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大志者,成大事,無志則無成,以勞獲志,以勞養志,方能使一個人的生命獲得無限延長超於自然。
以志來說,一代書法大家啟功老師,有超凡的藝術與文化底蘊,他可以去義賣,去籌資,只為北師大建立青年教師樓,只為文化能更好的傳承,他不為名利,不為金錢。當商業大家花重金買他的一幅字時,她可以毅然拒絕,毫不動搖。這何嘗不是一種志呢?一種淡泊名利的志。自然,他在立志的前提下,艱苦的奮鬥必然是他不可缺少的成功因素,一日一日的寫,一夜一夜的練,正是這種精神,方成就了一位值得世人尊敬的大師。
曇花經過一年的沉澱,才有了一夜的風姿綽約;蟬蟲經過四年的地下訓練,才有了四周的放聲高歌;通過不斷的沉潛,才有了某人的高飛,一個人要想要,成功,需要經過不斷的沉潛,經歷艱難的困境,而這一切,則需要勞動去克服與改變。康多莉扎·賴斯—一個黑色皮膚的女人,在面對種族歧視,權利不被認可的條件下,她沒有屈服更沒有被打倒。而是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經過多年積累,終讓世人看到黑人不是弱勢,更不是奴隸。她以自己的勞動終站上了美利堅合眾國國務卿的寶座,她以她堅韌不拔的志向,讓黑人得到平等的對待。她的形象立竿見影,他的精神敬於世界,她以不屈令世人認可。
苦境,由勞而解;樂境,則由勞而生。我自九歲開始從事我人生的第一個工作—撿牛糞,對此,我感到很榮幸,對撿牛糞感到榮幸?我相信這是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他卻做到了。因為他一直堅信著做好了,就是成功。他可以不畏困難,事事認真,他有著潮與一般同齡孩子的認識,他就是艾倫。一個經過馬匹、當過美社化者,最終在美國政府有自己一席之位的人。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苦難,不是一個人可以退縮的理由,唯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才有堅韌不拔的志向供他去闖,才有讓世人尊敬的他的資本。我們或許不能延長自己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改變生命的寬度,莫要讓自己的人生充滿遺憾。
「有的人能活著,他已經死了,而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以有限的生命努力去煥發出無限的光彩,登上泰山,一抒心中的豪氣——一覽眾山小。有的人胸中無志,只知道渾渾噩噩;有的人胸懷大志,便會晨昏暮曉地去追逐它,去實現它,去得到自己所滿意的結果。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少年時期的周恩來,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而驚豔四周,為之奮鬥,終成一代偉人。北宋時的方仲永,五歲成詩,七歲成文,其天賦連王安石都驚嘆不已,然而終抵不過名利誘惑,雖被載入史冊,卻不如堙沒在這滾滾長河中,成大事者,雖不拘小節,但不可做擾亂社會之舉。
嶽飛以「直搗黃龍」的豪情,積極抗金,維護南宋朝廷為剩不多的顏面,秦檜,這個千古惡人卻將這殘存的顏面拱手讓出,雖不強求流芳百世,但不可去遺臭萬年。龍應臺女士曾對自己的孩子說道:「我不希望你取得多麼大的成就,只希望你可為社會貢獻出屬於自己的力量。恐怕也是大多有識之士對自己的孩子的期許,以淡薄去明志,方可達致遠。
我喜歡陶淵明的淡泊名利,喜歡林述明情逸致;喜歡李白的自由自在,仗劍豪情;我欣賞的是杜甫的憂國憂民之心,屈原的以死明志的志,遭受打擊、迫害、排擠卻不退縮,對君主抱有著希望,對國家充滿著熱枕,雖無力去改變結局,但至少自己努力過。飽含熱情,承擔著自己的責任,牢記著自己的使命,而不是一走了之,留下滿目蒼夷的國家,在哀痛著,在哭號著,讓自己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以有限的生命,創造出無限的光芒。
志當存高遠,君不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周總理,君不見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以高遠之志充滿我心,那麼貪官汙吏就會落馬,黑心商人就會絕跡,媒體也就不會再傳播謠言。君應見格力總裁董明珠,君應見老乾媽創始人陶碧華,拋棄心中的雜念,只為給百姓最滿意的產品。心存高遠之志,便會行得端坐得正,有限的生命才會綻放出永恆之花,以淡泊明志,以致遠壯志。