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監總局:部分瓶桶裝水企業消毒不到位

2020-12-05 騰訊網

2014年12月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本年度第二階段19類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的監督抽檢信息。

本次監督抽檢涉及糧食及糧食製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製品、肉及肉製品、蛋及蛋製品、蔬菜及其製品、水果及其製品、水產及水產製品、飲料、調味品和乳製品等19類食品及食品添加劑,抽檢食品生產企業數量14202家,抽檢樣品共計27614批次。抽檢結果顯示:糧食及糧食製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製品等15種產品的合格率超過95%,其中糧食及糧食製品抽檢6059批次,合格樣品6022批次,樣品合格率為99.39%;乳製品抽檢868批次,合格樣品860批次,樣品合格率為99.08%;食用油和油脂及其製品抽檢2122批次,合格樣品2076批次,樣品合格率為97.83%;蛋及蛋製品抽檢285批次,合格樣品282批次,樣品合格率為98.95%;蔬菜及其製品抽檢370批次,合格樣品358批次,樣品合格率為96.76%;水果及其製品抽檢492批次,合格樣品479批次,樣品合格率為97.36%。

抽檢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是微生物汙染問題仍較突出,涉及產品主要為瓶(桶)裝水、醬滷肉製品和熟肉製品等,說明部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存在操作不當、清洗消毒措施不到位、衛生條件把控不嚴等問題。二是品質指標不達標問題明顯,涉及產品主要是食用油和油脂及其製品、燻煮香腸火腿及醃臘肉、風味魚製品、調味品等,說明生產加工過程中可能存在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的情況。三是防腐劑、甜味劑等部分食品添加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問題依然存在,涉及產品主要是肉製品、水產品等,說明有的企業未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標準使用食品添加劑。

針對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發現的問題,檢驗機構根據總局要求,已第一時間報告不合格產品生產經營所在地的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總局已責令相關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不合格產品及其生產經營企業及時依法查處,並採取有針對性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風險。特別提示消費者,在購買到或在市場上發現被通報的不合格產品時請撥打12331投訴舉報熱線進行投訴或舉報。

小貼士

一、菌落總數

本次監督抽檢在部分飲料、焙烤食品、肉及肉製品、豆類及其製品等產品中檢出菌落總數超過標準值。說明部分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此外,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並非致病菌,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

二、大腸菌群

本次監督抽檢主要在部分飲料、糧食及糧食製品(米粉製品)、肉及肉製品等產品中檢出大腸菌群超過標準值。大腸菌群超標可能由於產品的加工原料、包材受汙染,或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生產設備、環境的汙染,或者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等原因導致。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汙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汙染的可能性較大。

三、黴菌和酵母

本次監督抽檢發現少量飲料、水果及其製品、糧食及糧食製品、焙烤食品(冷加工糕點)以及個別乳製品、炒貨及堅果製品中黴菌和酵母超標。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黴菌汙染,也可能是流通環節抽取的樣品黴菌和酵母超標,後者為儲運條件控制不當導致。

黴菌和酵母在自然界很常見,黴菌可使食品腐敗變質,破壞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價值,本次抽檢黴菌和酵母超標的產品未檢出真菌毒素、致病菌。

四、銅綠假單胞菌

本次監督抽檢發現個別天然礦泉水中存在不得檢出的銅綠假單胞菌。天然礦泉水中銅綠假單胞菌超標可能是源水防護不當,水體受到汙染;生產過程中衛生控制不嚴格,從業人員未經消毒的手直接與礦泉水或容器內壁接觸;或者包裝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等導致。

銅綠假單胞菌廣泛分布於各種水、空氣、正常人的皮膚、呼吸道和腸道等,易於在潮溼的環境存活,它對消毒劑、紫外線等具有較強的抵抗力,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對於抵抗力較差的人群,飲用銅綠假單胞菌超標的瓶(桶)裝水存在健康風險。

五、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

本次監督抽檢發現個別糧食及糧食製品(通用小麥粉、專用小麥粉)中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超過標準限量值。小麥粉中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超標可能是原料小麥受到該菌汙染,企業對原料把關不嚴導致。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是穀物黴變的重要指標之一,是汙染糧食和動物飼料最為廣泛的天然毒素之一,在潮溼的環境下,被黴菌汙染的大麥、小麥、玉米、燕麥中可能會產生較多的DON。人吃了被DON嚴重汙染的穀類食品後可引起嘔吐、腹瀉、頭疼、頭暈等中毒症狀,保持穀物和食品的乾燥是避免這一問題的關鍵。本次監督抽檢結果顯示汙染雖未構成,但應採取有效措施加強風險控制。

六、甜味劑、防腐劑和食用色素

本次監督抽檢發現部分調味品、糖果及可可製品、蔬菜及其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蜂產品等存在超範圍或超限量使用甜味劑(主要是甜蜜素、糖精鈉、安賽蜜等)的情況。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增加產品甜味,超限量超範圍使用或者未準確計量甜味劑;個別蜂蜜產品中檢出甜味劑,也有摻假的可能。

本次監督抽檢發現部分焙烤食品、肉及肉製品、調味品、豆類及其製品、水產及水產製品等存在超範圍或超限量使用防腐劑(主要是苯甲酸、山梨酸、脫氫乙酸等)的情況。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增加產品保質期,或者彌補產品生產過程衛生條件不佳而超限量超範圍使用,或者未準確計量。

本次監督抽檢發現少量焙烤食品、肉及肉製品、豆類及其製品、茶葉及其相關製品、糖果及可可製品存在超範圍或超限量使用食用色素(主要是檸檬黃、日落黃、胭脂紅、誘惑紅、莧菜紅、亮藍等)的情況。原因可能是由於企業為增加產品賣相,或者彌補原料品質較低而超範圍超量添加,或者未準確計量,個別產品食用色素超標不排除摻假。

本次監督抽檢發現部分食品存在超範圍、超限量使用甜味劑、防腐劑、食用色素等的情況,儘管相關食品添加劑屬於經過安全性評估的品種,但也是違反了規定,不應該發生。

七、鉛

本次監督抽檢發現部分調味品(花椒粉等)及個別糧食及糧食製品、蔬菜及其製品和水產及水產製品中存在鉛超標的情況。鉛屬於重金屬汙染物指標,主要是環境汙染帶入原料的,說明生產企業對原料把關不嚴,使用了鉛含量超標的原料,也不排除從生產設備遷移入食品的可能。

八、胺基酸態氮

本次監督抽檢發現部分醬油類產品的胺基酸態氮不合格。胺基酸態氮是醬油的特徵性品質指標之一,胺基酸態氮含量越高,醬油的質量越好,鮮味越濃。胺基酸態氮含量不達標,可能是由於產品生產工藝不符合標準要求,未達到要求發酵的時間,產品配方缺陷,或部分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為降低成本而故意摻入水等其他液體所致;還可能是釀造醬油產品本身等級較低,企業為增加銷量違規標註更優等級等。

醬油是調味品,胺基酸態氮不合格主要影響產品風味。

九、酸值(價)

本次監督抽檢發現食用植物油、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和水產及水產製品存在酸值(價)不合格。酸值(價)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敗的程度。造成酸值(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原料採購上把關不嚴,如食用植物油、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的原料水分過高,會加速油脂的酸敗;生產工藝不達標,如植物油精煉不到位或未精煉;產品儲藏條件不當,特別是在夏季,受氣候環境影響因素更大,易導致食品中脂肪的氧化酸敗。

油脂酸敗產生的醛酮類化合物長期攝入會對健康有一定影響,但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可以明顯辨別出其有哈喇等異味,需避免食用。

十、羅丹明B

本次監督抽檢在固態調味料中檢出非法添加物羅丹明B。羅丹明B是一種鮮桃紅色的合成染料,已被列入《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第一批)》,不允許在食品中使用。豆瓣醬中檢出羅丹明B,反映出很可能是企業為了使產品顏色鮮亮,違法添加該物質,也不能排除是採購的辣椒粉、辣椒油等原料中添加了該物質。

十一、電導率

本次監督抽檢主要在部分純淨水中檢出電導率超過標準規定值。電導率是衡量水的純度的指標。造成該類產品指標不合格的可能原因有:生產工藝存在問題,過程控制不嚴,反滲透濾膜長久未更換,過濾設備清洗不到位等。

十二、溴酸鹽

本次監督抽檢在天然礦泉水和其他瓶(桶)裝飲用水樣品中檢出溴酸鹽超標。溴酸鹽是臭氧消毒的一種副產物,當水源中溴化物含量高或使用臭氧量大時可能會導致溴酸鹽超標。溴酸鹽在國際上對人體的致癌危害目前還沒有確切的定論。

(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桶裝水省級抽檢,濰坊6企業產品不合格
    2015年5月-7月,根據國家總局工作部署和山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安排,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檢瓶(桶)裝飲用水282批次,其中不合格產品94批次。18日,省食藥監局公布了不合格產品和所涉及的企業。其中,濰坊抽檢共14批次產品,有6批次產品不合格。
  • 功能飲料極限衝刺菌落總數超標150倍,被河南食藥監通報
    18日,河南省食藥監局在其官網發布關於2015年第11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告。通告稱,近期,該局在承擔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中,抽檢了糧食及糧食製品、飲料2大類333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4批次。
  • 瓶桶裝飲用水成抽檢重災區 加侖加山泉水不合格
    廣州工商抽檢,瓶桶裝飲用水成抽檢「重災區」  大峽谷桶裝水菌落總數超標、加侖加純天然山泉水致癌物溴酸鹽超標……昨日,廣州市工商局公布對市場流通的食品抽檢結果,瓶桶裝飲用水再度成為抽檢「重災區」,12批次飲用水上「黑榜」,八成因菌落總數超標。
  • 國家食藥監總局正式上線國家藥品抽驗信息查詢資料庫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月12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發布消息稱,為進一步做好信息公開工作,方便社會各界查詢國家藥品抽驗數據信息,國家食藥監總局建立了國家藥品抽驗信息查詢資料庫。該平臺涵蓋了2016年以來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國家藥品抽驗信息,今後將根據抽驗情況及時更新。
  • 未開封桶裝水內有飛蛾 涉事水廠竟在"裸奔"生產
    13日下午2點多,記者隨棗莊市食藥監局食品生產監管科以及市中區食藥監局稽查工作人員來到齊村鎮趙莊。當工作人員到達時,在一間400平左右的廠房內,有兩名婦女正忙碌著,廠房內地上擺滿了桶裝水,廠房外,一輛運送桶裝水的貨車內已經裝上了幾桶水。見到執法人員前來檢查,一位婦女慌忙將捲簾門拉了下來,經執法人員要求,該婦女又打開了捲簾門。  廠房外的臺階下,有水源從廠房內流出來。
  • 食藥監總局推出APP 通過手機可查食安信息
    8月19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組織開發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查詢系統客戶端——食安查APP正式上線。由於食安查APP剛剛上線,資料庫、商品條形碼信息以及用戶使用體驗正在逐步更新與完善中,國家食藥監總局希望消費者能在使用過程中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 食藥監總局叫停"極草" 蟲草失去保健品試點資格
    3月29日晚間,青海春天披露的公告,使這筆半年前的減持變得「可疑」:據青海春天29日公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已經在2015年7月份通知青海省食藥監局,要求取消青海春天「青海省綜合開發利用優勢資源試點產品」試點。  也就是說,在青海春天被國家食藥監總局「叫停」主營產品唯一合法身份兩個月後,作為最大流通股東的青海國投,一舉減持了手中1/3的青海春天股票。
  • 食藥監總局:將對含馬兜鈴酸產品進行專項檢查
    食藥監總局:將對含馬兜鈴酸產品進行專項檢查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 陳聰)業界近日對馬兜鈴酸與肝癌相關性的熱議引發民眾關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就此回應稱,馬兜鈴酸安全性問題直接關係公眾健康
  • 國家食藥監總局:10批(臺)紅外輻射治療設備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  為加強醫療器械質量監督管理,保障醫療器械產品使用安全有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對紅外輻射治療設備、C反應蛋白檢測試劑2個品種79批(臺)的產品進行了質量監督抽檢。  被抽檢項目不符合標準規定的醫療器械產品,涉及5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1個品種8臺。具體為:  紅外輻射治療設備5家企業8臺產品。
  • 原國家食藥監總局: 將冬蟲夏草踢出保健品圈子
    原國家食藥監總局: 將冬蟲夏草踢出保健品圈子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黎秋玲   2018-05-29 新快報記者查閱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了解到,2018年3月8日,該網站發布關於停止冬蟲夏草用於保健食品試點工作的通知,這是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繼2016年2月4日發布該通知後的第二次發布,可見國家食品藥監部門對該通知的重視。另外,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2018年2月27日還發布《這4種保健品不保健,千萬別花冤枉錢了!》文章,其中,第一個就直指冬蟲夏草。
  • 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解讀含馬兜鈴酸藥品使用安全性情況
    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也證實,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可造成腎小管功能受損,甚至存在引發腎癌的風險。對此,人們紛紛提出疑問,含有馬兜鈴酸的藥還能吃嗎?專家指出,雖然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但不是所有馬兜鈴科植物都含馬兜鈴酸。我國早已調整藥材使用部位,將馬兜鈴科植物細辛的藥用部位由全草改為根和根莖,而根和根莖幾乎是不含馬兜鈴酸的。
  • 食藥監總局:對電針治療儀等47臺產品抽檢 41臺合格
    食藥監總局:對電針治療儀等47臺產品抽檢 41臺合格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17年第2期國家醫療器械質量公告,對移動式C形臂X射線機、電針治療儀等
  • 原國家食藥監總局兩次發文: 冬蟲夏草不屬於保健品
    食藥監局:冬蟲夏草不屬於保健品,長期服用或致砷攝入超標今年3月,食藥監局網站發布關於停止冬蟲夏草用於保健食品試點工作的通知,這是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繼2016年2月4日發布該通知後的第二次發布,可見國家食品藥監部門對該通知的重視。
  • 食藥監總局發話了!快對照清單檢查你的中藥方
    食藥監總局:我國肝癌患者多由B肝病毒引起 國家食藥監總局稱,根據流行病學大樣本、大數據分析,我國肝癌患者主要由B肝病毒感染引起。▶ 國家食藥監總局同時提醒:藥品要嚴格按照醫生處方和醫囑使用,注意含馬兜鈴屬藥品的腎毒性、致癌性的風險。任何藥品都不能大劑量、長時間服用。
  • 兩大超市下架活魚 食藥監部門:商家自身行為
    11月23日,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微博帳號「首都食藥」發文回應稱,北京市水產品抽檢合格率達9成以上,網傳北京市水質汙染、水體汙染導致淡水魚汙染的傳聞不可信。與此同時,北京市商務委、北京市食藥監局解釋稱,部分超市活魚下架屬企業自主行為。  島城情況如何?24日,記者走訪了島城多家大型超市和活魚售賣點。
  • 食藥監總局回應紀委官員舉報:已向中紀委報告
    點擊查看 8月12日10時37分,新浪微博「@御史在途」,即實名認證為湖南省紀委預防腐敗室副主任的陸群,發微博炮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稱國家藥典委將南方金銀花改名為山銀花,給南方金銀花種植戶和藥廠帶來巨大經濟損失,給國家食藥監總局前局長、現國家藥典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邵明立家鄉的金銀花開發商帶來巨大利益
  • 食藥監總局:20批次藥品不合格 含搶救藥品鹽酸洛貝林注射液
    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記者 陳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布通告稱,標示為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生產的鹽酸洛貝林注射液等20批次藥品不合格。相關企業已被要求暫停銷售使用、召回產品,並進行整改。
  • 國家食藥監總局藥品審評中心山東實訓總結表彰會在濟南舉行
    中國山東網12月28日訊 (記者 馬文文) 12月27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審評中心(以下簡稱藥審中心)山東實訓總結表彰會暨實訓基地揭牌儀式在濟南舉行。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巡視員史國生對實訓工作進行總結,國家食藥監總局審評中心黨委副書記嚴文君出席並講話。
  • 13種桶裝水檢測不合格 菌落總數越高水質越差
    廣州市食安辦近日發布了第九期食品安全信息,在30批次不合格食品中,13批次都是桶裝飲用水。  本期公布的抽檢食品共1164批次,其中合格食品1134批次,佔97.4%。各監管部門已對抽檢不合格食品依法實行下架、封存、召回等措施,對生產經營不合格食品的單位依法進行查處。
  • 食藥監總局:暫停進口英國徠卡HER-2檢測試劑盒
    (原標題:食藥監總局:暫停進口英國徠卡HER-2檢測試劑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