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區生豬出場價格持續小幅上漲。為深入分析當前生豬生產、市場等有關情況,準確把握後期市場價格走勢,我中心組織各地價格監測機構開展了一次生豬緊急專項調研,現將具體情況介紹如下:
一、生豬出場價格呈現穩中小幅上漲態勢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地屠宰加工企業尚未完全復工復產,生豬屠宰量較去年同期明顯下降,生豬市場短期供應偏緊。另一方面,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學校停課,餐館、遊樂場所暫時停業,豬肉大規模消費下降明顯,生豬市場供需兩端均呈明顯下降趨勢,價格以小幅上漲為主。同時受疫情影響,生豬飼料、運費和裝卸費價格上漲,進一步助推生豬出場價格上漲。
根據我中心在全區12個盟市的13個市(區)縣(旗),共計41個監測點生豬出場價格的監測數據顯示,疫情發生以來,全區生豬出場價格持續小幅上漲。2月19日全區生豬平均出場價格為每50公斤1735.83元,較年初(1月1日)價格上漲7.57%。1月至2月生豬出場價格各周變化幅度分別為1.21%、1.86%、2.79%、-0.03%、0.13%、1.15%、1.37%、0.10%。
2月19日全區豬糧比價為20.29:1,處於價格上漲紅色預警區域。自2019年6月第1周以來,豬糧比價連續36周處於價格上漲紅色預警區域。
目前全區生豬出場價格處於2019年以來的較高水平(僅次於2019年10月30日的1820.33元/50公斤和2019年11月6日的1783.83元/50公斤)。截止2月19日,生豬出場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152.97%。
二、屠宰企業復工復產情況
目前,從各地上報的情況來看,屠宰企業正處於復工復產初期階段,尚未完全恢復,生豬屠宰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下降,差距較大。調查中呼和浩特市屠宰企業目前只有正大集團正常開工;通遼市科爾沁區屠宰企業已經復工復產企業共7家,佔總數14家的50%,現在屠宰場每天的屠宰量不大,是根據各超市預定的豬肉需求量定量屠宰;阿左旗屠宰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況下於2月7日積極復工,復工後採取每周一次定時定點屠宰的形式,屠宰量由零售商戶提前一天上報,專人專車統一配送生豬;滿洲裡市屠宰企業已經及時復工,每日根據市場需求定量屠宰,由於市場需求降低,屠宰量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通遼庫倫一個屠宰場去年此時的屠宰量大概是今年屠宰量的3-4倍。
三、目前存在的問題
從各地上報的情況來看,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生豬養殖場長途調運有受阻情況。由於疫情影響,目前部分地區生豬長途運輸存在受阻情況,貨物出不去也進不來,生豬達到出欄標準不能順利出欄造成一定積壓,養殖場省外調運過程中運輸成本較高,推高養殖成本壓力。但按照現行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預計隨著疫情逐漸好轉,原來封堵路口逐漸開放,運輸問題可能將得到有效解決。
2、飼料價格出現上漲。從呼和浩特市調查了解到,疫情出發後,由於道路物流不暢,飼料企業所需求的原料不足,以及運輸成本增加大,飼料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2月19日豆粕價格3.52價元/公斤,較上周(2月12日)上漲14.68%,同比上漲16.56%;麥麩價格1.8元/公斤,較上周(2月12日)上漲12.5%,同比上漲13.21%;玉米價格1.9元/公斤,較上周(2月12日)上漲2.7%,同比上漲2.15%;近期,部分規模較大的飼料企業已持有相關部門出據的通行證,飼料可以運到養殖場,除部分養殖戶豆粕供應偏緊外,其他飼料基本能滿足養殖場正常運轉。據烏海市一生豬監測點反映,疫情初期飼料供應停滯,目前通過政府相關單位協調,已經能夠保證飼料的正常供應,但運輸成本增長較高。另據滿洲裡一養殖場介紹,年前儲備的飼料還可以用十天左右,以後追加的飼料由於運輸成本的增加,可能面臨著漲價風險。
3、用工難、用工成本上漲。由於受春節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雙重因素影響,養殖場員工尚未返崗,務工人員難以僱到,人工成本較春節前有所上漲,每人每月較節前上漲500-1000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國家和地方不斷出臺新政策,加快企業復工復產、高速免費通行等,後期養殖行業飼料運輸、運費、用工狀況等得到很大緩解,從一些地區調查戶反饋中也可以得到印證。
4、養殖企業對是否繼續擴大規模存在顧慮。目前生豬市場價格仍延續去年較高價格,儘管疫情期間豬肉需求量減少,但養殖企業規模沒有太大變化。部分旗縣養豬場生豬出欄量減少,存欄量有所增加。但從各地調查反映的情況來看,部分養殖企業對於是否進一步擴大生豬養殖規模存有顧慮,目前沒有進行補欄,一是怕非洲豬瘟繼續蔓延;二是中小規模養殖場母豬淘汰多,仔豬數量少;三是擔心國家進口豬肉過多,對國內市場造成衝擊;四是想要擴大現有養殖規模因審批等環節較嚴格,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擴產、新建等項目暫時延期。
四、走勢預測
供給方面,由於各地交通運輸在恢復過程中,養殖場和部分散戶的生豬出欄速度較慢,生豬有一定壓欄現象,短期內生豬調運難以完全恢復,市場上生豬供應緊張局面仍然存在。需求方面,按照往年規律,春節後是豬肉消費淡季,居民豬肉消費需求下降,加之新冠疫情依然存在,餐飲企業還處於歇業狀態,學校還沒未開學,市場大規模購買力並沒有完全恢復。鑑於目前疫情防控對交通運輸和市場消費的影響還在繼續,短期內全區生豬出場價格將持續小幅上漲。
長期來看,2020年豬肉總體價格仍將處在較高價位,養殖企業(戶)利潤豐厚,擴產意願突顯。要使生豬市場恢復正常,需在供需兩端共同發力,密切關注新冠疫情發展情況與非洲豬瘟防控情況,儘快調整地區調運及企業開工政策。如果上半年疫情得到有效解決,養殖場生豬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生豬調運不斷順暢,屠宰廠全部復工,豬肉供應量或提升,加上低價進口豬肉調節將會對市場有效供給產生較大影響,下半年生豬價格或將迎來拐點。
五、政策建議
(一)建議相關部門加大監督檢查。各地要把《關於確保「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緊急通知》等有關食品「綠色通道」落到實處,特別要督促村鎮地區認真做好農畜產品流通工作,確保疫情期間「菜籃子」生產穩定,農畜產品、飼料等商品的正常運輸,維護主要原料價格穩定,從而緩減養殖壓力。
(二)儘快恢復正常的生豬經營秩序,加快擴充生豬產能。建議地方政府鼓勵、加快生豬養殖、屠宰企業復產復工,保障疫情期間豬源穩定,並滿足市場豬肉供需。目前生豬養殖戶最擔心和面臨的主要風險還是豬瘟疫情,因為一旦被傳染,損失巨大,所以建議加大遭受瘟疫後捕殺的補助力度,同時建議相關部門組織生豬屠宰企業在做好消毒防疫工作的基礎上復工,確保疫情期間肉禽產品供應和價格穩定。
(三)加快建立、完善覆蓋整個生豬生產、流通和消費等環節的監測預警系統。建立覆蓋整個生豬生產、流通和消費等環節的監測預警系統,不斷提高監測統計數據的全面性、及時性和準確性,提升生豬價格調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並及時發布和正確解讀相關信息,發揮監測預警信息對生豬生產的引導作用,引導養殖戶合理安排生產。同時要加強產、銷區供需信息交流,促進生豬產銷銜接,引導合理出欄,促進均衡上市。
(四)全面摸清底數,確保生豬生產穩步恢復。各地相關部門要全面開展詳實的調查分析,掌握當前生豬養殖規模、屠宰加工能力、庫存、銷售和需求狀況以及生豬養殖業發展狀況,並結合疫情防控工作,通過多種宣傳方式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保障生豬養殖、屠宰加工等環節安全,讓廣大養殖場(戶)放心經營,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生豬生產規模持續穩步恢復。
(五)做好養殖場(戶)思想和宣傳發動工作。還需相關部門自上而下,加大科技投入,做好養殖場(戶)思想和宣傳發動工作。通過普及科學養殖知識和防治非洲豬瘟、豬高熱病的科學知識,尤其是儘快完成和完善獸醫體制改革,提高基層獸醫隊伍建設,使農民解除對非洲豬瘟和高熱病的畏懼心理,敢於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