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臣(02633)分拆健倍苗苗上市 「賣藥公司」破發魔咒可解?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新股前瞻︱雅各臣(02633)分拆健倍苗苗上市,「賣藥公司」破發魔咒可解?


  近日,港股上市公司雅各臣科研製藥有限公司(02633)發布分拆附屬公司上市公告,引得股價異動上漲,不過最終行情遭遇「一日遊」。

  公告顯示,公司建議分拆集團的品牌醫療保健業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方式為將公司附屬公司健倍苗苗的部分股份實物分派予合資格股東,以及在港公開發售新的股份。同日,健倍苗苗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招股書,申請主板上市,中國銀河國際任獨家保薦人。

  雅各臣科研製藥於1990年成立,2016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總部位於香港,,從事非專利藥、專門類別藥品及品牌藥的垂直一體化研發、生產、銷售及分銷。業務分部主要分為非專利藥和品牌藥,品牌藥組合包括保濟丸、何濟公、飛鷹活絡油等,2020財年(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兩項業務收入佔比分別為83%及17%。

  而健倍苗苗的主營業務即為分拆品牌藥分部而來。據公告顯示,雅各臣科研製藥分拆的原因主要是非專利藥業務與品牌保健業務所提供產品的性質截然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業務計劃及戰略管理重點,分拆後有利於聚焦業務重心。

  市場空間有限,上市公司易「破發」?

  健倍苗苗的產品主要分為品牌藥、健康保健品及品牌中藥。品牌藥活性成分為化合物,附有若干成分及特定劑型,用作即時醫療用途,名稱、包裝、容器統一。健康保健品包括針對消費者整體健康及保健的補充品、醫療耗材和其他非藥物產品。品牌中藥主要指中藥、草藥或者活性成分製成的藥品、製劑等。

  該行業增長的核心驅動力在於人口數量的增長及老齡化程度,從當前市場情況和增長情況來看不容樂觀。2019年,香港非處方品牌藥、健康保健品及品牌中藥的市場規模分別為33億、120億、34億港元,合計187億港元,2015至2019年CAGR5分別為3.1%、2.7%和4.7%,未來五年CAGR5分別為1.5%、1.5%、1.9%,至2024年合計市場規模202億港元,CAGR5約為1.9%。

  公司的分銷渠道主要包括貿易公司、零售店(連鎖、非連鎖)、醫院診所、網上平臺等,對於參與公司來說,除了行業增長之外,其業績驅動因素還包括貨源、分銷渠道的把控,品牌忠誠度的建立,市場份額的提升等。

  不過,截止目前,香港市場的品牌藥分銷行業競爭格局極度分散,2019年按收益計,香港五大參與者的市場份額26.1%,排名第一的公司A市場份額8.1%,健倍苗苗的市場份額4.2%,排名第四。

  2020年上半年,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令許多企業進一步加深了電商布局重要性的認識,未來線上渠道滲透的競爭將加劇,對於市場參與者來說至關重要。

  事實上,健倍苗苗母公司雅各臣在行業內深耕多年,近幾年仍然在持續進行布局。除了推出新品、研發之外,也在進行策略性投資,比如於2019年完成Orizen公司88%的股權收購,旗下合資公司完成一家製藥公司全部股權認購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上市的另外一家藥品銷售和分銷公司滿貫集團(03390),雅各臣間接全資附屬公司為該集團的基石投資者參與認購8000萬港元股份。

  但是,不論是2016年上市的雅各臣,還是今年上市的滿貫集團,股價走勢都呈現出震蕩下行的趨勢,長期成交低迷未能脫離發行價區域,上市初期破發成為常態,而這可能與行業空間吸引力不足、公司基本面一般有關。那麼健倍苗苗能否打破這一常態呢?

  供應商集中,毛利率下降

  健倍苗苗的產品組合包括第三方品牌及自主品牌產品,其業績驅動除了採購第三方產品開拓產品線,還包括收購具有協同效應的品牌。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擁有20個主要品牌,其中11個第三方品牌和9個自主品牌,合共佔年度收益的94.3%。

  按照自主品牌和第三方品牌,其上遊供應商主要包括原材料供應商和製成品供應商,2018至2020財年公司前五大原材料供應商佔比72.9%、66.4%和67.3%,五大製成品供應商佔比91.8%、88.6%和58.7%,整體集中度較高。2020財年公司完成收購之後,擴大了產品組合的範圍,製成品供應商集中度有所降低,同時部分產品收入佔比有所下降。

  業績方面招股書顯示,健倍苗苗的收入劃分為消費者醫療保健(品牌藥、健康保健品)、品牌中藥。2018年至2020年3月31日財務年度,公司收入分別為2.64億、3.07億和3.82億港元,年複合增長20.3%。2020財年品牌藥、健康保健品和品牌中藥的收入佔比分別為37.3%、14.5%、48.2%,三者的毛利率分別為70.7%、40.5%和36.5%,同比全線下滑。

  公司的主要產品保濟丸的收入從去年的1.06億港元降至7743萬港元,貢獻比從去年的34.7%降至20.3%,而因為期內完成收購併表,才使得整體收入仍然呈現增長。

  趨勢上看,高毛利率的品牌藥銷售佔比從2018財年的45.1%下降至37.3%,同時毛利率也從72.8%降至70.7%,而毛利率最低的品牌中藥收入佔比則從45.1%提升至48.2%,這導致公司整體的毛利率從55.3%下降至55.2%,並進一步降至49.8%。

  招股書顯示,是因為2020財年加入口罩等低毛利產品,在增加公司收入的同時導致毛利率下滑,可謂「雙刃劍」,不過這也不能掩飾公司整體盈利能力下降的趨勢。

  2018至2020財年,公司淨利潤4385萬、5927萬和4430萬港元,淨利率分別為16.6%、19.3%及11.6%,一方面是受到毛利率下降影響,另一方面2020年營銷費用佔比從20.3%提升至23.3%,但是細分看,其廣告及推銷成本佔營銷開支比卻從52.3%降至35.8%,主要是員工成本、分銷成本佔比上升,這說明2020財年並沒有進一步增加廣告推廣投入,反而是人力成本等增加導致營銷開支增加,但是品牌推廣力度卻減弱,這對淨利潤造成負面反饋。

  因此總體來說,健倍苗苗雖然有上市母公司雅各臣幫忙「站臺」,但實際上母公司亦力不從心,不論從行業角度或者是公司基本面,健倍苗苗上市缺乏看點。

(文章來源:智通財經網)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雅各臣分拆醫療保健業務闖港股!品牌藥毛利率超70%
    野馬財經了解到,雅各臣科研製藥有限公司(02633.HK)(下稱「雅各臣」)成立於1990年,2016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03年至今,雅各臣通過收購飛鷹活絡油等品牌大幅擴展業務。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雅各臣在2019年按銷售額計算為香港最大的非專利藥公司。
  • 雅各臣科研製藥 (02633):「命系一人」的香港最大非專利藥企
    新股 雅各臣科研製藥 (02633):「命系一人」的香港最大非專利藥企 2016年9月21日 07:43:30 智通財經網
  • 雅各臣科研製藥(02633)擬9939萬元認購復星醫藥(02196)附屬上海復...
    公告 雅各臣科研製藥(02633)擬9939萬元認購復星醫藥(02196)附屬上海復宏漢霖437.6萬股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雅各臣科研製藥(02633)發布公告,於2017年12月20日,該公司全資附屬雅各臣藥業與復星醫藥附屬上海復宏漢霖就有關曲妥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產品於香港及澳門地區的授權及商業化訂立授權框架協議
  • 復星醫藥(02196)與雅各臣(02633)聯姻,誰輸誰贏?
    公司 復星醫藥(02196)與雅各臣(02633)聯姻,誰輸誰贏?12月20日,復星醫藥(02196)、雅各臣科研製藥(02633)幾乎同一時間各自在披露易上發了份公告。智通財經APP翻看公告,大意是「雅各臣將拿出近1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購買了復星醫藥子公司復宏漢霖新增發行5543.5萬股中的部分股份,獲得其在研產品香港和澳門等區域的代理權。」
  • 雅各臣:放眼大市場 拓展新領域
    2018年8月14日,香港最大的非專利藥公司雅各臣(02633-HK)與白藥控股(000538-CN)訂立協議,白藥控股同意以每股2.06港元(溢價13.8%)認購雅各臣的2億股認購股份。戰略聯盟整合領先優勢從籌資的計劃用途,可以看出雅各臣將未來發展的著力點放在併購、戰略聯盟、擴張生產設施和產品組合上,而引入雲南白藥或也有其戰略考慮。雅各臣與雲南白藥,一家是香港最大的非專利藥公司,一家是國內知名的百年傷科藥品生產商,兩家細分行業龍頭的合作將擦出怎樣的火花?
  • 「權益變動」雅各臣製藥(02633-HK)獲Queenshill增持150萬股
    來源:財華網【財華社訊】港交所權益資料顯示,雅各臣科研製藥(02633-HK)獲Queenshill Development Limited於11月27日在場內以每股平均價1.3526港元增持約150萬股,涉資約202.89萬港元。
  • 雅各臣科研製藥(02633)附屬擬4165萬港元出售康寧行49%權益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雅各臣科研製藥(02633)發布公告,於2020年6月1日,賣方Coming Wealth Inc.
  • 雅各臣科研製藥現上漲7% 報1.77元
    來源:新浪港股新浪港股訊,雅各臣科研製藥(02633)現價升7.27%,報1.77元,盤中高見1.79元;成交約47萬股,涉資82萬元。表列同板塊或相關股份表現:股份(編號)        現價      變幅------------------------------歌禮製藥 (01672)   4.80元  升18.81%雅各臣
  • 復宏漢霖分拆上市,能否拯救復星醫藥的市值大計?
    自從香港股市允許虧損醫藥研發企業上市之後,幾乎沒有任何一家公司逃避一個命運,那就是破發。9月19日復星醫藥公告稱,公司分拆控股子公司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宏漢霖」)預期於9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有關復宏漢霖發售股份的最終發售價為每股49.6港元。
  • 稜鏡|物業股降溫,恆大物業上市首日即遭破發
    作者 | 郭菲菲 出品 | 稜鏡·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12月2日,跑步上市的恆大物業(6666.HK)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掛牌首日便遭到破發,其發行價為每股8.8港元,收盤價下跌至8.78港元,總市值為949億港元,物業股中僅次於碧桂園服務(1274億港元)
  • 量子鏈打破不了的破發魔咒
    前段時間幣圈大佬李笑來被曝光的錄音中透露,他曾經幫量子鏈帥初賣了半年的「空氣幣」。作為量子鏈早期的投資人,李笑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再次補充到,量子鏈的空氣幣是加了引號的,現在不是「空氣幣」了。33077人,發行價1BTC=58750 INK,目前價格0.35,破發。
  • 可轉債頻繁破發,無腦打新的時代過去了?
    在今年的七八月份的一波股市上漲行情中,可轉債表現的也是尤為的亮眼,那個時候債券的發行也是很多,記得在7月份我的幾個帳戶中了有13個可轉債,但是那時候每個可轉債的盈利並不是很高,每籤獲利也不過是100多元,但是至少能夠保證可轉債無腦打新是有利可圖的。
  • 新氧美股上市?破發?被做空!一個並不怎麼美妙的計劃!
    但筆者認為,新氧奔赴納斯達克上市,除解了投資機構套現之渴外,對其自身發展似乎並無多大裨益,甚至可能還需要更多精力、更高成本來應對美股市場所帶來的考驗。01| 不上市的美版新氧實際上,新氧這樣的醫美第三方平臺模式並非首創。
  • 歌爾股份分拆上市「定居」青島
    商報濟南消息 10日晚間,歌爾股份發布公告,稱已同意控股子公司歌爾微電子有限公司(簡稱「歌爾微電子」)籌劃分拆上市事項,並授權公司及經營層啟動分拆歌爾微電子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 IPO日報:今年130家港股新股破發 佔比高達70%
    報告顯示,2016年5月,中信建投與弘成立業籤署《上市輔導協議》,中信建投擔任弘成立業上市輔導工作。目前輔導工作已經達到輔導計劃目標,完成上市輔導工作。文件顯示,2018年11月21日,西部證券和北京聲訊籤署《輔導協議》,擬對北京聲訊進行上市輔導。  【中碳能源衝刺IPO 正接受國金證券上市輔導】  國金證券於11月29日發布了關於中碳能源(山東)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接受輔導公告。
  • 擬分拆「麻雀」公司上市
    方洪波及七位副總裁突擊成股東美智光電分拆至創業板上市,這一計劃除了利於拓寬其融資渠道外,更重要的是原始股東們可通過上市獲得不菲的收益。而這部分股權待美智光電上市後,將大幅增值。企業上市,對企業來說拓寬融資渠道,增加知名度影響力,對員工來說,能伴隨著企業的成長,並從企業成長中獲得應得的利益,這是一件多贏之事。但在美智光電智能製造業務剛剛起步便急於推向創業板,似乎略顯倉促。上市後同業競爭問題如何解?「我認為,美的集團此舉就是為了使高管層們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實現身價倍增。」
  • 傳Naspers分拆網際網路業務上市 包括旗下31%騰訊(00700)股權
    智通財經APP獲悉,3月25日下午,市場傳出消息稱,騰訊(00700)最大股東、南非企業Naspers擬分拆其網際網路業務於荷蘭阿姆斯特丹上市,分拆業務包括持有的31%騰訊,價值約1330億美元、俄羅斯企業Mail.Ru、德國外賣公司Delivery Hero、印度電商公司Swiggy。
  • 復宏漢霖港交所上市首日破發,未來能否「拯救」復星醫藥市值?
    這意味著,復宏漢霖上市首日就遭遇破發。值得關注的是,根據Wind數據,復宏漢霖股價下跌時,中金公司有5個席位在盤中瘋狂買入強勢護盤,佔據買一到買五5個席位。根據富途數據,中金席位今日買入98.8萬股,而復宏漢霖今日總共成交量為612萬股,中金數個席位買入總成交額佔比高達16%。
  • 先聲藥業港股上市破發 高瓴資本浮虧7700萬港元
    ⊙記者 徐蔚 ○編輯 朱紹勇   從美股私有化退市後,10月27日,先聲藥業(02096)在港交所上市,不過公司上市首日即大幅破發,較發行價下跌20%。  10月27日上午,先聲藥業低開後一路走低,股價一度觸及10.1港元的最低點,跌幅超過25%,尾盤則出現較有力度的拉抬。
  • 股權分拆上市背景下企業稅負與企業價值關係研究
    為填補這一領域,本文以股權分拆上市公司為例,對2000~2014年將子公司進行分拆上市的母公司進行分析,試圖探析母公司在子公司分拆上市前後的稅負成本變化和企業估值變化情況,以根據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階段和前沿政策提出相應的有利於企業發展的稅收安排,為企業提供可替代的融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