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陰陽哲學與宇宙演化密碼

2020-12-03 澤舜說文史

太陽系、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如今,眾說紛紜。

18世紀中葉和末期,德國哲學家康德和法國科學家拉普拉斯。他們先後提出太陽和地球,都是由熾熱的星雲收縮凝結而成的假說。

拉普拉斯認為,形成太陽系的雲是一團巨大的、灼熱的、轉動著的氣體,呈現出球狀體。

地球呢,它也是一團熾熱的熔融體,經過長期冷卻之後,收縮而成有硬殼一樣的地球。

宇宙「大爆炸」理論,跟星雲說異曲同工。它認為,宇宙早期溫度極高,大約在100億攝氏度左右。密度也相當之高,相當於原子核的密度。這個高溫高密度的宇宙,叫做「宇宙蛋」。

有一天啊,「轟隆隆」一聲,宇宙蛋炸裂了無數碎片,開始向四面八方急速移動。又經過億萬年的演變,終於演化成如今的太陽系,銀河系,以及河外星系……

宇宙為什麼要爆炸?

太陽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想當年,鄒衍利用陰陽哲學,來推演宇宙演化。當時人不理解,送給他一個外號,叫做「談天衍」。

如今科學技術發展了,對於宇宙了解加深了。本人就試著用道家陰陽哲學,來推演一下宇宙演化吧。

本人才疏學淺,有不當之處多多包涵。

我們知道,儒家陽剛,積極入世;而道家陰柔,消極避世。

翻開《道德經》,入眼的都是「始」,「柔」,「水」,「雌」,「弱」,讓人目不暇接。更加讓人懷疑,老子是否有戀母情結。

「天地之大德曰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都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曰大。」

整個宇宙都是由「道」演化來的,而道是什麼?

道,即陰陽也。

天文學之中,也可以引入陰陽概念。即,整個天體也可以劃分陰陽。

宇宙間有各種各種的天體,比如恆星、行星,流星、彗星、星雲、星系、宇宙射線,黑洞等等。宇宙是簡單的,和諧的,最終按照陰陽思維來看,宇宙天體只有兩大類:自身能夠發光的氣體星球(恆星、星雲)為陽,自身不發光的(行星為主)為陰。宇宙中的其他一切——宇宙射線,黑洞,智能生命,類星體等等,都是陰陽二者相互作用下的派生物。

按照道家對陰陽關係的解讀,星雲說和宇宙大爆炸學說都是不正確的。

陽的一面雖然熾熱、光明、運動,但都來自於陰的黑暗、陰冷和靜止。

在生殖方面,陰佔據著主動地位,是第一性的。陽是第二性的,被動的。

生育是女性和雌性,特有的本能。

男人固然比女人,更加高大健美剛強,但我們不能說女人是男人生的。由此推論,宇宙的起始點一定是固態的、陰暗的、靜止的。

土為萬物之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

不管宇宙還是人類社會,都是從一開始,逐漸裂變,從簡單到複雜,從一元到多元演化的。

故而,宇宙起始點無一例外,應該追溯到「一」,如同地球大陸原本是一個整體一樣,整個太陽系原本是一個整體。因而,太陽為地球所生,而不是地球從太陽裡分裂出來。

所以嘛,單從地球和太陽關係而言:太陽是地球所生,而不是地球從太陽裡邊分裂出來。

地球內核深處,是什麼呢?

現在人們通過礦井鑽孔實測,得出結論:地下10公裡以內,得到每深100米,地溫約莫增高3°的平均數字,證明地球內部逾深逾熱。地球巖石圈層很難傳熱的,它阻擋著熱量向外散失。地幔內部物質,都處於一種熔融狀態,地核內部更是高達5000°之上。

而且,地震和火山噴發表明,地球內部有一個熾熱巖漿。

火山噴發

那麼這個高溫從哪裡來的呢?

能夠源源不斷產生光熱的,在自然界除了氫原子的核聚變反應。太陽就是一座龐大的熱核聚變反應堆。據此證明,地球內核,巖石圈和巖漿裡面密封著太陽一樣的一個火球。

內陽外陰,這個是泰卦吉卦。泰卦的特性,就是能夠產生新事物。

內部陽剛的熾熱氣體上升,猶如火山噴發一般衝出表面冰冷的硬殼……

可見,地球具備內陽外陰——泰卦的特性。陰陽不斷交感相錯,這才孕育出地球上的多姿多彩的世界,直到出現了智能生物——人類。

咱們可以設想一下,在宇宙形成之初,應該擁有和地球類似的結構。

那個時候的地球,是常人難以想像之大,地球周圍沒有大氣,上面有沒有水,而是一片真空地帶。而其內部,經過長期演化,孕育了一團先天之火。

先天之火想要出來,不就是火山噴發嗎。

設想那個時候,火山噴發是什麼一種情況?

很顯然,無數熾熱的先天之火衝出表面冰冷的硬殼,逃逸地球,就成為太陽。而那些個熔融狀態的巖漿冷卻後,大塊的脫離地球成為行星,小塊的成為行星的衛星;

氣態球體跑得遠,故而太陽和木星等類木行星,都是氣態星球的;固體星球跑不遠,叫做類地行星,諸如地球,火星,金星,水星,叫做類地行星。液態的像雨點一樣碎塊,就成為火星和木星之間,為數眾多的小行星帶。

在萬有引力作用下,太陽成為太陽系的主宰。火山噴發成為宇宙運動的,第一推動力,讓各個星體日夜不停地運動。隨著時間推移,火山噴發的勢頭銳減,噴發出的火不再逃逸地球。

如此一來,太陽系就成為如今的模樣。

1996年,美國發射「火星探路者」,登陸火星後對飛船附近一塊巖石做了分析,發現它跟地球巖石構成極為相似;太空人從月球帶回巖石判斷,月球年齡大約46億年,和地球同齡。這就有力證明了,太陽系這個大家庭,原本為一體的。

所以啊,本人推測,宇宙大爆炸就是那個時候的火山噴發。

「日為眾陽之宗,月乃太陰之象。」

如果把太陽比喻為人間皇帝,那麼地球就是皇太后,而不是皇后。月球則為小公主,是地球母親的小棉襖,時時刻刻圍繞著地球轉動。

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說,太陽就坐在他的寶座上,管理著圍繞它的一切星球。

水星,金星距離太陽近,沒有自己的衛星,屬於太陽王直轄領地;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處於邊緣荒涼地帶,太陽引力減弱。那麼它們就是諸侯王,各有自己衛星。其中,火星二顆衛星,木星16個,土星23個,天王星15個,海王星8個。

原來,還真是天人合一啊。

太陽系未來命運如何?地球和太陽誰先毀滅?

道家關於生死哲學,回答了這一問題。

「人之生也柔軟,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道德經·七十六章》

越是陽剛的東西,越容易受挫折而短命。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故而,柔弱,處後,主靜,消極才是生命法則。陽雖然生於陰,但最後還要復歸於陰。

太陽未來命運是可以預期的,它消耗掉了核燃料之後,成為一個白矮星。白矮星最終再跟地球,以及其他行星想碰撞,成為一個整體。

然後,白矮星經過一系列陰陽相互作用,或者在地球內部,又能轉化成熾熱的先天之火。

地球又來一次火山噴發,形成宇宙下一個輪迴。

至於還有沒有地球,這樣一個孕育生命的球體,就不得而知了。

相關焦點

  • 道家哲學是中國哲學的根基嗎?
    許抗生(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在宇宙的生成論、宇宙的本體論上,把老子道家說成是主幹,我認為倒是可以的。因為道家的宇宙生成論和宇宙本體論一直影響著中國的傳統哲學。先秦道家建立了這個思想,漢代的《淮南子》、嚴遵、王充都受到老子生成論影響,到了魏晉玄學就更突出。佛教到中國來,就是道家接引的,也是走本體論的路子。
  • 《老子》中一個神奇的數字密碼,是宇宙萬物起源的秘密所在
    扒開眾多古老的宇宙觀,我們發現老子用神奇的數字密碼給了這個千古難題以最超前、最可續的解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古來聖賢的哲學之道在精不在多,在簡不在繁。老子以一、二、三的遊戲串起了道與萬物,冷眼看來,事物演變過程明明白白,初始與歸結朦朧泛泛。
  •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希臘自然哲學 宇宙演化的思想
    希臘哲學開始時的自然哲學,除了探討萬物的本源外,主要討論的就是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等問題;而在神話中卻早已在討論這些問題了。不過在神話中,自然界的種種現象如日、月、江、海、雷、電等是作為人格化的神出現的。這部長詩主要分三個部分:(一)宇宙譜,敘述宇宙的演化過程;(二)神譜,敘述以宙斯和克羅諾斯為代表的神的譜系;(三)英雄譜,敘述半神半人的英雄的譜系。在宇宙演化方面,它將世界的起源和諸神的降生結合在一起闡述,實際上已經以幻想的神話形式,對宇宙的生成和演化作了素樸的猜測,甚至有了對自然現象總體作某些理性解釋的萌芽。
  • 高維時空的演繹(28)太極的宇宙演化與奧秘(下)
    從高維時空的高級有序向著低維時空進行有序演化符合人們的實踐活動、創新過程,符合宇宙起源的、演化的普遍必然性原則,而能夠達到邏輯自洽。2、宇宙的演化方向對於宇宙的起源於演化的思考,從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熵增方向,從計算機硬體系統、軟體系統的設計、製造、調試、升級的人的思想設計,從奇點、疊加態的局限,從各種植物、動物、人的基因密碼的設定,從以和諧有序方式運轉、自旋的星系、粒子、宇宙,太極陰陽組合形成的高級有序結構的萬物、世界,從符合具有普遍必然性要求的原則等,都指向了宇宙的高級有序存在和能量向著低級有序的存在層面進行著有序的演化
  • 佛教與道家哲學的十大區別
    我發現佛教哲學和道家哲學差別太大,甚至相反。為此,我從十個方面把佛教哲學(主要是中國佛教哲學)與道家哲學(主要是《道德經》哲學)作了對比,供大家參考。這十個方面是:宇宙觀、世界觀、人生觀、人生哲學、生命觀、認識論、因果關係、人生修煉的方法論、人生修煉的結果,以及政治哲學(當然包含管理哲學)。   畢竟由於水平有限,難免錯漏,萬望包涵。
  • 老莊與道家的關係
    長期流行一種觀念,認為老子、莊子為道家,這是不嚴謹的,其關係要具體分析。春秋戰國時期,只有老子學派、莊子學派。老子與莊子沒有直接的傳授關係。老子或莊子從未自稱為「道家」,只有儒家自稱為儒,墨家自稱為墨。儒墨兩家各有自己的傳承關係。
  • 道家《太平經》中「天人相應」觀點:萬物都是陰陽相合的產物
    道家《太平經》中「天人相應」觀點:萬物都是陰陽相合的產物 | 文 青衫文齋據範曄《後漢書·襄楷傳》說,順帝(126-144)時琅琊天花亂墜,宮崇獻上《太平青領書》170卷,該書是方士于吉在典陽泉水上所得神書,其書以陰陽五行為宗,而多巫覡雜語,
  • 古代哲學的核心是陰陽五行
    無論是八個經卦還是六十四別卦都是陰陽爻組成,但陰陽和五行的來源比較複雜。陰陽的含義和來源有哪些?陰陽據傳在夏朝的時候就有,是簡樸的古代哲學,也是揭示了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道理。在戰國時期,已經有了「易以道陰陽」的說法,晉太康二年,在汲縣魏襄王的墓中出土了殉葬的竹書幾十車,其中有《易繇陰陽卦》二篇,它與晉代出土的《陰陽說》都已經亡軼了,其實並非《易》以道陰陽,二是以陰陽道《易》。
  • 東方思想:莊子·道家哲學
    | 著作 郭齊勇 馮達文 | 作者 中國哲學史筆記 | 欄目 ——————————— 莊子·道家哲學 其實今天要說的「莊子」,並不是遊戲中的莊子,而是王者榮耀手遊「莊周」的原型——中國古典哲學中的思想家、哲學家:莊子。總之一句話:榮耀玩莊周,猥瑣發育,別浪!在玩遊戲的同時,還要懂點莊子哲學。
  • 你知道什麼是道教哲學嗎?
    宗教信仰展示的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深層面,追求的是某種神聖的體驗,這種體驗的升華與結晶就是宗教哲學。道教哲學的個性是由其特徵體現的,它有何特點?它的特點是在與道家、儒家和佛教哲學的比較中顯現出來的。通過比較,可以更加看清道教與道家的同異,認識什麼是道教哲學。道教繼承了老莊哲學的特點,受儒家思想和佛教哲學影響,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 道家的天地觀就是人體本身,人即是宇宙!道家與科學的相互理解!
    天地中有日月,人身有陰陽。天地中有五行,人中有五臟。天地中有生命,人中有魂魄。人即宇宙,故有無窮能量,只是未成發掘。道家認為自己就是「氣」組成的,不外乎宇宙也如此!道家認為「氣」也是組成萬物的基本,萬物皆一「氣」。因此人體也由量子(「氣」)組成,而每個量子最少存在了幾十億年,而道家認為「氣」也是一種從太極創世以來都存在的。
  • 道家老莊、黃老學說對中醫氣功養生學的影響
    老子最卓越的成就在於對宇宙本體論的建樹。《道德經》指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強調「道」為萬物之本源。並在《易經》一分為二的基礎上,提出一分為三。中醫學深受老莊道家學派的影響,並接受了道家宇宙本體論的認識。例如,《黃帝內經》提出「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 道家思想——中國功夫理論之源
    《易經》我國文化史上少有的一本同時得到儒道兩家尊崇的古代典籍,其最初雖是一部佔卜之書,但它的價值不止在佔卜方面,更在於它提出了一套關於宇宙萬物的生成、發展及相互關係(陰陽、八卦)的宇宙體系,包括「一陰一陽之謂道」這樣影響深遠的哲學思想。這套理論影響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武術也不例外。
  • 宇宙法則~長生不老是真的嗎?揭開人類長壽的基因密碼
    當然衰老是宇宙自然運行的規律,和任何事物最終都是要受到宇宙的循環的約束,但是長生和健康確實任何生命追求的生命本能。尤其中華文明的發展中,我們的祖先實踐總結出了非常寶貴的長生之法和長壽之方,最為突出的就是道家、中醫思想體系中易經八卦陰陰理論對生命健康方面的運用非常精準。無論是傳說中的彭祖,還是歷代道家修煉者都有相關的長壽甚至長生之人的故事流傳。
  • 從《道德經》看《星球大戰》的哲學本源
    「一」放在《星球大戰》中,便代表了宇宙原力最初的形態。在中國的樸素哲學理念中,宇宙最初便為一團混沌元氣,萬物皆由元氣孕育而出。元氣再分陰陽,便是我們俗稱的「陰陽二氣」。《道德經》說:道者,萬物之注也。這證實了「宇宙原力」既是生命能量的來源,更是生命的最終歸宿;而陰陽二氣則代表了原力的正反兩面。
  • 為何說儒家進取而道家無為?一文看懂儒道人生哲學的不同
    哲學上有三個著名的追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三個追問,構成了人生哲學的總框架。相較於西方追問宇宙起源和物的問題,中國哲學更重視人的問題,無論儒家道家還是墨家,無不把人的價值的問題放在首位,所以,一部中國哲學史其實就是關於人生的哲學史。
  • 萬古神帝:張若塵刻畫萬種天地規則,最終目標是演化體內宇宙嗎?
    唯一還算有借鑑意義的,道家一脈或許能夠稍微借鑑,但是,走還是得靠張若塵自己走,畢竟這條路不像武道之路,已經有過無數前輩走過了,並且走到了一個相當高、相當遠的地步,後人只需按照前人腳印,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往前走,當走到最後一個腳印時,早已經成為了這片世界的天下第一人了。
  • 用「陰陽太極」理念破解宇宙之謎!你看貼邊麼?
    必須還有一個「隱宇宙」和我們的宇宙並列存在。那個宇宙,是和我們的宇宙對稱的,隱藏的,我們看不到卻肯定存在的。我們也可以稱之為「暗宇宙」。宇宙的演化,就是我們的宇宙和「隱宇宙」的陰陽同根、陰陽互化,互相消長的過程。是物質和能量,相互交替的過程。
  • 秘密|為什麼說太極圖中隱藏著宇宙奧秘?
    太極圖是宇宙四維時空的映射麼?為什麼說太極圖中隱藏著宇宙奧秘?近代科學研究中,不少學者認為:太極圖,隱藏著宇宙的密碼。馬約拉納費米子的主要貢獻者王康隆教授說:「中國人講,有陰必有陽。很久以來,物理學也認為,宇宙中每一個基本費米粒子必然有相對應的反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正反同體,就像道家的陰陽八卦圖一樣……我覺得叫「太極粒子」可能更貼切。」
  • 老子和莊子的道家的思想,講述的是什麼道理?
    科學和道家的影響不衝突也不在一個維度上。你是想說用科學技術來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用道家思想來作為為人處世的指導思想?或者是我沒理解清楚這個維度是什麼?舉個不恰當的例子,當年清政府也是想拆分的玩耍,結果你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