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著神秘面紗的秦始皇陵到底有多神秘?這三個謎團至今得不到答案
大家都知道,在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有一處舉世聞名的遺址,這就是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兵馬俑,又稱秦兵馬俑或者秦俑,這座俑坑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的陪葬坑。
而秦始皇的主陵墓,則是一直披著神秘面紗的「秦始皇陵」,為了建造這座陵墓,秦始皇可謂是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總共歷時三十九年而成,毫不誇張的說,其不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由於多方面的原因所限,「秦始皇陵」的挖掘工作一直未能展開,因此,世人無法觀其全貌,只能依靠零散的文字記載去對它進行了解,除了一些比較常見的問題以外,今天咱們就來談談大家平時關注比較少的三個謎團。
謎團一:九層妖塔?
坐在飛機俯視秦陵封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見一個正方形錐體,所以美國人叫它「黃土金字塔」,其實美國人錯了,秦始皇陵不是三層臺階式「覆鬥形封土」,而是建造在九層夯土之上的中華土木大金字塔,甚至比埃 及胡夫金字塔更大。
不僅如此,秦陵地宮也是一個同等規模的「倒金字塔」, 更讓人難解的是,封土臺九層夯土似乎暗合了「九層妖塔」之說,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雖然每一層都有妖魔鬼怪只是小說之言,但也並非空穴來風。
《老 子》講哲學以建築作比喻,有「九層之臺,始於壘土」之說,可見在春秋就有「九層之臺」建築了,可惜還沒有發現東周「九層之臺」遺蹟,秦始皇是個怪人,他在地宮修建三十米高樓,僅僅是供靈魂出遊地宮的,至於地表造「九層妖塔」之謎,看來要求救考古發現了。
謎團二:地宮之中究竟有沒有空間?
根據目前考古的勘探顯示,秦陵地宮為「豎穴式」,墓內可能有「黃腸題湊」的大型木槨,如果是豎穴木槨墓,墓道及木槨上部都以夯土密封,這樣一來,墓室內外嚴嚴實實,不會再有空間。
不過,陵墓主持者之一的李 斯卻說:「鑿之不入,燒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無狀。」李 斯這段話如果記載無誤,那地宮明顯有個外殼,按理這段話不會有假,因為李 斯曾以左丞相身份親自主持過陵墓工程,對地宮的構造了如指掌。
加之這段話是當面向聖上匯報的,應該說不會有摻假嫌疑,如果按李 斯所言可以推斷秦陵當是一座密封的、真空的大地堡式 地宮,不然,又怎麼會「叩之空空」與「燒之不燃」?
如果按照文獻記載推理,那麼,地宮之內應該是空的,且有較大的空間,但是由於考古勘探尚未深入到地宮的主要部位,所以,地宮 內部究竟是虛還是實?目前只能還是個未解的謎團。
謎團三:秦始皇使用的到底是木槨還是銅棺?
關於秦始皇使用什麼樣的棺槨,在《史記》、《漢書》中均未明確記載,司馬遷只留下一句「下銅而致槨」的含糊記錄,於是,有學者據此得出秦始皇使用的是銅棺,但從文獻記載而言,秦始皇未必使用的是銅棺。
因為,《史記》、《漢書》中有著 「冶銅錮其內,漆塗其外。」、「披以珠玉,飾以翡翠」、「棺槨之麗,不可勝原。」等明確記載,而能夠 「漆塗其外」、「飾以翡翠」的棺槨,又怎麼可能是銅槨呢?只能是木質的,但沒有看到棺槨的一天,這依然還是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