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解析:你知道吸菸會影響DNA修復功能嗎?

2021-01-17 澎湃新聞
諾貝爾化學獎解析:你知道吸菸會影響DNA修復功能嗎?

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2015-10-09 12:07 來源:澎湃新聞

抽菸會修飾、影響細胞中的DNA,也會影響DNA修復系統的蛋白質,從而抑制多種DNA修復系統,導致腫瘤的發生。

在進入生物學本科教科書數十年後,科學家對DNA修復機制的研究終獲諾貝爾獎。

10月7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瑞典生物學家託馬斯•林達爾(Tomas Lindahl)、美國生物學家保羅•莫德裡奇(Paul Modrich)以及出生在土耳其的生物學家阿齊茲•桑賈爾(Aziz Sancar)。

有人驚呼,生物學又搶了諾貝爾化學獎。

但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教授、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李國民告訴澎湃新聞,DNA本身就是名為脫氧核糖核酸的化學分子,DNA修復過程本質上是一系列化學反應,DNA修復機制的研究也可以被授予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但也同樣適用於化學獎。

DNA是人體內的遺傳物質,被稱為「底層代碼」,其攜帶的信息經層層傳遞後,不僅對生命活動產生影響,還傳遞遺傳信息對後代產生影響。

但每時每刻我們體內的DNA都面臨重重殺機,紫外線、放射性輻射、環境汙染等,都會對DNA造成損傷。

除了外界帶來的損傷,還有內部的錯誤。人體內細胞增殖時,細胞中的DNA也需要增加一倍,然後再均分,其過程被稱為「DNA複製」。複製的次數越多,出錯的機率越大。

諾獎委員會公布的資料顯示,每次細胞分裂時,超過30億鹼基對的DNA需要複製,人一生中會積累約3.7萬億(3.7X10^13)個DNA複製錯誤。

而人類存世上萬年來之所以還能在「錯誤」中安然地代代繁衍,是由於我們體內有一群蛋白質專門負責看管DNA,它們持續不斷地校對基因組,發現損傷就立刻著手修復,這就是DNA修復系統。

三位諾獎得主做的就是研究它的工作方式。在李國民看來,因研究DNA修復機制獲得的這個諾獎至少遲到了15年。

15年前,三位諾獎得主就分別發現了DNA的三種修復機制:鹼基切除修復、核苷酸切除修復和錯配修復。

最新的研究顯示,DNA修復系統故障與多種疾病有關,尤其是它們與癌症的關係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

1991年,李國民師從保羅•莫德裡奇做博士後研究,幫助發現了DNA的錯配修復機制。他們發現,遺傳性直腸癌與DNA錯配修復系統的缺失密切相關。由於承擔排便功能,直腸組織的細胞不斷脫落而需要經常更新,所以直腸組織的細胞經常處於分裂、增殖狀態,如果其細胞中的DNA錯配修復系統缺失,DNA複製錯誤就因不能被修復而大量累積,最終會導致直腸癌的發生。

李國民透露

,環境汙染導致的很多白血病病例,也與DNA錯配修復系統缺失有關。

此外,兩年前,李國民等人發表的研究論文證實,

抽菸會修飾、影響細胞中的DNA,也會影響DNA修復系統的蛋白質,從而抑制多種DNA修復系統(包括今年得諾獎的三個途徑),導致腫瘤的發生

此外,DNA修復系統缺失還會導致神經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等,以及衰老。這些事實不斷提醒著科學界和諾貝爾將委員會關於DNA修復系統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

李國民提醒,DNA損傷不可避免,修復系統的缺失卻很致命,在日常生活中,應儘量減少對DNA修復系統的幹擾,比如少抽菸、少喝酒。

此外,三位諾獎得主發現的「鹼基切除修復、核苷酸切除修復和錯配修復」僅是細胞中所用DNA修復機制的一部分,有更多的DNA修復機制正在被發現和應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諾貝爾化學獎,DNA修復機制,環境汙染,健康生活

相關推薦

評論(59)

相關焦點

  • 「DNA修復」獲諾貝爾化學獎
    一名瑞典科學家、一名美國科學家和一名有美國、土耳其雙重國籍的科學家獲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將今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一名瑞典科學家、一名美國科學家和一名有美國和土耳其國籍的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基因修複方面的貢獻。
  • 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 DNA修復與疾病防治
    10月7日,諾貝爾化學獎評審委員會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瑞典科學家託馬斯·林達爾、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裡克和擁有美國、土耳其雙重國籍的科學家阿齊茲·桑賈爾,表他們發現了細胞修復自身DNA的機制,為創新癌症治療手段提供了廣闊前景。
  • 2015諾貝爾化學獎公布!DNA修復術
    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宣布,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15年諾貝化學獎授予英國科學家託馬斯·羅伯特·林達爾(Tomas Robert Lindahl)、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裡奇(Paul Modrich)和阿齊茲·桑賈爾(Aziz Sancar),以表彰他們發現DNA修復技術。
  • 諾貝爾化學獎揭秘DNA修復機制 開啟治癌大門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文匯報》10月8日報導,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瑞典科學家林達爾、美國科學家莫德裡奇及土耳其科學家桑賈爾因為「研究DNA修復機制」,而獲得本屆諾貝爾化學獎,三人將平分800萬瑞典克朗(約合616.6萬元人民幣)獎金。
  • 諾貝爾化學獎頒獎詞:DNA修復機製取得重大突破
    201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以下三位科學家:託馬斯·羅伯特·林達爾;保羅·莫德裡奇和阿齊茲·桑賈爾,因為他們研究出細胞在分子層面如何進行DNA修復和遺傳信息保護。分子系統修復受損DNA每天我們體內的DNA細胞都被紫外線、自由基以及其它致癌物質所破壞,但即使沒有這些外在的破壞源,DNA分子本身就是不穩定的。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改變發生在細胞的基因組中。除此之外,DNA中的缺陷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也會伴隨著複製過程而增加,這些缺陷和損壞的過程不計其數,在人體內每時每刻都在進行。
  • 2015諾貝爾化學獎,您看懂了嗎?(圖)
    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了瑞典科學家託馬斯·林達爾、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裡克和擁有美國、土耳其國籍的科學家阿齊茲·桑賈爾,以表彰他們在基因修復機理研究方面所作的貢獻。  您看懂了嗎?基因修復。
  • 解讀2015諾貝爾化學獎:沒有DNA修復機制,我們每天要突變百萬次
    . © Nobel Media AB 2015來源 諾貝爾獎官網編譯 丁家琦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瑞典科學家託馬斯·林達爾(Tomas Lindahl)、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裡奇(Paul Modrich)和土耳其科學家阿齊茲·桑賈爾(Aziz Sancar),表彰他們在分子層面上解釋了細胞如何修復
  • 解讀2015諾貝爾化學獎:DNA修復的細胞機制研究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瑞典皇家科學院北京時間昨天傍晚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瑞典科學家託馬斯·林達爾、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裡克和擁有美國、土耳其雙重國籍的科學家阿齊茲·桑賈爾,以表彰他們在基因修復機理研究方面所作的貢獻。  脫氧核糖核酸,俗稱的DNA。人類幾乎每個細胞裡都有DNA,它們編碼了人體全部的遺傳信息。
  • 中科院化學所汪銘研究員解析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2020年10月7日宣布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加州大學教授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和現在德國工作的法國科學家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 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
  • 2020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竟是生物學家!
    而10月7日揭曉的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好像給我們治癒這兩類疾病帶來了希望。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45分許正式揭曉,法國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珍妮弗·安妮·道德納(Jennifer A.
  • 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瑞典、美國三位科學家因DNA修復機制獲獎
    【財新網】(記者 孔令鈺)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點50分,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瑞典科學家託馬斯·林道(Tomas Lindahl)和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裡奇(Paul Modrich)、阿齊茲·桑卡(Aziz Sancar)獲獎。
  • DNA剪刀改變生命藍圖,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無私分享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今天揭曉,由法國學者夏彭提耶(Emmanuelle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今天揭曉,法國學者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學者道納(Jennifer A.
  • 2018諾貝爾化學獎授予3名科學家 盤點歷年得主
    中新網10月3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3日中午,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3名科學獎獲獎。獎項的一半授予美國科學家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表彰她實現了酶的定向演化;另一半授予給美國科學家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國科學家溫特(Gregory P.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基因編輯,眾望所歸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給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這項技術還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正在為新的癌症療法做出貢獻,並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的夢想成真。「這項基因工具蘊含著強大的力量,影響著我們所有人。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基因編輯,眾望所歸
    這項技術還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正在為新的癌症療法做出貢獻,並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的夢想成真。「這項基因工具蘊含著強大的力量,影響著我們所有人。它不僅徹底改變了基礎科學,而且推動了創新作物的誕生,未來還將會為突破性的新醫學療法指明方向,」諾貝爾化學委員會主席Claes Gustafsson說。
  • 剛剛,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鋰電池作為最主要的可攜式能量源,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沒有鋰電池,就不會有如今的可攜式穿戴設備。鋰電池產業已經接近年產幾十億美元,為人類的日常活動提供動力。鋰電池還曾和電晶體一起被視作電子工業中最偉大的發明。97歲的二戰老兵Goodenough也成為史上最年長的諾獎得主。
  • 2017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得獎的是物理學家?
    布熱津斯基說,今年獲獎的成果使人們能夠看到細胞內部的分子以及它們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未來人們可能會看到分子結構的變化過程。他對新華社記者說,今年的化學獎是跨學科研究的一個典型,技術在科學發現中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獎金共9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0萬美元),將由這三位獲獎者分享。
  • 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會是誰?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宣布預示著諾貝爾獎季的正式到來,瞬間晝夜節律成為多家媒體頭天,評述者和解析者眾多,這裡不在贅述。那麼,明天的諾貝爾化學獎會花落誰家呢?相對於生理學或醫學獎,化學獎更不按照常理出牌,預測難度更大。
  • 「冷凍電鏡技術」是什麼竟讓研究它的物理學家,摘得諾貝爾化學獎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北京時間10月4日下午5點45分,2017 年諾貝爾化學獎(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7)揭曉。化學獎頒給 Jacques Dubochet, Joachim Frank 與 Richard Henderson,以表彰他們發展了革命性的冷凍電鏡技術,以很高的解析度確定了溶液裡的生物分子的結構。小夥伴們知道冷凍電鏡技術是什麼嗎?為什麼它能摘得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呢?快和知力君一起來了解一下。冷凍電鏡是個什麼技術?
  • 2020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竟是生物學家
    而10月7日揭曉的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好像給我們治癒這兩類疾病帶來了希望。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45分許正式揭曉,法國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珍妮弗·安妮·道德納(Jennifer A. Doudna)獲得這一獎項,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