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幼升小報名已經陸陸續續展開了,有些地方甚至已經進行到尾聲。所以家裡有孩子今年9月份上小學的家長們一定要注意當地的入學政策,千萬別錯過了時間啊!尤其是大城市裡學位緊張,錯過了真的沒後悔藥。
跟往年一樣,今年的小學入學報名,也是先公立學校報名,再到民辦學校報名,然後剩餘名額確定後才到積分入學報名。有當地戶口、有政策扶持、或者有學區房可以直接報名公立學校的學生,自然是最幸福的;家裡有金礦,可以去最好的貴族學校、私立學校的,也不用愁讀書的事;能夠積分進入公立學校的學生也是幸運的;最悲催的就是什麼都沒有,只能借讀的學生了。
借讀生有多悲催?我們不看別的,就來看看報名時要準備的材料吧,15項21份資料!多到你想吐槽,而且有些資料還很讓人無語!借讀而已,比積分入學的資料還複雜!如果有這些,還不如直接積分了,還用借讀,交那麼高的借讀費嗎?我們來看看所需要的資料:
借讀申請書(要有監護人籤名、介紹人籤名)、戶口簿(首頁、孩子頁與父母頁)、房產證(或租賃合同和備案證明)、父母學歷證、身份證、居住證、工作證明(或營業執照或工商企業登記證、勞動合同)、納稅記錄、社保繳費歷史明細表和計劃生育服務證、兒童身份證、出生證、計劃免疫證(先到社區醫院辦理入學驗證)、兒童近期小一寸彩照1張、孩子就讀的幼兒園出具的評價或手冊等。
比如說房產證吧,如果有房產證,可以有很多積分了,積分入學會很有優勢,甚至可以積分入戶,把戶口遷進去。租賃合同和備案證明也是積分才用得上,就一個借讀生,有居住證了,還管我租的時間長短嗎?父母學歷證也是,朋友說,他最高學歷就是初中,這個初中畢業證,怎麼好意思拿出手嘛?
工作證明就更無釐頭了。今年的情況,大家都清楚。剛好下崗了,丟了工作,難道孩子也沒權利讀書了?不可能吧?而這個納稅記錄更沒有,不是人人都高薪要繳稅的呀。有些人就是家庭主婦,更加沒有繳納社保,這個繳費歷史明細表也是有點難為人的了。如果都有這些,哪用借讀呀?難道借讀也要攀比父母的學歷,父母的房產,以及工作收入麼?
不過社會就是這麼現實!如果想孩子在身邊,想孩子有個好的讀書環境,還是繼續努力加把勁吧!即使有錢繳納借讀費,還要看其他條件的呢!真的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呀!
#幼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