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墓內部高科技探測效果圖,大開眼界

2021-01-15 騰訊網

秦始皇陵

從秦始皇13歲開始修建,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不僅始皇帝的身世、生平、功過引人注目,連座落在驪山腳下的始皇陵也因眾多未解謎團而倍受關注。

四十多年不敢挖!

中國考古學家們

在1974年春季發現了秦始皇陵,

秦陵地宮,秦始皇的埋身之處,

四十年過去了

因特殊原因至今還未挖掘。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陵墓壹直挖到地下的泉水,用銅加固基座,上面放著棺材……墓室裡面放滿了奇珍異寶。

墓室內的要道機關裝著帶有利箭的弓弩,盜墓的人壹靠近就會被射死。墓室裡還注滿水銀,象徵江河湖海;墓頂鑲著夜明珠,象徵日月星辰;墓裡用魚油燃燈,以求長明不滅……

秦始皇陵集中體現了「事死如事生」的禮制,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結構殊特。

陵墓地宮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槨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 多個,範圍廣及56.25 平方公裡。

主要陪葬坑有銅車、馬坑、珍禽異獸坑、馬廄坑以及兵馬俑坑等,歷年來已有5 萬多件重要歷史文物出土。

1980 年發掘出土的壹組兩乘大型的彩繪銅車馬——高車和安車,是迄今中國發現的體形最大、裝飾最華麗,結構和系駕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秦始皇陵地宮壹直是人們關注的對象,根據多年的探索發現,秦始皇陵內部構造相當複雜,那麼這座神秘的皇陵到底有哪些不可告人的謎團呢?

■ 謎團1 秦陵地宮深幾許

據最新考古勘探資料表明:秦陵地宮東西實際長260米,南北實際長160米,總面積41,600平方米。秦陵地宮是秦漢時期規模最大的地宮,其規模相當於5個國際足球場。

■ 謎團2 地宮設有幾道門

秦陵地宮門的數量問題,其實《史記》中似乎早有答案。只是未引起學者們的重視罷了。《史記》清楚的記載:「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無復出者。」棺槨及隨葬品全部安置放在中門以內。

工匠正在中門以內忙活,突然間「閉中羨門,下外羨門。」工匠「無復出者」,也成了陪葬品。

這裡涉及既有中羨門,又有外羨門,其中內羨門不言自明。地宮三道門似乎無可辨駁。

■ 謎團3 地宮內水銀之謎

始皇陵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記載見於《史記》,《漢書》中也有類似的文字。然而,陵墓中究竟有沒有水銀始終是壹個謎。現代科技的發展為驗證秦陵地宮埋水銀這壹千古懸案提供了必要的前題條件。

科學家測試發現始皇陵封土土壤樣品中果然出現「汞異常」,相反其它地方的土壤樣品幾乎沒有汞含量。

科學家由此得出初步結論:《史記》中關於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的記載是可靠的。

■ 謎團4 秦始皇使用銅棺還是木槨

秦始皇使用什麼樣的棺槨?《史記》、《漢書》均未明確記載。司馬遷只留下壹句「下銅而致槨」的含糊記錄。

從先秦及西漢的棺槨制度考察,使用「黃腸題湊」的大型木槨是當時天子的特權。《史記》、《漢書》明文記載:「冶銅錮其內,漆塗其外。」「披以珠玉,飾以翡翠」,「棺槨之麗,不可勝原。」這裡「漆塗其外」、 「飾以翡翠」的棺槨恐怕只能是木質的了。

■謎團5 地宮珍寶知多少?

▲石甲冑坑

「自古至今,葬未有如始皇者也。」

那麼,這座神奇的地宮珍藏了哪些迷人的珍寶呢?

《史記》明文記載的有「金雁」、「珠玉」、「翡翠」等。

其它還有什麼稀世之寶誰也不清楚。

青銅水禽坑的面積不算大,

不足壹千平米,

但埋藏的文物匪夷所思:

46隻青銅水鳥,都跟活物壹般大。

壹同出土的還有15件姿態詭異的陶俑。

這件秦俑的姿勢同樣令人費解。

他兩腳前伸,臀部直接著地。

這樣的坐姿如今很普遍,

但在秦代實在不堪入目——

那會兒還不流行穿內褲吶!

值得注意的是,

用玉與鏨金工藝或珠寶鑲嵌工藝結合在壹起,

是皇室用玉的壹大特點。

神秘的秦始皇陵,我們只窺探到了冰山壹角,隨著中國考古研究工作的深入,和高科技探測技術的實際運用,秦陵地宮終有壹天將再次震驚世界。

相關焦點

  • 秦始皇陵內部是什麼樣的?《史記》裡為何還會有陵墓內部的描寫?
    秦始皇為了讓自己的陵墓關卡嚴密,防止有人進行盜竊,就把所有參與修建皇陵的人給殺了。既然修秦始皇的人都被殺死了,那為什麼司馬遷可以詳細描述秦始皇陵的內部結構?是不是有僥倖逃出的工匠留下了記載?這些我們不得而知,因此不能判斷司馬遷正確與否。
  • 秦始皇陵:為什麼不繼續挖掘陵墓?專家給出了答案
    秦始皇雕像秦朝實現了偉大的華夏統一,這個王朝的統治者,皇帝頭銜的創始人,始皇帝陵墓一直被認為是世界歷史上最大,最精緻獨特的陵墓之一。秦始皇陵效果圖此前,中國和德國的考古學家對秦始皇陵墓進行了核磁掃描,他們不僅對墓的結構有了清晰的了解,而且還發現了埋在地下宮殿中的眾多建築群。
  • 秦始皇為何要修建一座空前絕後的陵墓,兵馬俑是怎麼發現的?
    秦始皇作為作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那麼這樣的奇蹟是如何被發現的呢?其實要搞懂秦始皇的陵墓如何被發現,兵馬俑是如何出土的,就要搞清楚秦始皇陵墓的來龍去脈,這樣一切就不言而喻。一、一代帝王秦始皇。
  • 中德雙方對秦始皇陵核磁掃描,專家:發現了陵墓內的一個大秘密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  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稱帝的統治者,他生平事跡以及他死後陵墓,都成為了考古學家們所重點關注的焦點。
  • 專家給秦始皇陵做B超,利用核磁共振技術探查,內部竟還在運轉
    專家給秦始皇陵做B超,利用核磁共振技術探查,內部竟還在運轉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1位皇帝嬴政的陵寢,也是中國的第1批世界文化遺產,更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雖然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但是至今仍舊有很多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它,專家曾經還給秦始皇陵做過B超,利用核磁共振技術探查,發現內部還在運轉。
  • 秦始皇陵內部究竟有多少水銀?看山頂上的石榴樹,就知道了
    秦始皇可能在他那個年代評語不怎麼樣,但是不得不說,秦始皇的所作所為,對於華夏文明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秦始皇死後陵墓十分的宏偉,除了跟其他帝王一樣的陪葬品之外,最大的不同點就是秦始皇的陵墓有著很複雜的機關。在秦始皇陵墓中的機關中,最基本的手段就是水銀了,那麼在秦始皇的陵墓裡面,究竟有著多少水銀存在呢?這個問題可能除了秦始皇自己之外,就只有當年修建陵墓的工匠知道了。
  • 秦始皇陵墓裡面出現的怪異現象,讓科學家停止了,繼續探索的腳步
    他自然是相當重視這個問題,所以秦始皇就不惜犧牲數以千計的工匠來,建造一個像秦國的都城一樣的陵墓。在這個陵墓之中,他建造了屬於自己的軍隊,這個軍隊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兵馬俑。了解過秦始皇陵墓的人,全都清楚我們今天看到的兵馬俑這還只是秦始皇陵墓的一個小小角落而已,真正的皇陵還是非常大的。兵馬俑再出圖之前還發生了一件非常詭異的事情,至今我們還沒有辦法用科學來解釋。
  • 秦始皇的陵墓中,當真有100噸水銀?周圍的石榴樹可以揭曉答案
    今天的人類擁有各種頂尖的科學技術,然而在發掘秦始皇陵的時候,依然是困難重重。對於如此重要的歷史文化珍寶,考古研究的過程絕對不能魯莽行事。稍微疏忽一下都會造成難以估量的巨大損失!不光是歷史文物會遭受損失,就連考古人員的生命也極有可能受到威脅。秦始皇作為古代中國第一位皇帝,他統一全國功垂千古,其墓穴的檔次絕不能低了。
  • 全世界最大的古墓,不是秦始皇陵墓,不是金字塔,而是日本天皇陵墓
    ——雅各布 提起世界上最大的墓,立即會想起秦始皇陵或金字塔,但在日本有一座比前兩者還要大的古墓,它他就是仁德天皇陵,位於日本大仙町。公元四、五世紀之交,前後在位,有日本正史之稱的《日本書紀》上說,這座陵墓於仁德天皇67年開始修建,20年後仁德天皇去世用於下葬,考古學的學會等團體多年來一直要求進入陵墓,宮內廳於2007年變更了陵墓管理相關規則,開始允許考古學家等進入陵墓,宮內廳與界市此前也曾共同實施過地表調查,以及在各自管轄範圍之間的共同挖掘調查等,界市的文化財產課。
  • 秦始皇陵墓十大詭異事件:水銀女屍暗藏九層妖塔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開始在今天的陝西省臨潼區驪山腳下建造一座堪稱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在以後的2000多年時間裡,圍繞著這座神奇的陵墓也引發了越來越多的謎團和猜想。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開始在今天的陝西省臨潼區驪山腳下建造一座堪稱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在以後的2000多年時間裡,圍繞著這座神奇的陵墓也引發了越來越多的謎團和猜想。
  • 司馬遷為什麼知道秦始皇陵內部結構?因為他是專業的
    有人說司馬遷怎麼知道秦始皇陵內部結構呢,我認為有以下四方面原因。原因一:司馬遷的閱歷志向幫助其了解秦始皇陵內部結構司馬遷是西漢武帝時期人,乍看起來,司馬遷與秦始皇陵時間相距肯定很遠,其實中間不足100年。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嬴政登基即開始修建陵墓,直到公元前208年,秦二世登基後第二年才修建完成。
  • 1973秦始皇事件到底是什麼?秦始皇吃長生藥見到外星人
    1973秦始皇事件到底是什麼    據說在1973年,軍方就在甘肅和陝西等區域,找到過秦始皇還活著的痕跡,後來才一直都沒有挖掘秦始皇陵墓    1973年軍方發現秦始皇活著的事件,在很大程度上來說,都是因為秦始皇陵墓一直沒有被打開,這讓人們存在著無限的遐想,在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挖中曾提到,據現代研究人員檢測
  • 秦始皇陵為何至今沒有發掘?看完衛星雲圖以後,網友:不愧是秦始皇
    秦始皇本身就是一個功績比較突出的皇帝,而且在古代,秦始皇也是第一個完成大一統的皇帝。滅六國,統一度量衡,可以說是為了國家做出了很多實事。在秦始皇逝世後,秦始皇陵墓成為了考古專家和現代人了解秦朝的方式,因為我們能夠在秦始皇陵墓中發現很多跟秦朝有關的物品。
  • 有人說,秦始皇還沒死,只是被困在自己的陵墓中了,這是真的嗎?
    秦始皇(姓嬴名政,趙氏,別名祖龍,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出生於趙國邯鄲,秦莊襄王之子。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建立起第一個封建制國家——秦朝。定都鹹陽。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秦始皇陵是一個水銀世界?周圍植物都含有劇毒,專家至今不敢發掘
    這部電影就是圍繞著秦始皇陵來展開的。而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他的陵墓必然會受到人們的關注。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至秦二世二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這座陵墓,由丞相李斯為陵墓的設計者,大將軍章邯監工,統一六國後,又從各地徵發了十萬多人繼續修建,總共徵集了72萬人力,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
  • 秦始皇陵有多神奇?專家探測過後感嘆:非神力不能建成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的陵寢,由丞相李斯設計,少府令章邯負責監工,徵集人力72萬,修陵人數最高時達到80萬,差不多佔到了全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歷時39年修建完成。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久,前所未有,是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獨一無二、罕見神奇的帝王陵墓。
  • 秦始皇陵至今不挖,是何緣由?看完衛星雲圖後,就能明白了
    人生命只有短暫的數十年,秦始皇在生前一直都追求長生不老之術,但是最終還是抵不過歲月蹉跎,與世長辭。這個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皇帝為稱的帝王,歸天后連埋葬之地都很神秘,一直到我們的考古學家們在驪山發現了這個神秘又宏偉的秦始皇陵地宮。電影《神話》中,女主角麗妃在秦始皇陵的地宮等待了上千年,也存活了上千年。一個人可以不吃不喝,千年保持容貌,這個就是人們對於秦始皇陵的臆想。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大?為何歷經兩千多年一直保存得如此完好?
    也就是說秦始皇的棺槨,是通過了多層地下水層的,可見,其深度是普通陵墓難以達到的這樣的一個深度。 現在的考古專家們經過考察得出的結論是,從表層到秦始皇的棺槨,大概有26米的深度。如此大的寬度和深度,怎樣施工呢? 3、比較危險,陵墓裡有大量的汞
  • 中國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皇帝,死後的陵墓更是有著太多謎團
    如趙肅侯「十五年起壽陵」,還有平山縣中山國王的陵墓也是生前營造的。但秦始皇把國君生前造陵的時間提前到即位初期,這是秦始皇的一點改進。 在秦始皇陵墓中,總共有幾道門存在呢?2002年9月,全球網友通過直播,得以看到當地考古學者探訪金字塔整個過程。當時進入洞中的並非人類,而是出於安全考慮,由機器人代為進入金字塔。入口是金字塔第一道石門的洞口,機器人進入後,輕鬆通過第一道門。
  • 霍金曾經預言秦始皇還活著,你認為有多大的可能性?
    關於移民外星預言,其主要觀點是,在地球末日預言的基礎之上,出於對未來人類文明發展的擔憂而提出的一脈相承的預測,人類必須加快發展宇宙深空探測技術,逐步擴大人類可觀測和探測宇宙的範圍,通過科學技術的進步來拓展承載人類文明發展的宇宙空間,尋找到合適的星球繼而將人類文明遷移到新的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