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古怪的百年板慄樹「扎堆」南大何村

2020-12-06 澎湃新聞

造型古怪的百年板慄樹「扎堆」南大何村

2020-12-03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建成

    12月3日,驛城區老河鄉土門村南大何莊西北側的一大片鬱鬱蔥蔥、造型古怪、高大茂密的百年板慄樹格外惹人注目,前來遊玩的遊客都會被深深地吸引。

      據了解,這片樹齡超過百年的板慄林,大約種植在清朝乾隆年間。儘管樹齡古老,但它們依然年年掛果,質量遠超新樹上的板慄果。

    目前這片板慄樹已是國家三級保護古樹名木,也時常會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光臨此地,拍照留念,並散發到朋友圈內炫耀,也因此這片板慄樹聲名大噪。

    全媒體記者在南大何莊村看到,這片板慄樹大小不一,其中最為粗壯的板慄樹,五個人手拉手也圍不攏。據說這棵樹曾遭雷擊,致使樹幹空洞,洞內可容幾人小酌或下棋。這棵板慄樹粗壯的枝幹成了空殼,但依然枝繁葉茂、果實纍纍,令人稱奇。

天中晚報原創文圖(視頻)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經授權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南大慕課|在家聽聽南大的「生物課」
    在此,小藍鯨給大家提供一個選擇:看看南大慕課吧!本期,小藍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生命科學類課程。本次開放的73門在線課程中,共有6門生命科學類課程,均由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老師們開設,分別為植物與人類,分子生物學,結構生物化學,代謝生物化學,生物化學實驗,細胞生物學實驗。
  • 板慄樹發生板慄紅蜘蛛和慄大蚜,應該如何防治呢?看完明白了
    板慄樹這幾年種植數量逐漸增加,板慄種植期間,也很容易滋生一些蟲害,對於板慄的生長以及產量,都有相當大的危害,其中多見的蟲害有板慄象、慄透翅蛾、板慄紅蜘蛛、慄大蚜等等蟲害,其中板慄紅蜘蛛和慄大蚜是北方地區多發的兩種蟲害,對於板慄樹的生長是有極大的危害。
  • 南大專屬色卡,你最中意哪種顏色?| 校慶特輯
    百年過去,南大的體育館歷經變遷,如火一般充滿熱情的體育精神卻不曾改變。紫金橙在仙林校區文科組團的東北角,新生的橙紅色紫金樓為校園帶來新的氣息。這座年輕的院樓是江蘇省委宣傳部和南京大學部校共建的產物。2016年正式奠基後,紫金樓歷經兩年建設,在2018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 松陽何山頭村發現豔紅鹿子百合
  • 非要上南大!《小歡喜》帶火的南大天文系原來這麼牛!
    引發熱議的就是劇中英子不顧家人反對執意報考南京大學,並直言「這是我的夢想」網友評論也炸了南大學子還有夢想報考的南大小夥伴們紛紛留言,為南大打call南大天文學科一直以其雄厚的實力穩居全國專業排名第一在南大讀天文系是什麼樣的感受?
  • 一起來看圖認識板慄樹吧
    板慄樹對淨化環境、減少粉塵、降低有毒有害氣體的汙染、保護空氣品質方面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 「齊魯高山大草甸」和「山東第一古慄林」,濟南市萊蕪區這個村被...
    被授予「國家森林村莊」、「省級旅遊特色村」、「省級文明村」、「山東省森林村居」、「市級美麗鄉村」等榮譽稱號。旅遊區以典雅古樸的古板慄林和茂密多樣的高山森林草甸及齊長城「天門關」遺址、廖容標抗戰紀念館舊址為主要景觀,具有優良的自然生態特點和歷史文化內涵。
  • 南京大學哲學系百年系慶大會舉行
    10月18日,南京大學哲學系百年系慶大會在仙林校區舉行。千餘名師生系友、來自兄弟高校哲學院系所的嘉賓以及長期關心支持南京大學哲學系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歡聚一堂,撫今追昔、共襄未來。    南京大學哲學系有著質樸厚重的歷史積澱,可溯源至中央大學前身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於1920年創立的哲學系。百年南哲在近現代中國和南京大學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 校史鉤沉|有一首歌,跨越了百年蒼茫
    一曲「大哉一誠天下動」,跨越了百年蒼茫,將南京大學的精神與品格用涵詠深邃,綿長幽遠的曲調緩緩道來,在每一位南雍學子耳畔久久縈繞。氣勢巍峨、意象萬千的校歌中,又淺吟低唱著怎樣的南大故事呢?——江謙《關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開辦狀況報告書》百年前的南高師現在的南大校歌沿用的正是南高師的校歌。當時的校歌由江謙先生作詞,校歌採用與楚辭相近的語言形式,歌詞雖只有短短73個字,卻有著跨越時空的魅力,讓我們仿佛置身于波濤滾滾的長江之濱和領略到楚地吳越之風俗,金陵城中「千聖會歸」和「集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壯觀場面仿若就在眼前。
  • 南大貧困生網上炫富,同學稱:其父親是公務員,曾用上萬元的手機
    南京大學,江湖人稱「南大」,教育部直屬高校,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這是一所老牌的985重點名校。能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中脫穎而出,考入南大的學子都不是「一般人」,至少在成績這一塊,就已經將很多人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 「龍蝦眼」背後的南大,南大人眼中的星辰
    在知乎「在南京大學天文系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的問題下方,許多優秀的南大天文學子以飽含真情的文字分享了在天空院就讀時光中的點點涓滴,講述了專屬於南大天文人的浪漫情懷。7月,影視劇《小歡喜》熱播,劇中喬英子「我要上南京大學,它的天文系全國第一」的熱梗家喻戶曉,南京大學「全國第一天文」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 新聞分析:中國海洋科考為何探秘南大西洋
    新華社「向陽紅01」船10月11日電 新聞分析:中國海洋科考為何探秘南大西洋新華社記者王卓倫「查清中國海,登上南極洲,進軍三大洋」是中國幾代海洋人的夢想。目前,正執行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任務的「向陽紅01」船航行在南大西洋上。自8日於南非開普敦港起航後,它逐漸向任務作業區靠近。中國海洋科考為何探秘人類認知相對薄弱的南大西洋?這一海域有何特殊科研價值?記者採訪了船上專家。
  • 湖湘地理丨老長沙口中的南大十字路,其實不是路
    繁忙的南大十字路口。南大路與勝利路交會的路口,被稱之為南大十字路,泛指那一塊區域,實際上並沒有一條叫作南大十字路的路。以芙蓉路為中心在城南路對稱地修了兩座高架橋南大十字路南北向的勝利路,原來是一條坡度起伏大、狹窄逼仄,沙土鋪地的近郊簡易道路。自北向南從瀏城橋經識字嶺、南大十字路口,到長沙市十五中學附近的侯家塘。
  • 中國海洋科考探秘南大西洋 探查"海底黑煙囪"
    目前,正執行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任務的「向陽紅01」船航行在南大西洋上。自10月8日於南非開普敦港起航後,它逐漸向任務作業區靠近。中國海洋科考為何探秘人類認知相對薄弱的南大西洋?這一海域有何特殊科研價值?記者採訪了船上專家。
  • 範丞丞掃把頭造型 簡直是全場造型
    範丞丞掃把頭造型 簡直是全場造型 時間:2020-01-04 13:59   來源:燒荒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範丞丞掃把頭造型 簡直是全場造型 導讀:範丞丞的這個頭也太逗了,簡直是全場造型 ,雖然形似掃把但身高直逼兩米!
  • 南大化學學科迎來百歲華誕,50餘位院士曾在這裡求學或任教
    佘治駿 攝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南大化學學科從創立以來,32位兩院院士曾在此任教,校友當中有39位當選兩院院士,1位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陳懿院士1951年來到南大化學系本科學習,後一直在南大工作,200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南京大學送來「南大紫」
    呂建校長表達了對48位附中學子進入南大的熱烈歡迎,並對附中每年對南京大學輸送大量優質生源表示衷心感謝。呂建表示,在南大,新生們將學會的不僅是如何選擇,還有什麼是「適合」,直到經歷四年、七年甚至更多年的薰陶,擁有真正的「南大氣質」和「真誠、平實、儒雅、擔當、卓越、引領」的南大味道,在未來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擁有成功的實力與自信,獲得決斷的從容與堅毅,最終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
  • 南大光電︱第三代半導體龍頭,竟買了一個大包袱?
    (「陰陽三合,何本何化?圜則九重,孰營度之?」)。大約2300年後,名為「天問」的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啟動。「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飛向蒼茫宇宙,將於明年二月抵達火星。火星當然不是終點,但是在邁向更遠星空的旅途上,比如——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