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天地觀就是人體本身,人即是宇宙!道家與科學的相互理解!

2020-12-03 道士的聊齋

道家認為,人與天地的世界是相應的。天地有什麼,人也有什麼。

天地中有日月,人身有陰陽。

天地中有五行,人中有五臟。

天地中有生命,人中有魂魄。

天地中有星辰和運動軌跡,人中有穴位脈絡。

人即宇宙,故有無窮能量,只是未成發掘。

道家認為自己就是「氣」組成的,不外乎宇宙也如此!這種想法和現代科學不謀而合,科學說:所有物質都是由量子組成的。

道家認為「氣」也是組成萬物的基本,萬物皆一「氣」。因此人體也由量子(「氣」)組成,而每個量子最少存在了幾十億年,而道家認為「氣」也是一種從太極創世以來都存在的。

道家認為人死後歸於道,而科學說人死後會意識消散,肉身分解,變成「物質」回歸自然。但根據能量守恆定律,人死後量子不會消失。量子雖不會消失,但會重組。

這有點和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觀點相合。

道家也許看破了這點,才有了悟道之說。悟道的話,與道同在,道不亡,精神亦不亡。這也許是想用一種特殊的方法和量子產生共鳴糾纏,讓量子不會重組,那麼自己依舊還是自己,只不過天人合一了!

「量子生命」等於「仙」?

以上都是我個人的胡言亂想和胡言亂語,切莫當真,且我個人文化也不是很好,沒有考究,只得用自己的一些小孩一樣的想法說話,請多多包涵。

因為道家的天地與人觀念相同,由此萌生出中醫醫學的理論。所以古時才有「十道九醫」的說法。歷史上有名的醫生有很大部分都是道士或者是與道教相關的人物。

根據道家「道法自然」的說法,任何東西都是相生相剋的。因此都有一個「平衡」,任何東西都不能過分。一旦人體的陰陽五行不平衡了,就是生病了,這是不是和天地自然相同,自然若是出現了不平衡,是不是會發生自然災難了?

相關焦點

  • 道家的宇宙觀、政治觀以及人生觀
    道家思想的核心便是一個「道」子,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列子等。第一、道家的宇宙觀「道」是無形不可見的,是超時空的存在,是宇宙最高本體和一切事物的根源,正所謂「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 道家思想——中國功夫理論之源
    《易經》我國文化史上少有的一本同時得到儒道兩家尊崇的古代典籍,其最初雖是一部佔卜之書,但它的價值不止在佔卜方面,更在於它提出了一套關於宇宙萬物的生成、發展及相互關係(陰陽、八卦)的宇宙體系,包括「一陰一陽之謂道」這樣影響深遠的哲學思想。這套理論影響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武術也不例外。
  • 道家《太平經》中「天人相應」觀點:萬物都是陰陽相合的產物
    唐章懷太子李賢注說:「神書即今道家《太平經》也。」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太平經》也於道家的其它典籍一樣,強調「天人相應」的生命觀,這也是《太平經》中的一個主要理論體系,它揭示了事物間的聯繫,認為人是宇宙物質的產物,這種宇宙的基本物質稱之為「道」或「元氣」。宇宙萬物有自身的規律,人在生存過程中,必須與宇宙規律相適應,這就是「天人相應」。
  • 道家老莊、黃老學說對中醫氣功養生學的影響
    老子最卓越的成就在於對宇宙本體論的建樹。《道德經》指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強調「道」為萬物之本源。並在《易經》一分為二的基礎上,提出一分為三。中醫學深受老莊道家學派的影響,並接受了道家宇宙本體論的認識。例如,《黃帝內經》提出「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 道家中脈養生術
    科學實驗證實:「中脈是人體生物電磁運動的軌跡,是一條具有電荷運動的導體」。中脈起於會陰,經三個丹田到百會。中脈兩極的會陰穴是陰脈之會,百會穴是陽脈之會,輻射全身。所以中脈通百脈皆通。中脈兩極相當於人體的天線和地線,在一定條件下,人體與天地能量可以交融,攝取天地之正氣。黃帝曰:「人與天地相參也。」就包含這個意思。
  • 人類誕生的原理是什麼,全在於道家的這句話
    到了公元前左右,世界上誕生了好幾個宗教,拜火教宣揚黑暗光明二神的搏鬥產生了人類,基督教宣揚上帝造人說,佛教宣揚六道輪迴說,從宗教的角度解釋了這三個終極疑問,但是,其實這幾種說法都是有很大紕漏的,也經不起推敲,其核心不過是統治階層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用來奴役百姓思想的工具罷了,並沒有從根本上回答問題。因為他們所宣揚的那些東西,沒一個能實現的,不過就是忽悠下別人罷了。
  • 道家古典修仙和當代中華仙學
    修仙之路,同時向過去尋求,向現在尋求,向未來尋求,這才是回歸道家之初心,真正弘揚道家之精髓。若無萬冊經典精讀,後輩中無慧根之人,恐極難理解先生之意。 民國初始,由於西方在物質和科學方面開始主導國際,知識界推崇德先生和賽先生,道家之學說被定義為阻礙民族進步的內容,棄之然後西化。先生倡道家本位文化不能丟,他說:「倡本位文化救國說者,固一致推崇孔教矣。
  • 老莊思想與道家的介紹
    道家認為,「道」是世界萬物的本源。「道」是「無不為」的,因為「道」派生天地萬物;「道」又是「無為」的,因為它無目的、無意志,也不主宰萬物。萬物自生自滅,「道」則如既往地自然運行,因此道家主張自然無為,回復到「小國寡民」的時代,實行「無為而治」。
  • 道家吐納築基功法
    但求其自然安適,以利人靜。 煉功時雙目微閉,含光內視,眼觀鼻,鼻觀心,心觀丹田。觀丹田者,觀丹田之炁是也。所以微閉者,睜開容易滋生雜念,全閉容易昏沉入睡,皆於養炁不利。微閉時眼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為度。 兩耳須屏卻外界一切幹擾,如入萬籟俱寂之境,凝韻聽息。《莊子》云:「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炁。」此即「莊子聽息法」。
  • 道家思想學說,它是我們心靈與精神,最後的庇護所與棲息地!
    一部中華傳統文化是很大程度上說,就是一部思想生發流變的歷史,多種思想相互激蕩,相互補充而共同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持續進步。道家思想基本概況道家以「老莊」為代表,以虛靜衝淡、清靜無為為基本特點,其核心思想是以「自然」之道作為宇宙和自然的本原,並以此解釋天地自然的運行規律。
  • 道家三清至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
    ,今天先為大家分享其中的道家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02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即天寶君,在道教天國中為創世之祖,系「三清」首席,是道教最尊的天神,此尊居於清微天,其氣始青。據道經描述:元始天尊稟自然之氣,在宇宙萬物產生以前就已存在,其本體常存不滅,即使天地淪壞,也絲毫不受影響。每當新的天地形成,天尊就下降人間,向世人傳授奧秘之道,稱為「開劫度人」,所度者都是天仙上品。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真皇人、五方天帝及諸天官均出自他的門下。《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稱,神靈所居之處是「玉清三元宮」,元始天尊居其「上第一中位」,即三十六天中之玉清境。
  • 道家思想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啟示
    對話人  任法融  中國道教協會會長  採訪人  中國環境報記者 馮永強 肖穎 通訊員 羅曼  點擊一  焦點關注  道家思想的生態觀  關鍵思路  道家思想的生態觀概括起來就是天人合一  其實古老的道家思想中已經蘊涵了解決這些難題的出路,道家所倡導的「回歸自然」、「物無貴賤」的思想,其實就是破解這些問題的基本策略。總體來講,道家思想的生態觀強調人要與生態自然萬物同生共運,強調天、地、人之間的自然生態平衡關係,概括起來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具體的觀點主要包括:  第一,天人合一,尊重生命,善待萬物。
  • 道家《陰符經》說宇宙:本性應宇宙,生滅源自身
    其實對於科學來說,宇宙觀念也是不斷的變化的,因此我們也不討論這個科學問題。我們回歸到傳統的古典宇宙觀去看我們的哲學思維。或者是討論道家的思維。道藏中談到「宇宙」,我們拿出來分享。1. 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來源於《黃帝陰符經》黃帝。 全文如下: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 宇宙的猜想和道家理論的聯繫
    如果我們就是宇宙中唯一生物。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生活在宇宙裡,我們算得上是地球的細胞,算得上是宇宙中的浮遊。我認為奇蹟這個名詞所代表的是絕望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時候,百分之一的希望出現,或許獲得這百分之一的是沙漠裡即將乾渴而死的人遇到了水源;或許是戰爭中的人獲得了這百分之一,子彈飛過只是蹭破了頭皮:或許獲得這百分之一的靈感枯竭的藝術家,看著被子創造出了驚世駭俗的藝術品。奇蹟是生命的延續,是危險的脫離,是神聖的繆斯。
  • 道家陰陽哲學與宇宙演化密碼
    又經過億萬年的演變,終於演化成如今的太陽系,銀河系,以及河外星系……宇宙為什麼要爆炸?太陽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想當年,鄒衍利用陰陽哲學,來推演宇宙演化。當時人不理解,送給他一個外號,叫做「談天衍」。如今科學技術發展了,對於宇宙了解加深了。
  • 佛教與道家哲學的十大區別
    我發現佛教哲學和道家哲學差別太大,甚至相反。為此,我從十個方面把佛教哲學(主要是中國佛教哲學)與道家哲學(主要是《道德經》哲學)作了對比,供大家參考。這十個方面是:宇宙觀、世界觀、人生觀、人生哲學、生命觀、認識論、因果關係、人生修煉的方法論、人生修煉的結果,以及政治哲學(當然包含管理哲學)。   畢竟由於水平有限,難免錯漏,萬望包涵。
  • 道家的興起|老子、莊子,誰是道家的創始人?
    根據這個意見,道家學派必然興起於孔子、墨子之後。但據《史記》的記載,老子與孔子是同時代人,且年長於孔子。孔子曾赴周向老子問禮。顧頡剛就認為道家發端於楊朱之學。 老子之前有沒有道家?我認為老子之前有「道」這一概念,但沒有道家派,也沒有所謂的道術。莊子所講的道術不是道家之術,而是泛指一切學問。道家學派發端於老子「道」概念,老子特有的「道」概念,是道家學派發生的思想基礎。可以說沒有老子的「道」概念,就沒有「道」家學派的發生。
  • 宇宙是否有開始和盡頭?我們用古代道家理論就可以解釋這個問題
    宇宙大爆炸這個宇宙按科學的說法,現在還是在那爆炸的中途,因為宇宙還在膨脹,我也不知道它要鬧咋樣,它最後要變成什麼樣子所以,用當代的科學無法破譯宇宙的秘密。所以,我們這裡只好轉而用哲學去理解這個「宇宙」。古代哲學其實有很多關於「我是誰,我是這麼來的,我將要往哪裡去」的這些問題的思考,包括佛家,包括道家,包括西方的哲學家。
  • ※ 中國文化的三大源流:儒家雅量,道家氣量,佛家心量
    儒家的中,叫中庸;道家的中,叫中氣;佛家的中,叫中觀。它們的不同,是它們有著人生天地的不同面向; 它們的相同,是這些面向無不落到了一個中字上。如果我們能從儒釋道的不同面向中領悟好這個中字,便能得到人生最好的三樣東西:雅量,氣量,和心量。
  • 佛家的「無」和道家的「無」究竟有什麼分別?
    許多人都知道,佛教和中國道家都崇尚「無」,推崇「無」,把「無」看成理解世界的一把關鍵鑰匙。那麼,他們兩者究竟有何分別?嚴格來說,佛家是不講本體論的,即不追問宇宙、人生的本源是什麼。佛家指看重因緣和因果,主要通過這兩個角度看待、理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