)裝飲用水、茶飲料、碳酸飲料、固體飲料、果汁蔬菜汁、蛋白飲料、其他飲料等。
  • 廣東省食藥監局公布桶裝飲用水抽檢不合格名單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3月14日,廣東省食藥監局官網發布2017年廣東省桶裝飲用水生產行業專項整治監督抽檢信息公告(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抽檢部分)。不合格產品信息生產單位生產單位地址產品名稱規格型號生產日期
  • 食藥監總局抽檢:6家企業10臺醫療器械產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9月2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國家醫療器械質量公告(2017年第22期,總第40期),對紅外輻射治療設備、超聲理療設備2個品種44臺產品的質量監督抽檢情況進行公告。其中,被抽檢項目不符合標準規定的醫療器械產品,涉及6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2個品種10臺。
  •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10批次自鎮流LED燈產品 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陳娟女)近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公布2020年自鎮流LED燈產品質量省級監督抽查結果。本次共抽查了全省10家企業10批次自鎮流LED燈產品,其中,生產領域4家企業4批次,流通領域6家企業6批次。抽查未發現不合格項目。
  • 福建食藥監局:2014年下半年飲料產品抽檢10%不合格
    23日,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了2014年下半年飲料產品省級抽檢結果。本次共抽檢福建省657家次企業生產的碳酸飲料、果汁及蔬菜汁類、茶飲料、蛋白飲料、固體飲料、瓶(桶)裝飲用水等產品768批次,不合格樣品數為77批次,樣品不合格率為10.0%。
  • 食品抽檢桶裝水問題最多
    權威發布:13批次桶裝水不合格記者發現,在兩局抽檢的19類食品中,大部分食品質量都合格;桶裝水的不合格批次最多,共有13批次不合格,其中八成是菌落總數超標,飲用後易患腸道疾病。食品抽檢中桶裝水問題最多據資料顯示,廣州市工商局、廣州市質監局的抽檢內容涵蓋桶裝水、餅乾、乳製品、肉製品、調味品、澱粉及澱粉製品等共19大類食品。而桶裝水屬於兩局均有的抽檢內容,只是分屬流通和生產環節。
  • 廣州市工商局:10款桶裝水檢測不合格
    羊城晚報訊 記者帥鵬坤、實習生郭敬靜報導:市民選購桶裝飲用水時要特別留心了。昨日,廣州市工商局發布了今年第一季度流通環節食品的抽樣檢測結果。在所有的抽檢食品中,桶裝飲用水的抽樣檢驗合格率、實物質量合格率最低,抽檢的45批次中,有10個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達23%。
  • 江蘇省宿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4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宿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委託宿遷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完成市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共277批次。食品經營環節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學生飲用奶240批次,食品生產環節桶裝飲用水和糕點37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全部合格273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
  • 合肥市工商局:1批次電風扇產品抽檢不合格
    該通報稱,2018年9月,合肥市工商局依據《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和《關於加強和規範網絡交易商品質量抽查檢驗的意見》的相關規定,對合肥市10家企業通過網際網路銷售的家用電器類商品13組進行了質量抽查檢驗。根據抽檢結果,此次抽檢合格商品12組,合格率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