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發展演化中那些不可或缺的「巧合」

2020-08-28 臨時大鍋飯

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136億年前,銀河系開始形成;46億年前,地球誕生;45億年前,月球形成;39億年前,原始生命產生……冥冥之中有種「魔力」,讓這個宇宙有條不紊的運行,種種看似無關的「巧合」如拼圖一般相互聯繫在一起,構成了你我眼裡的世界。

  一、「巧合」——在一開始

  經歷了一百多億年的發展演化,從一片虛無到今天的浩瀚宇宙,種種「巧合」早在宇宙伊始就埋下了它們的種子。現今的科學研究表明,如果質子的質量再重0.2%,它們就會慢慢轉變為中子,導致原子核無法束縛住在核外做高速運動的電子,從而使得原子的結構動搖。如果電磁相互作用力常數減小4%,氫原子就不能穩定存在,而恆星主要是由氫和氦兩種元素組成的。

  如果微觀世界中的弱相互作用力再強一點,超新星就不能在星際間散播較重的元素,而這些較重的元素(諸如鐵、鈷、銅、鋅等)正是構成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大爆炸後宇宙中的物質分布是完全均勻的,引力就會相互抵消,導致物質無法聚集,從而也就不會有星球的誕生……

  二、「巧合」——於太空中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太陽為生命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量,但這只是生命存在的前提條件之一。你是否還對六千多萬年前恐龍的大面積消亡唏噓不已呢?誰能料到,這一慘案的始作俑者極有可能是一顆撞擊地球的小行星!還好小行星撞地球的概率比買彩票中頭獎的概率還低,不然人類恐怕也在劫難逃。然而,這一切要感謝地球的好兄弟——木星

  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如果假設單位體積內遭遇小行星撞擊的概率相等,顯而易見,木星被小行星撞擊的概率最大。事實上,木星體積巨大,質量也不小,我們知道,質量越大,對小行星的吸引力也越大,這樣遭受小行星撞擊的概率也更大。由於木星的這些性質,許多原本極有可能撞擊向地球的小行星,都被這位「老大哥」——木星給「擋」了下來。

  同時,木星和太陽構成的引力系統還能把它們之間的一些行星給甩出去!具體來說,軌道在木星和太陽之間的星體會同時受到木星和太陽的引力作用,由於木星質量很大,它的引力作用通常不能忽略,而且行星繞太陽的軌道是橢圓的。也就是說,木星、星體以及太陽之間的距離是變化的,這樣他們之間的引力作用就是變化的,如果木星與某星體之間的引力加上某星體本身的離心力大於太陽對某星體的引力,該星體就會有脫離太陽的趨勢,該星體的軌道就會慢慢改變,日積月累,該星體就會在此作用下被木星「踢」出太陽系,這樣太陽系中星體的數量減少,星體撞擊地球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那麼問題來了,地球為什麼沒有被「踢」出去呢?這就是「巧合」咯,地球的軌道正好處在一個相對安全的區域,受木星的這種周期性引力振蕩並不強烈。

  除了有木星這樣默默無聞,用自己碩大的「身軀」去給我們擋「傷害」之外,我們還要慶幸我們住在一個「好小區」。有人會問:如果我們的太陽和地球是重要的,為什麼它們不在銀河的中心?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銀河系的中心「危機四伏」,那裡除了有一個很大的黑洞之外,還有很多超新星磁行星如果太陽系在銀河的中心,我們隨時都有被他們吞併的危險。而我們現在恰巧處在銀河系的「安全區域」,這裡既沒有恐怖的大黑洞,又沒有稠密的小行星。

  三、「巧合」——於天地間

  俗話說,「做人」要內外兼修,地球自身也存在許多對生命的誕生和延續發揮巨大作用的「巧合」。

  我們知道,太陽每時每秒都在向宇宙中輻射巨大的能量,同時,太空中也存在著大量的宇宙射線。這些宇宙射線、太陽風暴等能夠和地球大氣發生反應,導致大氣散逸。幸運的是,這些射線的傳播方向會在地球磁場的作用下發生偏轉,使得它們無法到達地球表面,從而大大降低了大氣的這種反應損耗,同時還保證了地球生命的正常繁衍(高能射線會導致基因突變)。而火星由於沒有像地球這樣全球性的磁場的保護,它的大氣密度不到地球表面大氣密度的百分之一。失去了稠密的大氣的保護,火星表面的水資源都被輻射蒸發到了太空中,同時外來星體撞擊火星時,也不會因為與大氣的相互摩擦而燃燒,從而使其速度降低、質量減小。

  水的獨特性質是生命誕生的另一種「巧合」。水的密度比空氣大,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江河大海,才有了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不小,使得空氣和水中都具有生命存在所適宜的含氧量。大部分物質固態時的密度都大於液態時的的密度,但是水卻恰好相反,這樣當氣溫很低時,水結冰後不會掉入水底,而是浮在水面,形成一層隔熱層,從而即便在寒冷的冬天,水底的魚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間。

  四、「巧合」——說不完

  類似的「巧合」還有多少呢?人們常說無巧不成書,關於生命誕生的書籍比比皆是,其中的「巧合」也是一「文」難盡。也許還有許多的「巧合」,人類到目前還沒有發現,而生命便是在這說不完的「巧合」中誕生的。所以不要再說你的運氣不好了,能來到這個世界,是該有多大的運氣!

相關焦點

  • 宇宙中的4大巧合,看起來讓人費解,仔細想想又很合理
    雖然人類一直在探索宇宙,發現宇宙。但是宇宙實在是太大了,好多現象都如同提前設計好了一般,看起來十分合理,但是仔細分析又讓人摸不著頭腦。本期節目我們來看看宇宙中4大十分巧合的現象。
  • 人類的誕生是巧合還是必然?可能結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如今人類是地球的霸主,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高級生命,未來人類有可能也會成為銀河系的霸主,宇宙的霸主。    如此偉大的人類,我們是否應該感到驕傲呢?可是在驕傲之前,我們首先要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人類的誕生是巧合還是必然?可能很多人覺得,人類的誕生那是天意,是生命進化演化必然的結果,也是大自然必然會選擇的結果。真實真的如此嗎?
  • 從恆星演化來認識宇宙演化
    宇宙的演化無疑是元子場作為恆星演化場以六種基本作用力主宰了恆星的演化,而且遵守宇宙質量、能量分別守恆的整個宇宙的演化運動,現代望遠鏡技術依據能夠看到恆星在超流體元子壓力場中的演化運動,形成了星系渦旋、螺旋、棒旋、橢圓、蟹狀等等超流體壓力場中的流體力學的景觀;證明了宇宙是在超流體元子壓力場中演化的!
  • 黑洞演化跟宇宙誕生十分相似,難道我們生活的宇宙在一個黑洞中?
    所以,我們能夠觀測到的宇宙基本也都是那些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原因就是這些黑洞的質量太大,吸積盤非常明顯,而那些中小型的黑洞,沒有吸積盤或者吸積盤非常弱,我們就無法觀測到了。當黑洞的存在被證實之後,它就成為了科學界探索研究最多的神秘事物,科學家想要搞明白,黑洞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它跟宇宙的演化到底有什麼關係?
  •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希臘自然哲學 宇宙演化的思想
    找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赫西奧德的《神譜》。它將古代流傳下來的有關諸神的龐雜傳說,整理出一個一脈相承的譜系。這部長詩主要分三個部分:(一)宇宙譜,敘述宇宙的演化過程;(二)神譜,敘述以宙斯和克羅諾斯為代表的神的譜系;(三)英雄譜,敘述半神半人的英雄的譜系。
  • 地球在太陽系的「完美」是巧合?非也!其中或暗藏著多重宇宙的概念!
    現在學界也正針對多重宇宙進行激烈辯論,還是有很多人提出批評,但也有很多多重宇宙擁護者。而且情況似乎開始轉變,現在這些論點已經獲得更多人認同。那麼多重宇宙會是何種樣貌呢?如果能夠前往其他宇宙,我們會看到什麼?有些宇宙可能跟我們的大大不同,擁有我們不曾見過的特性。事實上,在多重宇宙中的某些宇宙,或許沒有光線或物質,或是任何可辨識的事物。
  • 宇宙中的那些第一代發光天體
    ,而是一直在演化,其中的天體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過程。那麼,現在宇宙中那些我們熟知的發光天體:恆星、星系、黑洞等等,它們最早是怎麼來的呢?我們的銀河系非常古老,其中最老的恆星有一百多億歲。宇宙中最早的發光天體必然形成於更早的時期,那時的宇宙還是一個小孩兒。
  • 地球在太陽系的「完美」是巧合?非也!其中或暗藏多重宇宙的概念
    現在學界也正針對多重宇宙進行激烈辯論,還是有很多人提出批評,但也有很多多重宇宙擁護者。而且情況似乎開始轉變,現在這些論點已經獲得更多人認同。  那麼多重宇宙會是何種樣貌呢?如果能夠前往其他宇宙,我們會看到什麼?有些宇宙可能跟我們的大大不同,擁有我們不曾見過的特性。事實上,在多重宇宙中的某些宇宙,或許沒有光線或物質,或是任何可辨識的事物。
  • 什麼是宇宙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獲獎的理由是表彰他們在理解宇宙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所做出的傑出貢獻。這個理由真的是一般人看了一臉懵,今天我們就詳細說說什麼是理論宇宙學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也對宇宙的起源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說法,並且還思考了以下幾個問題:宇宙的組成成分是什麼?掌握宇宙的背後的規則是什麼?宇宙中的恆星、星系、星系團甚至是大尺度結構在如何產生和演化的?
  • 宇宙中早就隱藏答案,謎底讓人深思!
    宇宙中早就隱藏答案,謎底讓人深思!複雜的人體是由每一個微小的細胞組成的,而每一個微小的細胞都不可或缺,都有自己的作用,去掉任何一個都不行。而我們的人類社會也是如此,人類社會是由一個個微小的個體組成的,如果個體消失,那麼人類社會的秩序也會產生無法挽回的傷害,所以就有了法律的存在。宇宙中的巧合這個道理是否可以解釋整個宇宙呢?
  • 中微子在宇宙演化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雖然它們不能解決暗物質之謎,但它們確實在我們宇宙的形狀和演化中發揮了作用。 星系的聚集和引力透鏡效應是我們擁有的暗物質的證據,從這些證據進行分析,我們知道大多數暗物質一定是冷的,這意味著它可能是由重粒子組成的。科學家提出了一系列的可能性,這些可能性包括被稱為軸子的奇異粒子和遍布宇宙的微小的原初黑洞。
  • 地球是珍貴的,生命是寶貴的:宇宙中生命的誕生條件太苛刻!
    最近幾天隨著全球火星探測熱的出現很多人對宇宙中其他星球是否會出現生命充滿了問號。今天本文就藉助這個機會帶大家了解一下宇宙中一顆星球想要出現生命所需的條件有多麼苛刻,同時也要告訴大家其他星球想要進化出高等生物更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
  • 宇宙中的規則,令人沉思!
    人類從誕生之初就對宇宙充滿著無盡的嚮往,當月球的灰褐色表面第1次出現在天文望遠鏡中的時候,我們對於星辰大海的探索也正式拉開了帷幕。在幾百年的探索過程中,那些隱藏在宇宙背後的神秘面紗逐漸被人類揭開,我們對宇宙的認知也步入了一個新階段。
  • 道家陰陽哲學與宇宙演化密碼
    又經過億萬年的演變,終於演化成如今的太陽系,銀河系,以及河外星系……宇宙為什麼要爆炸?太陽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想當年,鄒衍利用陰陽哲學,來推演宇宙演化。當時人不理解,送給他一個外號,叫做「談天衍」。如今科學技術發展了,對於宇宙了解加深了。
  • 霹靂一聲混沌開,宇宙經歷了怎樣的歷史演化?
    奧爾勃斯佯謬證明,我們在推理所依據的那些前提中,至少有一條是不能成立的。如果仔細研究這些前提,不難發現,它們都涉及到宇宙的時空的結構及歷史的狀況。上述疑難提示著人們,不應該把宇宙中的事物,把自然現象看作是彼此孤立的、沒有聯繫的,而應該視為一個有著具體的聯繫和歷史發展的物質統一體。
  • 人類的出現是萬千巧合!是神靈的精心傑作……
    需要萬千巧合。缺一不可。看看吧!都要有哪些條件?太陽和地球的距離地球的一切能量,除了核能,地熱能等之外,基本都是自太陽能的轉化。沒有太陽,就沒有生命。但太陽和地球的距離必須恰到好處。太近或者太遠,哪怕之差百分之五,地球要麼高溫熾熱;要麼就冰天雪地,沒有液態水。那樣生命都很難演化,更不容易進化為高等智慧生命了。
  • 遊戲中的那些神級巧合
    【遊民星空獨家專稿 文/貓車君】  在這麼多年的遊戲生涯裡,你是否有遇到那些巧合的時刻?雖然這些巧合可能大多數時候莫名其妙,或者是遊戲的機制所然,但是總是這麼一直發生下去,你難道沒有覺得有什麼奇怪?
  • 為何宇宙沉浸在無邊的寂靜中?或許高等外星生命演化遇到了瓶頸!
    簡單地說,每一棵樹,每一根草,每一條魚,所有的昆蟲,甚至我們身體內的每一個細胞都是真核細胞,與那些單細胞相比,它們有非常大的不同,那麼真核細胞是如何出現的呢?一個被大家接受的理論是,兩個單細胞結合在一起,最後形成我們今日所見的那些複雜細胞。不知怎麼的,侵入者在宿主細胞的防衛中生存下來,而當細胞繁殖時,它們一起繁殖。如今我們仍然在努力了解這是如何發生的,因為這是讓人難以置信的。
  • 生命在宇宙中出現本身就是偶然,人類能夠誕生更是一種奇蹟
    今天本文就藉助這個機會帶大家了解一下宇宙中一顆星球想要出現生命所需的條件有多麼苛刻,同時也要告訴大家其他星球想要進化出高等生物更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可接著新的問題又來了,即便是地球跟太陽的距離非常合適,又能夠靠自身引力留住大氣層,並通過磁場保護生物不會受到過多的太陽輻射,地球降溫之後水汽也逐漸液化形成原始海洋,那麼地球就一定會有生命出現並演化出高等生物了嗎?還是不一定。因為生命演化同樣需要時間,在生命演化過程中地球需要保持近乎不變的環境,同時要避免受到其他天體的撞擊。
  • 揭開宇宙中富鋰巨星的神秘面紗:破獲宇宙起源與演化「大案」
    宇宙中富鋰巨星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其鋰元素含量超過恆星演化理論值的上千倍是怎樣形成的,這一備受天文學界關注、事關宇宙起源與演化的「大案」,又將帶來哪些最新認識?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中方專家,請他們講述這一宇宙「大案」破獲背後的故事。  「新興」元素  說到鋰元素,現代人並不陌生,無論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還是無人機、電動汽車,都在使用鋰電池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